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的事情太多了,來點放鬆練習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近期在讀《焦慮使用說明書》,書中內容非常值得每一個不斷逼自己前進的人閱讀,也適合想要了解焦慮症狀的人入手,雖然翻譯醫學名詞以及其寫作脈絡,某些部分會讀得有點卡,但稍作整理會更清晰。

如果你是因為標題而進來,又還不想去讀書(it's ok!),我想先請你注意封面中的那句話:

善待自己與善待他人並不矛盾,如果能開始對自己更加仁慈,也就能給予他人更多的善意。



這篇文章只打算講「放鬆練習」的部分,解方當然也包含運動、適量戒酒精與咖啡、少在乎一些事、接受混亂。

  1. 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進行放鬆。一張床或者是舒適的椅子最為理想,但任何地方都可行,最好是安靜又私密的地方。當你對於練習漸漸上手並發現成效時,就可以在上床睡覺之前進行練習。
  2. 盡量清空思緒。
  3. 進行三次非常緩慢且很深的深呼吸(如果需要定義:一次吸氣和呼氣需要十至十五秒)
  4. 想像一個中性物體,例如:數字一。不要選擇任何具有情感意義的物體或圖形,例如:一個戒指或某個人。讓它填滿你的思緒。在你的腦海中看著它,賦予它一個顏色,試著以立體影像看著它,然後在你的呼吸中重複許多次。持續進行直到它填滿思緒。
  5. 慢慢轉換並想像自己處在一個安靜、祥和、宜人的地點或情境中。這可能是一個最喜歡的地方或情境,或者過去曾讓你感到愉快的一個場景。身處其中並注意到所有的感覺,在每一個意義層面上。看見它、感受它、聆聽它、嗅聞它、品嚐它。花一些時間停留在這裡。
  6. 慢慢轉換並察覺到自己的身體。注意你身體部分的緊張焦慮。依序輪流拉緊你的每一組肌肉,接著再放鬆二至三次。包括手指、手、手臂、肩膀、頸部、臉、胸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腳以及腳趾。特別留意放鬆的感覺,並對照肌肉的感覺。完成後,花一些時間感到這種放鬆的狀態。如果你還是不能放鬆,別擔心,你現在只是在練習的階段。


找到類似的影片,也可以跟著影片指令去做。

這與我在《冥想正念指南》的體驗非常相似,語音會反覆提醒:

可以用任何方式進行,把關注回到自己的身上,不用刻意,你的身體知道要怎麼呼吸。
讓思緒溜走,讓腦袋做想做的事。

用很短的時間,讓眼睛柔焦,注意四周的環境,深呼吸幾次,找一次吐氣閉上眼睛,我就進入腦袋麻麻的狀態,好像在又不在,聽得到外面的聲音但好像不是很重要,冥想指引會告訴你你會意識到雜念、想法,但沒關係,就讓它過去,然後專注在呼吸,也可以1數到10,吸氣1、吐氣2,反覆到10再從1開始,蠻舒服的。

感受上的時間感很短暫,好像剛閉上眼睛,剛在呼吸,走完之後卻滿充實的。

不要去想著這帶來什麼好處,只是專注在自己的身體上,平常留一小段時間,我明顯感覺自己平靜下來,蠻有效的(不知不覺還是講了好處),會讓我覺得工作忙的時候可以強迫暫停冥想,不要一直累積下去。

順帶一提,《焦慮使用說明書》和《過度努力》這兩本書非常適合對讀,我們會在過度努力的人身上看見焦慮症狀,也在焦慮使用說明書的成因與症狀當中,看見不斷努力想控制、在意秩序的影子,推薦給大家。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不一致無法弭平,我們只能在知道的東西去覺察,然後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習慣以及感受,慢慢去照顧自己的身心,試著接受無常、接受這就是個混亂而不可預測的世界。

