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願意被稱為「孩子」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還是高舉著「尊師重道」的標語,深恐學生不知道「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僅次於父母。
劍橋大學(作者家人拍攝)
前兩天,有位老師在臉書寫著:
我不懂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稱大學生為「孩子」?
大學生該有成年人的樣子
不要再視為孩子了
非常認同。民法去年三讀修正通過,滿18歲就是成年;大學生大多超過18歲,的確該被視為成年人,而不是孩子。
但接下來的留言就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批評,老師稱學生為孩子,是想名正言順地控制他們;有人揶揄,這個社會將學生教導成只要權利不想盡義務,老師只好當個龜孫子;有人說,應該稱他們為「寶寶」;有人覺得,多數大學生的行為,都未成年;也有人說,他們都是大爺。
我忍不住好事地留言:
做父母的,無論自己兒女多大,不都是稱呼他們『孩子』。因此,稱學生『孩子』,是因為疼惜之心,而非感嘆他們的幼稚無知。
在我眼裡,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有些學生的行為的確乖張叛逆,但身為老師的,不是都應該有教無類地教導他們?!
上面的留言,不知是不是老師留的,如果是,我覺得真悲哀。
我的留言之下,很快地就有了回應。
大致是說:真正該悲哀的是這些孩子們的父母,是他們將子女教育成這樣。這些孩子以後如何與老師無關,他們的態度終將反饋到自己及父母的身上。
我心想:這些學生不都是自己子女的年齡,是我們把孩子們教育成這樣,難道我們沒責任?學生的行為表現也許與老師無關,但學生的學習態度或技能,難道都是學生單方面的責任?
於是我回應:
學生的父母如何,不在老師考慮的範圍,我們不會因為父母的智愚賢不肖,對這些孩子差別看待。
老師教的是學生,不是學生的父母,盡己之力,把分內該做好的事做好就行。
不久,又有老師針對我的留言說:大學不是幼稚園啊!
於是我回覆:
大學不是幼稚園,所以我們稱他們「孩子」,而不是「小朋友」。
常覺得老師們提到「孩子」,大都帶著鄙夷的口氣。但,我對他們沒有失望或不屑,他們也許不用功學習態度不佳,那是我們拿我們那個年代的尊師重道,來要求有一兩個世代差異的學生,是我們不願跨過這樣的代溝,而仍活在過去的歲月。
是我們把「孩子」這兩個字給用壞了。如果不用這兩個字,學生就會變好嗎?!

這也令我想起,學校「斜槓達人」活動時,有位學生問我:
為何這個世代的學習風氣普遍低落?
我鼓勵地回答:
我不覺得學習風氣變得低落,只覺得學生擁有的資源變多變廣,對課業的專注力變少。
教育環境也不同於以往,過去強調專業導向,現在追求多元發展,課程設計因此有了很大的轉變。畢業學分數逐降到現在的128,選必修比率也逐漸拉近,讓同學有更多的選擇。
現在的學生即便對課業不上心,但大多擁有較上一世代更好的外語能力、應變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科技應用能力。(但也不得不考慮城鄉差距)
因此,學習風氣並非量變(變差),而是質變(多元)。

我從未稱我的學生們是「孩子」,如果讀過「我的學生不是我的學生」就會知道。
有些學生的課堂行為的確令老師難以忍受。上課說話、吃東西、滑手機、看自己的書、遲到或突然站起來離開教室等等,已經司空見慣。有時還得像警告小朋友般,提醒他們節制,以免影響其他同學。
對他們說話的語氣或態度也不能太直接或太尖銳,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否則,期末教學評鑑就會很難看。
有一年某一門課的評鑑分數,被11位同學在每一題上都勾了1分(非常不滿意),包括老師上課是否遲到早退。我是不遲到的,大都在上課鐘響之前就進教室,搞定電腦及投影設備。
這令我非常痛心,那一學期結束是寒假,我的新年,過得很不開心。
我會接到學生未署名、無學號又無禮的email,要我讓他及格,以免延畢;或要我寫推薦函,告知甚麼時候來拿,但未提供任何資料。最近,聽聞系上老師調侃,有研究生找她討論指導老師的問題,最後學生說,他回去考慮一下。
擔任教學或行政單位主管時,也面對過很多狗皮倒灶的事,包括學生發給教育部或校長的黑函、編製畢業紀念冊而生的糾紛等等。最近還聽說,學生建議學校應提供足夠的機車停車位,以免找車位造成上課遲到。
的確,我們的學生不成熟,又急於爭取自己的權益,但,只是少部分,不該擴大到全部。

