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通勤與出遊時間一樣,框架效應將帶來全然不同的體驗

2022/08/3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在看的書《框架效應》其中有很多提到的地方就是說我們對同一件事情的判斷會因為名詞或者是狀況脈絡有所不同,像是同樣都是省下3000元,但如果是比較昂貴的東西(30,000元),相較於比較便宜的東西(5000元),明明都是省下相同的金額,但後者我們更會為了省下這筆金額跑到比較遠的地方購買。
我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那麼對於時間的定義是否也會像金錢這樣依循著脈絡有所差異呢?舉個最近在生活中所發現的,若是出遊開車要一小時的目的地我們會覺得挺近的,而且這時間彷彿一下子就過去,但如果現在是要開車一小時去工作,就會覺得這時間也太久了吧。當然,出遊的心情是愉快的,而且若一同前行的親朋好友在車上的熱絡情緒,聊著聊天很快就會抵達目的地。不過當遇到上班的時間,多少都會帶點壓力的情緒,也就會覺得這段時間好漫長。
圖片取自Unsplash
再者是頻率,大部分出遊都只會安排在週末,所以相較於週一到週五的上班通勤時間可以說是少上許多。而且通勤是必須要出門且比較沒有掌控的情況,而出遊比較像是有選擇的且掌控權在自己身上的。塞車以及通勤時間也是不少人生活中的慢性壓力。
能夠擁有掌握權也能夠帶給自己更大的幸福感,而且通勤與出遊的框架將會帶給自己全然不一樣的心情,期待各位體驗看看,也能分享在不同生活框架中的體驗。
圖片取自Unsplash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90內容數
我們相信,心理健康的力量能夠支撐起全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