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卡片盒筆記法給我的重要啟發】如何抓住與管理每天一閃而過好點子?(並且付諸實際行動,改變自己的生活 )

2022/08/2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發現:管理腦袋中突然想到的點子並做出行動,實際上非常困難。
現在網路上的好資訊很多,自己受啟發、伴隨而來的好點子也很多。問題是:這些點子真的能被我們保存下來、甚至轉變成行動嗎?
我嘗試過非常多不同的筆記方法,但都失敗了。例如 2019 年很流行的子彈筆記法,我嘗試了將近半年,最後還是放棄使用。
為什麼呢?因為子彈筆記法本身是強調「任務導向」的方法,也就是這些「筆記」都是為了完成特定任務的一塊拼圖。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記錄的想法並非是任務導向的 ; 或者說「我們短時間內無法看出它能夠達成什麼任務」。
例如近期我正在學習《傅佩榮的西方哲學課》,我學到了柏拉圖的「理型論」、亞里斯多德的「四因說」,這些想法對於思考的本質有深化的作用。但你問我:「這能完成什麼任務 ?」
恩,我還真的不知道啊…
我能夠肯定:過程中寫下的思考有高機率會在未來派上用場,但我不知道「何時」會派上用場…
那該怎麼辦呢?
這時我才發現:「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就是在解決多數知識工作者都會面臨到的難題 — 把模糊不清的碎片想法,組合成具體可行動的概念。
下面是我的 3 個重要啟發。

啟發 1 : 卡片盒筆記法讓我們的想法不必一次到位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特殊的筆記方式,它讓我們可以將細微的想法保存在一張張卡片上,等到想法夠多後就能產生創作成果。
發明卡片盒筆記法的社會學教授 — 魯曼 (Niklas Luhmann),用這個方法去解決一生中最想解決的學術問題 — 社會的複雜性問題,最後靠出版「全社會理論」完成了志業。
你可能想說:但是我沒有要像魯曼教授一樣,我目前也沒遇到一個想要奉獻一生的時間來研究的主題,這樣我還需要這種筆記方法嗎?
好問題!多數人 (包含我自己) 其實都不像教授一樣,已經找到了人生該探索與解決的課題,我們都還在探索的路上。
例如:
  • 我有很多好的想法、理念、見解想要寫書/系列文分享給大眾,很難一次做完。
  • 工作上我想解決一個從來沒處理過的內部團隊難題,很難一時之間找到解決方案。
  • 生活上我想要找到如何平衡事業成就、個人興趣、家庭生活的方法,很難立刻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多數時候,讓我們 (1)心中想做 (2)自己感到很有意義(3) 必須自己找到答案的事情,都沒辦法一次做完。
因為這些事情,都必須靠自己持續的探索、收集、思考、寫下想法後才能逐漸拼出答案。
「卡片盒筆記法」的特殊之處,就是它強調以下至上、從小到大、從零散到架構的組織想法,最後產生行動。

啟發2 : 卡片盒筆記法讓模糊不清的想法,逐漸成形

我喜歡《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提到的概念:「生命中有很多的事情是沒辦法計畫的,我們只能遇到並應對。」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個能抓住我們生命中一閃而過點子的筆記方法。我們將資訊先寫下來、接著用自己在目前人生階段對此方面知識領域的理解與資訊對話、產出自己的想法並寫成卡片,並且永遠留在卡片盒中。
經過時間的積累後,我們的卡片會告訴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這不是通靈、也不用什麼複雜的理論。怎麼做到的?很簡單,你在哪個領域寫了愈多的卡片 (想法)、代表你對那個領域的內容愈感興趣,不就代表你正在為自己找到了真正感興趣的內容了嗎?
這個過程可以簡單分成 3 個步驟:
  • 寫卡片:將想法用自己的話寫在卡片上
  • 存卡片:將卡片存放在卡片盒中
  • 用卡片:概念相近的卡片變多時,就可以拿出來寫文章
寫文章的同時就是將瑣碎的概念進行整合,甚至想出下一步該怎麼採取行動的契機。
多數時候我們知道了某個概念卻無法行動,其實是因為自己對這個概念想的不夠透徹。那怎麼把概念想透徹呢?用文字與句子逐步的把想法鋪陳出來呀!
Steven Pink 說:「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展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
當我們能用線性的語句交代清楚網狀的思考時,代表我們已經把事情想明白了,因此也是時候可以採取行動去做了!

啟發 3 : 卡片盒筆記幫助我們連結想法,用從來沒想過的角度看世界

經過時間的積累後,不同的概念還能產生連結。
連結其實就是「聯想」,我寫下了 A 想法時順帶想到:「B 想法也提到類似的概念,A、B 想法雖然是不同領域的內容,但卻可以關聯起來呢!」
先來一個有趣的例子。
我在《EP.164 — 思考本身比寫下什麼更重要:卡片盒筆記實戰經驗分享(ft. 小朱)| 星箭廣播》聽到的有趣例子。來賓小朱分享:他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禮貌」跟「新世紀福音戰士的 AT 力場」其實很相似。(參考留言)
「AT 力場 (Absolute Territory Field)」是這部卡通裡的專有名詞,擁有AT力場的使徒 (此部卡通中的反派)能極大削弱常規武器的傷害。
那跟「禮貌」有什麼關係呢?
小朱說:
禮貌是人與人之間留下的緩衝空間,彼此在溝通的時候可以很舒服的溝通。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 AT 力場主要在講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或機器與人之間的界線。當 AT 力場消失的時候,人跟人之間就沒有距離(緩衝空間)了。 這樣想的話,禮貌跟 AT 力場就是一樣的事情啊。也就是說,當沒有禮貌 (AT 力場)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維護人跟人之間的界線。
只要想法保存得愈多,不同主題的連結可能性就愈強,我們看事情的角度就可能不一樣了。
再舉一個比較商業面的例子。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寫給做產品銷售的人 — 為什麼產品介紹上要少描述產品功能,多描述客人使用產品後的樣子?》。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Rajiv Nathan 在2019一場銷售高峰會 (2019 Sales Hacker Success Summit) 的投影片 — 瑪利歐與火燄花。
這張投影片的重點是:
你在賣東西得時候,描述的是「火焰花」還是「會噴火的超級瑪莉」?​前者強調的是產品功能,後者強調的是使用者賦能。用一張圖片可以清楚分開這 2 個概念:Mario 吃了火焰花之後變成會噴火球的Mario。 多數的產品都是在描述這朵花有多厲害、詳細列出花的屬性,例如能噴出超強的火球、打烏龜一擊就死,這是描述產品功能。但是當市場上產品功能都差不多的時候,我們要描述的是「吃了火焰花的Mario,打烏龜的時候有多好打、打庫巴的時候有多爽。」這就是客戶想變成的樣子。
將電玩中的角色 (瑪利歐)放在商業上的銷售(如何賣東西)作為比喻,也是一個跨主題的連結!
Steve Jobs 曾經說過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生命的方向要靠自己找沒錯,但絕對不是用想的、而是用寫的。只有自己寫出來的每一字、每一句,才能讓自己看到一連串的心聲
以上 3 點就是卡片盒筆記法帶給我的重要啟發 :
  • 卡片盒筆記法讓我們的想法不必一次到位
  • 卡片盒筆記法讓模糊不清的想法,逐漸成形
  • 卡片盒筆記幫助我們連結想法,用從來沒想過的角度看世界
朱騏
朱騏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