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發文/看懂背後的話

更新於 2024/10/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常在臉書活躍,也加入一些社團,其中有個社團,裡頭的成員年紀普遍較大,之所以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對這些年紀較大,不像年輕人那麼靈活使用3C產品的人來說,願意接受新產品,我覺得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突破。那麼,不懂得怎麼使用電腦或手機?甚至對於新平台要怎麼操作,出現一些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錯誤,也就不用太驚訝了!
就連我來說,也算3C產品重度使用者,畢竟,工作和人際關係的交流很多都靠手機或電腦,但是,對於推陳出新的手機,或是軟體、平台,我也不一定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一定會操作,很多都是找兒子或女兒來幫忙,他們接收的新事物比我還要前衛,這些東西問他們最快了。
也因此,如果看到有些年紀稍大,或是不太懂得平台要怎麼操作的人,有機會的話,我希望我可以盡量給予協助,畢竟,那種不懂的心情我也有過。將心比心的話,也知道如果能夠獲得協助,很多問題就能夠馬上迎刃而解,而不是苦苦糾結。
一次,我在這個臉書社團裡,我看到有個人發表了一段令我發笑的話,他希望團長可以幫他改他前一篇的發言。我心想:這不是挺簡單的嗎?根本不用動到團長,自己來就可以了。更何況,社團裡有多少人,團長怎麼可能剛好看到這篇發文,然後去幫他呢?
繼而一想,對方會問這個問題,突顯幾個現象,一是他不懂得這個社團的運作、二是他不懂得臉書的編輯功能,也就是不論是網路平台,甚至是社團,他都是個新手。回想起自己以前不懂,求助無門的心情,我想了一會,沒有跟其他人一起批評他,而是寫下了解決方式,而後來,我看到有人比我更熱心,還截圖並畫出重點給他看。雖然不知他後來解決問題沒?不過,這也讓我在網路上發文前,會多看對方的文章兩遍。
對於不懂的人,究竟是真的不懂,還是純粹想要依賴人來解決問題?我想是可以看得出來的。以這個例子來講,因為我在社團潛水許久,也看到或聽過裡面很多都是銀髮族,對於他們肯接觸新事物(手機、電腦),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鼓勵的。再者,多看他們的文章幾遍,就可以明白他們想表達的是什麼?對方或許不善言詞,但從字裡行間再去反推對方可能的「求救」與「需求」,給予協助,不是好得多嗎?
當我們看到有些發文,或是聽到有些話,不要只看到表面,如果可以再更深層思考的話,或許,就會從可能有的衝突,得到對方的感謝。你的獲得也會不一樣。
avatar-img
88會員
290內容數
提供新手創作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梅洛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有很多成品是靠「電子檔」傳送的,不論是文件、圖檔,或是其它資料。或許還會有些實體的成品,但我大部分的完成品都是用word傳送過去,或是上載到雲端,請對方收取。結案之後,這些東西呢? 以前我就有「備份」的觀念,最早在寫小說時,那時還是學生,根本沒有電腦,小說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在稿紙上,等寫完之後,要
有些人似為陌生,又看著熟悉,仔細想想,啊!莫非上次在某個活動的場合有所接觸?兩個人不但講了話、交換名片,甚至還說下次再見,等到了下次,真的「再見」了,你,還記得他的名字嗎?
從「生存」的角度來看,每個人、每個部落、每個民族為了生存,就會延伸出你爭我奪,爭土地、爭資源等。那在這裡的毒梟、馬幫、平民老百姓等,想要在這裡生存下去,就得求資源、求土地。說直白一點,想要爭資源、土地,誰的拳頭大、誰的槍杆子多,誰所擁有的就比較多。
南庄有名的桂花巷,走進老街,狹長的老街如果假日過來,人多的話,感覺會很壅塞,還好我們是平日來,可以慢慢的走著,狹隘的空間若抬起頭來,還不一定見得到天日……
雖然現在手機、相機很方便,能夠把那美好的一刻保存下來,不過,來這裡時,也別忘了用眼睛看,因為有些事物,還是要親眼看過,才會覺得跟框架裡的世界是不一樣啊!
在君悅飯店舉辦《最後的交火》新書分享會,算是很難得的體驗,現場有許多嘉賓,白嘉莉小姐也在現場,先前本來答應要來的朱延平導演染疫,所以他錄了一段影片祝賀。至於這本書提到的所有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它畢竟不是嚴肅的歷史記錄,它有原型人物,有他所經歷的故事,以這個故事核心,擴展出18萬字以上的小說。
我有很多成品是靠「電子檔」傳送的,不論是文件、圖檔,或是其它資料。或許還會有些實體的成品,但我大部分的完成品都是用word傳送過去,或是上載到雲端,請對方收取。結案之後,這些東西呢? 以前我就有「備份」的觀念,最早在寫小說時,那時還是學生,根本沒有電腦,小說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在稿紙上,等寫完之後,要
有些人似為陌生,又看著熟悉,仔細想想,啊!莫非上次在某個活動的場合有所接觸?兩個人不但講了話、交換名片,甚至還說下次再見,等到了下次,真的「再見」了,你,還記得他的名字嗎?
