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自己受困於僵化的組織嗎?簡單2步驟解決困境。

更新於 2024/12/1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你對於工作的熱情還沒被消磨殆盡,一定還是會覺得公司可以在流程或是制度上更有效率,讓工作更順暢。
可惜的是,你同時也會覺得「改變公司很難,這些聲音根本不會有人聽到。」
我曾經好幾次重複經歷以下的情節,當我針對工作提出分析結果與建議時 ...
主管:「你做的這個很好,只是我們流程上不會把這個一起呈上去。」
我:「那這些分析怎麼回饋給需求單位?或是讓決策的人知道?還是留下甚麼紀錄?」
主管:「你可以E-mail給他們,自己留個紀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篇文章除了告訴你為什麼改變公司這麼難?還要告訴分享身處僵化制度中的自處竅門。

組織的質量與慣性

首先,為什麼公司組織規模成長到一個程度以上就會開始變得僵化?主要是組織的質量一直在增加,組織的質量越大,就會持續依照慣性朝著原本的方向前進。增加組織質量有以下 3 個原因:
  1. 人數增加。
  2. 管理階層增加。
  3. 產品週期延長。
組織人數增加,在溝通與管理的成本隨之增加,這個相對比較常見,這邊就不多做解釋。
管理階層增加也會增加組織的質量,就像是喝水傳話一樣,傳話的次數越多,策略或指令就變得越模糊。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人在行動上會採取既有的方法或流程,避免犯錯。
產品週期長,表示市場沒有劇烈的變動。舉例來說,我之前常接觸的建材產業和現在所待的造紙業就是。兩者都已經存在超過50年,現在才面臨巨大的轉型需求。
通常這樣的產業如果不是遇到社會或市場結構的劇烈變動,一般不太會需要轉型,還是有賺錢,只是賺得沒有那麼多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一般會把所有工作職位的工作內容用機械力取代,或是簡化成容易機械化操作的狀態。也可以稱作「製程改善」,透過這個手段一方面減少依靠高階人才的比例,同時降低人事成本。長期下來,工廠內越有詳盡的SOP的公司越僵化。
不過醫院算是某種特例,它們的SOP的存在是為了更快地處理人命相關的問題,和傳統產業的工廠的狀況不太一樣。
如果公司內如果沒有創新獎勵的機制,或是有機制但是管道不暢通,企業內僵化的病況就更難逆轉。

組織和人都是有慣性的

組織為了增加生產效率,會想盡辦法簡化流程,用最少的人力,最直覺的操作,最短的時間完成同樣的工序。這是常見的降低生產成本或增加產能的方法。
對於在職員工來說,同樣是工作越能輕鬆完成,就能用更少的力氣領到同樣的薪水。所以已經有運作默契的群體,更不容易接受新的製程或工具。
我出社會的時候還有MSN,許多主管都認為電腦開MSN就是在聊天;現在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許多主管也覺得員工低頭就是在玩手遊之類的。
即便是個人也是一樣,今天突然工作上有個變動,可能要花一段時間適應。適應的期間會需要消耗較多大腦的資源,人在本能上是排斥這件事情的。
所以,越是成熟的產品或製程,組織和個人的慣性越強,也越難改變方向。

從組織面改變僵化

假設你是公司的經營層或高階主管,想要改變僵化的制度,大概可以朝向兩個方向思考。
第一是「不改製程,改製造參數」,例如同樣的製程處理不同的材料,工序不變,但可能加工參數要稍作修改。
例如我在前一份工作嘗試推動石材加工產業從加工天然石,改成加工回收再製的人造石。工序不變,加工參數改變就可以了。雖然材料改變可能會導致末端市場也同時改變,但是內部改變的阻力會小很多。
第二,設立新部門或是開設子公司。一個砍掉重練的概念。趁著新部門或新設的子公司質量還很小的時候,順應社會趨勢、經濟市場、政府政策作轉向與改造。
這邊要注意要把新部門或是子公司真正當作一個新事業來看待,不是把母公司裡各部門人緣不好的員工湊在新部門或新設的子公司。
但如果你把這當成某種裁員的手段就另當別論了。
另外一種減少組織質量的方式也有人做,不過真的成效好的印象中是不多,就是透過「組織改造」的方式將組織扁平化。需要溝通的階層減少,理論上可以減少經營策略與方法傳遞上的失真。
不過很多組織改造就是一直把既有的組織拆開,明年再組合回去,年復一年重複拆開和組合的動作,結果組織沒有扁平化,溝通誤差也沒有減少。內部人員或部門的分歧倒是順利地增加了。

