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金鐘獎57最佳戲劇節目名單之斯卡羅、茶金、俗女養成記2、逆局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入圍的五部戲劇剛好代表台劇五個面向的新里程碑,企圖心都非常強,也可以看到製作團隊的視野格局,在頒獎典禮開始前幾分鐘,為大家獻上不專業之心得分享。

本屆的金鐘獎最大獎最佳戲劇節目獎五部入圍名單,我認真看過四部,四部我都很喜歡:「斯卡羅」、「茶金」,「俗女養成記2」,「逆局」,原諒我「華燈初上」始終停在第二集的前十分鐘睡著的那個時間線上…..

這五部戲劇剛好代表台劇五個面向的新里程碑,企圖心都非常強,也可以看到製作團隊的視野格局,此時,執行力精準度可能就是拿獎關鍵。好像真的有點難選。。

但我不是評審,僅是一名觀眾,我一向只在意在觀看過中讓我血脈賁張的動人處,即使有瑕疵,仍可以引動我繼續看下一集的好奇與熱情。

這幾部劇評價不一,但是至少,台劇已經走向「類型劇」的領域,未來期待在製作上、類型上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為了表達對這幾部劇的情感,就我的記憶(因為都是一年以前看的),整理一下不專業的心得,然後靜待今晚的開獎大典。

raw-image


【讓我恨不得身上有原住民血液的「斯卡羅」 】

先說說評價十分兩極的「斯卡羅」。

播出當時有很多爭議,很多人已經評論,我不多贅,爭議包括:

1. 各種原住民史實與歷史史實的爭議

2. 李先得個人的史實與歷史定位的爭議

3. 編劇與剪接的紊亂

等等

但是就觀看過程來說,我個人很喜歡「斯卡羅」,甚至說「斯卡羅」啟發了我對原住民文化的認同感,以及對台灣這個島國土地的認同的新起點也不為過。

首先,我初淺的認為,「歷史」某個部分就是政治的產物。

歷史的詮釋是權力的結果,這些不多說,非我專業,「斯卡羅」如果引起大家對於19世紀的台灣歷史的考究,我覺得是很好的結果。

這是以發生在1867年「羅妹號事件」衍生的虛構故事。

對於重現在當時的時空之下的人民縮影,這件事情對我極具啟發性。

我不禁想到在1867年的當時,正是西方帝國殖民主義的時代,清朝是同治年間 ,自己都自顧不暇,鄰近的朝鮮王國正面臨日本與美國勢力的侵入,幾乎要滅國(後來也真的被日本殖民統治),是那樣一個混亂的國際情勢之下,各國各有滅國或是侵略殖民的國際局勢。

在「斯卡羅」劇中的台灣島,是一個化外之地,清朝官員只想息事寧人,對島上的各種族群盡量相安無事不插手,於是人民有自己運作的規則,對客家庄或河洛庄,最重要的是生存問題,一個村子的溫飽問題。

光是呈現這樣的台灣島的歷史狀態,在不管是台劇或台灣電影史上,我覺得已經難得。

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部劇透過影像與角色所傳達出的原住民的文化觀、 世界觀與生命哲學。

原住民因為天空、雲朵、森林、河流、大海、月亮、太陽、野獸、風、雨、雷、電,土地千年來累積的大自然所給予的智慧,狩獵採集,與大自然共生, 人類也是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

這些生命觀在現在看起來更為文明甚或當代。

頭目卓杞篤思考問題,總是用大自然的現象做為譬喻與判斷,巫師的預言也在某種宇宙物理的流動之中,隨著故事的推展,我深深被這一切所感動。

原住民的勇敢不畏戰,以及客家人、河洛人為了生存而戰。

在這裡,無須「正義」的理由(試問,又何是真正的正義?),各種勢力的角力,沒有對錯,也許其實是最終極的生存問題。

我看到的是,「人性」(台灣人或客家人的生存溫飽問題) VS 「理性」(美國或西方物質主義的思維) VS 「“天”性 」(原住民的生命哲學)之間的辯證拉扯。

有趣的是,這部戲呈現的台灣島是極具國際性、多語系的, 這是因為當時多方殖民勢力介入這個島國產生的結果。

主角蝶妹當然不可能去補習英文,她會英文、原住民語、客家語、閩南語,還有清朝官員的官話北京話等等,都是因為溫飽而學習到的各種生存策略,而因為她可以擔任翻譯的角色,才穿針引線了「斯卡羅」這部劇的故事發生。

