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信件實例 # 6. 生產前確認樣品尺寸不符合量規規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相信你一定對於生產前確認樣品感到不陌生。當訂單成立後,為了確保產品符合要求,客戶通常會提出需求,請賣方提供大量生產前的確認樣品,供客人做最後確認及微調,並作為大量生產的範本。尤其是客製化OEM產品,在訂單成立前客戶只能依照現有的標準品,憑空想像產品放上自己的logo以及顏色等等要求,做出來會是什麼樣子。因此提供大量生產前產品確認樣品有幾個重點:
・確保產品都有遵照客人要求(logo/顏色/配件/表面處理等等)
・產品規格符合國際規範(DIN/ANSI/ISO或其他)
・產品功能正常(寄給客人前務必自己先試一下)
・產品品質良好(沒有生鏽/掉漆/破損/零件太緊或太鬆/雷射要清晰/扭力硬度符合規範)
我手上剛好有一個OEM案子,訂單已經成立,順利走到了送量產前樣品給客人確認的階段,樣品送出後詢問客戶最終確認進度,卻收到客戶來信如下:
嗨ㄤ妮,產品外觀及功能對我來說一切都OK,但是有一個問題,9mm的產品尺寸不對,它通過了量規的go,但是同時也通過量規的nogo,請確保大量生產不會有這個問題。
備註 : 產品國際規範中針對尺寸有規定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公差,量規是依照國際標準做出來的一套測量工具,通過量規go的測量端代表產品符合最小值,相反地,產品必須不通過量規nogo的測量端(量規nogo端會做得比最大值再大一點),代表產品符合最大值。上述所提產品通過量規nogo端,代表產品尺寸已經大於國際規範最大值。
遇到這個狀況該怎麼處理呢?
一般處理方式 : 告知生產端客人提出的產品尺寸問題,請生產方端注意全系列產品尺寸,務必遵守規範生產,避免同樣問題再次發生。
你可以做得更好 : 請先跟生產端確認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 確認這是偶發事件或是生產端的規範出了問題 ?
一般我在跟生產端要求確認樣品時,會將客人要的樣品數量再加一,例如客人要求3支樣品做測試,那麼我會跟生產端要4支樣品,多出來的那一支樣品放在我這留底。這樣做的目的是當客人收到樣品有任何問題時,我可以短時間內做快速回應,而生產端也不會因為手上沒有東西而無法確認狀況(生產端交出樣品後自己沒有留底是很常見的)。當客人提出上述尺寸問題,先確認自己留底的樣品是否有一樣問題。
再來是跟生產端確認原因,首先必須要找對人,我的公司是貿易公司,對口人是生產廠商公司的業務,但是業務可能對生產過程不甚了解,請她去問有可能會等到天荒地老或是得到一個不專業的答案。這時候可以直接跟廠商的生管部門請教或是直接跟廠商公司的老闆請教。
發生這樣狀況的原因有很多種,生產過程中某環節沒有確實,熱處理溫度沒有控制好,工廠量規有問題,品檢部門不會使用或錯誤使用量規,品檢沒有確實檢測成品尺寸,這些都是可能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徹底改善。這個case經了解後是因為品檢部門沒有確實檢測尺寸造成的,請生產端務必在成品完成後確實檢測。
回覆信件: 親愛的客戶您好,我司已經告知生產廠商多加注意,並跟生產廠商確認量產時這個問題不會再次發生,請放心。
解鎖任務tips : 找到真正的原因才算是解決問題。
雖然這不是什麼太嚴重的問題,但是如果沒有針對原因改善,大貨時又出現一樣的問題,到時候就會是大問題了 !
不想錯過ㄤ妮最新文章,請追蹤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smileonnie
讀者意見與商業合作請寄信箱:z8032332@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內容數
10年國貿經驗,樂於分享自己走過的路,入過的坑,讓後人減少走彎路的機會。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說故事,歡迎來到我的小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笑ㄤ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都有自己慣用的寫信的語氣,剛開始寫信的時候免不了語氣生硬,或是太直接切入重點。我們跟客人溝通往來主要都是藉由mail溝通,軟性的氛圍(問候語/寫信的語氣/結語/態度)很重要。在談判的信件中,軟性氛圍使用得宜可以助攻達成談判目的 ; 而在日常的信件中,多多與客人有些生動的互動有助於增進感情。
什麼時候用sorry ? 什麼時候用apology ? 不是自己的錯也要道歉嗎 ? Of Course not, 看看ㄤ妮怎麼說 !
