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原著 The Art of Focused Conversation 於2000年出版,奠基於「對話」的目標展開論述,認為過去的公司文化、教育過於強調批判思考,希望導入討論心法「焦點討論法」,幫助人們聆聽和對話,促進組織發展。
除此之外,這樣的練習也能不斷拓展我們的觀點,焦點討論法相信每個人的觀點都有正當性,如果某人的觀點「很奇怪」,可能他的生命經驗不同,而我們能持續成長,是透過瞭解不同的觀點與洞見而成,任何團體都有機會達到彼此的共同瞭解(不一定是共識)
全書拆分為二部,第一部大量引編前人觀點與研究,探討對話的重要性、提問引導討論之架構、前置作業、心態,第二部提出七類情境共一百個討論範例,由於整體架構清晰,可以在閱讀前概覽目錄,並依據目錄製作閱讀大綱,會對全書有較多理解。
讀書會共讀時,我們一樣分成兩部進行,但在第二部全部談可能會失焦,因此是請大家翻閱過去後挑至少三個感興趣的情境,仔細閱讀,說明自己的想法。
以下是本書第一部簡摘與心得,第二部由於是大量範例,就留給大家自行閱讀。
第一部
第一章:為什麼需要對話?
以反例現狀(片段對話、傳統心智)對照正例趨勢(職場改變),帶出需要一個對話的方法,即焦點討論法。
第二章:縱覽焦點討論法
本章簡單定義焦點討論法四步驟,以及用三個場域示範其流程,說明焦點討論沒有對錯及其優點。
我自己在一邊閱讀的時候,會把本書中的問句當成一個對話情境,試著為裡面的問句標示ORID,這類的問題屬於哪一種問題呢?試試看用ORID來閱讀一本書。
- O 在書中看到什麼訊息?有哪些案例?
- R 讓你印象深刻或困惑的部分?想到什麼生活中的情境?引發你的哪些想法或相關經驗?
- I 每個章節得到什麼啟發?
- D 前面的重點是否有要補充的?
第三章:焦點討論法的架構
深入展開四層次的內容,說明有哪些關鍵問題,以及可能遇到的陷阱,可以與上圖對照著看。
我認為「陷阱」是很重要的提醒,例如人們常因為「太瑣碎」、「大家應該都知道」而跳過克關性曾次的問題,那麼就算接著討論下去,也是各自在不同的資料或面向中展開,容易落入各說各話的爭執;另外在客觀性層次也應注意不要提問封閉式問題、或者問題不夠明確、跳脫目前討論的焦點。
第四章:引導一場焦點討論
第四章說明一場討論為什麼需要引導,以及引導討論的流程,討論過程中可能會有的現象與提醒。
我們在讀書會中也深入討論:在討論之前,進入討論的團體成員可能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無法加入討論?可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爭取團體位置、心虛怕犯錯的先發制人、基本需求未能得到滿足、置身事外、不覺得自己與團體其他人同在⋯⋯都可能是需要處理的狀態,是討論之外需要理解的參與者狀態。
雖然引導者需要維持討論在焦點中,但引導者應保持開放好奇,願意迎接對話中出現的一切,及這個團體的答案,信任團體的智慧,也相信討論的目的是為了萃取出多面向的智慧。
例如當答案過於冗長或抽象時,可以邀請對方舉一個明確的例子,我們在讀書會中也討論到不要自己下判斷或總結,以免是用自己的概念在截斷參與者要表達的意思,應接受答案、花時間釐清模糊的答案,不要匆促走完討論。
畢竟任何團體被輕視或不尊重時,都會很快察覺且不再信任,團體才是議題與討論內容的主人,引導者只需留心並詮釋團體的反應,即時創造出所需的問題,幫助團體發掘更深入的意義。
第五章:從頭開始準備焦點討論的步驟
第五章有點像附錄章節,因為他設定的情境是如果最後的範例都派不上用場,需要重新準備一場焦點討論的流程,例如設定問題,調整問句的順序、預演討論內容。
如果帶領的結果討論不是很順利,例如岔題、熱情枯竭等等,這章也提供了一個表格協助你思考可能遭遇的問題,例如光是團體不專注就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不同原因當然也有不同解法。
這些可能的情境、原因、解決辦法看似是指引,我認為其實是提問,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回扣情境、問自己為什麼、是什麼、怎麼做才能讓討論更加延續——當然,有時候教室需要的不是焦點討論,只是一份說明簡報。
書中提醒,每種情況因為不同參與者、不同討論焦點,每一次都是獨特的,但經過這個思考的歷程,可以先預防可能的問題,轉化困難成為學習經驗,創造自己的流程。
最後,我想重要的不是《學問》中的方法,只要對話能夠順暢進行下去,人們能夠透過話語和話語之外的訊息了解彼此,那麼不用特定方法也沒關係,而如果這本書能夠帶來什麼,期待是每一次的對話能讓每一個人平等表述且期待交流,產生對主題的真誠探索,自然衍生出結論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