反觀老師們,我們有與時俱進嗎?!
學校的教學研討會,參加的老師總是三三兩兩;因應疫情,要求所有老師參加的線上教學研習會,總是三催四請,最後還叫助教或研究生參加。
上課投影片是書商附贈的教材,教材中也許是老掉牙的國外案例;喜歡用單向填鴨式教學,未考慮與學生的互動或反應;喜歡用考試衡量學習成效,未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
老師們也好將自己陳腐單一的價值觀加諸於學生,無時不刻提醒學生要好好用功,成績好,才可以找到好工作,將來才會有成就。
老師們不知道的是,自己所授的專業,從網路唾手可得,而且最新最潮;任何一個網紅網美,講起任何主題,賣起任何東西,都口若懸河頭頭是道。
反觀我們呢?!我們還是高舉著「尊師重道」的標語,深恐學生不知道「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僅次於父母。
現在的孩子生得少,父母都寶貝,造成學生的自我中心,現在的社會風氣雜沓,令人不得不把權利擺在前面。這樣的時代早已來臨,老師們跟上了嗎?!
當我們批判學生的同時,是否也該反省自己?!
劍橋大學(作者家人拍攝)
avatar-img
16.5K會員
267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腦老嫗小沙龍 的其他內容
單色速寫一筆搞定,容易上手且療癒,猶如無憂無慮的青少年,單純奔放,但有隱晦之處,難以明講。
年輕的你們,是否可以給我一個往後十年二十年可預見的未來,起碼在我還是活跳跳的時候。
一封短信被我翻來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腦海中不斷地閃現排骨是圓是扁的各種可能。
「海上只剩下船」特展展出至10月30日,只剩兩天。 萬聖節的周末,不必花錢住貴森森的福容飯店,滬尾一方有相同的View,而且穿著殭屍裝、吸血鬼裝、骷髏裝或南瓜裝去參觀展覽,一點也不違和。
因此,我打造了一家虛擬的獨立書店,滿足我從未實現的夢想。
文句雖短,卻撼動著不明究裡也不知所措的其他臉友,令原本熟稔且真實世界認識的朋友更是憂心,紛紛留言詢問及安撫。
單色速寫一筆搞定,容易上手且療癒,猶如無憂無慮的青少年,單純奔放,但有隱晦之處,難以明講。
年輕的你們,是否可以給我一個往後十年二十年可預見的未來,起碼在我還是活跳跳的時候。
一封短信被我翻來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腦海中不斷地閃現排骨是圓是扁的各種可能。
「海上只剩下船」特展展出至10月30日,只剩兩天。 萬聖節的周末,不必花錢住貴森森的福容飯店,滬尾一方有相同的View,而且穿著殭屍裝、吸血鬼裝、骷髏裝或南瓜裝去參觀展覽,一點也不違和。
因此,我打造了一家虛擬的獨立書店,滿足我從未實現的夢想。
文句雖短,卻撼動著不明究裡也不知所措的其他臉友,令原本熟稔且真實世界認識的朋友更是憂心,紛紛留言詢問及安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師』的年紀通常比學生大,學經歷通常都比『學生』好,天經地義。 所以, 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 那麼, 當老師說: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本文討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關係,強調教師與學生彼此相輔相成,以及對彼此應盡的責任。透過師生合作,可以讓教學達到最佳效果,並且訴說學生應該認真學習的責任,這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納稅人的福祉。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
Thumbnail
過去在高中擔任導師時,常遇到很多學生的疑難雜症,也不免帶到一些怪咖學生,久經歲月磨練,粹煉成一些金句,只要對症下藥,通常就可以逢凶化吉,再麻煩的學生都可以順利收伏。 針對喜歡奇裝異服、染奇怪髮色的學生:「奇裝異服帶來的不同是怪異,顯示不出你純粹的本質,在我眼裡你已夠獨特,不需再添加無謂的東西。」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師』的年紀通常比學生大,學經歷通常都比『學生』好,天經地義。 所以, 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 那麼, 當老師說: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本文討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關係,強調教師與學生彼此相輔相成,以及對彼此應盡的責任。透過師生合作,可以讓教學達到最佳效果,並且訴說學生應該認真學習的責任,這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納稅人的福祉。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
Thumbnail
過去在高中擔任導師時,常遇到很多學生的疑難雜症,也不免帶到一些怪咖學生,久經歲月磨練,粹煉成一些金句,只要對症下藥,通常就可以逢凶化吉,再麻煩的學生都可以順利收伏。 針對喜歡奇裝異服、染奇怪髮色的學生:「奇裝異服帶來的不同是怪異,顯示不出你純粹的本質,在我眼裡你已夠獨特,不需再添加無謂的東西。」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