而李先得一直想用美國的理性主義去教育蝶妹,讓她開化,顯現了當時世界的的西化思潮。

但理性的西化思潮遇到了原住民的來自大自然的深厚文化,最終仍然被馴服於斯卡羅的頭目卓杞篤。

導演在處理原住民的部分讓我折服,不管在拍攝質感上,幾位原住民演員的張力,都可以讓我感受到滿滿的能量。

在看的當時,竟讓我恨不得我自己身上有一點點原住民的血液!

感覺編劇導演是希望透過主角蝶妹自己是原住民跟客家人混血,找不到身分認同;以及李先得身為法國與美國混血也找不到身分認同,來暗喻台灣人直到現在仍存在的的身分認同問題。但在前述的廣大格局中,我反而對這部戲關於身分認同的討論感到厭煩,連帶地也對這兩個角色感到厭煩,也因為編劇將這兩個角色作為故事推演的主軸,但其他的配角卻更有血有肉的情形下,使得這兩個角色僅剩下一些意識形態的空洞,讓觀眾無法進入故事線裡。

我反思,人類所歷經了19世紀的帝國殖民主義,其實僅是一部人類荒謬的血淚侵略史,一直到2022年的現在,國族主義是否已經過時? 擁抱著國族主義是否僅是威權的刀刃而已?

在我看來不管是蝶妹(溫貞陵飾演),還是客家人與原住民混血的阿水(吳慷仁飾演),還是客家人、河洛人,在當時化外之地,無人管的台灣島,想的可能都不是我的身分認同、我是哪國人的問題,而是我要如何依靠哪個族群生存下去的問題。

寫得太多,金鐘獎都快要頒獎了,直接講結論。

我喜歡「斯卡羅」是因為它啟發了我:

1.重現當時歷史時空下的線索,透過戲劇與影像,讓我更能具象以及富有想像力的去捕捉與重新思維當時的台灣島國是甚麼狀態?

2.真正的認同是來自土地而產生的,當我們在思考台灣文化時,更應該把多元的原住民文化納入很重要的文化精神面,而不僅僅是孔孟思想或是其他,原住民文化來自與我們最親近的台灣的山川、海洋、大地、森林、月亮、星辰,種種豐富意象,是否才真是這片土地真正的生命力量?

再說點有趣的,

1. 我非常喜歡「斯卡羅」的音樂,尤其是片尾曲,沒有語言(歌詞)的設計我很喜歡,語言沒有力量,語言即是意識形態,陳小霞的音樂本身充滿力量與感情,直搗靈魂,每次聽我每次都感動,這次也有入圍,很希望他們可以拿獎。

2. 多語系的台灣島完整呈現,讓我挑脫了語言限制,認真去聽他們”說”我聽不懂的各種語言,那是一種「傾聽」,聽到最後,我好像可以聽懂斯卡羅族的 「來」、「走」、「去」這些簡單的單字,非常有趣的體驗。

raw-image

【過關斬將的「茶金」類大河劇之客家話好好聽】

同樣是想從角色生命故事帶出當時台灣的歷史處境,如果說「斯卡羅」的問題是編劇上角色的情感無法帶入,那「茶金」相對來說是很好的示範,從茶商千金女主角張蕙心的角度,寫她的成長、感情、婚姻、她從商的決策等等,討論當時女性與台灣經濟發展的處境。

故事設定在1950年代台灣新竹北埔的茶商的興衰,也可以看出當時台灣的社會經濟以及國民黨來台灣的統治時期人民的反應,有文字獄,還有與國際之間貿易的縮影、台灣的國際地位等等。

這些刀光劍影處理的如同品嘗一杯茶一般,「茶金」的色調與步調如茶般溫潤,尤其是當時民風保守,隱晦的感情戲如茶一般,淺嚐自品體會。

但「茶金」最讓我驚喜的是劇本的轉折明快,不講大道理,不文以載道,就是重回戲劇本身---讓觀眾看的過癮!