小職員的僵化組織生存術

如果你只是一個基層的職員,感覺自己受困在僵化的組織當中動彈不得,這邊也有兩點建議。
首先是從你當下的痛苦當中萃取出其他的價值。像我是透過寫作,也有人把在公司的事情寫成段子,成為站立喜劇演員。
另外則是從別人的失敗當中學習,仔細盤點工作流程當中因為僵化而導致效率低下的原因,去找出這些原因,你會有意外地發現。
除了提醒自己未來別「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之外,也可以思考未來如果你要創業,該怎麼避免這些事情。
假如你很擅長邏輯推理,擅長分析問題,應該在每一次主管跟你說「現場發生了XXXX的狀況,你去了解一下。」從這些事件當中查出更多讓你職涯可以更有趣的結果。
儘管在僵化的組織當中很痛苦,但某些時候調查得到的結果真的很有趣。舉例來說,你在調查異常的時候發現之前主管提案的成本降低方案造成設備異常。或者是,你在調查設備損壞的時候,發現總是有人屬意買進比較貴又容易壞的耗材 ... 想像一下,當你手上有這些事情的確切證據的時候,你在公司的生活會不會變得更有趣?
如果這樣你還是覺得所處的職場環境太痛苦的話,一點樂趣和成就感都沒有,下次我們再聊聊「換工作」這件事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19內容數
「觀察傳統產業的現在,找到屬於你的未來。」這是一個觀察傳統產業的專題,理解傳統產業的現況,讓你能夠更確定自己要甚麼樣的職涯與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善行》一書揭示了道德行為與自我利益之間的衝突,探討人類在追求生存和利益時,如何平衡善良與自利的心理。作者阿曼·法爾克以經濟學博士的身份,運用科學實驗探討人性的深層問題,強調在行善的過程中理解善良的真實意義。這本書促使我們思考真正的善行何在,以及在當今物質社會中,如何才能實踐善良而不迷失自我。
Thumbnail
10月的第一個禮拜真的就非常的精彩。 先是碰到了內在很深的傷痛,那種無論再怎麼努力都感覺自己不夠好、都無法獲得肯定、對自己很深的批判、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很糟的感受。我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有這些情緒和感受,但當這些情緒浪潮再次襲來的時候,真的可以感受到那種心狠狠揪著的感覺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在這科技進步日進千里的時代,如果你始終原地踏步自以為是。 被人家淘汰,只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印度「髒亂差窮」全球第一,是因為不夠努力嗎?9.8分印度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這是一個關於印度的髒亂差窮問題的紀錄片,由法國製作,探討了印度加爾各答這個城市的貧富差距和交通困境。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印度人如何在極端的環境中生存和工作,以及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和未來的看法。紀錄片的主要內容如下: 印度
Thumbnail
我在念大學時,在一門我挺有興趣的課堂上,老師突然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是個講道理的人嗎?是的話請舉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善行》一書揭示了道德行為與自我利益之間的衝突,探討人類在追求生存和利益時,如何平衡善良與自利的心理。作者阿曼·法爾克以經濟學博士的身份,運用科學實驗探討人性的深層問題,強調在行善的過程中理解善良的真實意義。這本書促使我們思考真正的善行何在,以及在當今物質社會中,如何才能實踐善良而不迷失自我。
Thumbnail
10月的第一個禮拜真的就非常的精彩。 先是碰到了內在很深的傷痛,那種無論再怎麼努力都感覺自己不夠好、都無法獲得肯定、對自己很深的批判、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很糟的感受。我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有這些情緒和感受,但當這些情緒浪潮再次襲來的時候,真的可以感受到那種心狠狠揪著的感覺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在這科技進步日進千里的時代,如果你始終原地踏步自以為是。 被人家淘汰,只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印度「髒亂差窮」全球第一,是因為不夠努力嗎?9.8分印度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這是一個關於印度的髒亂差窮問題的紀錄片,由法國製作,探討了印度加爾各答這個城市的貧富差距和交通困境。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印度人如何在極端的環境中生存和工作,以及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和未來的看法。紀錄片的主要內容如下: 印度
Thumbnail
我在念大學時,在一門我挺有興趣的課堂上,老師突然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是個講道理的人嗎?是的話請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