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感覺越來越抓得到「以概念為本」的教學該如何設計,每次有點進步,再回過頭去對照當初相關書籍,就又越能理解是怎麼回事。
「概念為本」強調的是藉由探究,形成概念,建立通則,再將概念性理解遷移到新情境。在前期形成概念時,會不斷強調以「歸納式途徑」為主。
上一堂實地走出基地去畫週邊地圖,受到了少年們的熱烈迴響,奠基於此,我請少年們回去收集紙本地圖並且這週帶過來。
哇!大家反應熱烈,還有人還帶了十份地圖來!我們把能夠貼的盡量貼在牆上,不能夠貼的,就放在地板上。一時間,整個空間像是地圖博覽會,有從日本旅遊時帶回來的地圖,有以前竹塹城的古地圖,有 15 世紀歐洲人畫的世界地圖;而我為了挑戰大家對於地圖的想像,特地帶了幾份不同目的的主題地圖來。
這麼多種類的地圖,由古至今,從細緻如藝術品到粗糙如鬼畫符。
「我沒有想過這些也可以算是地圖!」少年驚嘆。
是的,有些甚至連比例尺、方位標都沒有,但我們仍然會視之為地圖,那麼,到底什麼是地圖?是什麼讓我們覺得這些都屬於地圖呢?
在給少年們一段時間欣賞彼此帶來的地圖,並且分享之後,我用了三重問題來引發關於地圖的概念性思考:
- 在看過這麼多種不同的地圖之後,請問你發現地圖上常常會出現哪些元素?請列出並分類。
(其實這題在問的是:哪些元素組合之後,我們會覺得那是一張地圖?)
- 請選擇一 ~ 三張你有興趣的地圖,用「比較表格」,協助你分析比較以下三個問題:
1. 這張地圖是誰畫的?(繪製者)
2. 這張地圖是想要給誰用的?(使用者)
3. 這張地圖是用來做什麼的?(用途)
4. 請各自寫出你這麼覺得的原因。
- 在看過這麼多種不同的地圖之後,請你用幾句話簡潔說明, 什麼是地圖?地圖藉由什麼,告訴我們什麼事情?
果不其然,少年們一開始找出的元素(元素就是組成一件事物的部分,某位少年如是說。),是等高線、地名、路、高度......等等最具象的元素。
經過提醒「地圖所代表的事物,和地圖本身是兩件不同的事情」之後,圖例、顏色、文字、立體......等等抽象元素開始出現。
差不多之後,我們開始將元素(其實就是概念)進行分類、排序(從微觀到宏觀),並且命名(產出上位、宏觀概念)。
由於少年們限於經驗以及語彙能力,這部分我需要介入更多,尤其在產出上位概念上。
這裡便能觀察到,語彙數量、語感能力是如何影響思考能力。少年們會隱隱約約感受到,這些概念應該可以分到同一組,但若要去試圖指稱它,則是時常會找不著合適對應的語彙,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只能硬生生卡在腦袋裡面。而面對這些不常接觸的生澀名詞,該如何去掌握其意義,則是考驗著語感能力。
也觀察到列出元素(單純化)這件事的不容易。例如這次會發現,「資訊」、「呈現方式」和「平台」對某些人而言,是不容易區分的。
不過這些狀態都是必經的道路。課程用意是在於,透過不斷於各種領域、情境重複相似的思考過程,讓「概念性思考」化為思考模式的一環。
相較於一年前,他們對於概念的擷取,已經明顯有成長了。
到這時,感覺他們腦袋已經差不多了,於是我們和工作日的小鬼頭們一起去河濱公園,縱情於奔跑、追逐和進球之中,讓身心進入另一種心流之中。
最末,我們一起回到第三個問題,並且提醒他們,可以加入第一個問題中我們找出來的元素。
走到這裡,少年們已經是在嘗試從上午的探究中建立通則,這個通則不僅能回答「地圖能告訴我們什麼事?」,還能用來檢視各式各樣的地圖。也許有一天,當他們需要表達一件事情,他們會想起可以用地圖來呈現,到了此時,概念才會真正完成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