女主角遇到茶行經營上的種種困難,遇到新的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衝擊,一路過關斬將,傳承父親傳統工藝的價值,展現大將之風的成長,這樣的故事在日本大河劇或歐美劇集中已不是新鮮事,但在台劇中能處理的如此明快簡潔,讓人看的暢快的竟然不多,「茶金」是我覺得非常好的。

故事裡有一個商行上下的團結,有老師傅與年輕(女)師傅的動人傳承,有台灣老仕紳的堅持,有人味、有溫暖、 也有遺憾,但又有事件,可算集集精彩。

最後總結感想三點:

1. 我非常喜歡薛仕凌所詮釋的范文貴,這個從文弱書生到後來因為利益而黑化的角色,是個不討喜的角色,被薛仕凌演入精隨,他的懦弱襯托他的虛假, 但是極富人性,角色豐富,雖然是反派配角,卻讓我無法討厭他,甚或會同情他。這次他也有入圍我認為競爭最激烈的男配角獎項,獎落誰家很難說, 但我個人私心他得獎。

2. 我很喜歡「茶金」的主題曲「查有此人」,歌詞歌名呼應全劇,客語咬字聽起來好美,曲風溫潤帶有情感與遺憾,是一首很動人的歌。

3. 整部劇幾乎是客語,十二集聽下來,加上角色的情感帶入,讓我覺得客語聽起來很有韻味,我平時不聽客語歌,但這部劇讓我認識了客語的美,再次感受台灣多元豐富的文化。是最好的客語置入性行銷,哈哈。

raw-image


【超愛的,我心中的台劇天花板:「俗女養成記系列2」】

【俗女養成記」有多好,我應該不用多說,網路上評論超多,幾乎是零負評的台劇。

原本以為第一季已經夠精彩了,第二季還能超越嗎?

沒想到第二季讓我看到編劇與導演更大的企圖心,我非常喜歡,不輸第一季,完全跳脫第一季更上層樓,這在續集裡實在難得。

「俗女養成記系列2」試圖去處理現代40歲的女性所面臨很真實的心情,絲絲入扣,陳嘉玲幾乎已成為台灣女生的代名詞,每個這個年齡帶的女生都可以在陳嘉玲身上找到自己的掙扎。

不管是情感面、婚姻壓力、荷爾蒙的警鐘、工作上的自我實現,以及對自己人生的自由想望。

而這次更帶入了男性觀點,成年男性的脆弱,打破成年男性應該是甚麼樣子的窠臼。加上所有演員的精彩發揮,簡直是火花四射,每每都讓你又笑又淚,人生的重量,用歡快的調性輕描淡寫,卻更深入人心。

時間來不及,快講結論:

1. 「俗女養成記系列」我覺得其中最最最好的是導演嚴藝文,她把一路身為女演員以及身為女性的血淚養分,全部灌輸在這部劇裡。我認為所有演員們能有如此精彩的演出,都是歸功於同樣身為好演員出身的嚴藝文,她深知演員如何啟發潛能,用最舒服的方式讓演員發揮。 她沒有女性主義的理論背景,就是用女性肉身拚搏人生,再將所有貢獻出來,激發演員、激發編劇(她自己也是編劇)、激發更寬闊不狹隘的全新觀點。更不要說當她執導俗女時,她剛好遇到她身為女演員的瓶頸,除了演媽,在台劇裡已經沒有適合她的角色,即使她是一個如此好的演員。

2. 藍韋華的台哥蔡永森很帥。

這個男演員藍韋華原本跟帥哥扯不上關係的。

為何你會覺得他很帥,很MAN?

