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80集|《精神疾病製造商》誰剝奪我們的快樂?拆解精神疾病的社會根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 / 莊旻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全球患有憂鬱症的人數超過3.5億人,憂鬱症也將於2030年成為人類疾病中最大的社會經濟負擔。究竟為何全球皆陷入心理健康危機?精神疾病又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的作者伊恩・弗格森,試圖透過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挖掘精神疾病背後複雜的政治社會脈絡,並批判目前生物導向的精神醫學霸權。
本集節目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黃涵榆,一同探討書中的觀點,並提出對於精神醫療的願景與想像。
精神疾病的歷史
自古以來,宗教和神話對於疾病有許多聯想,其中精神疾病又更容易透過一些奇特的描述流傳,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與超自然或神秘力量有關,尤其在基督教的傳統中經常看見對於精神疾病的想像。在《舊約聖經》裡,冒犯上帝的國王最後通常走向瘋狂的結局,瘋狂相當於忤逆上帝的懲罰;在《新約聖經》裡,也記錄著許多基督行走在荒野之中,以神蹟治療許多瘋癲者的故事。黃涵榆說,在基督教的傳統裡,瘋癲或是精神疾病代表著罪惡與懲罰,而治療就像是彰顯神恩,尤其基督教是一個強調辨識靈魂、真理的宗教,對精神疾病的解釋及治療會比其他非基督教的宗教更加強烈,即便現代精神醫學已經發展至實證取向,仍然保留某些超自然的因素,兩者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
19世紀現代神經內科興起,以生理因素來解釋精神疾病成為主流醫學的共識,特別是與大腦病變有關,縱使精神醫學在歷史上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療法,包括催眠、談話診療等,但不論何種治療方式都沒有撼動生物為導向的精神醫學。而這樣的霸權隨著精神醫學跟製藥工業合流變得更加強大,除了腦部顯影技術之外,最重要的是依靠精神藥物來控制與治療。黃涵榆表示,這些藥物的效力是否足夠?會不會有副作用?都是很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把精神疾病簡化成只是生理的因素,容易走向藥物控制,最大的影響就是忽略掉其他各種療法,也不太會去關注對於精神疾病的不同詮釋、感受以及文化差異性。
黃涵榆說,臨床診斷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精神醫療還牽涉到更廣泛的社會運動與國家政策,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我們並非生物科學或醫學出身,對於這些議題仍然有非常多感受。這本書除了幫助我們去理解精神疾病的各種因素,也有較為務實的、社會主義的目的,希望能夠解決或減緩造成人們精神痛苦的原因,並提出某種社會主義的願景,其中作者特別強調勞動狀況以及精神醫學體制的影響。
節目主持人管中祥也提到,在精神醫學或精神疾病的診斷上,認定的因素不同會涉及到治療或照顧方法,同時也與政策制定、預算提撥、資源分配等都有非常大的關係。
社會如何看待憂鬱?精神疾病背後的社會因素
藝人吳宗憲曾因為說出「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引起廣大網友討論與批評,吳宗憲的女兒吳姍儒也反駁此觀點,並提出「愛自己很重要」,由此可見社會對於精神疾病有許多不同看法與想像。
黃涵榆表示,不該把精神問題簡化、怪罪於個人,一個人的精神會出問題大部分是因承受過多社會的壓力所致,這些壓力或許剛開始來自於外界,但慢慢就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可能與自我感受、慾望、如何回應社會期待有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壓迫的面貌正逐漸轉變,不再是赤裸裸的壓迫,反而轉變成一種鼓勵,鼓勵大家做自己、肯定自己,當快樂被認為是普遍的生活價值,或許也變相造成心理壓力。管中祥也表示,是否快樂或知足不會是純粹的個人問題,但若沒有釐清背後的原因就很容易造成個人責備論,將憂鬱症歸咎於個人的缺陷。
作者於書中不斷強調從心智的政治來認識精神疾病,跳脫生物導向藥物控制的精神醫學,以歷史唯物論、辯證的立場來看待精神問題,包括精神疾病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脈絡裡被建構而成,以及與何種社會經濟狀況有關。黃涵榆說,作者特別強調精神疾病的政治性,探討新自由主義社會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聯,例如超時工作、勞力剝削、階級差異等多個面向所導致的精神問題。
若是社會因素導致,為何大部分人沒有精神疾病?黃涵榆說,精神疾病的診斷整體來說是增加的,或許仍然是社會上的少數,但除了社會因素以外,還牽涉到家庭、知識能力、人格特質、是否有病識感等等,這些都會造成一個人在面對心理壓力時採取不同的作法。此外,有病、沒病之間的區分最直接來自於臨床上的定義,但這個定義會隨著不同知識條件、時空背景、社會狀況而改變,舉例來說,兒童習慣性的鬧脾氣已經被列入早發性的精神疾病,手機成癮也被正式認定為一種精神疾病,臨床上定義的精神疾病範圍正在持續擴大。
