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小丸子漂不起來

2022/09/0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網路

2021.7.10

櫻桃小丸子是家喻戶曉又老少咸宜的卡通,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小丸子就跟史努比裡面的查理.布朗一樣,無論怎麼努力(如果有努力的話),都還是逃離不了落入失敗的命運。最近看到《一起打造清水死海》這一集,一樣是讓我笑到不行,但也同時有些不太一樣的想法。
班上的長山同學跟濱崎、豬太郎、山田、小丸子和小玉說,死海因為鹽分高,所以可以悠閒漂浮在上面,他們聽到後都很想要體驗一下。但他們也知道去到死海不可能,山田說那就自己造一個,其他人問說該怎麼造?山田頭一歪說:我哪知道。
小玉和小丸子離開後,山田又再問一次兩個男生說:難道你們不想要這樣漂來漂去嗎?男生被說服,用少的可憐的零用錢,一人抱了一包鹽,拿了充氣泳池。小丸子間接從媽媽那裡知道他們想要做什麼後,衝去找男生,男生慫恿他出一份力,正當他吹泳池吹的要死要活,姊姊杏子和他的同學出現了。這群6年級的學長姐知道他們的雄心壯志後,用理性和數據分析如果要創造死海,鹽分比例應該要多少,給他們一聲加油,姊姊更烙下一句:「現在知道這不可能了吧」,然後離開現場,留下小三生們看了看他們買的那三包少的可憐的鹽,臉上的三條線更加深刻。
前不久才聽到天文物理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 的一段話,以及知道教育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因此看到這集的劇情覺得超有感覺。

在那之前,我先來說說之前聽到小孩的一段話:

我當時停等紅綠燈時正在放空,突然聽到旁邊有個小孩的聲音說:「那個晚上一定會自己動起來。」我尋聲看過去,是一個約幼稚園年紀的小孩,坐在機車前面,後面騎車的是從頭到尾都沒作聲的爸爸。我好奇小孩指什麼,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到路旁有個政府很愛在排水溝(其實本來都是河)頭尾放的假鳥。重點是,那小孩一連在紅燈的70秒內,說了至少有10次,沒有別句,沒有人回應(爸爸連「嗯」都沒有),但他一次說得比一次篤定,就像他早就看過了似的。
少有機會接觸小孩的我大驚小怪的再次覺得,這真的證明人類幼獸確實就是個奇怪的生物(不是貶抑,是驚嘆),我真的很想像美國影集《宅男行不行》 (The big Bang Theory) 的神經學家 Amy 所說的那樣,剖開他的大腦,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為什麼可以說出和想出跟大人如此這般不同的東西。
卡爾.薩根曾說:「走進幼稚園或一年級學生的班級,你會發現他們都會問出很有深度又很重要的問題,例如:地球什麼時候出生的?為什麼我們有腳指頭?月亮為什麼是圓的?但是你走進高三的班級,會發現他們已經失去好奇心,都不會問問題了。從幼稚園到高三這段期間,一定發生了什麼事。」
皮亞傑的理論則主張:
0-2歲是 sensory motor stage 感覺動作期,這時候的孩子是從感官和經驗互動學習的。
2-7歲是 pre-operational stage 前運思期,孩子用語言和符號來感知世界,透過記憶力和想像力來建立他的心智,這階段的特徵就是不合邏輯的思考。
7-11歲是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具體運思期,孩子透過具體事物,發展出邏輯與系統性的概念。
12歲以上是 formal operational stag 形式運思期,孩子學會運用抽象概念及用不同觀點來思考事情、提出並驗證假說。
回到櫻桃小丸子的劇情,小丸子及同學3年級(10歲),大致符合皮亞傑的具體運思期,姊姊杏子及同學6年級(12歲),大致符合皮亞傑的形式運思期。因此小丸子可能還有許多的想像力,不僅積極實現他的很多想像力,還常有最愛他的爺爺一起。只是在「主角的悲劇即喜劇」的動畫裡常都以悲劇收場,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他們失敗之前最常潑他們冷水的就是媽媽和姊姊,尤其姊姊曾說:「如果有所謂的笨蛋制服,他們兩個(小丸子和爺爺)一定不用經過考試就可以穿的上了」。
有趣的是,按照形式運思期的理論,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會提出並驗證假說,也就是說,他們開始有能力解決比較複雜抽象的問題。沒想到他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卻不是拿來幫助小丸子他們解決問題(造出死海),而是拿來潑他們冷水,「教導」小丸子瞭解想像力的不切實際和註定失敗。
卡爾.薩根說「從幼稚園到高三這段期間,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我想,就是以知識為名的「冷水」吧!
按照《學校在窗外》一書的作者黃武雄對於學校教育的分析,學校教的大多屬於套裝知識,所謂的套裝知識,是斷開知識本身與產生過程(這種過程就是從很多的失敗和成功堆疊而來)的連結,只呈現和傳授知識形成的「結果」,而知識產生的過程,包含經驗和思考,思考包含抽象概念能力的建立與應用,我認為還加上想像力,而且想像力絕大多數時候還是知識產生不可或缺的動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杏子及其同學所代表的,或許就是學校教育的階段性成果。而小丸子等人則是學校教育的初期成果。
小丸子曾跟媽媽抱怨說:「我在學校已經什麼都被安排好了,回到家還要被規定這規定那。」小丸子雖然只是因為想玩才說出這句話,但其實不都是我們不敢發出的吶喊嗎?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無論灌輸什麼樣的知識或是採用什麼方式,基本上都是為了遂行一個目的:變得跟大家一樣、變得好用。而這種目的卻會犧牲掉我們曾在小孩時期的創造性和可能性,最後我們不知為何學習,或是只成為裝著一堆知識和技能的容器,變成工具,甚至還沾沾自喜。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面對小孩,社會、家庭和學校有沒有辦法提供小孩更完整的知識,包含知識動力、形成過程,和他們參與產生過程的機會?我們這些以前曾是小孩的大人,有沒有可能找回那之間的連結,真的與這世界互動,產生創造的火花,而不是只有被世界塑造,永遠被覆蓋在一盆又一盆的冷水底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6會員
341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