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不是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月描述7歲女兒的狀況,說道:「女兒遇到事情,總會覺得會發生最不好的事情,然後自己開始擔心,然後有這想法後,人就會開始焦慮……,可能因為太小,還不會排解焦慮的情緒,所以發脾氣在身邊的人身上。」

我問小月:「『會發生最不好的事情,然後自己開始擔心』,這是孩子的想法嗎?」小月答道:「我觀察女兒的行為所做的結論啦! 例如,暑假剛開始,老師作業中有一項是背『九九乘法』,她一聽到背『九九乘法』,就開始大哭說『我背不起來,這麼難』,如果不理她,她會一直針對這件事哭一、兩個小時。所以我用以下這些語言安慰她說,「試試看,才知道難不難;整個暑假這麼長,有很多時間可以背; 你要相信自己可以辦到;姐姐小時候聽CD多聽幾次就背起來了,媽媽幫妳找CD……但是女兒聽完感覺更生氣,覺得我們又不是她,當然覺得不難。」

小月最後嘆氣:「最後我們自己被氣到,不理她,女兒自己消化後,就自己開始背,幾天後,她從安親班回來,女兒就說她會背多少了。」

My Dear Jack

My Dear Jack

梳理孩子的行為模式及設定教養目標

小月的教養困擾是女兒每次面對學校功課,就來這招「先哭鬧,接著大人安慰、孩子生氣,大人也被孩子氣到了,要等到孩子自己沉澱情緒,才肯面對並接受老師交代的功課。」我們大人想想,有誰能夠在哭鬧、生氣當頭,能夠聽進別人的建議呢?爸媽此時的教養目標--培養孩子面對問題,不先以哭鬧、生氣的方式面對挑戰或困難。

分析孩子行為模式背後的心態及個性,爸媽為親子設定「成長型心態」

小月的女兒有可能是求好心切,擔心自己背不起來,也有可能是對自己比較沒有信心,較容易有負面思考傾向,但爸媽透過正向教養,相信孩子有學習能力,成長成有自信且願意面對挑戰的人。

如何教出內心強大的孩子呢?

My Dear Jack

My Dear Jack

一、別急著給孩子建議,先接住孩子情緒,爸媽展現同理心

小月急著給女兒建議:「試試看,才知道難不難;整個暑假這麼長,有很多時間可以背……;姐姐小時候聽CD多聽幾次就背起來了,媽媽幫妳找CD……」,多數父母都是直接解決問題,但當我們沒有先接住孩子的感受,直接給建議,或是要孩子「氣什麼氣、不要哭」,還有父母會習慣說「這有什麼困難」等這類的風涼話,這些話語都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覺得爸媽不理解他,難怪小月女兒更生氣,覺得「你又不是我,當然覺得不難。」還有小月把姐姐當女兒的範例,也可能在往後造成手足緊張或競爭之況。

當孩子說:「我背不起來、很困難時」,先接納孩子此刻的擔心、沮喪,甚至憤怒的情緒;大人請想想,如果我們現在是七歲,也可能覺得要背這麼多數字好困難,或是擔心背不起來吧。當我們能同理孩子,就能夠感受並回應他的情緒,如:「你是不是擔心背不起來? 我也覺得『九九乘法』有點難背,因為數字好多。」或「你是不是擔心? 媽媽小時候也被老師抽到八的乘法,因為沒背熟, 被老師罵呢! …」

小月也提到若不理女兒,女兒會哭一、兩個小時,那是孩子的求助訊號,需要父母的陪伴啊!「你很傷心是嗎?媽媽陪你。」接住孩子的情緒:「你覺得背『九九乘法』很困難才哭是嗎?」停頓,等待孩子的回應。接著,爸媽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被烏雲籠罩」的挫折經驗,譬如曾經參加合唱團,但是卻被「退團」、很努力練琴,卻在當天褲子皮帶掉下來,慌亂了手腳……,陪伴孩子具備轉化情緒的能力。

二、提供策略並讓孩子選擇,需不需要大人協助

等孩子發洩完情緒,我們可問問孩子:「那我們去問問姊姊以前怎麼背?還是媽媽跟你一起背?還是你要自己先試一試.....」,若孩子告訴你他要自己背,爸媽可以告訴孩子:「若你需要我幫忙,我在這裡喔!」 (當然爸媽要準備教學策略,如第一天背「一」的乘法、第二天背「二」的乘法…..背到「五」先複習...或解釋「九九乘法」的原理,還可如小月所提的CD輔助,甚至可查網路別人的教學經驗等等。)

三、肯定孩子的進步,加強孩子對自己的自信

爸媽常會忽略「肯定孩子學習的進步」這一步驟,因為傳統教育上,「做得好是應該」,當小月女兒「從安親班回來,女兒就說她會背多少了」,我們多數父母會忽略回應孩子,當孩子跟我們說他會背多少了,孩子除了是分享他的進步外,更是孩子在累積他的學習能力,因此,爸媽可以肯定並對孩子解決問題的方式好奇:「你會背了啊,很有進步耶,你怎麼背的,可以教我嗎?」或是肯定孩子的行為,如「爸爸看到你好認真背「九九乘法」,晚餐飯後都在背誦….. 」。

透過「別急著給孩子建議,先接住孩子情緒、提供策略並讓孩子選擇及肯定孩子的進步」教養三步驟,我們建立孩子「自我調整」的習慣,並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累積一次次解決困難的自信,孩子的內心日益強大,未來碰到問題或困難時,就不會再以哭鬧、生氣的方式去面對。

