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標與實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路標

路標


什麼是“路標”,又何為「實情」

多數來講,人們口中的“名詞”

乃至定義,或是我現在寫的「文字」

本身的概念,都僅是路標

這樣的東西

充其量,只能「指出」

”那個“東西在”那裡

僅僅只能描述事物而已

無法直接“代表”事物本身




文字


文字定義最終無法使人了解事物的真正面貌


唱片

唱片


為什麼會有「圖像學習」

而又為何有人認為

許多文組人講話在“打嘴炮”

本身的巨大關鍵就在於

人類認知外在使用的官能

最初,其實並不是文字

小時候,我們並不是藉由“玩具”

這個文字單字,去認知玩具

而是因為「摸到」玩具,而認識它





本身


故認識物件本身顯得格外重要


人


人們勢必得學習去“拋棄”定義

就其「本來面貌」去認知

這裡面牽涉到一個重點

就是智識的層級

不能只停留在「人類」

很多哲學,政治,法律的辯論

最後,會產生詭辯

或是模糊焦點,亂套事件的空間

就是因為,討論者都太聚焦在「人」




人與物


不要把人當人看


腳踏車

腳踏車


無論是解決問題,或是提出問題

亦或只是單純創造一個事物

其中,都不是由“他人”的感受主導

今天製作一款科技產品

或是,完成一件藝術品

真正使其成功的關鍵

是在於,面對“心”這個東西本身

而由「心」做為鑑別,指導的關鍵

才會延伸出,相應的靈感與技術






科學與人文


這議題猶如左右派一樣,是歷久的假議題


花


真正去“做”東西時

經驗與體驗會反饋一個真理

就是,“唯有完善事物本身”

一切才有後續,一個好的作品

或是產品本身一定也牽涉到

他人的感受,利益與需求

但,就製作的過程與出發點本身來說

卻不是去想那些,而是單純沉浸本質

去想著,如何「做好」這件事





洞見


洞見的英文是 insight


閱讀

閱讀


處理一個“人”際,或人事問題時

一樣,需要的是想

事情的根本來說,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好的

然後,又能使其如何發展

可能性在哪,我能做到嗎,如何做?

撇除世間多餘雜念,映進去問題本身

邊感受,邊思考,然後觀察自己

整個過程,是往內心去的




詭辯


那些人的詭辯


黑白

黑白


詭辯是什麼,為什麼有人會詭辯

為何,有人會認為他人在詭辯

在我看來,有時候雙方都不是故意的

而是彼此,都陷入一個盲點

就是忽略眼前的“事件”「個案」

拘泥於一些 “價值觀” 「信念」

價值觀與信念本身是對的,也是必須

但,任何由文字所構成的意象

都只是一個“標籤”,而並非事物本體




遊戲


文字遊戲來自於忽略事件本身


沙漠

沙漠


就像我之前提過的「民主」本質

以及權利與義務

還有,關乎做人的基本良善是非

我的同學,把不來上課,卻要有分數

這樣的想法,包裝成“民主”一樣

代表,他們不理解民主背後

包含的契約精神,與法治基礎

把集體片面毀約,看做成是人民自決

就是搬弄文字標籤,會產生的現象





素養


沒有民主思維與現代觀念,並不是暴君所獨有的


躺


多數人,或許知道當皇帝是不對的

但是,他們不清楚皇帝是怎麼來的

任何的“胡來”,“霸凌”或是不誠實

都是造就「獨裁」的基本條件

包括,為了自己私利,利用他人

不想遵守規則,不想付出

只要求成果,約定好的做不到

不清楚自己的範圍,與權責

態度隨意不尊重,只考慮自己的慾望





這些思想,習慣,行為,態度的本質

都是「流氓」思維的一部分

那,這跟他們口中要 “打倒” 的「王」有何不同?




