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六十九 【知妄本自真】

更新於 2024/11/10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經頌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六十九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覺王隨順世法。曲徇機宜。欲顯無相之門。先明有相之理。因方便而開真實。假有作而證無生。非稱本懷。但施密意。於四俗諦中,立第二隨事差別諦。說三科法門,謂蘊處界等。今欲會有歸空。應當先立後破。須知窟穴。方可傾巢。只如五蘊初科,四大元始,以何為義。
: 蘊者,藏也。亦云五陰。陰者,覆也。即蘊藏妄種。覆蔽真心。
雜集論云。蘊者,積聚義。又荷雜染擔。故名為蘊。如肩荷擔。此約俗諦所釋。若論真諦。無一法可聚。以各無自體。亦無作用故。
楞伽經云。佛告大慧。當善四大造色。云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薩摩訶薩,作是學。

彼真諦者,四大不生。

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已竟。名相妄想分劑。自心現分劑。乃至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
釋云。堪能妄想者。即計火大堪能成熟萬物之性。斷截色妄想者。即計可斷截性為地大。四大既空。五蘊無主。是以先觀色陰。從四大所造,展轉相因而生。四大中既無主宰。誰能合集以成色乎。以此觀之,色陰即空。色陰既空,四陰何有。

善學真諦,第一淨心。

不住一相,則無四大可生。故知一切莫非真覺。則一覺一切覺。統括一心無不覺故。外法本無名相。所見分劑,皆唯心量。以般若照五蘊皆空。聚沫之色既虛。水泡之受何有。陽焰之想非實。芭蕉之行唯空。幻識倏爾無依。空大湛然不動。窮四大根本,性相尚無。則六根枝條影,響奚有。身見既不立。妄境又無從。唯一真心。神性獨立。恒沙海藏。無量義門。該括指歸。理窮於此。不出一念。人法俱空
如持地經云。佛言。諸凡夫於見聞覺知法中,計得識陰,貪著念有。是人貪著見聞覺知法,為識陰所縛。貴其所知。以心意識合繫。故馳走往來。所謂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皆識陰所縛故。
不能如實知識陰。識陰是虛妄不實。顛倒相應。因見聞覺知法起。此中無有實識者。若不能如是實觀。或起善識。或起不善識。或起善不善識。是人常隨識行。不知識所生處。不知識如實相。
持世。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如是正觀。知識陰從虛妄識起。所謂見聞覺知法中眾因緣生。無法生法想。故貪著識陰。故知諸陰,不出一念法空之心。
所以永嘉集云。明識一念之中五陰者。謂歷歷分明,即是識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行用此理,即是行陰。污穢真性,即是色陰。

