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先建立三個態度

2020/07/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常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學思考也一樣,調整好了姿勢,要跑到終點,只是早晚的事情。
奧斯卡在「哲學實踐的藝術」一書寫道:「態度」的英文是「attitude」, 跟「aptitude」(天資)同樣衍生自拉丁字「agere」,意思是 「行動」:態度和代表「能力」的天資,兩者彼此緊密相連,都是行動的條件。
那麼提問的態度是甚麼呢?

提問的第一個態度是「就事論事」。

先談理解對方談話內容,才談提出問題,提問必須相關,而不能是聯想。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不簡單,需要有紀律。否則,怎麼會有雞同鴨講這句話?

第二個態度是「真心想知道」,排除預設立場,放開自我侷限。

我記得剛開始上哲學思考的時候,每次我舉手,阿北都記得補上:「你是有提問? 要提出反饋? 還是有反對意見?」 我初時沒發現只有針對我他會這樣說,但久了以後我發現他應該是觀察到我常常用提問包裝反對的意見。我自己看懂以後,也觀察到周遭的人,用提問包裝反對、責罵的情況,處處可見,用幾個徵兆便可清楚。
媽媽指著翻倒的果汁大聲質問:「為什麼做事這麼不小心?」時,小孩嚅囁地說:「因為....」話還沒說完,媽媽已經發飆:「你不要老是找一堆理由!」小孩也頂嘴:「你為什麼都不聽人家說話!」媽媽不想聽小孩的原因,小孩也不想聽媽媽的,假裝成提問的指責,只是想發洩情緒。
媽媽說「你難道不會冷嗎?」,老師下課前的最後一句話「還有人有問題嗎?」都只是假問題。久而久之,問題成了一種掩飾情緒的手法,再也沒有人尊重問題裡的好奇心,也少人好好在針對問題回答了。因此,第一個徵兆,是被情緒淹沒的提問,多半有強烈的預設甚至指責。
第二個徵兆,是使用「難道是」「真的是」「每個人」或「一定」「絕對」這樣的詞彙,多半是反對意見。因為事情總有例外,但不能用例外來反駁大方向。
第三個徵兆,是連鎖式的問題。通常前面的一個一定是假問題,目的只是確認。例如學習到一個新的概念,總會與我們過往的經驗衝突,常聽見人這樣發問:「貪婪一定是不好的嗎?人類進步的動力不就是因為貪婪嗎?」說這句話的人,其實只是要包裝他的意見「貪婪不一定不好,人類進步的動力就是因為貪婪。」。既然如此,我們可不可以學會真性情一點,就勇敢地說出反對意見呢?
第四個徵兆,是牽拖各種證據(這個我最常犯哈)。最常見的是舉證某種名人或專家的話語:「可是某某人說XXX,那這樣還會是XXXX嗎」或是舉出各種數據。
第五個徵兆,是是已經隱含強烈的預設立場。例如:「為什麼兒童可以自然的提問,而我卻不行?」把兒童與自己相對,是已經預設了年紀的變數,不知不覺把問題簡化了,自然沒有想要知道這個為什麼真正的答案。

第三態度是提問是為了激發思考,而不是追求正確答案。

問題有兩種,一種是「知識性」的問題,一種是「思考性」的問題。
知識性的問題,追求標準答案,大部分是”How”或”what"問句。例如:「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多少?」即使問題沒有必然的答案,但能夠被歸納出幾個答案的也算是。例如;「如何成功?」「如何提出更好的問題?」「如何定義提問的質量?」你可能會羨慕知識很多的人,但有沒有想過喜歡問知識性問題的人,喜歡提問之後得到答案的安心感,是喜歡控制的人?
思考性的問題,是開放性的,大部分是"Why"的形式。問的是:「人為甚麼要成功?」「人為甚麼要存在?」甚或是心平氣和的「你為什麼生氣?」「你為什麼挫折?」喜歡問思考性問題的人,除了思考能力要好(不然就會有無窮盡的煩惱吧?),面對未知的世界,越挖越深的問題,更是考驗安全感及面對恐懼的能力。
你常問思考性的問題嗎? 你喜歡被問思考性的問題嗎?如果沒有,也許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喜歡冒險。
Shadow 浮光掠影
Shadow 浮光掠影
生命不過是一襲行走的影子。 在浮光掠影的人生旅程上,拾起各式不經意的美好與精彩。 而正是因為世界太美好,才值得我們奮不顧身地保護。 兼談旅行 | 設計 | 藝術 | 永續 | 循環經濟 | 哲學思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