這是第一次台劇用角色塑造,用劇本把一個男演員在愛情關係裡變得很帥。

他的帥不是韓劇裡的高富帥,而是有血有肉的Man,我覺得這個功夫在台劇很少見,不用給他很多特寫或穿華服西裝,不雕琢的男一號,利用感情縣裡的互動關係,反而變得很帥、很有魅力,這個角色的成功,真的顯現了編劇跟導演的功力。

raw-image

【全新燒腦懸疑的類型劇:「逆局」成功凸顯角色魅力兼具娛樂性】

類型劇台劇不是沒有嘗試過,但是好像成功的不多,所謂成功,我覺得只要娛樂性很夠,角色有魅力就算過關。

我個人蠻喜歡周渝民的戲,他的演繹方式不太俗套,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我個人覺得他這個「怪」,還怪有魅力的。

「逆局」裡的一冷一熱的組合搭配查案常是這類劇的手法。

仔仔飾演聰明但陰鬱的前警探,搭配朱軒洋飾演火爆新進熱血警員合作查案

劇本不能說有新意,但是這個團隊執行精準,畫面、拍攝、剪接都很有水準, 是一部很流暢的劇。

兩位演員演技對照起來很有火花,這樣的角色對朱軒洋來說有點本色演出, 但是他的確發揮得很好,也入圍了男配角的獎項。

可惜的是,這類型的劇在各國的影集中已經太多,也是最受大眾歡迎的口味之一,如果真要拿國際水準來比,可能有很多商榷之地,但在台劇來說,我覺得還是很值得關注的。

結論是

1. 以角色塑造來說,仔仔所飾演的梁炎東這個角色,有他自己獨特的魅力,搭配朱軒洋的任非這個角色,是有潛力可以再發展出第二季、第三季的各種事件的影集。

2. 我很喜歡這個製作團隊所製作的戲,從「誰是被害者」到「逆局」,導演莊絢維、導演陳冠仲一直在嘗試新挑戰,我很期待他們可以走出屬於台劇自己的警探懸疑淚的動作類型劇,不過在金鐘獎強敵環伺之下,這屆或許僅能以技術獎項取勝。