此五陰者,舉體即是一念。

一念者,舉體即是五陰。歷歷見此一念之中無有主宰,即人空慧。見如幻化,即法空慧。故最勝王經云。佛告善天女。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
: 處以何為義。
: 論云。識生長門義。當知種子義,攝一切法差別義。亦是處義。
: 界以何為義。
: 是界分建立義。以內外中間,各對待立故。
雜集論云。一切法種子義。謂依阿賴耶識中諸法種子,說名為界。界是因義。又能持自相義。又能持因果性義。又攝持一切法差別義。
: 何因五蘊,說唯有五
: 雜集論云。為顯五種我事故。
. 一,身具我事。謂內外色蘊所攝。
. 二,受用我事。即受蘊。
. 三,言說我事。即想蘊。
. 四,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謂行蘊。
. 五,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謂識蘊。
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義。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於餘蘊計執我所。
: 色蘊何相
: 變現相是色相。此有二。一,觸對變壞。謂由手足,乃至蚊蛇所觸對時,即便變壞。二,方所示現。謂由方所可相示現。
: 受蘊何相
: 領納相是受相。由此受故,領納種種淨不淨業,所得異熟。若清淨業,受樂異熟。不清淨業,受苦異熟。淨不淨業,受不苦不樂異熟。所以者何。由淨不淨業,感得異熟阿賴耶識。恒與捨受相應。唯此捨受,是實異熟體。苦樂兩受,從異熟生故。假說名異熟。
: 想蘊何相
: 構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構畫種種諸法像類。隨所見聞覺知之義,起諸言說。諸言說者,謂詮辯義。
: 行蘊何相
: 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念心造作。謂於善惡無記品中,驅役心故。
: 識蘊何相
: 了別相是識相。由此識故,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境界。
: 何因處唯十二。
: 雜集論云。唯由身及具,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謂如過現六行受用相,為眼等所持。未來六行受用相,以根及義為生長門,亦爾。唯依根境立十二處。不依六種受用相識。
: 處以何為相。
: 如界應知。隨其所應。謂眼當見色。及此種子等,隨義應說。
: 何因界唯十八。
: 雜集論云。由身具等,能持過現六行受用性故。身者,謂眼等六根。具者,謂色等六境。過現六行受用者,謂六識。能持者,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所依所緣故,過現六識能持受用者,不捨自相故。當知十八,以能持義,故說名界。
: 眼界何相。
: 謂眼曾現見色,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界相。眼曾見色者。謂能持過去識受用義,以顯界性。現見色者。謂能持現在識受用義,以顯界性。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者。謂眼種子,或唯積集,為引當來眼根故。或已成熟,為生現在眼根故。此二種名眼界者。眼生因故。如眼界相。耳鼻舌身意界相,亦爾。
: 色界何相。
: 諸色眼曾現見,及眼界於此增上,是色界相。眼界於此增上者。謂依色根增上力,外境生故。如色界相。聲香味觸法界相,亦爾。
: 眼識界何相。
: 謂依眼緣色,似色了別,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識界相。如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相,亦爾。
是以真諦不有。世諦非無。迷之則一二情生。悟之則性相無礙。故先德云。真俗雙泯。二諦恒存。空有兩亡。一味常現。

如瑜伽論云。

思正法者。乃至云何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諸蘊,相應言教。謂依四道理觀察。何等為四。
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云何名為觀待道理。謂略說有二種觀待。
一,生起觀待。二,施設觀待。
. 生起觀待者。謂由諸因諸緣勢力,生起諸蘊。此蘊生起,要當觀待諸因諸緣。
. 施設觀待者。謂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設諸蘊。此蘊施設,要當觀待名句文身。是名於蘊,生起觀待,施設觀待。即此生起觀待,施設觀待,生起施設諸蘊。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說為觀待道理。
云何名為作用道理。謂諸蘊生已。由自緣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別。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意能了法。色為眼境,為眼所行。乃至法為意境。為意所行。或復所餘,如是等類。於彼彼法,別別作用,當知亦爾。即此諸法各別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說名為作用道理。
云何名為證成道理。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苦空無我。由三量故,如實觀察。謂由至教量故。由現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證驗道理。諸有智者,心正執受。安置成立。謂一切蘊皆無常性。眾緣生性。苦性空性。及無我性。如是等,名證成道理。
云何名為法爾道理。謂何因緣故,即彼諸蘊,如是種類。諸器世間,如是安布。何因緣故,地堅為相。水濕為相。火煖為相。風用輕動,以為其相。何因緣故,諸蘊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何因緣故,色變壞相。受領納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識了別相。
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即此法爾,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爾為依。一切皆歸法爾道理。令心安住。令心曉了。
如是名為法爾道理。如是名為依四道理,觀察諸蘊相應言教。故知法性自爾。一切如然。未有一法而為障礙。了之無過。執之患生。但依觀待,作用,證成,法爾,四種道理觀察。則二諦雙通。一心無礙。
: 萬法唯識。正量可知。又云境滅識亡。心境俱遣。今觀陰入界等,如上分析。性相宛然。云何同境,一時俱拂。
: 上約世諦分別。似有非真。但立空名,終無實體。
所以首楞嚴經,微細推檢。陰入界處,一一皆空。非因非緣。非自然性。非因,即是不自生。非緣,即是不他生。既無自他二法,無法和合,即是不共生。非自然性,即是非無因生。四句無生。陰從何有。
又當觀此一念心,不從根塵離合而生。若言合生者。譬如鏡面,各有像故。合生應有兩像。若各無像,合不應生。若鏡面合為一而生像者。今實不合。合則無像。若鏡面離故生像者。各在一方。則應有像。今實不爾。根塵離合,亦復如是。當知即念無念,自他起處俱空。即生無生,離合推之無體。

