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 Howard Gardner 1983年出版《Frames of Mind》,提出
智能是一個複雜而且多面向的現象,並不能單從傳統的共通因素角度來看待。
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 Howard Gardner 1983年出版《Frames of Mind》(心智解構),提出
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主張人類的智能絕不止一種,且每個人身上都擁有七種或以上的智能,只是分佈情形因人而異,高低不同。
趁著有空,一次把中文書和他的部落格都讀過,很佩服他儘管退休還在持續發表自己一些研究的想法,更新候選智能(存在、教學)的情況,但發現中文蠻少提到另外兩個智能,或者有些機構就直接以「九大智能」去說明自己的教育理念,所以決定做個總整理。
以下會逐項介紹正式發表的八大智能,以及候選智能的狀況,但如果對前八個很熟悉的人,可以直接跳過,以章節目錄選取你想看的部分。
八大多元智能
目前我們所熟知的多元智能有八個,如首圖所示,以下將簡述其核心作業、出現方式、發展軌跡,但實際上每個智能還有更多內涵值得探究,可以藉此篇文章延伸閱讀。
語言智能(Linguistic)
語言能力是人類最普遍的智能,牽涉到對口說、書寫語言的敏感度、學習多種語言的能力,以及使用語言達到某個特別目標的能力,語言系統在世界上的各種文化都存在。
律師、講師、作家、詩人通常都是具有高語文智慧的人。
透過語言能夠說服他人接受某一行動,或者解釋世界上已知的事物、發明未知想像,我們也能夠以語言為工具,協助記憶資訊,包含財產清單、遊戲規則、機器使用說明書,現在的我就正透過語言在解釋語言的功能。
語言、語法、語意、情境,前兩者比較接近語言智力的核心,包含掌握字詞、發音以及安排字的順序、理解詞類變化等規則,後兩者則包括來自其他智能(例如邏輯和個人智慧)的輸入。
在多數的社會,語言經常被當作工具、是達成目的的手段,不過在文學作品中,語言的目標是盡可能完全、完整地將敘述者看到或想像到的經驗、感情傳達給讀者,在順序或選擇上就需要力求精準。
音樂智能(Musical)
音樂與語言最初也許源自同一種媒介,但演變出不同的目的,指的是音樂演奏、創作、欣賞方面的技能。
音樂的基本要素是最簡單的旋律、韻律或是和弦的片段,也可以是更大規模的作曲,在某些文化中,音調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作曲家以音調、韻律及整體形式來考量、決定有多少必須重複和對位的材料。
每個人雖然都是由聆聽他人說話而接觸自然語言,卻可從許多管道接觸音樂:歌唱、彈奏、吹奏、閱讀音樂記號、聆聽唱片、觀賞舞蹈,音樂如同語言,是獨立的智能,同時也是不依賴物體的智能。
有些人可能會完全以客觀、物質的方式強調音樂的音調和節奏層面,可能還會辨認出音色、音質、作曲形式,但幾乎無法迴避音樂的感情含義,心理學家也在實驗中證明,較高的音調會在聽眾心中引發積極的效果。
我在部落格中看見西班牙的研究人員提出了音樂與其他智能結合的
教學活動,非常有趣,例如讓學生以圖形方式繪製簡單線條圖(空間智能)代表音樂特徵,包含旋律運動、聲音持續時間或強度變化。
邏輯數學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邏輯數學智能與現實世界息息相關,牽涉到以邏輯去分析問題,執行數學操作和以科學方法探討問題的能力,排列、估計、比較、加減物體數量,是這個領域最基本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行動也可以在腦中進行,一樣能得出正確答案,由此開始從實體發展到定理。
數學家、邏輯學家、科學家都特別善於利用邏輯數學智能,大部分學術領域的專家都會混用語文和邏輯數學智能,才能夠設定、產出、說明研究成果。
如果數學只應用到所有正常人都能接納的邏輯規則,那為什麼有人就是無法了解數學?我想這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問題XD
數學家 Henri Poincare 要我們想像一長串的推論,每一個推論的結論是下一推論的前提,這是推理步驟的記憶力,而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問題、或者忘記命題,定義、推理都不能有錯,有時違反直覺,因此,了解命題本質能力、熱愛抽象概念,是邏輯數學智能突出者的特質。