*********************

呼,這篇花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在今晚金鐘獎頒獎前寫完,因為沒有時間查歷史資料,所以超不專業的跟大家分享,也算是我對自己的一個紀錄,其他就看看今晚評審如何傷腦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百無聊賴子的電影沙龍
8會員
19內容數
2024/11/22
當眾多國片都似乎身懷重責大任,企圖影以載道,或聲光奪目,抑或用力地挖出他們的心,《女兒的女兒》以一種流動的、簡單的方式娓娓跟你說了一個故事,她是跟你說了,卻沒有任何企圖要改變你的任何觀點,回過頭,她好好地、輕輕地去過她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2024/11/22
當眾多國片都似乎身懷重責大任,企圖影以載道,或聲光奪目,抑或用力地挖出他們的心,《女兒的女兒》以一種流動的、簡單的方式娓娓跟你說了一個故事,她是跟你說了,卻沒有任何企圖要改變你的任何觀點,回過頭,她好好地、輕輕地去過她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8/14
《聽海湧》探討1940年代臺灣在日本殖民下的故事。透過新海家三兄弟的視角,劇情交織二次大戰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掙扎。在精心的製作之下,此劇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電影的水準,更引發對臺灣歷史的深度思考。獨特的音樂設計和多元的演員陣容,也讓這部劇成為值得期待的佳作。
Thumbnail
2024/08/14
《聽海湧》探討1940年代臺灣在日本殖民下的故事。透過新海家三兄弟的視角,劇情交織二次大戰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掙扎。在精心的製作之下,此劇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電影的水準,更引發對臺灣歷史的深度思考。獨特的音樂設計和多元的演員陣容,也讓這部劇成為值得期待的佳作。
Thumbnail
2024/08/05
照緹導演拍攝的《睏寐之際》是一部非常溫柔的紀錄片。透過充滿詩意的鏡頭與運鏡,觀眾看到了每個角色與他的「房子」,深刻探討了房子與居住與臺灣整體社會的切片。導演捕捉到了自然感動的瞬間,提醒了人們對睡眠的重視。
Thumbnail
2024/08/05
照緹導演拍攝的《睏寐之際》是一部非常溫柔的紀錄片。透過充滿詩意的鏡頭與運鏡,觀眾看到了每個角色與他的「房子」,深刻探討了房子與居住與臺灣整體社會的切片。導演捕捉到了自然感動的瞬間,提醒了人們對睡眠的重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入圍的五部戲劇剛好代表台劇五個面向的新里程碑,企圖心都非常強,也可以看到製作團隊的視野格局,在頒獎典禮開始前幾分鐘,為大家獻上不專業之心得分享。 包括斯卡羅、茶金、俗女養成記2、逆局
Thumbnail
入圍的五部戲劇剛好代表台劇五個面向的新里程碑,企圖心都非常強,也可以看到製作團隊的視野格局,在頒獎典禮開始前幾分鐘,為大家獻上不專業之心得分享。 包括斯卡羅、茶金、俗女養成記2、逆局
Thumbnail
在尚未播映前,聲勢浩大的《斯卡羅》打著企圖拍出「台灣第一齣大河劇」之標語 在媒體界大肆宣傳。並由金鐘獎最佳導演得主曹瑞原進行執導,然而在播映完畢後,觀眾似乎無法理解劇情走向、乃至於圈內人吐槽不好看等負面聲浪頗濤洶湧。究竟是這齣戲劇真如觀眾所言這麼難以吞嚥,還是觀眾對於新型態的說故事方式適應不良呢?
Thumbnail
在尚未播映前,聲勢浩大的《斯卡羅》打著企圖拍出「台灣第一齣大河劇」之標語 在媒體界大肆宣傳。並由金鐘獎最佳導演得主曹瑞原進行執導,然而在播映完畢後,觀眾似乎無法理解劇情走向、乃至於圈內人吐槽不好看等負面聲浪頗濤洶湧。究竟是這齣戲劇真如觀眾所言這麼難以吞嚥,還是觀眾對於新型態的說故事方式適應不良呢?
Thumbnail
(內文有爆雷!內文有爆雷!內文有爆雷!很重要所以講三次!)比起還原羅妹號事件,這部戲其實比較像在強調「我是誰?」、「不要忘記母親。」的概念。在台灣還真的有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出身和母語一點都不了解,甚至台灣在國際上的處境,也常常讓國人被迫丟失自己的出身背景,有人選擇忘記自己是台灣人,有人選擇頑強抵抗。
Thumbnail
