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與不及的哲學→從心態上來探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談談從近日發掘的心態問題,來講講過與不及在心理上或言語上的反應。
主題:過與不及的哲學→從心態上來探討

主題:過與不及的哲學→從心態上來探討

過於檢討自己的錯誤→〉造成自卑

檢討自己是一件好事,但是過度的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就不對了!

我可以對於我過去犯下的錯誤,或著對於某個人造成的傷害,我可以感到抱歉,但是不用一直感覺我欠對方。

如果你自己靜下心回過頭,發現好像曾經對不起某個人,你只需要靜心,靜坐,回想那個當下的人、事、時、地、物,然後呼請觀音上師或著與你有緣的光階層,請祂們當證人作證,你去告訴那個當時你所對不起的那個人的靈魂,與他好好的致歉。這樣就圓滿了。

不用一直罣礙在身上,把對他的歉意變成了虧欠,好似你欠他的一樣。並不需要!

因為你不是對方,或許那個當下你傷害了對方,但是對於對方來說,他或許並沒有感到那麼地受到傷害。所以你一直對他有所虧欠,反而把自己貶低,但是你們彼此之間沒有誰高誰低,這樣的罣礙並不好,而且會嚴重影響到自己的身心。

在光階層的見證之下,好好道歉,這一件事就圓滿。如果你的行為嚴重讓對方感受到是有很大的傷害,那麼對方自己會找人處理跟解決,如果你一直對對方感受到虧欠,那麼很容易把自己放在風口浪尖而不自知。

我在做自我療癒的時候,我會針對這件事的人、事、時、地、物,針對當時後當下的那一個人,去做療癒,所以我療癒我的過去生,就是針對我那的歲數的自己。

不急於檢討自己的錯誤→〉造成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的錯,不是我的錯。

這應該是做人處事最基本的,任何一件出錯的事,大家會急於推卸責任,不是我的錯。

但是我們自己的人生,自己要承擔,不能每次一有風吹草動,都是別人造成的不是我的錯。

孩子半夜哭鬧,因為婆婆帶,所以我帶回來都不好帶。

孩子一直哭鬧,一定是沾染了甚麼趕快帶去收驚。

孩子吐了,一定是婆婆給他吃了什麼東西,所以才會吐。

我睡不好,一定是阿飄來弄我,所以我睡不好。

當所有問題我們都丟給別人時,我們是否有想過,其實我們自己的問題最大?

關於孩子的問題,我覺得長輩沒有義務來幫你帶小孩,所以,自己一手帶,就沒有人可以怪罪,請怪罪自己。

如果自己帶,被長輩嫌,那就搬出去,自己住,沒有人管你。如果無法搬出去,那就要承擔相對應的結果。

我比較不能理解的是,做惡夢就認為是有阿飄在作祟,其實...真的不用什麼都扯到靈性。做惡夢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壓力過大。做惡夢有可能自己有創傷症候群。做惡夢有可能是...你睡前看鬼片造成的。

很多時候我們要多留意自己說的話,就像我的孩子,他們班有一位家長說:很後悔讓他的孩子念公幼。

問題是,每當孩子哭著不上課,家長就讓他不去上課。這難道真是公幼的問題?這難道都是老師的問題?自己身為家長都不用負責的嗎?一直請假都沒來上課,學校有課程進度阿,再來說我的孩子跟不上。老師出功課,又說老師出的功課太多。說真的...你要老師怎麼帶孩子?怎麼教孩子?

