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的《人生思考題》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大家好,歡迎來到Together,一起讀,我是Aileen,今天要跟大家一起讀的是『人生思考題』哈佛教育學院院長提出的5+1個人生重要問題,作者是詹姆斯萊恩也就是哈佛教育學院的院長,這本書初版於2017年。這本書的緣由是他2016年在畢業典禮上給畢業生的演講,作者當時也沒想到,他的一篇演講會在美國瘋傳,甚至連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台灣也有他的聽眾,而誕生了這本書。人生,不就是到處充滿了驚喜?
我一開始看到人生思考題的時候,第一直覺就是該不會是什麼5W1H的問題像是誰負責?何時完成?為什麼要這麼做?地點在哪裡?要怎麼做這種問題,後來又注意到這本書的封面有個大大的WAIT的字樣,也就是等等的意思。我當下的就想說還是作者想表達生命的旅程中總會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讓自己稍稍暫停一下,深呼吸再做決定也不遲,但當我翻開書後,我才發現,作者想說的跟我原本以為的都不一樣。
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五個人生中最重要的基本疑問句,來幫助我們釐清生命中的每個狀況發生時,要注意的細節、關係建立及核心價值。而這些問句,除了自己拿出來詢問之外,也希望當聽到別人對我們提出這些疑問句時,可以了解對方的原因,這樣的互動才能讓雙方一起解決問題。今天,我將與你一起了解這五個疑問句並且一起思考這五個疑問句是否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呢?
第一個問句是:等等,你說什麼?
我覺得這個問句很有趣,有些人可能覺得等等兩個字很像贅詞,但其實等等兩個字根本是這個問題的靈魂,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語氣就會有不同的表達。等等,你說什麼?很像在形容你剛聽到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你有點訝異跟無法接受。
像是你的好朋友跟你說,我昨天登記結婚了,你可能會當下回他,等等,你說什麼?或是你的老闆在五點的時候跟你說有個報告希望你現在可以加班完成,也許你沒有說出口,但內心的疑問就是,等等,你說什麼?書中提到的是作者的老婆在臨盆之際,醫師跟作者說他會像擠橄欖子一樣壓著孕婦的肚子把小孩擠出來,作者當下腦海閃過那個敘述的畫面就緊張的跟醫生說,等等,你說什麼?
這個問題的使用方式不是當作一個語助詞,而是打從心裡提出問題,其實會問出這個問題,代表的是你希望對方再重複一次,因為你不確定對方的動機,而確實這個問題也是華人社會中比較少會說出口的問題,因為可能會擔心對對方有所冒犯,但這樣的恐懼其實只是浪費彼此的時間,並且增加更多無謂的假設。這個疑問句就是請對方進一步說明的好開頭,透過對方的說明解釋,才能更進一步的了解對方達到雙向溝通。勇敢的使用這個問句,也是讓我們在表達自己的意見前,可以讓對方先說清楚他的想法,以避免自己獨自下的結論或評斷,尤其氣氛越緊繃的狀況下,我們更要透過了互動避免自己做假設。也許得到對方的答案後,你還是不完全認同,但至少你理解對方提出的原因,而這樣的瞭解將會拉近我們跟其他人的距離。同樣的,請你記住,對你提出這個問句的人,可能只是需要你進一步的解釋,才能了解你的動機。
第二個問句是:我想知道?
這個疑問句不是一個完整的問題,比較像是一個問題的開頭。通常都會接,我想知道為什麼blablabla或是我想知道可不可以blablabla。像是小朋友會問,我想知道為什麼要上學?書裡提到的案例是,作者曾經在荷蘭待一段時間,有一天他在家裡附近的公園跑步時他發現草皮居然有兩個顏色,他腳下的是深綠色的而前方那塊是淺綠色的,他沒有多想就向前跑去,結果他就掉進河裡了,原來那塊淺綠色的區域不是草地而是河上的綠藻。如果當時,他有多問一句,我想知道為什麼草皮的顏色不一樣,也許就可以避免這個狀況。
這個問句的使用方式就是很單純的好奇心需要被滿足,就像小朋友提出他想要知道為什麼要去學校,如果身為家長可以滿足他的好奇心,讓他知道上學真正的意義,他就可以知道他每天上學的原因而不是只是為了家長的要求或是社會的規範去完成這件事情。每一個問題,都可以為我們開始一連串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可以讓我們重新看待這個世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沒有什麼特殊才能,只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他也說過:重要的是,不要停止發問,千萬不要失去神聖的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用來面對這個世界,也可以用來對自己提問。對自己保持好奇,也許才能打破對自己的設限。像是,我們也可以問自己,我想知道我可不可以去玩高空彈跳,也許高空彈跳不在原本的人生清單,但透過這樣的自我提問,可能就為自己創造了另一個嘗試的選項。
第三個問句是:至少,我們是不是能夠?