黃涵榆也提到,當我們去指認誰是精神病患的時候,常常會凸顯出對常態的過度強調與重視,不斷擴大不正常、異常的範圍,代表我們所認為的正常是很脆弱的,相對地,所謂的恢復正常是否是讓患者重新回到受壓迫的體制,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
管中祥說,目前台灣的《精神衛生法》尚在修法,社會對此也有不同意見與討論,特別是台灣只要發生跟精神疾病有關的隨機攻擊、隨機殺人事件時,社會容易片面地認為要將患者隔離,但不論隔離是否能解決問題,都應該從不同面向去理解精神疾病。
奪回自我的掌控權
管中祥提到,所謂的壓迫體制指的是資本主義社會,在利潤極大化、過度競爭下所產生的異化現象,導致人們喪失主動權,不僅無法掌握自己的所得,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疏離,極高的不穩定性也造成了更大的壓力,因此除了批判體制,更要好好思考如何找回自己的主控權。黃涵榆也提到,在資本主義之下,我們從職場開始喪失掌控,進而擴散到整個人生,使我們越來越無法去計畫、享受我們所認為的美好生活。
作者提出何種具體解決或面對的方法?黃涵榆說,書中提到的建立社會醫療網絡、增加預算、改變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看法等等,就目前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現階段仍有許多事情是我們能夠做到的,首先是不要把精神痛苦的責任都歸咎於個人,以為想開一點就能化解,這點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是在增加一個人的愧疚感,此外精神醫學的體制本身應該慢慢接受非生物取向的學科,目前台灣有些學校已經開始結合人文相關學科,更進一步的是,醫療社會需要以實際作為來改善復原的必要條件,包括病院以外的環境,不單單只是在封閉的醫療或療養機構裡面進行藥物治療。
黃涵榆表示,這些願景意味著我們必須把精神醫療當成是一個實際的社會跟政治行動,目前社會上比較少看到以醫療為主要訴求的抗爭,期待未來有更多第一線的人員加入,這也連帶牽動到如何改善勞工的精神健康,當然最根本的做法還是必須提升物質條件。
管中祥說,每個人的特質、專長不同,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標準,如何讓每個人都能有多元適性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事。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社會運動、社會議題的第一手報導。 我們認為,公民團體闡述理念與關懷的媒體空間經常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社運現場待到陳情者說完話為止,而報導也相對主流媒體冗長許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年美國國務院公布2022年度人口販運報告,雖然報告顯示台灣與美、法、英、澳、加拿大等國同列最高級,再次被列為第一級(Tier 1)國家,但7月21日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政府「不配維持在第一級國家」......
本集節目繼續關注永久屋,邀請兩位長期關注原民議題的學者,分別是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副教授、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林慧年,以及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夏傳位,探討永久屋政策究竟該如何改善?在地居民又如何面對當年強制遷居的政策?
本集節目邀請到中華快遞工會理事長陳宏春、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總幹事林昶志,分享此次中華快遞工會罷工過程以及公司後續回應......
本次節目介紹書籍《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特別以左翼觀點出發討論一個獨立案件「白色恐怖郵電案」,與目前主流白色恐怖論述方式有些差異......
日前,桃園市市長候選人林智堅的碩士論文引發抄襲爭議,中華大學與台大國發所已成立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審查林的論文,此案更引起政黨之間的政治攻防......
今年美國國務院公布2022年度人口販運報告,雖然報告顯示台灣與美、法、英、澳、加拿大等國同列最高級,再次被列為第一級(Tier 1)國家,但7月21日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政府「不配維持在第一級國家」......
本集節目繼續關注永久屋,邀請兩位長期關注原民議題的學者,分別是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副教授、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林慧年,以及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夏傳位,探討永久屋政策究竟該如何改善?在地居民又如何面對當年強制遷居的政策?