破五陰文云。

佛告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來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曰。此破識陰也。瓶喻於身。空喻於識。若執有識隨身往來者。此處識陰滅,往彼處生時。如將此方虛空。遠餉他國。若此陰實滅。如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彼陰復生。如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故知虛空不動。識無去來。一陰既虛。四陰皆爾。
大涅槃經云。若人捨命之時,然心意識即生善道。而是心法,實無去來。亦無所至。直是前後相似相續,相貌不異。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
又佛告阿闍世王。如汝所言。先王無辜。橫加逆害者。何者是父。但於假名眾生五陰。妄生父想。於十二入十八界中,何者是父。若色是父。四陰應非。若四陰是父。色亦應非。若色非色合為父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色與非色,性無合故。大王。凡夫眾生,於是色陰,妄生父想。如是色陰,亦不可害。乃至阿闍世王,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無常。乃至識是無常。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則不作罪。
持世經云。佛言。是諸菩薩,如實觀時。知識陰虛妄不實。從本已來,常不生相。知非陰是識陰。像陰是識陰。幻陰是識陰。譬如幻所化人。識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識性亦如是。如幻性虛妄緣生。從憶想分別起。無有實事。如機關木人。識亦如是,從顛倒起。虛妄因緣和合而有。幻人豈有心識。木像誰稱覺知。比妄識而況同。從幻緣而似有。
大智度論云。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乾闥婆城。有人初不見乾闥婆城,晨朝東向見之。意謂實樂。疾行趣之。轉近轉失。日高轉滅。飢渴悶極。見熱氣如野馬,謂之為水。疾走趣之。轉近轉滅。疲極困厄。至窮山狹谷中,大喚啼哭。聞有響應。謂有居民。求之疲極,而無所見。思惟自悟。渴願心息。
無智人,亦如是。空陰界入中,見吾我及諸法。婬瞋心著,四方狂走。求樂自滿。顛倒欺誑。窮極懊惱。若以智慧知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願息。故知色陰如勞目睛,忽現空華之相。
受陰如手摩觸,妄生冷熱之緣。想陰如人說酸梅,口中自然水出。行陰如水上波浪,觀之似有奔流。識陰如瓶貯虛空,持之用餉他國。斯則非內非外。不即不離。和合既不成。自然亦非有。若此況是實。則五陰不虛。既並世相而非真。審知陰入而無體。唯是性空法界。如來藏心。無始無終。平等顯現。
是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如我先言。心想酸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酸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酸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澁。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消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想習。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
第五顛倒,細微精想。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承悟併消。事非頓除,非次第盡。
是以若見五陰有,即眾生世間。若了五陰空,即真諦世間。若達五陰實相。即中道第一義正智世間。難此五陰三世間外,更無一法能建能立。為俗為真。一代時教所詮。
除此別無方便。悟此成佛。迷此為凡。唯是一心,開合無異。何者。以一陰名色。四陰名心。從心所生,故稱為色。心是所依。色是能依。攝能歸所。但是一心。本末元同。體用常合。宗鏡大旨,於此絕言。

破六入文云。

佛告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曰。此破意入也。疏云。覽塵斯憶者。憶即是生。失憶為忘者。忘即是滅。失憶不離自心。妄謂為境。故云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者。吸習生住異滅,歸識心內。故云中歸。前念滅,後念生。無雜亂失。故云不相逾越。
故經云。心性生滅。猶如猿猴。當知見境生滅者。即是自心生滅相故。故云心生種種法生。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者。
謂眼耳取外塵境,剎那流入意地。從外入內。名為逆流。眼耳唯緣現境。至第二念緣不及故。故云流不及地。唯意根獨取。名覺知性。此覺知性,因前塵起,畢竟無體。以妄知強覺,成內眾生。因滅想凝空,為外國土。
經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迷湛寂一心,作內六入。更無別體。唯是真空。意入既虛。前眼等五入亦爾。