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

人比鬼更可怕,但是有的人覺得鬼很可怕,我只反問:你祖先不是鬼嗎?那你不怕嗎? 鬼跟人又差在哪裡? 鬼就是人死後沒有軀體的靈魂罷了! 鬼與祖先的差別只是再一個你認識一個不認識。說穿了,古人云:敬鬼神而遠之。便是如此,我們尊敬但彼此不相互影響。

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允許他們自己靠近,好比你看鬼片,就會吸引很多鬼跟你一起看,因為他們也很喜歡看,所以這都是你自己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避開我可以做選擇的,並不是都是被動接受的。所以,不要認為都是別人的責任,因為我沒得選擇,但是是你自己選擇「自己沒得選擇!」

結語:

過與不及的哲學我還在學習,因為我知道我還沒有做得很好,甚至有時候衝動,就沒想那麼多。

但是從生活中看到的例子,我都會提醒自己「過與不及都不好」,這不僅用在靈性上的學習,更是生活中的哲學,帶孩子也是,過與不及,會讓孩子太過於自信以至於太過目中無人,也可能打壓過頭變得太過自卑。

在夫妻的相處上,過與不及也不行,太過控制另一半的的行為舉止有可能造成另一半喘不過氣,如果完全不在乎對方,只要每個月的薪水,那麼另一半去外面偷吃,這也是可預期的。另一半要的是尊重,與愛跟關心。

為人處世的相處上,過與不及都不好,好比我的鄰居,他認為門口前是他的地(其實是馬路)所以不允許別人來停車,只要是別人停車,他就逼車。但是這件事的前提是,之前他讓他們停車,其他鄰居方便當隨便,就很隨便,也不打聲招呼。所以你說做人處事是不是才是最困難的?!

語言是一門藝術,好比自大驕傲,或許我們會說你很有自信。好比自卑,或許我們會說這個人好相處。好比自以為是,或許我們會說你有獨特的見解。好比特立獨行,或許我們會說你富有創意。

反之,亦然。所以說話是一門藝術,會說話或懂說話的人,會讓你感受到很舒心,但同時我們要學習聽懂他人語言背後的文字意涵,往往有時候會會跟表面說詞並不是那麼的相同。這些都是學習,其實就是人生的學習旅途。

我在這個學習上,一直保持:我的意見想法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信服,所以我尊重其他跟我意見相左的表達,只要我沒有聽到,我都覺得沒有關係。因為聽到會讓我的好心情受到影響。

因為我一直保持言論自由中的一句話:言論自由是以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意見。

一如「伏爾泰:我不同意你說的每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尊重你們與我意見相左甚至不一樣,但是不用對我說明你的想法或強迫我接受你的想法,這樣就是不尊重我。