(內文有爆雷!內文有爆雷!內文有爆雷!很重要所以講三次!)比起還原羅妹號事件,這部戲其實比較像在強調「我是誰?」、「不要忘記母親。」的概念。在台灣還真的有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出身和母語一點都不了解,甚至台灣在國際上的處境,也常常讓國人被迫丟失自己的出身背景,有人選擇忘記自己是台灣人,有人選擇頑強抵抗。
Thumbnail
戲劇要成功,當然要能為戲劇性服務;但《斯卡羅》既然或可視為台灣第一部大河劇,自然要能反映出這塊土地某個側面的歷史側寫。直到最近都還不乏演藝圈內的人說不好看,而且很多人硬著頭皮看完了,卻無法給出和歷史切題的迴響,那麼這部戲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戲劇要成功,當然要能為戲劇性服務;但《斯卡羅》既然或可視為台灣第一部大河劇,自然要能反映出這塊土地某個側面的歷史側寫。直到最近都還不乏演藝圈內的人說不好看,而且很多人硬著頭皮看完了,卻無法給出和歷史切題的迴響,那麼這部戲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上週末,備受矚目的影集《斯卡羅》播出了最後一集。身為一位看過《傀儡花》原著的讀者,再看完這部戲後,有種截然不同的感受,但一樣也有著滿滿的心得...
Thumbnail
上週末,備受矚目的影集《斯卡羅》播出了最後一集。身為一位看過《傀儡花》原著的讀者,再看完這部戲後,有種截然不同的感受,但一樣也有著滿滿的心得...
Thumbnail
不可否認,《斯卡羅》確實是一齣很用心的電視劇,挑戰很大,野心很大,最終讓我們看到臺灣影視產業在硬體技術上的卓越成就,卻同時也凸顯了劇本和敘事能力上,軟實力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其實,有時候站在觀眾的角度想想,觀眾要的東西真的很簡單:到底好不好看、故事精不精彩罷了。
Thumbnail
不可否認,《斯卡羅》確實是一齣很用心的電視劇,挑戰很大,野心很大,最終讓我們看到臺灣影視產業在硬體技術上的卓越成就,卻同時也凸顯了劇本和敘事能力上,軟實力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其實,有時候站在觀眾的角度想想,觀眾要的東西真的很簡單:到底好不好看、故事精不精彩罷了。
Thumbnail
斯卡羅播出後,臉書洗版各式劇評感想,許多觀點各自表訴,不論批判好壞與否,我都看見那鮮活蓬勃的的言論自由。對於台灣的歷史十分不足,甚至是無知,自小我不太去探索台灣,反而對於對岸的大山大河很有概念。我感覺到自己的改變,或許跟自我探索有關,開始想知道滋養我的土地,有什麼樣的故事供應我養分成為現在的我。
Thumbnail
斯卡羅播出後,臉書洗版各式劇評感想,許多觀點各自表訴,不論批判好壞與否,我都看見那鮮活蓬勃的的言論自由。對於台灣的歷史十分不足,甚至是無知,自小我不太去探索台灣,反而對於對岸的大山大河很有概念。我感覺到自己的改變,或許跟自我探索有關,開始想知道滋養我的土地,有什麼樣的故事供應我養分成為現在的我。
Thumbnail
浪漫雖是讓故事好聽的重要元素,但是歷史劇中錯設的浪漫自然會引起觀眾認識歷史的混淆與戲劇結構的偏斜。很不幸地,花了大筆前瞻預算製作的公視戲劇「斯卡羅」似乎就犯下了這樣的錯誤。
Thumbnail
浪漫雖是讓故事好聽的重要元素,但是歷史劇中錯設的浪漫自然會引起觀眾認識歷史的混淆與戲劇結構的偏斜。很不幸地,花了大筆前瞻預算製作的公視戲劇「斯卡羅」似乎就犯下了這樣的錯誤。
Thumbnail
縱使刻畫這般的歷史時代劇所費不貲,所需要花費的前期籌備心力超乎想像,每一個道具、服裝跟場景、陳設,甚至就連語言都需要謹慎考究,卻還是有一群人,具備著這樣的野心跟使命感,默默付出、奉獻,要將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拍給台灣人、甚至是世界看。
Thumbnail
縱使刻畫這般的歷史時代劇所費不貲,所需要花費的前期籌備心力超乎想像,每一個道具、服裝跟場景、陳設,甚至就連語言都需要謹慎考究,卻還是有一群人,具備著這樣的野心跟使命感,默默付出、奉獻,要將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拍給台灣人、甚至是世界看。
Thumbnail
《斯卡羅》使觀眾得以看見百年前的國際政治,展現過去曾經埋沒於台灣歷史裡的一段風起雲湧、精心動魄章節,更展現其格局宏大、野心勃勃,力圖達到台劇新標竿的決心,各方面都太令人驚艷!絕對是今年最不可錯過的台劇!
Thumbnail
《斯卡羅》使觀眾得以看見百年前的國際政治,展現過去曾經埋沒於台灣歷史裡的一段風起雲湧、精心動魄章節,更展現其格局宏大、野心勃勃,力圖達到台劇新標竿的決心,各方面都太令人驚艷!絕對是今年最不可錯過的台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