破十二處文云。

佛告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煖,及虛空相。當知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曰。此破意法二處也。夫分能標所。構畫成持。立境立心。皆是意法。先破其分別惑本。則前五根十處自傾。法處是所緣。意處是能緣。只如法處,為復即心不即心。若即心者,法則全心。心不見心,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之自性,為有知無知。若有知,則名心。不成於法。若無知,則不屬自心。同他心量。以知二處,俱無自體。則善惡無記三性等法。四種意根等心。皆同一性。無有能緣所緣之異。心境皆空
故論云。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則無相理現。有作情亡。因緣自然。名義俱絕。例十處色心,亦復如是。

破十八界文云。

佛告阿難。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
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
汝今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曰。此破意識界也。如十八界中,皆因意識建立。根本立處尚空。所生枝末何有。既無處所可得。又無界分可憑。事誑理虛。情危執劣。惡見之根株盡拔。妄識之巢穴齊傾。獨朗真心。圓周法界。
安國云。謂色等五塵界,是現量境。五識親證,都無塵相。如來藏中,頓現身器無塵相。六七妄想,謂有我法。想所現相,是分別變。分別變相,但可為境,而無實用。如日發焰,帶微塵而共紅。非實紅也。如水澄清,含輕雲而俱綠。非實綠也。若了藏性,則知塵境而為妄也。
故知諸法但從分別而生。分別既空。名相何有。夫人空易了。法我難除。不達法逐緣生,執有自體。
如攝論云。若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如二乘人,依麁分別事識修行。但了法中無我。不知法體全空。聞諸法空。生大怖畏。是知法空是本。人空是末。夜繩未曉。蛇想寧除。瞖目猶存。空華豈滅。

破七大性文云。

佛告阿難。識性無原。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何所發。
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辯。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
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麁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或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釋曰。此破識大性也。諦詳佛旨,本契無生。但以有情,唯迷妄識。以昏擾之性,起遍計於覺原。逐雜染之緣,沈圓成於識海。眠三界之夢宅,一覺而塵劫不惺。造四大之幻身,生滅而恒沙莫算。今推此識,決定無體。從緣所起,悉順無生。四句檢之,自含妙理。
此識了知為生於見者。如無明暗色空,元無見性。見性尚無,從何發識。此破自生也。
為生於相者。不從見生,則不見暗明。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何所發。此破他生也。
既不得自見之性。又不得他相之觀。自他既虛。即無和合。所以推云。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以動靜相乖。事非和合。此破共生也。
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者。若生於空。非相非見。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日屬朝陽。月含陰魄。時候晷刻。今古不移。各有所因。無因非有。此破無因生也。
四句纔空。百非俱殄。則妄計所執,內因外緣,心和境合,無因自然等。妄想情塵。皆無實義。狂華之影跡俱虛,不真何待。戲論之名言頓息,意解全消。虛空之性既融。
六大之體何有。以地大無性,四輪所成。水大無性,凝流不定。火大無性,寄於諸緣。風大無性,附物影動。空大無性,對色得名。見性從緣,和合而有。識性無體,如幻即虛。

