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人類的兩種思維模式:快思與慢想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記得孩子在讀小學與國中的時候,常常會拿古典詩詞問我該如何翻譯、是什麼意思?我發現一首非常美的詩若用白話說出來,往往就變得單調平凡,詩中蘊涵的意境,就消失無踪了。
原來人類感覺層次細微之處就在於具有模糊的空間,容許每個人各自的詮釋與想像,太過精確,就喪失了美的可能性。
人類大腦在演化過程裡,為了在危機四伏、野獸環伺的世界裡存活下來,必須經常迅速做出反應來應付緊急狀況,因此我們的腦袋通常只求很快的找出一個堪用就可的答案,而不會浪費太多精力與資源做周密完整的思考。換句話說,我們演化出的大腦不但喜歡抄捷徑,而且還會預先設立很多立場,並且為了方便,我們會本能的去將事件歸類,並且以自我為中心的進行解釋、合理化。
這種不精確、不理性,又很能容忍模糊與矛盾的大腦,幫助我們活了下來,但是在這個愈來愈複雜的時代,也形成許多認知的盲點與族群的對立與爭端。
為什麼許多創作出偉大文學作品的作家都討厭數學,其實就來自於兩者的大腦運作邏輯是不一樣的。數學語言的基本邏輯是二分法,答案不是對就是錯,而且遵循著「若A則B,A成立,則B成立」,一個概念從另一個概念推論出來,每個步驟必須非常精確,沒有任何模糊的空間。
不過也因為如此,科學技術極力想研發的人工智慧,就敗在無法像人類大腦能夠輕鬆且本能的處理不確定性和模糊。微軟的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近年投入在人工智慧的研發,他曾表示,人工智慧最大挑戰是無法複製人類閱讀、理解內容與回答相關問題的行為。
因為同樣一件事情,會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法,每一句話中就會呈現許多不同的意義。同時人類可以在頭腦中毫不費力的進行各種心理模擬,我們可以主動忽略某些元素,並且這種模擬可以雙向進行,既可以「向後」預測事情的發展,也可以「向前」推斷可能的原因。換句話說,人類可以容許推論過程中的模糊不確定甚至空白,也可以給自己一個雖然沒有達到完全的合理與精確,但是尚且堪用的結論。
這是機器的人工智慧所達不到的,因為機器運作是靠數學邏輯,所以只要有一個環節模糊或空白,幾乎就無法繼續計算下去。
更特別的是,人類面對日常生活所需的知識大多是不穩定的、模糊的、近似的,但是我們卻都自然而然的能夠很快的做出結論並且採取行動。就像是我們日常的俚語、俗諺或者經驗法則,許多彼此之間充滿矛盾,或者不周密、不合邏輯的,但是我們還是能從中間尋找到許多有用的指引。這種常識性的資訊在人類大腦的推理中有非常高且依人而異的選擇彈性,這對於機器邏輯的人工智慧就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人類大腦這種不求精確或走捷徑的偷懶方式,在這個愈來愈複雜的世界裡,也逐漸出現許多麻煩。
我們總是相信我們能夠看清楚眼前的事物、能夠正確記得過去發生的重大事件,或者認為自己是有理性並且能夠判斷事情的因果關係。但其實,這些直覺的信念常常是錯誤的,也會被許多有心人利用人類這些盲點來獲取他們的利益。
比如我們很容易發生「從眾現象」,在特定的情境下會感受到團體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意見,表現出符合團體的意見或行為。
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心理學實驗
被試者進入一個房間,房間內陸續進入幾位同樣要接受測驗的人(這些人其實是被安排的演員,可是被試者不知道),研究人員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詢問黑板的三條直線,那一條與新出現的第四條線一樣長?由於這三條線的長短有很明顯的差異,所以不用任何量尺或工具,很容易就可以用目測判斷出正確答案。但是當那些演員不約而同的提出同樣的錯誤答案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被試者不只沒有選擇那個簡單又明顯的正確答案,反而開始懷疑起自己,最後決定跟著大家選了錯的答案。
這個實驗找了許多人進行很多次的實驗,大約七五%的人放棄過自己的想法,跟著團體的意見走,即便他認為或許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這種行為模式或許來自於演化,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任何群居的物種只要跟別人不一樣,一定是首先被捕獵,或群居的動物只要被群體排擠,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