放輕鬆,人生並不完美,而你也不應試圖讓人生完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玫臻的沙龍
24會員
17內容數
一個還沒有在樹下讀書,但以樹友互稱的神秘組織,常常在讀書會中忘記時間的流逝,此專題會分享樹下讀書各棵樹的點滴,以及共讀書籍的書摘、心得。
玫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09
五、六月相交之際去了一趟瑞士自由行,很幸運地擁有十四天的風和日麗,也搭乘火車在不同語區移動,得以看見瑞士境內的南北差異與令旅人驚奇的生活習慣差異,這篇整理了我覺得最驚奇的七個項目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07/09
五、六月相交之際去了一趟瑞士自由行,很幸運地擁有十四天的風和日麗,也搭乘火車在不同語區移動,得以看見瑞士境內的南北差異與令旅人驚奇的生活習慣差異,這篇整理了我覺得最驚奇的七個項目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09/23
在一個禮拜內,我聽見兩個故事,聽見的當下都覺得好有道理,但後來寫下來發現,兩個故事所代表的寓意相互違背。
Thumbnail
2022/09/23
在一個禮拜內,我聽見兩個故事,聽見的當下都覺得好有道理,但後來寫下來發現,兩個故事所代表的寓意相互違背。
Thumbnail
2022/09/05
這是我的奔三計畫,奔向30歲的這一年,什麼準備都沒有,練習自由、創造自己願意一生奉獻、認同的意義。
Thumbnail
2022/09/05
這是我的奔三計畫,奔向30歲的這一年,什麼準備都沒有,練習自由、創造自己願意一生奉獻、認同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焦慮發作時,你可以做的 13 件事 : 1 承認, 2 找證據,3 理性地放棄,4 不要想更多,而是走開,5 做一些簡單任務,6 找到自己可以控制的事,讓自己忙起來,7 做一件你會的事,8 做可以讓自己更好的事情,9 我能從中學到什麼 ?,10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11 冥想是很好的練習,12 運動
Thumbnail
焦慮發作時,你可以做的 13 件事 : 1 承認, 2 找證據,3 理性地放棄,4 不要想更多,而是走開,5 做一些簡單任務,6 找到自己可以控制的事,讓自己忙起來,7 做一件你會的事,8 做可以讓自己更好的事情,9 我能從中學到什麼 ?,10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11 冥想是很好的練習,12 運動
Thumbnail
你的心如果感到累了,就讓自己停止思考,放鬆你的身體,閉著眼,安靜的獨自待個5-10分鐘,舒適的放鬆,有助於緩和焦慮與心裡不安感。
Thumbnail
你的心如果感到累了,就讓自己停止思考,放鬆你的身體,閉著眼,安靜的獨自待個5-10分鐘,舒適的放鬆,有助於緩和焦慮與心裡不安感。
Thumbnail
大多數人對焦慮避之唯恐不及,但作者溫蒂・鈴木博士卻發現焦慮並不全然只有負面影響,好的焦慮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達成目標。當瞭解大腦,瞭解焦慮形成的原因之後,我們可以不再受制於焦慮,反而能轉而利用它……
Thumbnail
大多數人對焦慮避之唯恐不及,但作者溫蒂・鈴木博士卻發現焦慮並不全然只有負面影響,好的焦慮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達成目標。當瞭解大腦,瞭解焦慮形成的原因之後,我們可以不再受制於焦慮,反而能轉而利用它……
Thumbnail
由知名精神科醫師提姆.坎托佛所著,以專業角度書寫,告訴我們焦慮只是情緒的一種,我們不用與之對抗,但可以透過練習克服它給我們帶來的諸多不便……
Thumbnail
由知名精神科醫師提姆.坎托佛所著,以專業角度書寫,告訴我們焦慮只是情緒的一種,我們不用與之對抗,但可以透過練習克服它給我們帶來的諸多不便……
Thumbnail
之前有感於自己很容易焦慮,會因此讓自己裹足不前,或是影響自己的一些決定,因此而閱讀了《與焦慮和解》這本書。 因為想在遇到這些困難時能夠快速回顧,我將五個主要重點「猶豫、反芻思考、使人停滯的完美主義、懼怕建議與批評、逃避」的思維和行動建議整理了起來。讀者可以依自己現在遇到的困擾,找看看可能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之前有感於自己很容易焦慮,會因此讓自己裹足不前,或是影響自己的一些決定,因此而閱讀了《與焦慮和解》這本書。 因為想在遇到這些困難時能夠快速回顧,我將五個主要重點「猶豫、反芻思考、使人停滯的完美主義、懼怕建議與批評、逃避」的思維和行動建議整理了起來。讀者可以依自己現在遇到的困擾,找看看可能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焦慮就是恐懼,是原始且天生自然的反應,適當的焦慮有助於激發潛力、留下專注,做出更好的表現,但如果焦慮持續、重複出現,就是罹患焦慮症。 善待自己與善待他人並不矛盾,如果能開始對自己更加仁慈,也就能給予他人更多的善意。
Thumbnail
焦慮就是恐懼,是原始且天生自然的反應,適當的焦慮有助於激發潛力、留下專注,做出更好的表現,但如果焦慮持續、重複出現,就是罹患焦慮症。 善待自己與善待他人並不矛盾,如果能開始對自己更加仁慈,也就能給予他人更多的善意。
Thumbnail
近期在讀《焦慮使用說明書》,書中內容非常值得每一個不斷逼自己前進的人閱讀,也適合想要了解焦慮症狀的人入手,雖然翻譯醫學名詞以及其寫作脈絡,某些部分會讀得有點卡,但稍作整理會更清晰。 分享當中的放鬆練習。
Thumbnail
近期在讀《焦慮使用說明書》,書中內容非常值得每一個不斷逼自己前進的人閱讀,也適合想要了解焦慮症狀的人入手,雖然翻譯醫學名詞以及其寫作脈絡,某些部分會讀得有點卡,但稍作整理會更清晰。 分享當中的放鬆練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