111.10.19 自由時報

111.10.19 自由時報

本文發表於111.10.19 自由時報<家庭plus>

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54648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怡的沙龍
74會員
454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怡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養育過程中顯得格外真實。近日,阿嘉帶著兒子外出購物時被一位陌生人撞到,而一旁拿著平板看影片的兒子頭抬都沒抬,完全沒反應。這件事讓阿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問題。
Thumbnail
2025/03/31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養育過程中顯得格外真實。近日,阿嘉帶著兒子外出購物時被一位陌生人撞到,而一旁拿著平板看影片的兒子頭抬都沒抬,完全沒反應。這件事讓阿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問題。
Thumbnail
2025/03/24
2025/03/24
2025/02/23
用故事及隨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喚醒孩子的天賦,啟動3〜9歲創造力開關
Thumbnail
2025/02/23
用故事及隨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喚醒孩子的天賦,啟動3〜9歲創造力開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女兒遇到事情,總會覺得會發生最不好的事情,然後自己開始擔心,然後有這想法後,人就會開始焦慮……,可能因為太小,還不會排解焦慮的情緒,所以發脾氣在身邊的人身上。......
Thumbnail
女兒遇到事情,總會覺得會發生最不好的事情,然後自己開始擔心,然後有這想法後,人就會開始焦慮……,可能因為太小,還不會排解焦慮的情緒,所以發脾氣在身邊的人身上。......
Thumbnail
這陣子,我在整理我與太太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裡的歷程;我回想起一個重要的關鍵事件:大女兒在全時間在家自學之後,終於有機會代謝學校教育所帶來的創傷。 而「從家長變成老師」的角色轉換,讓大女兒有了「將過去不能直接在學校、對老師釋放出來的不滿」投射和釋放在我身上的時機。
Thumbnail
這陣子,我在整理我與太太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裡的歷程;我回想起一個重要的關鍵事件:大女兒在全時間在家自學之後,終於有機會代謝學校教育所帶來的創傷。 而「從家長變成老師」的角色轉換,讓大女兒有了「將過去不能直接在學校、對老師釋放出來的不滿」投射和釋放在我身上的時機。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最近女兒成績從一年級以來維持的校排第一名,直接落到第九名,老師也傳訊息告知,女兒上課睡覺、考試睡覺,以至於平常考試成績40幾分,變成全班最後一名。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最近女兒成績從一年級以來維持的校排第一名,直接落到第九名,老師也傳訊息告知,女兒上課睡覺、考試睡覺,以至於平常考試成績40幾分,變成全班最後一名。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Thumbnail
「我不想要再用奶奶的定義了!人怎麼可能不是『一次就學會』,不然就是『不管怎樣就是學不會』?而且,我因此放棄了很多可以更精熟的事情;之前,還需要在懂了一些的時候,就要裝作很厲害,然後再來擔心、害怕會被別人發現,其實我不懂的還有很多⋯⋯」—— 大女兒邊哭邊說。
Thumbnail
「我不想要再用奶奶的定義了!人怎麼可能不是『一次就學會』,不然就是『不管怎樣就是學不會』?而且,我因此放棄了很多可以更精熟的事情;之前,還需要在懂了一些的時候,就要裝作很厲害,然後再來擔心、害怕會被別人發現,其實我不懂的還有很多⋯⋯」—— 大女兒邊哭邊說。
Thumbnail
你家也有哭整路的小孩嗎? 嗯,這張有點像了...... 就是那種一不順心,一路哭回家的狀況。在要出手(按鈴)的一瞬間,有人先按了下車鈴。小孩很不能接受。 轉移注意力、安慰,或許都是方法。但我沒有採用。我只是聽她大聲哭泣,一邊附和著,一邊走回家。因為只有我跟孩子,不用在意旁人(同行者)的眼光,只要好
Thumbnail
你家也有哭整路的小孩嗎? 嗯,這張有點像了...... 就是那種一不順心,一路哭回家的狀況。在要出手(按鈴)的一瞬間,有人先按了下車鈴。小孩很不能接受。 轉移注意力、安慰,或許都是方法。但我沒有採用。我只是聽她大聲哭泣,一邊附和著,一邊走回家。因為只有我跟孩子,不用在意旁人(同行者)的眼光,只要好
Thumbnail
爸媽雖然用心良苦,但這些吃苦用在不同的小孩身上不一定就是吃補。孩子們會下意識的抗拒,直觀地想試試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步調,卻不知道該怎麼跟大人說,在大人看來就是不聽話、不受教、自討苦吃。其實沒有一個小孩想當壞孩子的。
Thumbnail
爸媽雖然用心良苦,但這些吃苦用在不同的小孩身上不一定就是吃補。孩子們會下意識的抗拒,直觀地想試試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步調,卻不知道該怎麼跟大人說,在大人看來就是不聽話、不受教、自討苦吃。其實沒有一個小孩想當壞孩子的。
Thumbnail
女兒高小了,功課量增加。開學整整一個月,媽媽們都笑說因為挑燈夜讀(其實是做功課),九時後聲浪變大,十時後每每有親手殺子衝動。讀私校還得這樣吃力,不敢想像官津校的功課有多排山倒海。
Thumbnail
女兒高小了,功課量增加。開學整整一個月,媽媽們都笑說因為挑燈夜讀(其實是做功課),九時後聲浪變大,十時後每每有親手殺子衝動。讀私校還得這樣吃力,不敢想像官津校的功課有多排山倒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