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五個問題,改變你的一生!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也曾經歷過嗎?
老闆要求你做出方案一的提案,當下你認為方案一根本不比方案二,但由於他是老闆,又或者你是新來的員工,你最後選擇一聲不吭的接下這個任務,並在指定時間完成提案,這時後老闆卻回過頭來告訴你他要的是方案二並不是方案一;之後忙了一天發現人已經累癱了,但事情卻還沒有解決;又或是跟別人發生爭執,卻好像永遠也沒有個結論?
今天介紹簡單的五個問題,有助於幫你告別人生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五個問題,源自James Ryan(以下稱萊恩)的著作「Wait, What?」,台灣譯為「人生思考題」。
萊恩為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第11任院長,並將在今年前往母校維吉尼亞大學擔任校長一職。
這本書其實是來自萊恩某一年對哈佛畢業生的演講內容,萊恩認為與其要求對方回答出你想要的正確答案,問出正確的問題更有助於人們釐清難題、理解對方,進而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最後,他總結出他在人生中能夠問出最重要的五個問題:

問題一…等等,你說什麼?/ Wait, What?

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在他的書中「快思慢想」提過,人們慣性依靠系統一,也就是本能、直覺運作的腦。
雖然我們不願承認,但這種情況在上了年紀之後通常會日益嚴重。
隨著我們對世界認識的更多、學到的更多,我們更容易運用過去的感覺、經驗、本能代替邏輯、事實、理智。
也就是說遇到訊息、事件,我們有極大的可能運用我們的直覺,選擇性的做出決定,例如:
我們可能自以為理解自己的另一半而「反射性的」買下他平常喝的飲料而不是他今天早上請你幫忙買的那杯、聽到電信股便以為是定存股的好標的而忽略這幾年的產業變化。
這些情境常常發生在我們熟悉的人、事、物身上,但在這些自以為是過後,結果往往與預期的成果相去甚遠。
你能夠想像當我們問出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等等,你說什麼?」,結果會有多麼不同嗎?
萊恩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放下你的所有自大、認知或是恐懼,誠懇且不厭其煩的問出「等等,你說什麼?」。
藉由丟出這個問題,有助於幫助你重新釐清問題,並能有效降低對方說話的速度,這些都是通往有效溝通的第一步。

問題二…我想知道 / I wonder

萊恩表示這句 I wonder 可以接上 I wonder why? (我想知道為什麼?)或是 I wonder if?(我想知道能不能?),搖身一變成為了萬能的問句。
人類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差別就在於我們利用腦袋思考、決策,做出更有利於自己的決定,時時刻刻問自己這些問題並不是要培養你成為一個白日夢大師(例如:每天自問我想知道能不能成為百萬富翁…),而是希望你能夠對生活周遭的事情充滿好奇心(例如:我想知道為什麼XXX不在軌道上、我想知道我能不能對XXX做出什麼改變),而當人們充滿好奇心接踵而來的便是認識、理解、解決辦法,就像萊特兄弟當年對人類能不能飛翔產生好奇一樣,當你擁有好奇心你將擁有更好的思考品質、更佳的決策效果,成為更好的人帶給社會更大的幫助。

問題三…我們是不是能夠? / Couldn’t we at least?

相信文章開頭的情況大家都曾經遇過,諸如此類的事情日復一日的發生在生活中:談判陷入僵局、因為小孩教育問題與老婆吵得不可開交、開會陷入永無止盡的爭論。
這種情況是我們最不樂見的(除非你的職業是心理諮商),尤其是發生在開會的時候,本來最應該解決問題的地方卻演變成另一個問題。
落入此種情況的大多數時間人們已經失去焦點,開始掉進情緒的操縱,大家開始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而不是真正需要討論的議題本身,最後爭論的事情很有可能不是當初的議題而變成誰對誰錯的意氣之爭,這種時候就是大家開始引經據典、暗度陳倉,為的就是能在爭論中佔得先風。
但適時提出「我們是不是能夠?」會送出願意妥協、解決問題的訊號,能夠有效暫停先前的爭吵、緩和情緒,助於大家找回遺失的焦點,重新回到原本的問題上,並設法在這之間找出平衡點,取得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共識。

問題四…有什麼我能夠幫忙的?/ How can I help?

