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卡片盒筆記法給我的重要啟發】如何抓住與管理每天一閃而過好點子?(並且付諸實際行動,改變自己的生活 )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我發現:管理腦袋中突然想到的點子並做出行動,實際上非常困難。

現在網路上的好資訊很多,自己受啟發、伴隨而來的好點子也很多。問題是:這些點子真的能被我們保存下來、甚至轉變成行動嗎?

我嘗試過非常多不同的筆記方法,但都失敗了。例如 2019 年很流行的子彈筆記法,我嘗試了將近半年,最後還是放棄使用。

為什麼呢?因為子彈筆記法本身是強調「任務導向」的方法,也就是這些「筆記」都是為了完成特定任務的一塊拼圖。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記錄的想法並非是任務導向的 ; 或者說「我們短時間內無法看出它能夠達成什麼任務」。

例如近期我正在學習《傅佩榮的西方哲學課》,我學到了柏拉圖的「理型論」、亞里斯多德的「四因說」,這些想法對於思考的本質有深化的作用。但你問我:「這能完成什麼任務 ?」

恩,我還真的不知道啊…

我能夠肯定:過程中寫下的思考有高機率會在未來派上用場,但我不知道「何時」會派上用場…

那該怎麼辦呢?

這時我才發現:「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就是在解決多數知識工作者都會面臨到的難題 — 把模糊不清的碎片想法,組合成具體可行動的概念。

下面是我的 3 個重要啟發。

啟發 1 : 卡片盒筆記法讓我們的想法不必一次到位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特殊的筆記方式,它讓我們可以將細微的想法保存在一張張卡片上,等到想法夠多後就能產生創作成果。

發明卡片盒筆記法的社會學教授 — 魯曼 (Niklas Luhmann),用這個方法去解決一生中最想解決的學術問題 — 社會的複雜性問題,最後靠出版「全社會理論」完成了志業。

你可能想說:但是我沒有要像魯曼教授一樣,我目前也沒遇到一個想要奉獻一生的時間來研究的主題,這樣我還需要這種筆記方法嗎?

好問題!多數人 (包含我自己) 其實都不像教授一樣,已經找到了人生該探索與解決的課題,我們都還在探索的路上。

例如:

  • 我有很多好的想法、理念、見解想要寫書/系列文分享給大眾,很難一次做完。
  • 工作上我想解決一個從來沒處理過的內部團隊難題,很難一時之間找到解決方案。
  • 生活上我想要找到如何平衡事業成就、個人興趣、家庭生活的方法,很難立刻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多數時候,讓我們 (1)心中想做 (2)自己感到很有意義(3) 必須自己找到答案的事情,都沒辦法一次做完。

因為這些事情,都必須靠自己持續的探索、收集、思考、寫下想法後才能逐漸拼出答案。

「卡片盒筆記法」的特殊之處,就是它強調以下至上、從小到大、從零散到架構的組織想法,最後產生行動。

啟發2 : 卡片盒筆記法讓模糊不清的想法,逐漸成形

我喜歡《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提到的概念:「生命中有很多的事情是沒辦法計畫的,我們只能遇到並應對。」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個能抓住我們生命中一閃而過點子的筆記方法。我們將資訊先寫下來、接著用自己在目前人生階段對此方面知識領域的理解與資訊對話、產出自己的想法並寫成卡片,並且永遠留在卡片盒中。

經過時間的積累後,我們的卡片會告訴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這不是通靈、也不用什麼複雜的理論。怎麼做到的?很簡單,你在哪個領域寫了愈多的卡片 (想法)、代表你對那個領域的內容愈感興趣,不就代表你正在為自己找到了真正感興趣的內容了嗎?

這個過程可以簡單分成 3 個步驟:

  • 寫卡片:將想法用自己的話寫在卡片上
  • 存卡片:將卡片存放在卡片盒中
  • 用卡片:概念相近的卡片變多時,就可以拿出來寫文章

寫文章的同時就是將瑣碎的概念進行整合,甚至想出下一步該怎麼採取行動的契機。

多數時候我們知道了某個概念卻無法行動,其實是因為自己對這個概念想的不夠透徹。那怎麼把概念想透徹呢?用文字與句子逐步的把想法鋪陳出來呀!

Steven Pink 說:「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展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

當我們能用線性的語句交代清楚網狀的思考時,代表我們已經把事情想明白了,因此也是時候可以採取行動去做了!

