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片名是:The Eyes of Tammy Faye。(譚米.菲的雙眼)
Tammy Faye 是誰呢?查了一下才知道,Tammy Faye (譚米.菲) 和 Jim Bakker (吉姆.貝克)這對夫妻是年輕時靠著布偶戲崛起的電視佈道家,活躍於美國1970-80年代,創立PTL club (Praise the Lord,讚美神俱樂部)電視台,吸睛也吸金,1988年被控挪用捐款奉獻到自己奢華的物質享受上和婚外情醜聞入獄,譚米於吉姆入獄期間與他離婚,吉姆出獄後又重新回到佈道「事業」,不過這部片主要著重在入獄之前的事蹟,找來兩個戲精Jessica Chastain (潔西卡雀絲坦)和Andrew Garfield (安德魯.加菲爾,第二代蜘蛛人)飾演男女主角,從年輕演到老,真的演的超級好。
其實我本來打開這部片,是想要看它批評基督教的電視佈道「事業」,而且故事的展開真的超有既視感,裡面還出現了當時紅極一時的美國福音派牧師老傑瑞.法威爾(Jerry Falwell) 和美南浸信會牧師派特.羅伯森(Pat Robertson),他們活躍於電視佈道圈,立志努力要為了上帝導正世俗的價值觀,其中也包含同性戀和女性主義。
劇中有一段是貝克夫婦受邀到派特.羅伯森的豪宅聚會,當時男女性別框架仍舊穩固,所以吉姆.貝克跟男人們坐一桌,原本自己抱著小孩的譚米,自顧自地來到男人桌,把小孩丟到吉姆懷裡,嘴裡唸著要吉姆坐過去一點,自己拉了一張椅子,坐在吉姆旁邊。此時吉姆和其他男人臉色出現第一次尷尬,但決定忽略譚米的「白目」,法威爾牧師高談闊論,說要消除同性戀和女性主義者,譚米嘴裡塞著食物,頭也沒抬地說:「我很愛我的國家,我相信美國是我的國家,也是同性戀/女性主義者的國家,而且上帝愛每個人,每個人都是神用塵土所造的,而上帝不會造出廢物。」
這引發了男人第二次的臉色尷尬,吉姆為了不要得罪可能資助他們成立電視台的金主,甚至出口制止譚米,法威爾為了展現不跟女人計較的氣度,回說:沒關係,讓她表達意見。而譚米其實也沒什麼意願爭論,就說:「我不會跟你吵,因為我愛你。」反而顯得大器的是譚米(i.e. 女人)。
這段不知道是否符合史實,但充分顯示出譚米雖然感覺沒受過什麼教育,也不會什麼複雜的批判性思考,卻保有單純愛人的想法和心意。接下來讓我印象深刻的這一段,經過查證後,發現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貝克夫婦運用許多節目效果(包含孩子出生等人生大事都被拿來利用)吸引許多「信徒」捐款,成功成名賺大錢,心裡單純愛人的譚米,就在1980年代時,在保守派基督徒經營的電視台裡,秉持真的想為上帝拯救人的靈魂,關心人的生活的精神,利用電視訪問了異地一位罹患愛滋病的男同志,這段被保守派基督教大頭發現,叫吉姆要「管好自己的女人」,吉姆唯唯諾諾地說:「我會跟他談。」
劇中貝克夫婦的崛起其實跟wikipedia介紹的相去不遠,譚米小時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信仰,她的信仰非常單純,深信基督教的神無條件愛每一個人。他享受奢華,因為他相信物質是他盡心盡力服事之後,上帝給他的賞賜,但其實為什麼捐款成為私生活的經濟來源,卻完全沒有意願知道也無從知道。直到婚姻觸礁、挪用公款被告詐欺,從此世界崩潰之後,他才開始想到並開始尋求問說:神啊,你在哪裡?你怎麼不見了?
劇情中,當吉姆入獄,有次譚米來探監,兩人面對面的那一刻,從他們兩人的表情和對話,我突然覺得我看到的不是兩個邪惡的詐欺犯,而是真真實實迷失的靈魂,吉姆說:「我後來在牢裡認真思考,覺得上帝也許不是討厭窮人的。」這是兩人真實的悔改,真正的得救。
但實際上如何呢?電影多少有美化的成份,譚米後來與福音界的建商再婚,持續活躍在電視圈,利用戲劇等活動幫助人。雖然出身基本教義派,卻成為LGBTQ的代表人物,並參加同志遊行,他對人的愛和物質的享受,都是真實且單純的,單純同時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弱點,但我看到的是,他儘量在用這個優/弱點在服事上帝。
至於吉姆.貝克,他確實表示自己在獄中第一次讀完整本聖經,坦承自己確實斷章取義地理解聖經,來宣揚成功神學,他承認自己的錯誤,結果出獄後重新回到電視圈,卻是開始專心宣揚末世論,再次以斷章取義的方式解讀聖經,甚至發出美國之前發生的天災人禍都是上帝懲罰罪人的狂言。
這兩個人都靠電視成名,也許出發的心相差不遠,但我看到的是,相對於譚米的單純想要為人好的心和想要主動接觸、關心人生活的心情,吉姆反而處處驕傲和追求成功、名聲的欲望。當然,人的信仰是真是假,是他跟上帝之間的事,但就我的眼睛來看,他們兩人當中,只有其中一個真的是真的得救,真正是神的僕人。
除了個人故事之外,這部電影的重點在於揭露電視佈道圈的黑暗,台灣的電視台和網路頻道,也都有類似的狀況,看著那些道貌岸然的牧師,大言不慚地說耶穌也不窮啊,上帝要用金錢賜福與你等「講道」,真的很想笑說:這樣也叫做讀過神學院?這些人透過最世俗的傳播管道,用斷章取義、自以為是、要上帝為自己言論背書的方式,批鬥「世俗」,卻沒看到自己的心早已被世俗的父權、資本主義和競爭主義佔滿,把單純愛人的心擠到心的外面去了,忘了有時候「世俗」的愛人之心,才是最接近上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