且如火大無性者。如首楞嚴經云。

性火真空者。古釋云。性是本覺性。火是本覺火。皆是眾生心變。如第六識心熱,遍身即狹。若第八識中變起,即遍同法界。悟法界性,皆是我心中所變之火。
如西京崇慧法師,於大曆四年,在京與道士鬪能,入火不燒。是求觀音之力。何況自證。證得已後。入地獄中皆不被燒。今世間火,隨處發現。應眾生業力,多少隨意。如龍鬪,亦起火燒林藪。乃至雲中霹靂火。
如人欲心熾盛,火燒天祠。皆從心火起。由心動搖,故有火起。但心不動,即不被燒。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來得性火。三界火燒不得。如來自起智火,焚得舍利。其火猛盛。諸大弟子將水求不得。乃至龍王求亦不得。唯天帝釋云。我本願力始求得。雖有性火而不自燒。如刀能割,不自割。如眼能看,不自看。
如火大性唯心。七大性亦如是。隨心俱遍法界。法界本遍。由執心故不能遍。如三界中,三乘天眼,俱不能遍。唯如來無執,性合真空,故能周遍。
如般若經中佛自言。我以無執故,得真金身,圓光常現。
火燒天祠者。昔有漁師,河上見公主過。因生染心。思求不得。身漸羸疾。其母遂問病因。與作方便。日送鯉魚一頭。公主怪問。母直陳其事。遂許云。我因拜天祠。即潛相見。子知便喜。公主後來,正見漁人睡熟。撼之不覺。便繫帛子在手上。公主去後,漁人睡覺。見手上帛子。知公主來。心生恨憶。心中欲火內燒,自身爛壞。并燒天祠,房室淨盡。
所以三界有法。識外無文。皆從四大內外成。盡是一心虛妄變。何者。最初因不覺,故有業識。從業識因動,故有轉識。從轉識起見,故有現識。因見分,成相分。能所纔分。心境頓現。
古鈔釋首楞嚴經云。明妄非他,覺明為咎者。六識取塵,由業識發起。後有第七識執第八識中明,變起外四大。四大引起六根塵。六根塵引起六識。六識依六根塵。因外有色,內引眼根等。
明妄非他者。其妄最初,因自心動有風。因執有金。因愛有水。因求有火。皆是自心變起四大。還自分別結業受生。故非他累。
覺明為咎者。由強覺了本體明為咎。則無知覺明。有知明覺。如人見不淨,便生厭心。由分別故。以猪狗見,便生淨想。皆由強覺無明。但無分別妄見,唯見法性淨土。是知內外四大,地水火風,念念發現。
所以經云。或各各發明。若俱發明。
各各發明者。汝見圓明。知心欲取,失却本明性空。思想搖動,心生風輪。情愛相續,性感水輪。執心熾盛,金輪則現。求心若起,火輪方興。
若俱發明。初起強覺,四大俱現。如人恨憶,瞋則火生。身心動轉,以況於風。目中淚盈,而表於水。面發赤相,則表於地。是以內外四大,元是我心之性,以為自性。
又自第八識,變起根身器內外四大之相分,為自相。又因妄念而起。強覺而知。所以萬像森蘿欝然顯現。若能窮因體本。皆是自心之性。自心之相。於中妍醜憎愛,全是意識計度分別而成。既識根由。須存正智。但除強覺。一念不生。自然心境俱空。前後際斷
故知七大之性,性真圓融。一一大俱遍法界。皆是一體。如七顆冰,將火鎔為一水。亦如因陀羅網,同而不同。如水與冰,異而不異。乃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皆滿法界。一一微塵,亦滿法界。一一毛孔,亦遍法界。一一身心亦遍。皆如來藏
如香水海中,常說一切法。為諸菩薩,不見菩薩相。不見邪師相。不見生住異滅相。所以盡合真空。俱遍實際。如說龜毛兔角。焰水乾城。但有言說之名。且無實事。
例凡夫界中,所有見聞陰入之根。名色之境。亦但有其名。都無實事。今將世間共知龜毛易解之虛。破如今現執名色難解之虛。還同龜毛無所執著。即知從來所執一切境界。皆從識變。盡逐想生。
離識無塵,識寂則諸塵並寂。離想無法,想空則諸法皆空。因緣自然。俱成戲論。知解分別。本末無從。但有意言。都無真實。如此明達。頓悟前非。終不更待空裏之華,將期結果。取夢中之物。擬欲牢藏。杌見思空。繩消蛇想。渴鹿罷馳於陽焰。癡猿息弄於月輪。
遂乃靜慮虛襟,若陵空之逸翮。隨緣養性,猶縱浪之虛舟。畢故不造新。任真而合道。如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等。非是本來自然無因而有。非從今日和合因緣所生。但是識心,分別建立。
今破此識性。則七大性,乃至一切法皆空。如尋流得源。捕賊獲將。則無明怨對。生死魔軍。應念俱消。如湯沃雪。唯如來藏,妙湛明心。性真圓融,遍十方界。如波澄秋渚,含虛洞然。雲朗晴空,逈無所有。

所以首楞嚴經云。

佛告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是以先令照徹。心境分明。後乃頓融,須亡心境。
如華嚴演義云。謂此華嚴經中,教人觀察,若心若境。
如頌云。
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
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