啟發 3 : 卡片盒筆記幫助我們連結想法,用從來沒想過的角度看世界

經過時間的積累後,不同的概念還能產生連結。

連結其實就是「聯想」,我寫下了 A 想法時順帶想到:「B 想法也提到類似的概念,A、B 想法雖然是不同領域的內容,但卻可以關聯起來呢!」

先來一個有趣的例子。

我在《EP.164 — 思考本身比寫下什麼更重要:卡片盒筆記實戰經驗分享(ft. 小朱)| 星箭廣播》聽到的有趣例子。來賓小朱分享:他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禮貌」跟「新世紀福音戰士的 AT 力場」其實很相似。(參考留言)

「AT 力場 (Absolute Territory Field)」是這部卡通裡的專有名詞,擁有AT力場的使徒 (此部卡通中的反派)能極大削弱常規武器的傷害。

那跟「禮貌」有什麼關係呢?

小朱說:

禮貌是人與人之間留下的緩衝空間,彼此在溝通的時候可以很舒服的溝通。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 AT 力場主要在講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或機器與人之間的界線。當 AT 力場消失的時候,人跟人之間就沒有距離(緩衝空間)了。 這樣想的話,禮貌跟 AT 力場就是一樣的事情啊。也就是說,當沒有禮貌 (AT 力場)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維護人跟人之間的界線。

只要想法保存得愈多,不同主題的連結可能性就愈強,我們看事情的角度就可能不一樣了。

再舉一個比較商業面的例子。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寫給做產品銷售的人 — 為什麼產品介紹上要少描述產品功能,多描述客人使用產品後的樣子?》。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Rajiv Nathan 在2019一場銷售高峰會 (2019 Sales Hacker Success Summit) 的投影片 — 瑪利歐與火燄花。

這張投影片的重點是:

你在賣東西得時候,描述的是「火焰花」還是「會噴火的超級瑪莉」?​前者強調的是產品功能,後者強調的是使用者賦能。用一張圖片可以清楚分開這 2 個概念:Mario 吃了火焰花之後變成會噴火球的Mario。 多數的產品都是在描述這朵花有多厲害、詳細列出花的屬性,例如能噴出超強的火球、打烏龜一擊就死,這是描述產品功能。但是當市場上產品功能都差不多的時候,我們要描述的是「吃了火焰花的Mario,打烏龜的時候有多好打、打庫巴的時候有多爽。」這就是客戶想變成的樣子。

將電玩中的角色 (瑪利歐)放在商業上的銷售(如何賣東西)作為比喻,也是一個跨主題的連結!

Steve Jobs 曾經說過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生命的方向要靠自己找沒錯,但絕對不是用想的、而是用寫的。只有自己寫出來的每一字、每一句,才能讓自己看到一連串的心聲

以上 3 點就是卡片盒筆記法帶給我的重要啟發 :

