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用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小靡
吃藥吃了十多年,最近跟醫師一起合作嘗試停藥,現在為了面對工作,又把藥吃回去了。關於吃藥,有許多感觸,有令人神傷的,也有為自己感到驕傲的:要吃什麼藥、吃多少和何時吃,都可以很熟悉地和醫師對等討論決定,管理自己的健康。
很喜歡歐文亞隆寫的一句話,他的治療師說:「心理治療的目的是把病人帶領到能自由做選擇的境界。」
談到用藥的時候,往往很直覺的認為,吃藥是在治病。但是對於精神疾患,我已經不這麼認為。精神疾患固然是大腦的病,但同時也是心理的病、社會(以及其所含的各種關係)的病。藥不能治療精神疾患,因為精神疾患的本質不是完全生物性的。但這不代表在治療中藥物沒有地位。我覺得吃藥跟心理治療(還有任何其他介入)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人能自由做選擇,其中包括選擇跟自身疾患的關係。藥物能夠拉開一定的空間,讓疾患不那麼緊迫與黏滯,可以思考在我對面的這個疾患,究竟在往後的日子裡要如何擺放它。
如果生理上的失衡已經足以讓人陷入泥淖,無從選擇自身的路徑,那麼在利大於弊的前提下,用藥就是合理的方式。評估用藥與否相對容易,難的是要怎麼說服別人/自己吞下藥物。我們常聽到對於精神疾患開門見山的簡易衛教是:大腦生病了。這個說法就真相而言固然不完備,但卻是卸下責任重擔的說法,我當年能夠接納藥物,也是出於這個信念。 見山又是山,我現在也覺得,當判斷要吃藥時,說服自己精神藥物正如血壓血糖藥一樣,是為自己的大腦推一把,這種生醫的角度並非取巧或不誠實,而是務實的折衷智慧。Bio-psycho-social,誠實的面對bio那塊,正如許多人該誠實面對psycho social一樣,都是精神醫學不能「有心無腦或有腦無心」的反省。
面對這種痛苦的疾患,我覺得出於偏頗意識形態而完全不考慮藥物的工作者,是一種不尊重,對於由血肉組成的人的不尊重。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負面思維所導致的憂鬱症,在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把它當作疾病 所以吃了各種藥物或是治療,但多數人卻往往好不了或是永遠吃藥,反而藥物的副作用長期困擾自己 "憂鬱症其實應該是負面思維影起的感官失衡" 大多數會發病都是"心境上的轉變" 可以在30分鐘以內就發生,馬上變得負面跟消極 就像一個男孩(女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Thumbnail
心理治療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很嚴重,但其實不需要等到問題嚴重才求助,早期預防性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心理發展中的小插曲,避免問題累積影響心理健康。
Thumbnail
除了藥物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變得更好。或許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可能緩解憂鬱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今年的情緒狀況已比當初剛開始看身心科時恢復許多 最近還會懷疑自己的身心狀況是不是真的有好轉?還是只是幻象? 去年開始一直有想減藥的念頭,因為藥物增胖讓我很困擾 但醫生始終不讓我減那顆會影響內分泌的藥... 歷經過自行停藥的黑暗期,我只能安慰自己繼續吃下去 每一次回診時我都會跟醫生提到這個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負面思維所導致的憂鬱症,在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把它當作疾病 所以吃了各種藥物或是治療,但多數人卻往往好不了或是永遠吃藥,反而藥物的副作用長期困擾自己 "憂鬱症其實應該是負面思維影起的感官失衡" 大多數會發病都是"心境上的轉變" 可以在30分鐘以內就發生,馬上變得負面跟消極 就像一個男孩(女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Thumbnail
心理治療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很嚴重,但其實不需要等到問題嚴重才求助,早期預防性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心理發展中的小插曲,避免問題累積影響心理健康。
Thumbnail
除了藥物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變得更好。或許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可能緩解憂鬱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今年的情緒狀況已比當初剛開始看身心科時恢復許多 最近還會懷疑自己的身心狀況是不是真的有好轉?還是只是幻象? 去年開始一直有想減藥的念頭,因為藥物增胖讓我很困擾 但醫生始終不讓我減那顆會影響內分泌的藥... 歷經過自行停藥的黑暗期,我只能安慰自己繼續吃下去 每一次回診時我都會跟醫生提到這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