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美國教育顧問普倫斯基提出,198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從小就受數位環境浸潤,可稱為「數位原住民」。數位原住民意氣風發,手機、平板、筆電、桌電樣樣得心應手,但我在某次課堂中,居然發現了這個嶄新世代的盲區。
那時新冠疫情還沒啃食美好的實體世界,我也有幸能在台大封校前教導最後一堂實體生物資訊學。那堂課要用Excel篩選分析目標,將目標清單丟上網站,跑完程式後,就能得到結果。設計課程時,我以為Excel對大學生輕而一舉,就將課程重心放在跑程式的運算原理、選項設定以及結果判讀上——殊不知這票大學生竟然不會用Excel,白紙白到令人詫異。
曾經我也是生科領域的大學生,一年級就有各式的實驗課,實驗後的數據運算、圖表繪製都離不開Excel,才產生了生科領域大學生都熟悉Excel的美麗的誤會。
記得20幾年前撥接上網,擴音式撥號的儀式感十足,就在一連串嘀嘀嘟嘟聲後,一個廣袤的世界為之展開,當時的電腦的應用程式不多,學校的電腦課大多是教文書處理用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
而現年20歲的表妹說,她國小的電腦課已不是上無趣古板的文書處理,而是光彩炫目的威力導演和PhotoCap,然而上完課後想想,智慧型手機很容易就一手包辦修圖與剪片了,如果當時的電腦課能教些電腦專屬的應用程式,或許對往後幫助更大。
這樣的落差,始於課程規畫時忽略數位原住民因情境差異產生的知識空白。
以應用載體來說,使用情境可以劃分成「50公分」的市場(電腦)和「10公分」的市場(手持式設備),你很難在10公分市場的手機上編輯Excel表格或製作PPT,同樣也不需要拿出50公分市場的大螢幕電腦邊走邊追劇。情境不同,應用不同,載體當然各異。
我這個數位中生代初接觸數位產品時,只有電腦,手機還沒那麼智慧,所以學習數位產品可說是循序漸進;而普遍來說,新生代熟悉手機,卻視桌上電腦為上世紀的骨董了。
我擔任家教的國中學生會用手機剪片修圖,但要用Excel畫一張長條圖,簡直要她的命。這現象也在疫情急轉直下而實施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後,大批家長搶購電腦的新聞中得到驗證。
相較於電腦與手機都不熟悉的「數位移民」,數位原住民還是占了上風;但若能在踏入職場前,熟悉各種應用模式而「能屈能伸」,消除盲區,才不枉身為數位原住民的優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