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後 我們找的不僅是工作,同時也在找尋自我認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離職的那天發誓不再為了五斗米折腰!開始了清幽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花費許多的時間思考午餐、晚餐、甚至要不要吃消夜,日子開闊了,但是卻越活越狹隘。
找到工作了嗎? 想找什麼樣的工作?
每一句看似關心的問候,成了無形的負擔,語意背後讀懂的是你怎麼敢這麼悠閒?
無所事事變成了一種罪,在看似輕鬆的日子裡,真正得到放鬆的只有肉體,然而精神卻不斷磨損,作為一個預謀辭職的人,也許你存了足夠的積蓄豁出去解放自己,然而積蓄與精神是連帶作用,哪有吃不完的蛋糕?
你早晚得起身賺塊蛋糕,但這次要怎麼賺?
你說找個新工作真有這麼難嗎?其實真的不容易!也許是時候該轉個方向走?
腦中出現了許多建議,SOHO族? 高級遊民? 回到老本行?
條條大路通羅馬,或許我們煩惱的不是工作,而是如何認同自己的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離職後,我在峇里島找回我自己(短影音版)2023年夏,我離開了人人稱羨的在新加坡的外企管理顧問工作,開啟數位遊牧的生活。我先在峇里島旅居了兩個月,原本是想專心投注在寫作,卻在這裡遇見了「另一種人生」。
Thumbnail
avatar
劉懿璇 Eve Liu
2024-04-14
離職後,我去都蘭打工換宿。在都蘭的時間慢得像延長了三倍。都蘭很美,出門走路五分鐘即可見一望無際的大海,綿延不斷的青山。若是天氣好的夜晚,仰頭便能看到滿天的星星,每一顆都大得像牛的眼睛。晚風吹過我的髮絲,空氣中有海的鹽味,沿著台11藍色公路,我開始在星空下慢跑。
Thumbnail
avatar
希文樂見
2024-03-06
離職後我選擇不再為錢工作,而是為了這兩件事「你當初為什麼那麼有勇氣,可以離開公職?」 這個大概是這四天團體,我被成員們問到最多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小紅臉
2023-11-30
離職後的光怪陸離,我一年內實現在家躺著賺的夢想⁣⁣ ⁣⁣我離職後一年內達到我的收入預期目標,完美實現我在家躺著賺的夢想~
Thumbnail
avatar
小紅臉
2023-11-14
被離職之後,我把我的保時捷永恆停泊在股市裡錢並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我需要的樣子,從被逼退的第一天,我開始長達兩年的棄業準備計畫。 大約2020年,當時我在台灣號稱幸福企業的某防毒軟體公司工作(標榜亞洲最大的那家),在公司已工作快滿五年,本來都還算順利,每年調薪、工作內容也都很固定,但沒有任何預兆地,從某一天開始,我的主管突然變成一位老番顛
Thumbnail
avatar
亞斯伯格者的怪味雞湯
2023-07-14
為什麼要在這麼年輕的時候選擇離開百萬年薪的工作?39歲的我選擇退休! 是的, 我辭職了. 為什麼呢? 套句 喬.杜明桂,薇琪.魯賓 所說的: 要錢還是要命. 在2017年初某天的上班作業中, 因為作業需要蹲著去操作. 我突然發現我的左膝無法蹲下去而且疼痛異常, 強忍著疼痛把工作做完.下班後就去看骨科醫生 就當一般肌腱發炎開開消炎止痛藥就打發回家了.
Thumbnail
avatar
kiluya
2022-07-09
【職場上的道歉,是為了讓同事們能夠不覺得尷尬的體貼】這一兩天,看著韓劇 #2521 除了被女主角活靈活現的演技,牽動著情緒之外,有一幕讓觀眾理解了: 職場裡,為什麼有時候是對方做錯事,但卻是我們需要「主動道歉」? . 在思考這件事情之前,我們也需要將「文化因素」放進來想。 . 韓國,有著十分重視前、後輩之分的文化意識。 . . . (以下微雷) .
Thumbnail
avatar
禺見心理諮商
2022-03-29
致H:老公凡事都不給我正面回應,當我遇到小人時,也不出面幫忙,我是否應該要放手離婚了?H這樣說 雖然說,每個人對每件事情的標準不同,但是在我看來,妳如果是要徵詢我的意見,我會告訴妳,因為這樣的事情離婚,似乎過了頭。 首先說說房子的事情。 當然這一切,也都牽涉到妳的成長過程,個性養成,價值觀的獨特。 因為這樣的事件,都只屬於溝通的範疇,犯不著提升到離婚的警戒! 祝福妳了!
Thumbnail
avatar
H
2022-02-08
海外求職|4. 丹麥(1):選擇不同國家工作時需考慮的種種面向。為什麼我不選擇英德法?歐洲地圖,長在我心。選擇不同國家工作時,需考慮各種不同的面向,根據你的偏好所長等等,挑選出適合的國家。本篇分享我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國家。內有歐洲主要各國職場觀察比較,不要再把歐洲各國籠統化啦。德國一國不代表歐洲,法國一國也不代表歐洲,每個歐洲國家都有自己獨特之處。
Thumbnail
avatar
勇闖醫療遊牧生活
2021-09-13
【職場讀書人選書】他們是最不會求助的一群 卻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廢墟少年》2020東京奧運,台灣選手創下歷年來最多獎牌的紀錄,而在所有得獎選手中,拳擊銅牌得主黃筱雯更因為成長於「父親曾三度入獄」、「由爺爺開計程車養大」等環境中,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然而,這一段逆境重生的佳話,似乎也凸顯了一個問題:「難道我們只會在這種時候,看見高風險家庭嗎?」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