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執行長說書|學歷與經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事情是這樣子的。

下班後搭公車回家,車上一貫的沉默,不因為滿載而多了份活力,假如把音量調到最大,大概也只有敲打手機螢幕的聲音吧。總之突然司機探出身來大喊:「是要搭車嗎?」這時大家才紛紛抬起頭來望向窗外,是一位坐著輪椅的乘客,接著一切就自然地動了起來。後門原本站在輪椅區的人開始挪出空間,司機則先將公車側傾,底盤吐了口氣,再將藏在後門下面的板子拉出架好就成了斜坡。

乘客們則安靜地在車上等著。

台灣人對學歷的迷信,大抵是承繼自古老會考、鄉試、殿試的嚮往與偏執。寒窗十年苦讀,到底讀來何用,反正有學歷就先加分,說話也就自然多了幾分底氣,只要有碩博士,那麼究竟那個系所那項專業,全然不重要,甚至只要是國外留學,即便是排名低於國內,喝「洋墨水」一兩百年來依舊繼續暈染著整個社會的智商,不管跳進哪裡都洗不乾淨。

而且職業又遠比學歷更重要,職業作為父權角色的權威,最具體的當然是在診間裡頭,門外的一切都在這裡赤裸裸的被剝除,被服從,但偏偏人們離開之後還會自然地繼續退讓:「當然要相信__啊,因爲他/她是___耶」。可出了社會之後你就會知道,其實真正能活下去的靠的都是經歷,而不是學歷

但奇妙的是,當真有事情發生時,人們又能夠全然拋棄對職業的信任以及對學歷的崇拜,疫情之下寧可聽信精神科醫師及名嘴,就是不相信有著SARS實戰經驗以及國際認證的公衛專業,甚至像羅一鈞副署長這般從偏鄉跳級,不論學歷道德都無懈可擊,名義上真正的學霸,而寧可相信Line上面親戚朋友轉傳各種節目上的鬼話連篇。

所以這不禁讓我思考,到底這個社會到底想要教育孩子成什麼樣子才叫做「」?

如果單純以學歷論定,比如以往科舉,早期聯考,那真是太簡單不過,以後選舉也乾脆設立門檻,里長必然要大學畢業,議員碩士以上,立委必然要博士,縣市長得留學國外,院長和總統則還得是國際排名前十大名校,又或另訂論文發表有期刊引用權重。

或單純以財富論定,也是另一衡量人的社會尺度:存款、房子、車位、資產?乾脆以世界財富排名來比大小,以金錢代替選票。一如一個笑話,同事A問同期的同事B,「為什麼你看起來都很輕鬆?」「因為我每天都睡飽8小時,因為我固定會上健身房,還有因為我老爸有一間半導體廠房。」

不論哪一個尺度,不要說歷史,台灣實際經歷了這麼多次的選舉下來,路遙知馬力,你會發現「高學歷≠高能力」,包括執政和問政能力,然而可怕的是以社會期待來說,他們依舊都是贏家,也是長輩們希冀的完美形象,但現實生活裡他們不曉與人互動,不明如何溝通,不懂得世間炎涼,只有恃才傲物。他們的眼中只有狹隘的光環,從不在意光芒下的陰影,就是施捨出一點光明都覺得浪費,「你們為什麼不努力,為什麼不知足呢?為什麼,不繼續崇拜我呢?

我想起國中的時候尚有能力分班,鐘聲一響,大家抓著書包筆盒,整個樓層移民似的騷動起來,但我不記得任何一位所謂A段班同學的臉,因為大家都低著頭,好埋在考卷裡頭。相比現在的高中職生和大學生所能選擇的可能性多了許多,有可能性才不會只有唯一的一條人生路徑,而整個社會如果沒有流動,那麼我們不只是平行線,我們根本是畫在不同張紙的兩條線,完全不會認識,也就完全沒有機會,這個社會將變成一灘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漢斯亞斯伯格曾是納粹的幫手,他負責區分孩子們值不值得活下來,對納粹而言,不值得活下來的人,像是身障人士、絕症病患以及包括自閉症在內的精神病患等等。自閉症在80年前,都還是不值得活著的病症。僅僅80年以前,我和金廷勳先生都還是屬於不值得活著的人。」非常律師禹英禑 EP.3