矛盾


所以,這些人是彼此矛盾的


字


自由的本義,就恰好是胡來的反義

唯有自律,善意,保持真誠

才有可能,在實際的生活事件中

實現真正的“民主”

要脫離這樣的矛盾,需要的是洞見

不能陷入擁抱文字價值,意義神主牌

用「文字」打「文字」

這種相互矛盾的情結

而要以邏輯程序去看待議題





程序與哲學(從屬架構)


哲學有個名言,就是當你為了解決一個議題時,會不自覺的牽扯出更多議題


看書

看書


許多文科,或哲學,政治式的討論

會不自覺的忽略了事物本身所具備的

「鋼骨」結構,這就像是你蓋建築物

不可能沒有地基與鋼筋混泥土

類比到事件,就是不能沒有「前提」

與邏輯間的「從屬關係」

就像是“俄羅斯娃娃”

或是程式裡的物件從屬關係一樣

它是環環相扣





每個邏輯,都勢必被包含在,隸屬於它之上的前提

就像,程式語言中的子類別,父類別一樣

也如同,民法,刑法包含在憲法之下一樣

這種完整的架構關係,才是任何事情的基礎




技術


系統化每一件事,以及系統性的處理問題,本質是對的,問題在於可行性


書


科學管理本質是對的

一切都本該步驟化,並且系統性處理

但,得考量可行性

人心的浮動與混沌,並不見得

能真正執行科學性的方案

就更高的層面來看

「科學管理」的可行性與否

一樣,是一件需要系統邏輯

判定,審核的事物





執行


因此,執行本身也有屬於執行的技術,與相應的科學方案


人


或許也是“社會科學”一詞的由來

以及許多“研究”「怎樣研究」

「調查」“調查”方法的學科

之所以會形成的原因所在

但是,我現在比較想談的

關於「心」方面的知識與技術

我知道,這或許有人會覺得打高空

不過,就假使,任何事的起源

來自人的想法,與念頭,或是需求






那這些想法需求的起點,就是人的腦子,或是抽象點說,來源於心


游泳

游泳


有研究證明過,接受心臟移植的人

產生和上個心臟主人

相似的食物喜好,及說話習慣

這可以提供一個參考的可能性

人的腦與心臟,彼此是有種關聯的

甚至腸道箘的好壞,也能影響情緒

因此,「心」,是人整個內在核心

一種抽象,卻實質存在的系統




心經


因此,“心”有屬於「心」的技術



而,唯有完善好 “心” 的技術

在「心」上面 “做功” ,才能解決「心」的問題

也才能擁有「好」“心”




盤子

盤子


如果沒有一顆好心,又怎可能

會有「好」的外在顯現

許多“約束力” 是來自於內在

能真正「控制」自己的心

才有辦法 “真確” 的理解萬物

他們口中優秀的日本

之所以能有秩序感

也是源於觀念上的 “禮儀”