基於死亡的恐懼或求生存的慾望,因此我們很怕跟別人不一樣,怕被排擠。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我們認為跟別人不一樣,會被人懷疑我們的智商、我們的品味或能力,會被別人取笑;也有可能是我們覺得提出不一樣的意見太麻煩了,怕打亂事情的進度或懶得解釋那個與別人都不一樣的意見….反正,不管什麼原因,要保持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是很不容易的。
我們的思考體系有二個非常不同的工作系統,一個是合乎邏輯,但是必須付出心力並且運算速度緩慢的;另一個是來自古老的本能系統,靠直覺,速度快、憑印象來處理與決斷。
懂得有意識地去看清我們決策背後的邏輯,才會有比較理性的選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思考退休生活的兩種模式        看了遊牧民--社畜的財務自由計劃之後,讓月光對於退休後的規劃又多了一種思考方式。大家都知道,退休之後會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而這些時間要如何運用?有的人認為可以用來做自己想做的事,無論是參加課程學習或是運動環島之類的事都可以,因為之前時間都被工作綁住了。而遊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1-07-06
自閉症人士的思考模式歷史上,有許多天才人物,例如牛頓、愛因斯坦,貝多芬、莫札特等,被懷疑具有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根據統計,大約10%的自閉與亞斯伯格症人士有「學者症候群」,這種人在藝術或學術上有超乎常人的天賦,但在其它方面確顯得笨拙,有的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自理,而這種極端的心智,可能與他們獨特的思考模式有關。
Thumbnail
avatar
亞柏拉特
2021-04-30
我們說的「聰明」,其實只是眾多思考模式的其中一種常常在和身邊的人對話過程中,聽到類似「我覺得某某某很聰明」、「和聰明的人一起做事好輕鬆」的評語,甚至偶爾也會有像是「跟笨蛋說話很累人」這樣的抱怨之詞。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這裡所指的「聰明」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在學習環境,例如學
Thumbnail
avatar
江彥辰
2021-04-21
從四種不同的思考模式,認識培養商業直覺的全新工作改革法!常常有一些粉絲或讀者告訴我,他明明工作看起來一切順利,但卻莫名焦躁,越來越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了。後來了解後發現,問題也許是他為了回應他人的期待,把精力都花在別人身上,忘了切換成「自我模式」了。大部分人都習慣了「他人模式」,等到想轉為「自我模式」時,卻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Thumbnail
avatar
艾兒莎
2021-03-29
注意思維模式的陷阱『倖存者偏誤』容易使投資人把機會與風險的真實性加以扭曲,在股市缺乏方向時積極進場,反可能承擔了較高的風險。錯誤的因果連結,在震盪盤整期特別容易套在股價波動過程的相對高點。
Thumbnail
avatar
王俊忠
2020-10-19
讓人跌到谷底思考模式:成本思維艾兒莎本人非常喜歡看Netflix(網飛),已經是每天會打開好幾次的活躍用戶了。這平台裡不只有很多經典電影和影集,還有很多他們自製的節目都很好看!!完全是出差或自住必備的娛樂平台,可是你知道,Netflix一開始不是做網路平台,而是租賃錄影帶起家的嗎?
Thumbnail
avatar
艾兒莎
2019-04-08
23. 《Google模式:挑戰瘋狂變化世界的經營思維與工作邏輯》讀後感聰明的公司,擅用各種制度達成他們各種怪怪的目標,他們有許多與眾不同的想法,並且採行各種手段和制度來完成。 並不是說因為那些各種奇思妙想而強大,就算其他公司就算採用同樣的方式不見得會取得一樣的成功。而是他們針對這些奇思妙想付諸執行的手段,只能說 Google 會強大不是沒有原因。也由於一切制度化,所以
Thumbnail
avatar
大類
201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