空間智能(Spatial)
空間智能指的是能夠確認和操作廣大空間、方向,或者能夠掌握較小空間模式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正確覺察視覺世界的能力,以及根據個人最一開始的觀察進行變化和修正的能力。
空間智能在不同文化下被應用到各種範圍,大空間如航海家、飛行員,小空間如雕塑家、外科醫生、棋手、建築師。
空間知識可以達到許多科學目的,它是有用的工具,也是輔助思想、捕捉資料、設計問題或解決問題的手段,除此之外,空間思考在視覺藝術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例如繪畫和雕刻非常考驗視覺和空間的敏感度及再創造的能力。
這個智能雖然常常與視覺聯想在一起,但是不一定要完全依靠這個感官,在複雜的環境下找到回家的路、參加各種不同的運動和遊戲,是不論任何地區的人都具有的能力。
身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
身體動覺智能包含用全身或身體某些部分去解決問題或創作作品的能力,有兩個核心,一個是控制個人身體動作的能力(為了表達或者其他功能),另一個是技巧性處理物體的能力。
舞蹈家、演員、運動員是最明顯的例子,同時對工匠、外科醫生、Maker 或技術相關的專業人員也很重要。
身體動覺智能包含了精良的時間感、方向感、清楚的目標,需要注意環境因素、掌握可能的選擇,才能夠把意念轉為行動,看起來游刃有餘,而因為知識的發展越來越詳盡,所以技巧也不斷地增加,行為越來越複雜。
內省和人際智能(Intrapersonal、Interpersonal)
這兩項是與人際有關的智能,在書中被放在一起說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和區隔,因為兩者與其他智能形式不同,在跨文化和解釋時更獨特、更難比較,在某一環境下視為病態的,在另一環境卻可能算是正常,在各文化中有極大的不同,且互相混合:
個人藉由觀察別人得來的知識,得以認識自己;個人對他人的知識,來自於個人對他人日常行為的區分。
內省智能是個人內在層面的發展,牽涉到一個人清楚了解自己,有效處理自己的慾望、恐懼、目標、焦慮、感情,並且根據自己的狀況進行調適、計劃和行動的能力。
擁有內省智能讓我們能區分情感、標籤並且象徵編碼,依賴這些標籤作為了解和引導自己行為的能力,小至區分快樂和痛苦的感受,大致覺察複雜和高度分化的情緒,個人越不了解自己的感受,就越可能受到情緒宰制。
人際智能則向外發展,向他人延伸,指的是一個人能夠了解別人的情緒、性情、企圖、動機和慾望,同時能夠與他人有效互動的能力,有時稱作社會智能,個人越不了解他人的感覺、反應、行為,就越可能採取錯誤反應。
推銷員、老師、醫師、宗教領袖、政治人物、演員都需要有敏銳的人際智能。
在某些文化背景中,尤其是個人選擇較少的文化環境下,自我命題的問題比較不嚴重,因為外在社會的期待高於一切,而個人的期望則微不足道,這點我認為可以從台灣社會的過去和現在來比較。
自然智能(Naturalistic)
自然智能過去常被歸入空間或邏輯能力,在原模型出版後20年被正式承認,加入第八項智能。
在自然界進行區分的能力,這種核心能力能夠辨認一個團體或是物種的成員,能夠區分同一物種中成員的差別,能夠認識到其他物種或相關物種的存在,把關係講清楚,世界上每個文化在植物和動物分類上都有非常廣泛且詳細的系統。
自然觀察者在人類文化中的角色在於有效分類、辨別其危險/有用程度,無論樹木、鳥類、魚類、雲層、山脈和其他動植物群,兒童早期的語言學習和分類都依照這些和原型類似的事物進行;
不過,現代社會中已經很少有這樣完全接觸自然的機會,所以在部落格中也提到自然智能的「識別」包含人工合成物品及現今秩序,例如區分雜貨店、家具店或服裝精品店,或者分類不同鞋子、汽車、音響或彈珠。
多元智能簡介
要了解多元智能,除了知道其規劃與提出的項目之外,也應該知道研究者對這些項目如何看待、有何基本原則:
- 智能是所有人類都有的共同特質(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這幾種智能)
- 人的智能各不相同(沒有人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組合,即使雙胞胎亦然)
- 智能是人在追求目標時所採用的方法(某人有很高的音樂智能,但他對某個曲子的詮釋,對我卻沒有什麼意義)