一封簡單的修改檔案信件,無腦的機器人回覆是最佳解答嗎? 好好檢視一連串相關問題,一次解決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
寫信該簡短時就要簡短,當大家有共識,簡單俐落回應即可。不要把信寫成又臭又長又難啃的大媽裹腳布...
當客戶要求你報價別家公司產品時,該怎麼做? 哪部分要簡短甚至不說 ? 哪部分要詳細說明 ? 報價其實是很有眉角的 !
每個人都有自己慣用的寫信的語氣,剛開始寫信的時候免不了語氣生硬,或是太直接切入重點。我們跟客人溝通往來主要都是藉由mail溝通,軟性的氛圍(問候語/寫信的語氣/結語/態度)很重要。在談判的信件中,軟性氛圍使用得宜可以助攻達成談判目的 ; 而在日常的信件中,多多與客人有些生動的互動有助於增進感情。
什麼時候用sorry ? 什麼時候用apology ? 不是自己的錯也要道歉嗎 ? Of Course not, 看看ㄤ妮怎麼說 !
一封簡單的修改檔案信件,無腦的機器人回覆是最佳解答嗎? 好好檢視一連串相關問題,一次解決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
寫信該簡短時就要簡短,當大家有共識,簡單俐落回應即可。不要把信寫成又臭又長又難啃的大媽裹腳布...
當客戶要求你報價別家公司產品時,該怎麼做? 哪部分要簡短甚至不說 ? 哪部分要詳細說明 ? 報價其實是很有眉角的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暨搞懂送檢流程後 接下來就是「如何讀懂食品檢驗報告」、確保你的產品能符合法規、上市銷售!
Thumbnail
大部分業務進入國際市場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篇文章提供判斷內銷或外銷的標準和方法,並說明即使可能影響當地代理商的生意,賣給經銷商的利益仍然大於不賣的利益。文章中也提供了業務思考和延伸思考,對業務人員在做國際業務決策時提供了實用方法。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 前提:公司的甲產品並不是需要很多技術底蘊才能正確安裝使用的產品,基本上每個代理商都有能力販售與安裝。 越南的代理商(簡稱A公司)來信詢問公司的甲產品+乙配件的一些細部規格,因為他有客戶要想要買。協助釐清之後,隔了幾天,越南的B公司、C公司來信詢問一模一樣的產品。又隔了一天,馬來西亞
現在服務的公司其實是代工廠起家,做久了品牌代工,就買了品牌license開始做品牌,在公司內部會分誰是O B M誰是O DM,但我的同事經常會抱怨品牌端為什麼要這麼多規範我們是品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多數的同事都會有心態,今天我已經握有品牌的license為什麼我還
服務建議書的格式和排版瑕疵, 在評審委員觀點或許不是重大缺失, 但在非專業人士的觀感上, 卻容易變成嚴重的放大缺失   服務建議書雖然不是正式報告或出版品, 仍需接受評審委員審視, 除了盡量避免低級錯誤外, 在排版上,也應追求整齊及美觀   為何會有低級錯誤及排版缺陷?  
Thumbnail
Q: 什麼是允收品質水準 Acceptable Quality Limit (AQL)?  A: 為用在抽樣檢驗之驗收作業中﹐針對批量入庫/交貨的產品﹐驗收單位依據抽樣表取樣檢驗﹐若品質水準高於允收品質水準﹐則整批允收 (Accept)﹐若低於允收標準﹐則全批驗退 (Reject)。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在這幾天過年的年假期間,還是有很多業界的朋友很認真的靜修自己的專業知識。假日期間,業界朋友所提的問題之中,有一個問題是比較typical一點,所以3C機構設計爸特別拿出來分享,同時也再次強調TA初始的觀念建立非常重要,否則在職場上所提出的TA報告都會讓客戶或同事
Thumbnail
好吧,廠長一句話,不管你Cpk如何,異常品就是不准流入生產線。請問當品保主管的你吵不贏人家,能否透過統計幫忙你解決問題呢?