我們都相信人性本善。
大家也都熟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描述台灣濃厚的鄉土人情味,充滿熱心助人與樂善好施的故事,但你曾有想過這些幫助的背後是不是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TOMS是一家美國品牌鞋子,宗旨就是著名的「 ONE FOR ONE」,也就是你買一雙他們的鞋子,他們會捐一雙鞋子出來給他們認為有需要的國家,例如:非洲。


圖片擷取自美國官網
看似賺人熱淚的故事背後,弔詭的事情來了。
早在2011就有人對這種「買一雙,送一雙」的宗旨提出質疑,而後又有大批的研究指出:免費送鞋子給當地民眾將會對當地的經濟產生無可抹滅的破壞。
因為免費鞋子的出現,當地製鞋工廠將面臨無法抵擋的競爭,若當地產業毫無生存空間,經濟水平將無法改善,人們將再一次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當中,而這些會發生只是因為我們天真的認為:「什麼?原來非洲當地有製鞋工廠?」
這就是俗稱的「救世主悖論(Savior Complex)」,當你擁有資源、有能力給予的同時,你也以為你清楚知道對方的需求是什麼,就像TOMS認為非洲人缺鞋子,所以免費送出球鞋將會是對他們最好的幫助一樣。
當初這個品牌在台灣也是蔚為流行,尤其是他的「 ONE FOR ONE」觸動了我們以為「偏遠地方都需要鞋子」的救世之情。
相信TOMS創辦人Blake Mycoskie絕非有意促成這樣的爭議,雖然在提供免費鞋子上飽受撻伐,但不容忽略的是TOMS也在很多社會公益上盡心盡力,例如:當地水資源的基礎建設。
也許Blake Mycoskie當初從來也沒有想過非洲可以有一座製鞋工廠,也許他認為提供鞋子給每位非洲人重要性大過當地經濟,但不論他立意為何,這個爭議肯定是他當初始料未及的結果。
藉由問出「我可以幫你什麼?」取代「我想幫你什麼」,真正去了解受施者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認知給予幫助。
摒棄自己的「救世主情節」,將能夠大大提升我們樂善好施的品質。

問題五…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 What truly matters?

萊恩舉他老婆生產為例,當他老婆真的開始陣痛時,他發現當下所有人關注的重點竟然都不在他老婆身上:出門前老婆在擔心家裡的狗有沒有餵過,到了停車場萊恩還在擔心停車費多寡而無法選擇要將車停在哪裡,候診時醫生還請他在旁邊坐著稍等一下跟一般病患一起等候,門診的住院醫生看診時在意的是自己有沒有穿鞋套。
一連串雞毛蒜皮的小事之後,就是小孩的頭都已經在洞口了,媽媽痛得要命,還要盡力忍住不讓小孩掉出來。
故事聽起來也許很誇張,但事實就是,我們的注意力常常無法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投資也是一樣的情況,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隨時隨地都有數以萬計的知識、數據轟炸著你。在投資這行可以說是箇中翹楚,我們接受到的訊息數量可以說是最頻繁、駁雜的。
一個人可能因為敘利亞內戰、川普當選、貿易大戰,甚至是台股萬點所導致的恐慌而拼命賣出持股,但對我們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乃是公司技術和產品有沒有競爭力、公司賺不賺錢、經營階層是否曾經做出違法欺瞞之事,當大部分人因為無法看清真正重要的事情而做出不理性的行為,那就是該你出手的時候了。
巴菲特當年投資美國運通時也是因為美國運通當時公司沾惹上醜聞而需要背負巨額賠款,但巴菲特在仔細評估公司的現實情況後,發現賠款金額沒有市場預期的巨大、商店仍然接受美國運通卡,公司賺錢的事業依然持續運轉,這才是真正需要你花時間下去了解的主要內容。
想想「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能夠將你拉回現實,切斷所有外在的干擾因素,專注在現在真正需要被完成的任務上面。
當你之後面臨類似問題而無法抉擇時,試著畫出下面這個象限圖,也許就能夠釐清現在你最應該完成的事情了。

沒有人能夠保證當你問出這五個問題後生命就可以獲得一帆風順、步步高昇的成就,但也千萬別小看這五個問題。這些問題其實囊括了人生哲理、生活處事、時間管理、動機激發,尤其是在問出這些問題後,你將會更加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後面代表的意義。
時下社會所流行標準化、制式化的風氣之下,大多數人並不具備這種能力,人們不是無法認清問題的本質,就是受環境所迫心有餘而力不足。
若你能夠建立起問這幾個問題的習慣,我們相信不論是在友情、愛情、工作,或是人生漫漫長路之上,這將會是你極為有利的護城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0會員
112內容數
時間投顧的基本資料,讓對我們有興趣的朋友,能夠更快了解我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