這種「禮」的概念,就是讓心慢




的一種重要關鍵




學海


很難在學習完每一件事後,才開始發表與行動


橋


事實是,人不大可能學完所有專業

然而,隔行如隔山,每個領域都很深

並且,事物領域與科目,是千億種

這些事物的延伸,與繁衍,累積

最終,總數量應該是趨近於無限

「知識」這個現象,本身就是無限

除了保持嘗試與修正外





必須往核心探討,並且有認知事情本身,本質的習慣



用最簡單的大道,去看待一切






站




知道路標僅代表方向
而不是事物本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世紀糟糕戰士的沙龍
14會員
32內容數
我要幫助人,因為那些人需要正確的學習資源,我有些方法能終結人類身心方面的痛苦,雖不見得完整,但稱得上很有用
2023/06/15
在這個世界上 許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習慣性的將符合「受害者」形象的人“自動歸類” 為弱者,而武斷的,以刻板印象來看,將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強勢的人,定義為壞蛋,或加害者 這本質很扭曲,但卻極端符合人性,某種程度上,甚至非常「直覺」,就像強尼戴普的離婚案,多數人在一開始「傾向」認定安柏才是對的一方,
Thumbnail
2023/06/15
在這個世界上 許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習慣性的將符合「受害者」形象的人“自動歸類” 為弱者,而武斷的,以刻板印象來看,將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強勢的人,定義為壞蛋,或加害者 這本質很扭曲,但卻極端符合人性,某種程度上,甚至非常「直覺」,就像強尼戴普的離婚案,多數人在一開始「傾向」認定安柏才是對的一方,
Thumbnail
2023/05/20
你必須學著去適應它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學會去適應這個環境」,學著 “融入” 大家,但實際上,對於任何人,任何一個有獨立意識的生命個體而言,究竟,是讓他毫無保留的做自己比較好,還是要委曲求全,逼迫自己去迎合這個大環境 這篇一樣要延續「身心健康系列」這個主題,我大概再寫個一兩篇,就會暫時結束這
Thumbnail
2023/05/20
你必須學著去適應它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學會去適應這個環境」,學著 “融入” 大家,但實際上,對於任何人,任何一個有獨立意識的生命個體而言,究竟,是讓他毫無保留的做自己比較好,還是要委曲求全,逼迫自己去迎合這個大環境 這篇一樣要延續「身心健康系列」這個主題,我大概再寫個一兩篇,就會暫時結束這
Thumbnail
2023/05/16
看醫生 這其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不得不說,生活中,大多數的疾病或症狀,我們還是必須求助專業醫生,也只有這樣做,才是最正確的,但是,關於身心症方面,應該如何去「看醫生」,其實,不少人都不是真的清楚 一樣先聲明,這一切都僅是我的個人經驗,無需負責,也只要參考就行,關於身心症,我曾經因緣際會去過三
Thumbnail
2023/05/16
看醫生 這其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不得不說,生活中,大多數的疾病或症狀,我們還是必須求助專業醫生,也只有這樣做,才是最正確的,但是,關於身心症方面,應該如何去「看醫生」,其實,不少人都不是真的清楚 一樣先聲明,這一切都僅是我的個人經驗,無需負責,也只要參考就行,關於身心症,我曾經因緣際會去過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實在的現實: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作者認為萬物都是一種意識體,沒有客觀物理事物的存在。
Thumbnail
不實在的現實: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作者認為萬物都是一種意識體,沒有客觀物理事物的存在。
Thumbnail
上一堂實地走出基地去畫週邊地圖,受到了少年們的熱烈迴響,奠基於此,我請少年們回去收集紙本地圖並且這週帶過來。 哇!大家反應熱烈,還有人還帶了十份地圖來!我們把能夠貼的盡量貼在牆上,不能夠貼的,就放在地板上。一時間,整個空間像是地圖博覽會,有從日本旅遊時帶回來的地圖,有以前竹塹城的古地圖 ......
Thumbnail
上一堂實地走出基地去畫週邊地圖,受到了少年們的熱烈迴響,奠基於此,我請少年們回去收集紙本地圖並且這週帶過來。 哇!大家反應熱烈,還有人還帶了十份地圖來!我們把能夠貼的盡量貼在牆上,不能夠貼的,就放在地板上。一時間,整個空間像是地圖博覽會,有從日本旅遊時帶回來的地圖,有以前竹塹城的古地圖 ......
Thumbnail
警告!這是一篇專門研究「廢文」的廢文。 鑒於現今通訊發達,各種廢文、廢話的傳播也更無遠弗屆,儼然成為另一個「全球化」之代表現象,然而此種文化卻很少有專門研究探討,顯是其仍未受各領域學術界的重視,身為專業的廢文生產者,自然得適時做出反思。
