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章節將進入本書最重要的主題:治療。
先來談談治療為什麼重要。其實這和
上一章談到的「自律神經檢查」有關,與坊間許多似是而非的醫學觀念也脫不了關係。
首先,會到身心科看診當然是因為有症狀、有疾病,而就診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治療這些困擾。而不管是問診、填寫量表、進行心理測驗或種種檢查,目的都是為了確保提供最適當、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自律神經檢查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檢查結果對選擇治療方式的影響很小。有經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不論檢查結果如何,建議千篇一律是睡眠、運動(以及據說有「神效」的自費藥物)。即使症狀較嚴重有需要服藥,要選擇哪種藥物、劑量如何調整,其實根據的也絕非檢查結果,而是醫師根據症狀內容與嚴重度所決定。
至於似是而非的醫學概念,本文後續會詳細說明。
★身心科明明都是「心理」問題、「想法」問題,吃藥真的有效嗎?
心情不好、想不開真的能靠吃藥改善?吃藥真的能改變我的想法、讓我變得開心嗎?
這應該是大部分人對身心科藥物的最常見疑問。這得從兩方面回答,首先是上一章提過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
「生理」指的是先天體質或基因遺傳,「心理」指的是從小培養的個人特質如彈性、抗壓力等,「社會」則是生活中的支持系統(至親、摯友、閨蜜等)。
在身心科範疇裡,一個人是否會發病絕非起因於「單一因素」。人生中的諸多負面事件只是「導火線」,還得加上生理、心理、社會其中一項、兩項、甚至三項的「配合」,才會引發身心疾病。
身心科的治療正是基於以上概念所發展:
- 生理:以藥物調整腦內種種與情緒、想法相關的內分泌,使其達到平衡,進而緩解症狀。
- 心理:透過心理治療積極釐清問題關鍵,調整思維模式與應對心態,甚至改變個性,進而減低受到負面事件時的衝擊。
- 社會:討論、尋找可行的人際資源,以增加支持力量,提供面對壓力、挫折時的「緩衝墊」。
第二、三點應該很容易理解,也比較沒有爭議。至於第一點,其實直到今日仍有不少紛爭,而且其中也不乏精神科醫師自己成為反對者。這當然是個很大的議題,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搜尋相關文章。
至於「精神科藥物是否有效」這個問題,「文謅謅」的教科書式說法已經很多,所以不再多說。接下來就直接了當、赤裸裸血淋淋的告訴各位我的簡潔易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