這個疑問句跟前面兩個比較不一樣,他不會單獨存在,通常會穿插在一系列的討論問題。在討論中,參與討論的人總是會有各自的立場。有的時候雖然立場不同,但方向一致,而有的時候立場不同,方向也不同。透過這樣的疑問句來打破彼此僵局,尋求跟對方的共識進一步創造發展的空間。
拿我自己的個案來說,剛結婚時,每碰到假日我的另一半會希望可以一起回婆家,而我希望他可以帶我出去玩,但週末就這麼兩天,我們想要的卻不一樣。就變成了這週他帶我出去玩不回婆家,下週我們回婆家不出去玩,但其實每週都會陷在回婆家還是出去玩的選擇題中。後來,我先生開始思考至少,我們是不是能夠挪出一天陪父母,就這樣,我們依然回婆家,但他會安排個簡單半日遊的行程出門玩、或是我們一起開發新餐廳、甜點店然後再一起回婆家。
至少,我們是不是能夠這樣的提問,也許不能化解所有的問題,但卻能夠擴大彼此的交集,進而找到共識。因為提出的人,隨著問題拋出就試著將自己的需求最小化,並且有著開放的心態來尋找一個共識讓這個討論可以繼續前進。有時候最重要的決定就是開始做,因為擔心不能完美的符合彼此的想法而裹足不前才是真的問題所在。如果你願意提出這樣的疑問句,就表示你也了解現在的問題可能也不是一次的決定或對話便能解決,但透過這個提問可以讓我們跨出第一步,衝出起跑線。
第四個問句是:我能夠幫什麼忙?
這個提問相較於前三個問題,就比較常發生於生活中。幫助別人是人類最可貴的本能,但時刻警惕不要掉入『救世主情結』也很重要,不要用自己主管認定對對方好的方式去幫助對方,而是透過『我能夠幫什麼忙』這樣的提問請對方提供指引才真正有效的幫忙。
書中提到一個案例,作者有一次跟車友一起綠非洲單車旅行,全程達1600公里以上,抵達終點時,他們住進了飯店,晚上與大家一起慶祝。當晚,他們到其中一位車友尼爾森的房間邀請他一同前往,對方來開門時,他們發現對方口齒不清,所以當下大家都覺得可能是尼爾森太開心了,自己已在房間慶祝起來所以喝醉了,所以他們一群人就自己前往餐廳吃飯。吃晚餐時,作者的太太覺得有點不放心,她就再去敲敲尼爾森的門,並且問,我們能幫你什麼忙嗎?此時尼爾森依然口齒不清,卻說了一些字母及號碼,過陣子才恢復說他覺得腦袋像是要炸開一樣。於是,大家就緊急把尼爾森送醫,後來醫生告知,幸好他們及時,要是他們當時沒有再問他能夠幫什麼忙,他可能會在飯店喪命。
詢問自己可以幫什麼忙,不僅可以以最尊重對方的方式提供對方需要的幫助,更可以促使對方發現問題,並且將問題說出來。有的時候,其實對方可能不需要你的實質幫助,但需要你的聆聽讓他對於當的情緒有所抒發。這個提問是良好關係的基礎,當你開啟了提問表示你尊重對方也表示你在聆聽,今天你幫了他人的忙,很可能以後換別人幫你忙,這不就是一種愛的循環?
第五個問句是: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最後一個提問則是幫助我們釐清核心問題的提問,可以用來幫我們區分什麼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又是無關緊要的。
我們每天可能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論是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的,但就因為想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我們的時間很有限,因此了解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才是區分這些事情輕重緩急的依據。
我們的一天中可能會發生,家人身體不舒服需陪同就醫、公司有重要年度會議需要參與、客戶來訪需陪同、朋友生日邀約、很難報名且費用昂貴的課程都發生在同樣的一天,而你會如何選擇?這個狀況題沒有標準答案,真正的結果來自於對你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許多年前,趁著年輕,我拿到了一個外派的工作機會,出發後我的家人身體檢查出了狀況。在掙扎中,我選擇了離開那份工作,回來陪伴家人。當時,我也一直在問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對我而言,家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選擇離開了那份工作回來陪伴照顧家人,幾個月後,我的爸爸離開了,雖然現在聊起來還是會很難過,但至少我做了選擇,而這個選擇呼應了我最在意的事情。因此,我還是很慶幸我擁有與家人相處的最後時光。
因此,我們都要常常提出這個問題,不只問自己,還要誠實且勇敢的說出答案。因為這個問題不只能幫助我們發現事情的關鍵還可以幫我們找到生命的核心。
透過常常詢問上面的五個提問,最後我們也可以想想:今生今世,你是否了無遺憾?
人生中會遇到的問題有太多種,但至少從這幾個問題著手可以帶給我們很好的指引。透過等等你說什麼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對方,我想知道為什麼則是好奇心的開始,至少我們是不是能夠可以尋找共識有所進展,而我能夠幫什麼忙則是良好關係的基礎,最後真正重要的是什麼能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核心。
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看起來很像是一些教育文章,要告訴你面對人生應該有的態度。但內容跟我預設的差異很大,我很喜歡作者丟出來的五個提問不僅可以幫助我了解事情的本質、增加與他人的關係還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書中有帶到很多的故事,讓讀者可以明確了解這些提問帶來的效果並且思考自身的生活中,可以如何去應用他。哈佛學院的教授們,除了知識外,總有許多豐富的人生經驗可以分享。
現在開始,碰到問題的時候,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那就問吧!
今天的內容希望你喜歡,如果你也有其他生活的故事想跟我分享,都可以跟我說唷!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也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且推薦給你身邊也喜歡閱讀的朋友,也歡迎留言寫下你對這集的想法與意見,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美好的一天,together一起讀,與你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