啊,與其生活在一個只求競爭只看效率只講學歷的城市,我喜歡這個能讓司機無壓力好好幫乘客固定好輪椅、願意一同聽著他們邊笑著聊著、願意一同等待、一同陪伴,然後一起再前進的社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聽執行長說書
16會員
73內容數
先求有不求好的台灣觀光,面對疫情後的國際觀光競賽究竟該怎麼辦?
聽執行長說書的其他內容
2024/06/07
昨晚剛好轉到「#阿賢亞洲好食光」節目造訪越南西貢,也就是胡志明市。不過他未從知名的河粉切入,而是跟著在越南的華人,吃著黃色的鹼水麵、水餃,一路探索移民的歷史足跡。 比如,雲吞麵,也為細蓉,細即為小,但到了越南一團麵吃不飽,多點中蓉甚至三團麵的大蓉。又或者因為1975年越南統一之後的排華影響,原本經
2024/06/07
昨晚剛好轉到「#阿賢亞洲好食光」節目造訪越南西貢,也就是胡志明市。不過他未從知名的河粉切入,而是跟著在越南的華人,吃著黃色的鹼水麵、水餃,一路探索移民的歷史足跡。 比如,雲吞麵,也為細蓉,細即為小,但到了越南一團麵吃不飽,多點中蓉甚至三團麵的大蓉。又或者因為1975年越南統一之後的排華影響,原本經
2024/05/03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2024/05/03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2024/04/07
我們保護孩子的決心究竟有多少?那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容動搖,絕不寬貸,即便只是下載持有也絕不容許。 若是,那麼就不該只限於道德要求,而是付諸司法修正。前例可循,美國將未成年保護視為眾人責任,不只限於家庭裡,就算沒有將未成年影片用以營利或與他人分享,依舊是毫不留情的重罪,而且未來禁止與兒童接觸
Thumbnail
2024/04/07
我們保護孩子的決心究竟有多少?那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容動搖,絕不寬貸,即便只是下載持有也絕不容許。 若是,那麼就不該只限於道德要求,而是付諸司法修正。前例可循,美國將未成年保護視為眾人責任,不只限於家庭裡,就算沒有將未成年影片用以營利或與他人分享,依舊是毫不留情的重罪,而且未來禁止與兒童接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好的,是。放心,我們會特別針對您的要求去做挑選。這真是太剛好了,您完全不用費心,交給二號觀察者就行了。」
Thumbnail
「好的,是。放心,我們會特別針對您的要求去做挑選。這真是太剛好了,您完全不用費心,交給二號觀察者就行了。」
Thumbnail
如果我大學畢業的時候 你問我 之後出社會會發生什麼事? 我絕對猜不出來 即便是現在 我也無法想像之後的狀況 我每一年的年度計劃 最後一定可以成功失敗 圓滿的失敗 我以為我最多換2-3份工作吧 結果到目前為止 我已經換了8間公司了 待過6個產業 剛剛 自己看 幾年前打的文章 覺得很開心有留下文章 因
Thumbnail
如果我大學畢業的時候 你問我 之後出社會會發生什麼事? 我絕對猜不出來 即便是現在 我也無法想像之後的狀況 我每一年的年度計劃 最後一定可以成功失敗 圓滿的失敗 我以為我最多換2-3份工作吧 結果到目前為止 我已經換了8間公司了 待過6個產業 剛剛 自己看 幾年前打的文章 覺得很開心有留下文章 因
Thumbnail
那時我還在唸大學,因為有事搭車所以必須經過台北車站,當我經過公共電話亭區域時,有一位長輩突然攔住我的去路,當下我一臉狐疑地望向他,只見他一臉訕然不好意思的對我指了指那排公共電話,我跟著他移動到公共電話處後,只見他拿起話筒面有難色地又對我比了比電話數字鍵,可以幫我撥打這張紙上的電話嗎?