此令觀佛心也。
又頌云。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此教觀佛境也。
次空心境頌云。
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
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無取即無境,無見即無心。
又頌云。
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
即空心境也。菩薩凡夫所有心境。觀照例知。
故經頌云。
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
又云。
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宗鏡錄》 卷六十九完

avatar-img
13會員
350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由是證真時必達俗。達俗時必證真。. . . 況無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是即心境渾融,為一法界。」— 永明延壽大師 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 性境不隨心者。性境者,性是實義。即實根塵四大,及實定果色等相分境。 言不隨心者。為此根塵等相分,皆自有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種生故。
「為止邪見,撥無涅槃故。說真有常樂我淨。此方便言,不應定執。既不執有。亦不撥無。如是乃名正智解脫。」— 廣百論云 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絃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今則念念成三世。念念識不住。念念唯是風。念念無主宰。」— 祖師云 佛言。如說名色繫縛眾生。名色若滅,則無眾生。離名色已,無別眾生。離眾生已,無別名色。亦名名色繫縛眾生。亦名眾生繫縛名色。
「如鏡鑒像而無心。妙湛圓明。寂而常照。故云常在正念。亦名正知。」—永明延壽大師 雙照有空。不住內外。似谷答聲而絕慮。如鏡鑒像而無心。妙湛圓明。寂而常照。故云常在正念。亦名正知。非是有念有知。亦非無念無知。有無皆想,俱非正知。但無念而照,名曰正知。若唯無念,寂而失照。若但照體,照而失寂。
「萬法唯識。夢覺一如。覺中所見,即明了意識。夢中所見,即夢中意識。分別之意既同。差別之境何異。」—永明延壽大師 唯識論云。如夢未覺不能自知。要至覺時方能追覺。覺時境色應知亦爾。未真覺位不能自知。至真覺時方能追覺。未得真覺恒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識。直須至真覺位時,方知一切皆是唯識。
「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唯識論云 三十唯識頌云。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為逼惱事。故四義皆成。且如世間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等事。亦如地獄中受罪有情,各見治罰事。亦有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此皆唯識。但是諸有情惡業增上。雖同一獄。然受苦時所見銅狗鐵蛇,牛頭獄卒,治罰之具或同或異。
「由是證真時必達俗。達俗時必證真。. . . 況無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是即心境渾融,為一法界。」— 永明延壽大師 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 性境不隨心者。性境者,性是實義。即實根塵四大,及實定果色等相分境。 言不隨心者。為此根塵等相分,皆自有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種生故。
「為止邪見,撥無涅槃故。說真有常樂我淨。此方便言,不應定執。既不執有。亦不撥無。如是乃名正智解脫。」— 廣百論云 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絃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今則念念成三世。念念識不住。念念唯是風。念念無主宰。」— 祖師云 佛言。如說名色繫縛眾生。名色若滅,則無眾生。離名色已,無別眾生。離眾生已,無別名色。亦名名色繫縛眾生。亦名眾生繫縛名色。
「如鏡鑒像而無心。妙湛圓明。寂而常照。故云常在正念。亦名正知。」—永明延壽大師 雙照有空。不住內外。似谷答聲而絕慮。如鏡鑒像而無心。妙湛圓明。寂而常照。故云常在正念。亦名正知。非是有念有知。亦非無念無知。有無皆想,俱非正知。但無念而照,名曰正知。若唯無念,寂而失照。若但照體,照而失寂。
「萬法唯識。夢覺一如。覺中所見,即明了意識。夢中所見,即夢中意識。分別之意既同。差別之境何異。」—永明延壽大師 唯識論云。如夢未覺不能自知。要至覺時方能追覺。覺時境色應知亦爾。未真覺位不能自知。至真覺時方能追覺。未得真覺恒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識。直須至真覺位時,方知一切皆是唯識。
