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讀本

2022/11/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若不是好朋友陳建霖的極力推薦,甚至將書親自專程送到我診所來,我大概是不太可能會看理想的讀本這套書。
因為這是一群懷抱著理想、充滿熱情的大學教授,為高中生編的國文課本。一般總會想,課本再怎麼編,也就是課本,脫離學生時代,對於教科書就避之惟恐不及,哪會想去讀呢?
不料隨手翻閱,卻欲罷不能,花了好幾個假日時間,把一冊四百多頁的內容,目前出到第六冊的讀本,每本都詳細地一頁頁研讀。
這群教授的使命感來自於,他們相信國文教育就是一個民族靈魂基因的傳遞,是我們下一代的心靈教育,也是一個充滿理解、包容與創新的社會基礎。
的確,仔細想想,在一個人學習成長,建立生命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唯有國語文的課程是最有機會來承擔這個責任的,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裡,挑到適合的文章,透過這些選文的解讀達到那麼宏偉的理想呢?
想必這十多位教授一定經歷漫長的討論、爭執、不斷的開會與思索,才能選定這些文章,並分工寫出非常精彩的導讀。
這二十多年來雖然教科書已經不是由「國立編譯館」出的部定官方版本,名目上是開放出版社自行出版,但是教育部還是高度監管,若想被學校選用為教科書,還是每一篇文章都得經教育部審定。因此,前些年教育部對於課文選文篇章,文言文與白話文佔的比例稍加調整,就曾引起社會廣大討論。
在這套理想的讀本中,編選的教授認為雖然文言文在現在的生活中已失去應用價值,但文言文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記錄並乘載了我們整個民族數千年來的文明資產,不只是作為簡單的表達工具。
如果能夠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結構與意涵,才會對自己過去的文化、傳統的價值、祖先的記憶感到熟悉,親切,才會有根,有精神原鄉,那麼未來不管走到哪裡,學習到什麼新的東西,才會有一個文化主體來進行對話、吸收、辯證與改良。
至於白話文所該傳達與乘載的,應該是當下整個世界的文明與心智,應該包括更為深刻,廣泛的世界各地文學、重要著作的翻譯,而且教授們認為白話文學應該以「書籍」、以「本」作為單位,每個高中生在畢業前應該被要求讀完幾本白話文創作或翻譯的書籍。
換句話,由國文課本的文言文來認識我們文化之所由出,透過白話文認識與理解當下與未來可能的世界。
最近剛看完的第四冊白話文選的是薩伊德寫的東方主義,以及莎士比亞的暴風雨,還有愛倫˙波的推理小說金甲蟲。第五冊選了赫曼塞的徬徨少年時,以及波特萊爾的新詩貓。
連文言文的選文也很特別,比如第五冊選了朱熹跟陸象山兩人在鵝湖寺的一場辯論,這是兩千年來最精采最具學術深度的思想交鋒,「鵝湖之會」也成為文化史上著名的典故。
第四冊選了元朝周達觀寫的「真臘風土記」,還有宋朝孟元老的東京孟華錄,甚至清朝蒲松齡聊齋誌異裡的聶小倩。
看著編輯後記所寫,他們希望高中國文讀本應該具備的功能或滿足的指標洋洋灑灑十二項,想必該如何透過每一冊少少的十四篇選文來達成這些目標,一定費盡他們思量,事實上的確也是如此。
因為建霖的轉述,我知道這套書背後所花的心力與成本是很難想像的,但是大約雜誌版型全彩印刷四百多頁,每冊只賣四百多元。
我覺得因為這套書是以替代高中課本為目的所發行,想必一般社會大眾知道這套書的人不會多,其實蠻可惜的,因為導讀的文章真的是又深入又好看,尤其若能整套都看,剛好能補足自己當年不完整的國文教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