Thumbnail
警告!這是一篇專門研究「廢文」的廢文。 鑒於現今通訊發達,各種廢文、廢話的傳播也更無遠弗屆,儼然成為另一個「全球化」之代表現象,然而此種文化卻很少有專門研究探討,顯是其仍未受各領域學術界的重視,身為專業的廢文生產者,自然得適時做出反思。
Thumbnail
什麼是“路標”,又何為「實情」 多數來講,人們口中的“名詞” 乃至定義,或是我現在寫的「文字」 本身的概念,都僅是路標 這樣的東西 充其量,只能「指出」 (”那個“東西在”那裡) 僅僅只能描述事物而已 而無法直接“代表”事物本身 文字 文字定義最終無法使人了解事物的真正面貌 為什麼會有「圖像學習」
Thumbnail
什麼是“路標”,又何為「實情」 多數來講,人們口中的“名詞” 乃至定義,或是我現在寫的「文字」 本身的概念,都僅是路標 這樣的東西 充其量,只能「指出」 (”那個“東西在”那裡) 僅僅只能描述事物而已 而無法直接“代表”事物本身 文字 文字定義最終無法使人了解事物的真正面貌 為什麼會有「圖像學習」
Thumbnail
很遺憾的 結論是,當你縱身跳入 去探討過往,並試著從中理清思緒 你什麼東西也不會得到 並且,還會越看越混亂 同樣的,當我集中精力 用心,想辦法,讀懂各式各樣的論點 卻也忽然發現 我根本什麼都看不懂 現實 光是什麼是現實 就難以定義 或是辨認 甚至看出 這句話 本身就是鬼話一句 這種東西,又會不自覺陷
Thumbnail
很遺憾的 結論是,當你縱身跳入 去探討過往,並試著從中理清思緒 你什麼東西也不會得到 並且,還會越看越混亂 同樣的,當我集中精力 用心,想辦法,讀懂各式各樣的論點 卻也忽然發現 我根本什麼都看不懂 現實 光是什麼是現實 就難以定義 或是辨認 甚至看出 這句話 本身就是鬼話一句 這種東西,又會不自覺陷
Thumbnail
“我是說,其實是” 偷換概念的核心意思是 把錯的觀念「偷渡」到 一個「通順」的邏輯中 那樣的行為,就叫做『偷換概念』 這種行為,”經常“ 不是出於惡意(當然偶爾也會有) 而是來源於”感官“上 對「真實」體驗的缺乏 對錯 這世上沒有必然的事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所以 沒有絕對的存在 也必然 人 有序
Thumbnail
“我是說,其實是” 偷換概念的核心意思是 把錯的觀念「偷渡」到 一個「通順」的邏輯中 那樣的行為,就叫做『偷換概念』 這種行為,”經常“ 不是出於惡意(當然偶爾也會有) 而是來源於”感官“上 對「真實」體驗的缺乏 對錯 這世上沒有必然的事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所以 沒有絕對的存在 也必然 人 有序
Thumbnail
理所當然 變成沒有一定 雖然這樣講很奇怪 不是本來就是多元 且事情有很多角度嗎 這種事情,其實「是」,也不是,怎麼說呢? 其實,問題的主要核心,從不再於『武斷』與否 以及,是否有很多角度 亦或是,「要不要包容」的問題 而是,事情的『本質』「基礎」邏輯是什麼 這種東西,或許要從比較理科 事實 是
Thumbnail
理所當然 變成沒有一定 雖然這樣講很奇怪 不是本來就是多元 且事情有很多角度嗎 這種事情,其實「是」,也不是,怎麼說呢? 其實,問題的主要核心,從不再於『武斷』與否 以及,是否有很多角度 亦或是,「要不要包容」的問題 而是,事情的『本質』「基礎」邏輯是什麼 這種東西,或許要從比較理科 事實 是
Thumbnail
大家早安,七月份的教師研習與企業線上培訓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無論主題是視覺化教學,還是商品資訊圖解表達,本質上我們都在做同樣一件事 就是『讓抽象變得具象,讓不可見變得可見!』   什麼意思呢?我想舉個例子大家可能會比較清楚,回想一下我們玩積木的過程 假如今天小朋友一群人在玩積木要做城堡,每個人對城堡
Thumbnail
大家早安,七月份的教師研習與企業線上培訓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無論主題是視覺化教學,還是商品資訊圖解表達,本質上我們都在做同樣一件事 就是『讓抽象變得具象,讓不可見變得可見!』   什麼意思呢?我想舉個例子大家可能會比較清楚,回想一下我們玩積木的過程 假如今天小朋友一群人在玩積木要做城堡,每個人對城堡
Thumbnail
花了兩周讀完這本講述文字是如何影響我們人生方方面面的書 輸入之後該是輸出,檢討自己真正吸收的剩幾成> 地圖不等於實際疆土 我們日常溝通的語言文字,只是在彼此的既定想法中交流,在彼此的共同經驗的互換學習。如果今天一位和一位遠在太平洋小島上的原住民交流,你跟她的對話中不太可能出現關於飛機、槍砲、等
Thumbnail
花了兩周讀完這本講述文字是如何影響我們人生方方面面的書 輸入之後該是輸出,檢討自己真正吸收的剩幾成> 地圖不等於實際疆土 我們日常溝通的語言文字,只是在彼此的既定想法中交流,在彼此的共同經驗的互換學習。如果今天一位和一位遠在太平洋小島上的原住民交流,你跟她的對話中不太可能出現關於飛機、槍砲、等
Thumbnail
 如何界定 總在影像裡徘徊 如何判斷 卻在指針裡迷失 如何停止 還在記憶裡蔓延
Thumbnail
 如何界定 總在影像裡徘徊 如何判斷 卻在指針裡迷失 如何停止 還在記憶裡蔓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