  • 卡片盒筆記法讓我們的想法不必一次到位
  • 卡片盒筆記法讓模糊不清的想法,逐漸成形
  • 卡片盒筆記幫助我們連結想法,用從來沒想過的角度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騏的沙龍
220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朱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1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Thumbnail
2024/08/21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Thumbnail
2023/09/22
我已經在 Facebook 和部落格上連續寫作超過 365 天了。 2 年前還不太會寫作時,早上坐捷運時腦中都有個聲音:「完蛋了,今天不知道要寫什麼啊啊啊!」 後來我發現,建立容易達成的小習慣很有用。 下面的 3 個小習慣,幫我能夠克服這個困難。 允許自己可以寫出垃圾:根據作家 Anne L
Thumbnail
2023/09/22
我已經在 Facebook 和部落格上連續寫作超過 365 天了。 2 年前還不太會寫作時,早上坐捷運時腦中都有個聲音:「完蛋了,今天不知道要寫什麼啊啊啊!」 後來我發現,建立容易達成的小習慣很有用。 下面的 3 個小習慣,幫我能夠克服這個困難。 允許自己可以寫出垃圾:根據作家 Anne L
Thumbnail
2023/07/25
Source: Nicolas Cole — Medium 這是一個特殊的職業。 世界上有一種人,專門幫那些腦袋有非常多專業知識,但沒有時間的人寫文章。 他們叫做 Ghostwriter (影子寫手),通常為公司老闆代筆。 Nicolas Cole 曾經擔任過 100+ 位公司老闆的 G
2023/07/25
Source: Nicolas Cole — Medium 這是一個特殊的職業。 世界上有一種人,專門幫那些腦袋有非常多專業知識,但沒有時間的人寫文章。 他們叫做 Ghostwriter (影子寫手),通常為公司老闆代筆。 Nicolas Cole 曾經擔任過 100+ 位公司老闆的 G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深入介紹卡片盒筆記法 課程推薦: 課程網址:https://www.is79.com/知識管理整合線上課程/ 知識管理整合方案:卡片盒筆法+Obsidian+Notion 課程早鳥價6折+限量100名商品折扣碼:VBJSYMY5(2023/12/31止) 一、為什麼卡片盒筆記法這麼重要? 好的工
Thumbnail
深入介紹卡片盒筆記法 課程推薦: 課程網址:https://www.is79.com/知識管理整合線上課程/ 知識管理整合方案:卡片盒筆法+Obsidian+Notion 課程早鳥價6折+限量100名商品折扣碼:VBJSYMY5(2023/12/31止) 一、為什麼卡片盒筆記法這麼重要? 好的工
Thumbnail
2022年,因為申克.艾倫斯《卡片盒筆記法》繁體中文版出版,談論多產的德國教授「魯曼Luhamnn卡片盒筆記法」蔚成風潮,我也深受吸引,不管是紙本索引卡或是數位筆記系統,我都努力去實踐過一陣子。
Thumbnail
2022年,因為申克.艾倫斯《卡片盒筆記法》繁體中文版出版,談論多產的德國教授「魯曼Luhamnn卡片盒筆記法」蔚成風潮,我也深受吸引,不管是紙本索引卡或是數位筆記系統,我都努力去實踐過一陣子。
Thumbnail
我以資料庫工程師的角度,搭配Notion設計卡片盒筆記當作範例,介紹簡單易懂的卡片盒筆記法概念,讓你快速打造個人的知識管理平台。
Thumbnail
我以資料庫工程師的角度,搭配Notion設計卡片盒筆記當作範例,介紹簡單易懂的卡片盒筆記法概念,讓你快速打造個人的知識管理平台。
Thumbnail
我覺得無論是寫小說還是知識寫作,最痛苦的就是腦中一片空白還要硬擠出東西,或是腦中思考混亂不知從何下手,不知起點在哪?也不知終點在哪?這樣的寫作過程真的會讓人焦慮到想逃避。最近讀到卡片盒筆記這本書,我覺得像是發現了如何讓寫作的汪洋浮出一些沙洲,累積成小島與陸地的過程。
Thumbnail
我覺得無論是寫小說還是知識寫作,最痛苦的就是腦中一片空白還要硬擠出東西,或是腦中思考混亂不知從何下手,不知起點在哪?也不知終點在哪?這樣的寫作過程真的會讓人焦慮到想逃避。最近讀到卡片盒筆記這本書,我覺得像是發現了如何讓寫作的汪洋浮出一些沙洲,累積成小島與陸地的過程。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由德國的社會學家魯曼發明的,透過這個筆記法他總共出版了 70 本書和 400 篇論文,是位相當多產的學者。 卡片盒筆記法的德文原文是 Zettelkasten,其中 Zettel 是卡片 / 筆記的意思,而 Kasten 則是盒子 / 箱子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卡片盒筆記」。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由德國的社會學家魯曼發明的,透過這個筆記法他總共出版了 70 本書和 400 篇論文,是位相當多產的學者。 卡片盒筆記法的德文原文是 Zettelkasten,其中 Zettel 是卡片 / 筆記的意思,而 Kasten 則是盒子 / 箱子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卡片盒筆記」。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一書,是由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發明,透過這套系統式地學習方式,他成功撰寫出70本以上專書、400篇以上論文,因此本書便是以此為出發,向讀者介紹「卡片盒筆記」究竟有甚麼魔力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產生源源不絕的洞見!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一書,是由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發明,透過這套系統式地學習方式,他成功撰寫出70本以上專書、400篇以上論文,因此本書便是以此為出發,向讀者介紹「卡片盒筆記」究竟有甚麼魔力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產生源源不絕的洞見!
Thumbnail
針對日常生活中靈光一閃的靈感,我們該如何處理才好呢?這是我在《卡片盒筆記》讀書會中收到的一個問題。她說:「針對生活中的靈感,例如走在路上突然想到、拿起手機趕快記錄的那種,又該如何轉換成卡片呢?」我認為應該將靈感筆記分成 3 種狀況來處理,分別是 (1)想法 (2)問題 (3)行動
Thumbnail
針對日常生活中靈光一閃的靈感,我們該如何處理才好呢?這是我在《卡片盒筆記》讀書會中收到的一個問題。她說:「針對生活中的靈感,例如走在路上突然想到、拿起手機趕快記錄的那種,又該如何轉換成卡片呢?」我認為應該將靈感筆記分成 3 種狀況來處理,分別是 (1)想法 (2)問題 (3)行動
Thumbnail
管理腦袋中突然想到的點子並做出行動,實際上非常困難。現在網路上的好資訊很多,自己受啟發的好點子也很多。問題是:這些點子真的能被我們保存下來、甚至轉變成行動嗎?後來我才發現:「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就是在解決多數知識工作者都會面臨到的難題 - 把模糊不清的碎片想法,組合成具體可行動
Thumbnail
管理腦袋中突然想到的點子並做出行動,實際上非常困難。現在網路上的好資訊很多,自己受啟發的好點子也很多。問題是:這些點子真的能被我們保存下來、甚至轉變成行動嗎?後來我才發現:「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就是在解決多數知識工作者都會面臨到的難題 - 把模糊不清的碎片想法,組合成具體可行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