Thumbnail
產品若要改版要不要立刻通知代理商 消費性產品,答案是一定要。 如果是工業產品呢? 屏除產品改版,業務忘記被通知的這件事情。 杭特:你們想一想這個問題:「當公司通知目前正在銷售的某產品即將要做設計變更,此時我們要不要立刻告知代理商?」 小米:當然要啊,我們應該讓代理商跟我們的資訊同步 小
Thumbnail
從事多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工作,歸納出好的產品設計需要滿足產品的設計規格(包含工業設計,產品尺寸、重量、功能性)、成本以及量產期程,此外還需要考慮其他要素,羅列如下: 為製造設計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e) 為品質設計 (DFQ, Design for Q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暨搞懂送檢流程後 接下來就是「如何讀懂食品檢驗報告」、確保你的產品能符合法規、上市銷售!
Thumbnail
大部分業務進入國際市場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篇文章提供判斷內銷或外銷的標準和方法,並說明即使可能影響當地代理商的生意,賣給經銷商的利益仍然大於不賣的利益。文章中也提供了業務思考和延伸思考,對業務人員在做國際業務決策時提供了實用方法。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 前提:公司的甲產品並不是需要很多技術底蘊才能正確安裝使用的產品,基本上每個代理商都有能力販售與安裝。 越南的代理商(簡稱A公司)來信詢問公司的甲產品+乙配件的一些細部規格,因為他有客戶要想要買。協助釐清之後,隔了幾天,越南的B公司、C公司來信詢問一模一樣的產品。又隔了一天,馬來西亞
現在服務的公司其實是代工廠起家,做久了品牌代工,就買了品牌license開始做品牌,在公司內部會分誰是O B M誰是O DM,但我的同事經常會抱怨品牌端為什麼要這麼多規範我們是品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多數的同事都會有心態,今天我已經握有品牌的license為什麼我還
服務建議書的格式和排版瑕疵, 在評審委員觀點或許不是重大缺失, 但在非專業人士的觀感上, 卻容易變成嚴重的放大缺失   服務建議書雖然不是正式報告或出版品, 仍需接受評審委員審視, 除了盡量避免低級錯誤外, 在排版上,也應追求整齊及美觀   為何會有低級錯誤及排版缺陷?  
Thumbnail
Q: 什麼是允收品質水準 Acceptable Quality Limit (AQL)?  A: 為用在抽樣檢驗之驗收作業中﹐針對批量入庫/交貨的產品﹐驗收單位依據抽樣表取樣檢驗﹐若品質水準高於允收品質水準﹐則整批允收 (Accept)﹐若低於允收標準﹐則全批驗退 (Reject)。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在這幾天過年的年假期間,還是有很多業界的朋友很認真的靜修自己的專業知識。假日期間,業界朋友所提的問題之中,有一個問題是比較typical一點,所以3C機構設計爸特別拿出來分享,同時也再次強調TA初始的觀念建立非常重要,否則在職場上所提出的TA報告都會讓客戶或同事
Thumbnail
好吧,廠長一句話,不管你Cpk如何,異常品就是不准流入生產線。請問當品保主管的你吵不贏人家,能否透過統計幫忙你解決問題呢?
Thumbnail
產品若要改版要不要立刻通知代理商 消費性產品,答案是一定要。 如果是工業產品呢? 屏除產品改版,業務忘記被通知的這件事情。 杭特:你們想一想這個問題:「當公司通知目前正在銷售的某產品即將要做設計變更,此時我們要不要立刻告知代理商?」 小米:當然要啊,我們應該讓代理商跟我們的資訊同步 小
Thumbnail
從事多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工作,歸納出好的產品設計需要滿足產品的設計規格(包含工業設計,產品尺寸、重量、功能性)、成本以及量產期程,此外還需要考慮其他要素,羅列如下: 為製造設計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e) 為品質設計 (DFQ, Design for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