Thumbnail
那時我還在唸大學,因為有事搭車所以必須經過台北車站,當我經過公共電話亭區域時,有一位長輩突然攔住我的去路,當下我一臉狐疑地望向他,只見他一臉訕然不好意思的對我指了指那排公共電話,我跟著他移動到公共電話處後,只見他拿起話筒面有難色地又對我比了比電話數字鍵,可以幫我撥打這張紙上的電話嗎?
Thumbnail
「當黑手沒用了啦,是能賺多少錢。」 「那個男生竟然讀國立的學校耶」 「這麼年輕買車,父母給的吧 !」 「畢業後簽志願役吧!薪水又穩定」 「退伍後找份穩定的工作吧!」 「什麼?你要做保險!」 從就學時期,到出社會後,從別人口中得到不少標籤,其實我能瞭解,這些都是出自於關心,只是不太懂,這些人是抱持著什
Thumbnail
「當黑手沒用了啦,是能賺多少錢。」 「那個男生竟然讀國立的學校耶」 「這麼年輕買車,父母給的吧 !」 「畢業後簽志願役吧!薪水又穩定」 「退伍後找份穩定的工作吧!」 「什麼?你要做保險!」 從就學時期,到出社會後,從別人口中得到不少標籤,其實我能瞭解,這些都是出自於關心,只是不太懂,這些人是抱持著什
Thumbnail
事情是這樣子的。 下班後搭公車回家,車上一貫的沉默,不因為滿載而多了份活力,假如把音量調到最大,大概也只有敲打手機螢幕的聲音吧。總之突然司機探出身來大喊:「是要搭車嗎?」這時大家才紛紛抬起頭來望向窗外,是一位坐著輪椅的乘客,接著一切就自然地動了起來。後門原本站在輪椅區的人開始挪出空間,司機則先將公車
Thumbnail
事情是這樣子的。 下班後搭公車回家,車上一貫的沉默,不因為滿載而多了份活力,假如把音量調到最大,大概也只有敲打手機螢幕的聲音吧。總之突然司機探出身來大喊:「是要搭車嗎?」這時大家才紛紛抬起頭來望向窗外,是一位坐著輪椅的乘客,接著一切就自然地動了起來。後門原本站在輪椅區的人開始挪出空間,司機則先將公車
Thumbnail
數次自我質疑,如果人生再走一次又會如何? 「不斷培植各項能力,在職場中學夠了不適合了就轉身離開是否是對的?」 「不安易於舒適圈,不走買房買車一份工作退休養老的安穩路線是否是對的?」 在假日中,在休息時不斷充實自我 同時創造空間,清空舊有讓新事物入住 有一份工作,也從回台灣後一直斷斷續續進行了快3年
Thumbnail
數次自我質疑,如果人生再走一次又會如何? 「不斷培植各項能力,在職場中學夠了不適合了就轉身離開是否是對的?」 「不安易於舒適圈,不走買房買車一份工作退休養老的安穩路線是否是對的?」 在假日中,在休息時不斷充實自我 同時創造空間,清空舊有讓新事物入住 有一份工作,也從回台灣後一直斷斷續續進行了快3年
Thumbnail
傳統階級還存在的地方,不會解離到如此嚴重,因為總有一些地方型的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會整合這些價值觀,變成一套完整的意見。或者說,直接就帶領群眾,要群眾相信這個領袖,請大家跟著他走。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沒有這種地方型人物。
Thumbnail
傳統階級還存在的地方,不會解離到如此嚴重,因為總有一些地方型的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會整合這些價值觀,變成一套完整的意見。或者說,直接就帶領群眾,要群眾相信這個領袖,請大家跟著他走。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沒有這種地方型人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