「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唯識論云 三十唯識頌云。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為逼惱事。故四義皆成。且如世間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等事。亦如地獄中受罪有情,各見治罰事。亦有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此皆唯識。但是諸有情惡業增上。雖同一獄。然受苦時所見銅狗鐵蛇,牛頭獄卒,治罰之具或同或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 Python 中,處理檔案路徑時,反斜槓 \ 是一個特殊的字元,它常用於轉義序列(例如 \n 代表換行符號)。 因此,如果你直接在字串中使用反斜槓,可能會產生轉義字元的誤解。為了避免路徑中的反斜槓 \ 需要轉義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會導致路徑解析錯誤。 本文將提供幾種方法來解決此問題。 先
Thumbnail
2024.07.14 新竹縣政府 新竹縣政府持續推進十大交通建設,其中台68線接竹東東峰路新闢工程本月20日將於橫山鄉田寮集會所,舉辦「台68線接竹東東峰路新闢工程綜合規劃暨環境影響評估」計畫案的地方說明會,邀請民眾踴躍參與並表達意見。 縣府工務處表示,台68線終點止於竹東大橋,上坪溪兩側區域(
Thumbnail
卷積神經網路(CNN)是一種專門用於影像相關應用的神經網路。本文介紹了CNN在影像辨識中的應用,包括圖片的組成、Receptive Field、Parameter Sharing、以及Pooling等技術。通過本文,讀者將瞭解CNN在影像辨識領域的優勢和運作原理。
Thumbnail
基隆地檢新聞稿文義明確地定調違法「騙取搜索票」,即「騙票行為」的一種態樣,基礎型態都是以偽造文書或公務登載不實為主,從而後續引發進一步的基本權侵害:違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騙拘票型,例如2018年的新北斬手騙票案)、違法搜索而侵害隱私權等基本權(騙搜索票型,例如基檢的這件案子)。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棵二元樹的根結點, 要求我們計算滿足局部路徑節點和=targetSum的數目有多少? 註: 局部路徑節點和 =由節點a往下走到某個節點b,這個區間內的節點值總和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root = [10,5,-3,3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顆二元樹的根結點Root node,和指定的目標值targetSum。 問我們能不能從二元樹裡面找到一條從根結點到葉子結點的路徑,其路徑上的節點值總和恰好為targetSum? 可以的話,返回True。 無解的話,返回False。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在地端資料中心內建立Kubernetes叢集之後,如何針對網路進行更進一步的優化。除了CNI(容器網路接口)的設定,實務上我還會再另行建立Loadbalancer的機制。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 Python 中,處理檔案路徑時,反斜槓 \ 是一個特殊的字元,它常用於轉義序列(例如 \n 代表換行符號)。 因此,如果你直接在字串中使用反斜槓,可能會產生轉義字元的誤解。為了避免路徑中的反斜槓 \ 需要轉義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會導致路徑解析錯誤。 本文將提供幾種方法來解決此問題。 先
Thumbnail
2024.07.14 新竹縣政府 新竹縣政府持續推進十大交通建設,其中台68線接竹東東峰路新闢工程本月20日將於橫山鄉田寮集會所,舉辦「台68線接竹東東峰路新闢工程綜合規劃暨環境影響評估」計畫案的地方說明會,邀請民眾踴躍參與並表達意見。 縣府工務處表示,台68線終點止於竹東大橋,上坪溪兩側區域(
Thumbnail
卷積神經網路(CNN)是一種專門用於影像相關應用的神經網路。本文介紹了CNN在影像辨識中的應用,包括圖片的組成、Receptive Field、Parameter Sharing、以及Pooling等技術。通過本文,讀者將瞭解CNN在影像辨識領域的優勢和運作原理。
Thumbnail
基隆地檢新聞稿文義明確地定調違法「騙取搜索票」,即「騙票行為」的一種態樣,基礎型態都是以偽造文書或公務登載不實為主,從而後續引發進一步的基本權侵害:違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騙拘票型,例如2018年的新北斬手騙票案)、違法搜索而侵害隱私權等基本權(騙搜索票型,例如基檢的這件案子)。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棵二元樹的根結點, 要求我們計算滿足局部路徑節點和=targetSum的數目有多少? 註: 局部路徑節點和 =由節點a往下走到某個節點b,這個區間內的節點值總和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root = [10,5,-3,3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顆二元樹的根結點Root node,和指定的目標值targetSum。 問我們能不能從二元樹裡面找到一條從根結點到葉子結點的路徑,其路徑上的節點值總和恰好為targetSum? 可以的話,返回True。 無解的話,返回False。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在地端資料中心內建立Kubernetes叢集之後,如何針對網路進行更進一步的優化。除了CNI(容器網路接口)的設定,實務上我還會再另行建立Loadbalancer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