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西方,儒家對儀禮的執迷,往往被認為是淺薄和過時。但事實上,由此或許正可看出孔子對人性有著怎樣深刻的理解。儒家之所以能夠從中國流傳到韓國、越南和日本,並且形成源遠流長的社會和政治結構,並非偶然。如果你想知道生命的終極真相,儀禮儀式會是巨大障礙;但如果你想知道的是如何達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就像孔子那樣),真相往往只是一種負擔,而儀禮儀式反而是你最好的夥伴。」--《21世紀的21堂課》p334
看到這裡時突然心裡一驚,簡直振聾發聵,回頭翻看《論語》,果然。
突然明白一些事,明白儒家的東西後來為何變成教條。
然而儒家仍有「心學」一脈,再結合後世道家與佛家的東西變成新儒學,也就是宋明理學。而宋明理學中有兩個主要方向,一個是格物致知的朱熹這一脈,強調由外而內的教化,也比較接近傳統儒家的方向;一個是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強調一種由內而外的功法,整體而言也最接近孟子「性善」的思想。就某種程度來看,我個人認為王陽明這條路線可能更適合於現代社會,因為他依於人性地提供人們「向善」的希望。
簡單來探討,「道德」究竟是種外在行為或結果,還是一種內在心性?因為世間本混沌,已證實了行善念做善事卻可能導致惡果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先不討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可能性。我們討論:
1. 有一個人做了善事,結果對眾人也是好的,但他的出發點是自私的,這些善行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舉
2. 有一個人本著善念出發,但最後卻因各種原因形成一個對大家不好的結果,或做出大家覺得「不道德」的舉動
在這兩者之中,哪種比較道德?又哪種比較不道德?
而更重要的是,在面對這兩種可能性時,我們怎麼選擇?是選擇表面上看起來OK但違逆本心的那件事,還是表面上看起來不OK卻合於自身道德標準的那個舉措?
這才是合於人性的千古難題。而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也都在很多時候,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出這些選擇。
我知道孔子的內在是個真正的君子,所以他所教化弟子的全都是一種出自內在的君子之行。只是後人不解,僅看到表象的舉止,未必能深思為何因如此,因此,若無相應的品德,若不知其由,只是被勉強著做著這些事情,那那些表面上的君子之行,究竟有何意義?失去了「真」,只留存「善行」,終成虛偽。
對君子而言,道德應該是自己內在的涵養,而非宰制或評論他人的工具。所以陶淵明看起來很道家,但其實他有非常儒家的內裡,處於亂世之中而不同流合汙,在我眼中,他是個真君子,這也是他的形象一直動人的原因。
無獨有偶,蘇軾也是。
所以回過頭來,如果我們對人心人性多點理解和肯定,是否就增加了一些使眾人向上、向善的可能性?
我欲仁,斯仁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