上述1.2點就字面上的意思閱讀起來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第3點應該用一個例子來解釋,在多元智能理論提出以後,學者們仍持續研究應該如何評估各種智能,後來他們得到的結論是:
智能一定是發生在特定的任務、領域和學科環境之下,無法測量「純粹」、「原始」的狀態與起點。
以空間智能為例,無法直接說每個人的空間智能是多少,但可以在兒童身上看到透過解拼圖、找路徑、堆積木或傳球等方式,看見空間智能的部分展現,也可以在成人畫家、西洋棋手身上,看見他們特別高的空間智能⋯⋯如果觀察到有人在不用特別協助、提供鷹架、資源的狀況下,超越新手階段,我們可能就會說他在該領域有特別好的某個智能表現。
有空間智能的人很可能受相關領域吸引,並且在這個領域有成功的表現,但這個領域除了空間智能外,還會需要其他智能,例如邏輯、語言智能,就像空間智能也可能運用在非直接相關的領域當中,實際上,所有領域都需要掌握一種以上的智能,而任何智能都能運用在多種領域中。
多元智能理論提出至今已逾40年,Gardner 在後來的著作中不斷強調這是個科學理論,而非社會政策的工具,不應、也無法以此來評量純粹的智能,智能並不是天生註定的,人們在某個時刻展現了某種智能,但這種情況是流動且會改變的,意思是,人的成長是有可塑性和彈性的。
多元智能理論發展背景
在多元智能理論提出以前,有兩種對於「心智」的學派互相競爭,一種將智力視為「整體」、一種將智力當作有許多成分組合而成的「合體」,前者相信任何人都有可以評斷出高下的智商,是獨有單一而神聖的能力,後者如Franz Joseph Gall 於十八世紀後期提出三十七種智能(包含情感、情緒、反省、觀察)、 J.P. Guilford 則提出一百二十種智能。
1979年,哈佛教育研究所的學者參與荷蘭海牙范李爾基金會(Bernard van Leer Foundation)所主辦的「人類潛能計畫」,除了探究人類潛能的本質,亦研究如何啟發、引導這些潛能,多位學者就腦部研究、遺傳學、人類學、心理學相關文獻對照、整理、討論,1983年,Gardner《心智解構》出版,是該計畫支持的第一本出版品,台灣翻作《7種IQ》、《
心智解構》,出版時,多元智能的模型還只有七種:
語言、邏輯數學、音樂、身體動覺、空間、人際、內省
此模型是 Howard Gardner 利用不同來源列出初步的候選智能,這些來源是最後心智表現在不同狀態的天才、腦部受損的病人、具有特殊技能而心智不健全者、正常兒童、正常成人、不同領域的專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個人,如果有缺少部分或全部指標,就會使候選智能遭到淘汰。
在當時,他便說明他提出的智能名單並非毫無遺漏,期待透過一套候選智能的標準,讓其他研究者檢驗他所提出的證據再下結論,這個標準包含八件事:
- 可以在腦部受損時,區隔出來的能力
- idiot savants(翻譯白痴學者)、神童及其他特殊個人的存在:欠缺某種智能,反面論證了某個智能應是普遍存在的
- 一種(或一組)可以辨識的機制,可以處理特定的資訊
- 獨特的發展史,以及可以清楚定義的結果表現
- 演化史和演化似真性:只在人類身上出現的智慧
- 實驗心理學支持
- 心理測量學的發現
- 象徵系統、符碼的敏感度
我們可以在以上八件事情發現,這些智能的決定,比較是多因素分析而成的結果,實際上人們身上所具有的智能本身應該不會被這樣區分,但為了討論這些過程和能力,才設定各種標籤,以方便人們探討:
它們並非具體存在,只是為了方便而設的科學工具。
一直到1999年,再行補充了「自然」智能,就是我們現在所知、前面介紹的八大多元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多元智能 MI 和情緒智商 EQ 、道德間的關係,Gardner 認為對於道德的判斷重點是評估一個人是否具備道德,而不是怎麼運用道德,就像 EQ 是與情緒有關的知識、情緒控制、對自己/別人情緒狀態的敏感度,和人際、內省智慧類似,但這個範疇更接近有關社會價值觀和社會政策的方向。
候選智能:存在智能(Existential)
2000年出版的《
Intelligence Reframed》(再建多元智慧)一書描述了多元智慧理論行程和修改的過程,也同步介紹了自然智能、「靈性智能」與「存在智能」,但最終只承認自然智能的存在,並將神靈智能納入存在智能的討論。
先說明靈性智能,那個超越我們自身存在的神秘世界,在科學領域和學術界內都是非常具有爭議性的,熱衷的人認為確實是有神靈真理的存在,而這些真理內容只有少數人或是那些追隨某種信仰路徑的人才能得到,因此這種難以衡量,會讓靈性智能的討論一項宗教教條的範圍。
