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熱情驅動,期間限定的隱藏版美食|幽靈餐車

以熱情驅動,期間限定的隱藏版美食|幽靈餐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字/李家媛、圖片/楊芷瑜、圖文版權/旅人書店

穿梭在蘇澳鎮上的「幽靈餐車」,沒有固定營業時間、固定販售地點,自開業兩年以來,曾販售過刈包、甘草芭樂,如今於餐車販售的是每日限定40幾份,賣完就收攤的炒泡麵。看似神秘又不斷變化的餐車,不變的是老闆李凱琳對料理的堅持與熱情。

raw-image

從餐廳到餐車

2020年,擁有20幾年餐廳工作經驗的李凱琳,放棄原本穩定的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回到了蘇澳。從購置車子、安裝設備到上漆等等,他將多年的夢想一步步具象化,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幽靈餐車」。

在餐廳工作雖然比起餐車有著相對穩定的薪水,但往往只能在限制下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事情,對於總是充滿新想法、渴望隨心所欲的李凱琳來說是種束縛,因此擁有一台自己的餐車是他計畫多年的想法。在受訪時他談到,自己是一個不喜歡受拘束的人,之所以會取名叫「幽靈餐車」,就是因為他沒有固定的出沒地點及時間,甚至連販售的品項都不固定。

raw-image

「我東西都是做活的,這樣我才能隨時改變。」

餐車上的招牌以及菜單皆使用白板來呈現,李凱琳拿著手機向我們分享之前幾版的招牌設計,每一版都是由他自己親自設計、繪製而成。設備上的彈性,讓他能將自身想法獲得最大化的展現。於食物選擇上亦是如此,他習慣早上去市場採購,在市場中找尋靈感,以當日新鮮的食材來決定那天餐車所販售的品項。李凱琳笑道這是一台沒有固定形式,而且會隨著他的心情跟興趣改變的餐車。

街邊餐車的經營心法

經營餐車的門檻雖然比較低,但也要面臨許多困難,舉凡設備、天氣、地點等等,任何一項困難對於小小的餐車來說都會是一大考驗。尤以天氣為最關鍵的影響因素,只要遇到下雨天基本上都沒辦法出去營業,甚至擺攤到一半如果突然下雨也是只得認命的收攤回家。

raw-image

「因為真的喜歡才經營餐車的。」

李凱琳談道,剛開始決定開業時就已經確定這是他想做的事情了,因此即使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他始終都保持著堅定、樂觀的想法。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許多商家面臨倒閉的風險,「幽靈餐車」也有著相同的困境,李凱琳在當時曾暫時歇業另外去找工作,但他一直都明白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因此待疫情趨緩後,「幽靈餐車」便隨即重新復出。

採訪當天,我們剛好遇上了餐車發電機故障的狀況,當時整台餐車僅剩下微弱的燈光,同時間也有不少客人圍繞在餐車旁等待餐點,而老闆李凱琳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有條不紊的翻著手中的食材,臉上絲毫不見慌亂。他希望前來的每一位客人來買食物都是感到開心的,「當生意越忙時越要將心情調適好。」他以平常心、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每一次挑戰,將自己對餐飲的熱愛持續傳遞給每一位客人。

raw-image

不曾改變的初心 一 對餐飲的熱愛

李凱琳說到自己在高中畢業的第二天就上台北工作了,也是從那時候起開始接觸餐飲。一開始其實並沒有抱持著很大興趣,直到遇上了一名嚴厲的香港師傅教會他拿刀,帶著他一步步學習,日漸累積的經驗隨著興趣不斷提升。

「在餐飲這條路上,我從來沒有動搖過。」

十年的餐廳、十年的飯店經驗,憶起一路走來的過程,李凱琳認為雖然辛苦,但因為有師傅的教導、餐廳養成的習慣,如今的他對於食材及環境的整潔保有著高標準的堅持。加上身邊親友的陪伴與鼓勵,他才能在料理這條路上堅定不移,將多年累積濃縮進「幽靈餐車」。

raw-image

未來他預計存錢後升級車子,將餐車改造成以木材為主體的露營風格,在製作上依然堅持要由自己親手打造,因為那不只是專屬於「幽靈餐車」的獨特性,更象徵著李凱琳在艱困的環境中依然保有對料理的熱情與初心。

另外,他也不排除之後要轉賣拉麵或甜點的可能,因此想吃炒泡麵的人要抓緊機會了,也許哪天前往拜訪時老闆李凱琳已經不販售炒泡麵囉!


◆ 幽靈餐車

地址:不固定

營業時間:不固定

電話:0915678230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8%98%87%E6%BE%B3%E5%B9%BD%E9%9D%88%E9%A4%90%E8%BB%8A-102172838672894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10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洲車站位於宜蘭三星鄉,曾是太平山森林鐵路的站點。過去由於林業和貨物貿易需求,森林鐵路在當地扮演著重要樞紐。然而隨著林木產量下降和公路運輸的興起,鐵路逐漸面臨被拆除和廢棄的命運。 一群宜蘭的年輕人組成了「還想試試:特遣部隊」團隊,希望通過行動,重塑居民對車站過去的記憶,喚起更多青年對家鄉的關心。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間來自宜蘭的餐車「東霸沙威瑪」,目前由老闆娘青青和先生老王共同經營。烤得焦香酥脆的長型麵包,加上從烘烤熟的醃雞肉串削下來的雞胸肉,搭配高麗菜絲、大陸妹、洋蔥等新鮮配料,夾進麵包中間食用。一口咬下,不僅領略到酥脆麵包與多汁肉質的完美結合,用料的豐富厚實更是讓人獲得大大滿足。
驅車駛離熙攘的市區,採訪當天我們踏上了宜蘭某處鄉間小路。這條路看似低調樸實,卻帶領我們走向一個驚喜的地方──那就是「青森古肉」的植物溫室。在這裡,我們不僅看到了植物的美,更感受到了庭維和佳吟在經營上所投注的熱情與心血。
大洲車站位於宜蘭三星鄉,曾是太平山森林鐵路的站點。過去由於林業和貨物貿易需求,森林鐵路在當地扮演著重要樞紐。然而隨著林木產量下降和公路運輸的興起,鐵路逐漸面臨被拆除和廢棄的命運。 一群宜蘭的年輕人組成了「還想試試:特遣部隊」團隊,希望通過行動,重塑居民對車站過去的記憶,喚起更多青年對家鄉的關心。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間來自宜蘭的餐車「東霸沙威瑪」,目前由老闆娘青青和先生老王共同經營。烤得焦香酥脆的長型麵包,加上從烘烤熟的醃雞肉串削下來的雞胸肉,搭配高麗菜絲、大陸妹、洋蔥等新鮮配料,夾進麵包中間食用。一口咬下,不僅領略到酥脆麵包與多汁肉質的完美結合,用料的豐富厚實更是讓人獲得大大滿足。
驅車駛離熙攘的市區,採訪當天我們踏上了宜蘭某處鄉間小路。這條路看似低調樸實,卻帶領我們走向一個驚喜的地方──那就是「青森古肉」的植物溫室。在這裡,我們不僅看到了植物的美,更感受到了庭維和佳吟在經營上所投注的熱情與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