從「生存」的角度來看,每個人、每個部落、每個民族為了生存,就會延伸出你爭我奪,爭土地、爭資源等。那在這裡的毒梟、馬幫、平民老百姓等,想要在這裡生存下去,就得求資源、求土地。說直白一點,想要爭資源、土地,誰的拳頭大、誰的槍杆子多,誰所擁有的就比較多。
南庄有名的桂花巷,走進老街,狹長的老街如果假日過來,人多的話,感覺會很壅塞,還好我們是平日來,可以慢慢的走著,狹隘的空間若抬起頭來,還不一定見得到天日……
雖然現在手機、相機很方便,能夠把那美好的一刻保存下來,不過,來這裡時,也別忘了用眼睛看,因為有些事物,還是要親眼看過,才會覺得跟框架裡的世界是不一樣啊!
在君悅飯店舉辦《最後的交火》新書分享會,算是很難得的體驗,現場有許多嘉賓,白嘉莉小姐也在現場,先前本來答應要來的朱延平導演染疫,所以他錄了一段影片祝賀。至於這本書提到的所有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它畢竟不是嚴肅的歷史記錄,它有原型人物,有他所經歷的故事,以這個故事核心,擴展出18萬字以上的小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M-P神經元模型 1943年,沃倫·麥卡洛克(Warren McCulloch)和沃爾特·皮茨(Walter Pitts)提出了歷史上第一個用於模擬生物神經元功能的數學模型,這便是M-P神經元模型。這一模型的提出,標誌著神經科學和計算理論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麥卡洛克是一位神經生理學家和精神病
Thumbnail
今天我們用電腦上網,用智慧手機上網,用ipad上網,似乎是很尋常的事,連小學生都會上網。 可是在30年前,這是不可思議的事。   記得民國80年左右,我用2400bps數據機撥接網路,速度很慢。那時候台灣剛有網路,是台灣學術網路。   當時沒有全球資訊網,沒有任何網站。
Thumbnail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由楊倩蓉進行採訪並撰寫,唐鳳親自口述的書。書中主要探討了唐鳳對學習、職業以及科技發展的看法。 以下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小夥伴來訊詢問: A和B兩人用推特PO文在吵架,我轉發B的貼文,被A揚言提告加重誹謗,是否會有罪? 如果轉發時,小夥伴有加油添醋,自己亂編造事實,且沒經過查證,就會有罪;反之,如果小夥伴一句話都沒附註,則不容易被檢察官認定違反刑法。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活得光鮮亮麗 也不是大家都像想像中有錢 只是大家都努力拼命的在包裝自己 讓你看到他們想讓你看到的 所以會讓人產生錯覺 覺得 怎麼全世界都很有錢 怎麼都在買精品 都在投資賺大錢 [而我在幹嘛?]自己產生懷疑 沒自信 比較很難戒掉 但希望我們多聽聽內心的聲音 過好自己的
Thumbnail
『抄襲、致敬、二創、借鑒』在不同的產業都有所耳聞, 以上名詞看起來似乎好像都是差不多的行為,關鍵在最後的呈現上, 尤其是靠智慧財為核心的產業,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抄襲』。   抄襲跟其他 致敬、二創、借鑒 最大的不同是, 『沒徵得原創同意就整個複製貼上,讓他人以為是你的。』 講師是一個靠智慧財維持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M-P神經元模型 1943年,沃倫·麥卡洛克(Warren McCulloch)和沃爾特·皮茨(Walter Pitts)提出了歷史上第一個用於模擬生物神經元功能的數學模型,這便是M-P神經元模型。這一模型的提出,標誌著神經科學和計算理論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麥卡洛克是一位神經生理學家和精神病
Thumbnail
今天我們用電腦上網,用智慧手機上網,用ipad上網,似乎是很尋常的事,連小學生都會上網。 可是在30年前,這是不可思議的事。   記得民國80年左右,我用2400bps數據機撥接網路,速度很慢。那時候台灣剛有網路,是台灣學術網路。   當時沒有全球資訊網,沒有任何網站。
Thumbnail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由楊倩蓉進行採訪並撰寫,唐鳳親自口述的書。書中主要探討了唐鳳對學習、職業以及科技發展的看法。 以下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小夥伴來訊詢問: A和B兩人用推特PO文在吵架,我轉發B的貼文,被A揚言提告加重誹謗,是否會有罪? 如果轉發時,小夥伴有加油添醋,自己亂編造事實,且沒經過查證,就會有罪;反之,如果小夥伴一句話都沒附註,則不容易被檢察官認定違反刑法。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活得光鮮亮麗 也不是大家都像想像中有錢 只是大家都努力拼命的在包裝自己 讓你看到他們想讓你看到的 所以會讓人產生錯覺 覺得 怎麼全世界都很有錢 怎麼都在買精品 都在投資賺大錢 [而我在幹嘛?]自己產生懷疑 沒自信 比較很難戒掉 但希望我們多聽聽內心的聲音 過好自己的
Thumbnail
『抄襲、致敬、二創、借鑒』在不同的產業都有所耳聞, 以上名詞看起來似乎好像都是差不多的行為,關鍵在最後的呈現上, 尤其是靠智慧財為核心的產業,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抄襲』。   抄襲跟其他 致敬、二創、借鑒 最大的不同是, 『沒徵得原創同意就整個複製貼上,讓他人以為是你的。』 講師是一個靠智慧財維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