Gardner 並不否認有些人的確能夠流露出神靈性、流露出和無窮宇宙保持接觸的風範,同時也有能力讓他們周圍的人被領受成為更完整的人,不論這個機制是如何發生的,並無法幫助任何人去精通此項智能,因此最終決定暫時擱置並將靈性智能之所以重要的關注點明確移往存在智能。
存在智能是對人生終極價值的探索,在無窮無際的宇宙間,如何給自己定位、以及與存在問題相關的能力,例如尋找生命的重要性、死亡的意義、身體和心靈世界最終的命運⋯⋯這種能力在每一種人類文化下都受到重視。
各個文化都有各自的宗教、神秘、形而上的系統來處理有關存在的問題,同時在現代社會或者世俗場合,人類也從美學、哲學、文學、科學作品及系統表現這方面的需要。
有關存在的能力和語言能力同樣是人類的特性之一,是人和其他生物種類最大不同之處,以前面提到的八個準則來說,其得分是很高的,在今年八月的部落格文章中,Gardner 仍然肯定探討存在、神靈的重要性,甚至超越智能討論的重要程度,但這種現象非常複雜,心理學方面的研究與生理角度的資料非常少,所發現的結果並不明確,顯示這種智慧和其他智慧的性質還是有一段距離,可能不是當前社會科學能夠解釋的命題,也是它長期(從2000年到現在又過了22年)是候選智能的原因。
候選智能:教學智能(Pedagogical)
我們可能都聽過一種說法:「你自己也沒做得多好,憑什麼教別人?」
讓我們換個方式想想:沒有出過百萬暢銷小說的人可以教人寫小說嗎?沒有生過小孩的人可以跟父母討論教養、提供做法嗎?沒有破過紀錄的人可以當運動選手的教練嗎?
只要上述的例子有一個答案為「是」,我想大概就可以說明「教學能力」是一個有趣的存在——不必然達成該項目成就,但可以透過觀察脈絡、掌握核心而傳授給「能做得更好的人」,幫助其更快達成目標。
以上是我自己對教學的理解,關於「教學智能」,我們可以來看看Gardner 在部落格中的說法,不過由於這只是個候選智能,所有資料都並非正式發表和確定內容的版本。
教學智能在部落格中的用詞是「
Pedagogical」,它是人類向其他人傳授知識或技能的能力,教學智能的重點在於理解資訊、建立模型、演示給其他人的能力,即使三歲或四歲的孩子學了一項技能,也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建模。
兩個
因素讓 Gardner 開始關注到教學智能,一是很小的孩子也能教書,二是
大腦研究指出教學激活大腦的特定部位,並且去判斷教學的有效與無效,教學智能更高的的人會更容易調整教學策略。多倫多大學的教授 Barrie Bennett 更提出:
專家教師瞭解教學方法的互動/綜合性,以及如何有效地滿足課堂現有需求,從各種不同的方法中選擇一個路徑。
在今年六月的部落格文章中,談論到〈Tips From the Top: Do the Best Performers Really Give the Best Advice?〉「表現最好的人會給出最好的建議嗎?」這篇實證心理學文章的結果,他們發現,表現最好的人並沒有給出更好的建議,只是給了「更多」的建議,天賦和快速地實踐可能使有意識的思考變得沒有必要。
這點與教育工作者培訓時的提醒是相同的,如果教師從小都是個優讀者、優學者,或該領域的佼佼者,需要更深入去解析自己習得該技能、知識的過程,否則容易過度自動化而無法察覺學生在學習上的盲點、難點。
小結
無論候選智能最終是否成為「正式」,多元智能重要的教育意義在於個人化與多元化。
既然每個人身上的多元智能狀況並不相同,在教學、引導時就不應該使用同樣的方法,我們應該盡可能提供個人化、差異化的教材以及評量方式,來協助每個人習得、展現他們的知識和技能。
而如果每個學生掌握理論的方式、速度並不相同,那麼同一個教學項目是否應該盡可能以多元的方式展現,故事、表演、閱讀、建構⋯⋯越多元呈現就越可能讓不同的學生觀察到這個概念。
雖然人們從物種的角度來看基本上非常相似,但生命奇妙的特質是「我們每個人都異於他人」,如果世界上沒有任何人的心智是完全相同的,我們每個人能夠做出的特殊貢獻,也是獨特的:
當我們承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獨特性時,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為什麼需要聯合大家的力量,以互補但同心協力的方式,確保自然和文化能為我們的後代繼續生存下去。——Howard Ga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