本集節目邀請到中華快遞工會理事長陳宏春、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總幹事林昶志,分享此次中華快遞工會罷工過程以及公司後續回應......
本次節目介紹書籍《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特別以左翼觀點出發討論一個獨立案件「白色恐怖郵電案」,與目前主流白色恐怖論述方式有些差異......
日前,桃園市市長候選人林智堅的碩士論文引發抄襲爭議,中華大學與台大國發所已成立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審查林的論文,此案更引起政黨之間的政治攻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古以來,精神疾病的表現就是「瘋狂」,而瘋狂,往往被認定為「正常」的相對面。 本篇文章探討瘋狂的定義和精神病與文明推進的關係,描述精神病學是如何隨著文明的出現而始終纏著文明不放。好似人類的發展就必須與精神異常一同前進不可,難道這就是人類的「原罪」?
Thumbnail
現在因著科技的進步,生活步調的加快,物質享受過度的演變,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憂鬱症的疾病。 有人把憂鬱形容像是感冒,每個人都會得到感冒,相同的每個人也都會憂鬱,只是因著每個人的內在抗體的差異,有些人得了感冒他會好的快;有些人得了感冒他會比較慢好,甚至有可以因為內在身體機制差,所以加重了疾病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負面思維所導致的憂鬱症,在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把它當作疾病 所以吃了各種藥物或是治療,但多數人卻往往好不了或是永遠吃藥,反而藥物的副作用長期困擾自己 "憂鬱症其實應該是負面思維影起的感官失衡" 大多數會發病都是"心境上的轉變" 可以在30分鐘以內就發生,馬上變得負面跟消極 就像一個男孩(女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改寫自我於2022年焦傳金老師「腦與心智」課程的期末報告。 我長期在吃抗焦慮的血清素,最近醫生還幫我補充了多巴胺。面對近日心情起起伏伏的狀態,我不得不再次研究焦慮與憂鬱......。
Thumbnail
除了藥物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變得更好。或許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可能緩解憂鬱的狀況。
現代人之所以有憂鬱症,主要成因為工作和身心的壓力大,無法有效紓解情緒,所以憂鬱症為現代之文明病。   我經歷了大約10多年的憂鬱症,也去看過身心科,憂鬱症容易因為天氣因素影響到心情,當下雨天的時候,很容易會引起憂鬱的情緒,容易使人快樂不起來,影響到身心的健康,當發病時會感到孤單和無助,需要有人理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古以來,精神疾病的表現就是「瘋狂」,而瘋狂,往往被認定為「正常」的相對面。 本篇文章探討瘋狂的定義和精神病與文明推進的關係,描述精神病學是如何隨著文明的出現而始終纏著文明不放。好似人類的發展就必須與精神異常一同前進不可,難道這就是人類的「原罪」?
Thumbnail
現在因著科技的進步,生活步調的加快,物質享受過度的演變,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憂鬱症的疾病。 有人把憂鬱形容像是感冒,每個人都會得到感冒,相同的每個人也都會憂鬱,只是因著每個人的內在抗體的差異,有些人得了感冒他會好的快;有些人得了感冒他會比較慢好,甚至有可以因為內在身體機制差,所以加重了疾病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負面思維所導致的憂鬱症,在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把它當作疾病 所以吃了各種藥物或是治療,但多數人卻往往好不了或是永遠吃藥,反而藥物的副作用長期困擾自己 "憂鬱症其實應該是負面思維影起的感官失衡" 大多數會發病都是"心境上的轉變" 可以在30分鐘以內就發生,馬上變得負面跟消極 就像一個男孩(女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改寫自我於2022年焦傳金老師「腦與心智」課程的期末報告。 我長期在吃抗焦慮的血清素,最近醫生還幫我補充了多巴胺。面對近日心情起起伏伏的狀態,我不得不再次研究焦慮與憂鬱......。
Thumbnail
除了藥物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變得更好。或許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可能緩解憂鬱的狀況。
現代人之所以有憂鬱症,主要成因為工作和身心的壓力大,無法有效紓解情緒,所以憂鬱症為現代之文明病。   我經歷了大約10多年的憂鬱症,也去看過身心科,憂鬱症容易因為天氣因素影響到心情,當下雨天的時候,很容易會引起憂鬱的情緒,容易使人快樂不起來,影響到身心的健康,當發病時會感到孤單和無助,需要有人理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