但是在現今的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言論自由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所謂的尊重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ta身心靈療癒工作室
11.1K會員
426內容數
每個故事經由我探詢而看到,每個議題背後都有相對應的事情,每件事都是一個故事,療癒內心的深層,經由故事的發掘開始。
2024/11/26
近期因家中發生重大變故,讓我對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文中提到我家的龍龜,不僅是寵物,更在沉澱的時期中帶給我多麼可貴的陪伴與歡笑。透過與龍龜的互動,我感受到生命中的互補以及家庭支持的重要性,未來會進一步分享這段心路歷程。
2024/11/26
近期因家中發生重大變故,讓我對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文中提到我家的龍龜,不僅是寵物,更在沉澱的時期中帶給我多麼可貴的陪伴與歡笑。透過與龍龜的互動,我感受到生命中的互補以及家庭支持的重要性,未來會進一步分享這段心路歷程。
2024/10/28
這篇文章探討了將軍與我之間的一段幽默對話,關於睡覺時手指緊扣的原因。文章中提到的滿清十大酷刑及阿卡沙圖書館,增添了趣味與思考,挑戰讀者對於睡姿和身體互動的理解。這段對話不僅引發了笑聲,還引導我們思考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狀態。
2024/10/28
這篇文章探討了將軍與我之間的一段幽默對話,關於睡覺時手指緊扣的原因。文章中提到的滿清十大酷刑及阿卡沙圖書館,增添了趣味與思考,挑戰讀者對於睡姿和身體互動的理解。這段對話不僅引發了笑聲,還引導我們思考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狀態。
2024/10/19
本文分享了作者自2019年以來學習靈性過程中的體驗,特別是在面對家庭的金錢問題、家族關係及孩子健康等重大議題時的心靈轉化。透過靈性練習,作者學會如何調適心態,從而在面對不安情緒時找到解決之道。這篇文章探討了靈性學習對個人心理穩定的影響,並強調日常靈性實踐的重要性,讓每個人能夠應對生活中的複雜問題。
Thumbnail
2024/10/19
本文分享了作者自2019年以來學習靈性過程中的體驗,特別是在面對家庭的金錢問題、家族關係及孩子健康等重大議題時的心靈轉化。透過靈性練習,作者學會如何調適心態,從而在面對不安情緒時找到解決之道。這篇文章探討了靈性學習對個人心理穩定的影響,並強調日常靈性實踐的重要性,讓每個人能夠應對生活中的複雜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過度反省,有時候會讓你糢糊掉焦點。陷入一種自我責備的負面標籤裡。 在一段關係裡,不自覺的將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歸究於自己。 經常在想,為何對對方總是那麼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沒辦法跟對方好好說話。 一個人想了很久,也試圖從對方身上尋求到解答。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自己除了更加困惑,情緒沒有得到任何的
Thumbnail
過度反省,有時候會讓你糢糊掉焦點。陷入一種自我責備的負面標籤裡。 在一段關係裡,不自覺的將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歸究於自己。 經常在想,為何對對方總是那麼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沒辦法跟對方好好說話。 一個人想了很久,也試圖從對方身上尋求到解答。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自己除了更加困惑,情緒沒有得到任何的
Thumbnail
「對不起」、「請原諒我」 為何懺悔? 那懺悔又是怎麼回事呢?在我們的生命旅途中,總會碰到一些事或一些人,因為當時的能力不足,情感衝動,處世疏忽,或者個性缺失等等因素,而造成了遺憾,愧疚,懊惱,後悔等狀況(我們對別人);又或者別人因能力不足,情感衝動,處世疏忽,或者個性缺失等等因素,讓你感到害怕,不滿
Thumbnail
「對不起」、「請原諒我」 為何懺悔? 那懺悔又是怎麼回事呢?在我們的生命旅途中,總會碰到一些事或一些人,因為當時的能力不足,情感衝動,處世疏忽,或者個性缺失等等因素,而造成了遺憾,愧疚,懊惱,後悔等狀況(我們對別人);又或者別人因能力不足,情感衝動,處世疏忽,或者個性缺失等等因素,讓你感到害怕,不滿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談談從近日發掘的心態問題,來講講過與不及在心理上或言語上的反應。
Thumbnail
談談從近日發掘的心態問題,來講講過與不及在心理上或言語上的反應。
Thumbnail
「哪有這麼誇張?那我不是更該難過?不要想那麼多。大家都是這樣啊!你應該...」以傷心當事人的角度,回應糟糕應答。
Thumbnail
「哪有這麼誇張?那我不是更該難過?不要想那麼多。大家都是這樣啊!你應該...」以傷心當事人的角度,回應糟糕應答。
Thumbnail
這幾天,我分別跟孩子們聊,二個孩子年齡差了五歲,雖然說的語句略有不同,但大意是一樣的:「不要覺得生病了,或是做錯了什麽就是對不起或拖累了媽媽,會生病很正常,因為是身體在提醒我們,是不是壓抑或忽略了什麽痛苦的感受,是不是沒有聽身體說話,沒有照顧好自己。 大寶點頭紅了眼眶,小寶則是抱著我默默哭了很久。
Thumbnail
這幾天,我分別跟孩子們聊,二個孩子年齡差了五歲,雖然說的語句略有不同,但大意是一樣的:「不要覺得生病了,或是做錯了什麽就是對不起或拖累了媽媽,會生病很正常,因為是身體在提醒我們,是不是壓抑或忽略了什麽痛苦的感受,是不是沒有聽身體說話,沒有照顧好自己。 大寶點頭紅了眼眶,小寶則是抱著我默默哭了很久。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