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什麼叫做「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呢?
簡單地說:要是你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以致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即使事後禱告,求上天寬恕,或祈求老天帶領,通通都無補於事。
這則《論語》,非常不好解,要耐心體會: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13】
什麼叫作「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呢?我們得耐心做些考據的功夫。
首先,什麼叫「奧」?什麼叫「灶」呢?
奧,是室中的西南角,地處機密深幽之處,尊者居所,故具有相當隱性的影響力。古時每家每戶,多設有「奧神」,是一家之神,統領一家的門神、土地神、戶神、路神和灶君。
至於「灶」,即灶君,相信年長的一代,都聽過「灶君」。灶君位設於廚房,每逢初一、十五,古時每家每戶都會燒香祭祀,特別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糖瓜祭灶,然後歡送灶君上天廷彙報,此所謂「上天言好事,下界報吉祥」。
其次,為什麼「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呢?
蓋奧神雖是一家之神,卻不理家中瑣碎事務;而灶君就不一樣,祂是管理家中的起居飲食,對家裡的是是非非都一清二楚,而且年終要上天彙報的,所以家家戶戶對灶君都特別客氣。故此,與其討好不理瑣碎事務的奧神,倒不如討好對自己有切身關係的灶君,此即內地人說的「現官不如現管」,香港人說的「不怕官,最怕管」。一言以蔽之,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最後,得交代王孫賈這個人。他是當時衛靈公的重臣,統領全國的軍隊。孔子在晚年返回魯國後,曾向魯國宰相季康子提及衛靈公雖然昏庸無道,但幸好有三個賢臣,故不至於亡國;而那三個賢臣當中,其中一個就是王孫賈,可見孔子也蠻欣賞他的。
好了,現在開始入題。為什麼王孫賈向孔子問:何謂「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呢?其實哪句是當時俗語,人人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何以王孫賈多此一問?
這裡也要稍稍交代一些背景。事緣孔子初到衛國,雖得到衛靈公賞識,但一直未被委以重任,以抒展其政治抱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衛靈公夫人——南子。她品行不端,私德有虧。她聽說衛靈公打算任用孔子,就一連串讒言,說要孔子先來晉見她,此乃欲藉孔子之名,以提升自己的聲望。要晉見一個不三不四的女子,這對於孔子來說,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不去吧,怕南子怪罪無禮,甚至影響出仕,以致無法實現政治抱負;去吧,跟這樣的女人相見,確實委屈,甚至可能被南子利用。他心裡七上八下,左右為難,又想不出拒絕的藉口,最後還是勉為其難地去了。回來之後,子路一直耿耿於懷,覺得老師太委屈了,要向哪個不守婦道的女人低三下四地禮拜,實在太失身分。至於王孫賈,也許是好心做壞事,他以為孔子急於求仕【註】,於是不得已才放下身段,去晉見南子。他心想:與其委屈自己而去求仕於南子(與其媚於奧),倒不如棲身於我王孫賈的門下(寧媚於灶),還來得實際多啦。
誰知孔子一聽見要他向人獻媚,馬上斬釘截鐵地說:「不是的。做人要有原則、要有底線;否則,就是出賣自己的人格。如果為了求仕,就向人獻媚,這不僅是委屈自己,更是違背天理。若是違背天理,必會受到天譴(獲罪於天),屆時向誰禱告也沒用啊(無所禱也)!」
的確,做人必須要有原則、要有底線,不能為眼前的利益而獻媚;否則,獲罪於天,無所禱矣。
(寫於2015年12月1日)
【註】
孔子並不是急於求仕,而是急於抒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大同理想。內地的易中天諷刺孔子是「官迷」,實在是對孔子大不敬,對傳統的中華文化大不敬。要是孔子是「官迷」,他老人家又何須放棄魯國大司寇的高職厚祿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樂與憂,是相對的。如果樂與憂是屬於感性的、情緒的,這樂必定是短暫的、是變幻的;相對的,這憂往往是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而且同一件事,是樂是憂,是因人而異的。 然則,怎樣的「樂」才是永恆的呢? 外表寬容,了無牽掛,內心欣悅,精神充實,不假外求,自證自足,這種生命的樂,才是永恆的。 再問:如何才能獲得這
    一個人能做到富而無驕,其實也不容易;但要做到貧而無諂,甚至貧而無怨,這實在是人生的節操啊!不過,孔子認為:若能夠上升到貧而樂道的話,那才是正道人生啊! 而孔門弟子當中,能做到「貧而樂道」的,就是顏回了。 顏回小孔子三十歲,是深受孔子讚賞的一個學生,不但好學,聞一知十,為人沉穩自省,德行高尚,也是孔子
    這句話乍看好像要認命,有宿命論的意味。但這不是孔子的意思;相反的,孔子面對人生,是相對比較達觀,比較能放得下。 人有怨言、有怨氣,那是在所難免的,有時只為了一點點個人小事,就會不滿,就會動氣,這就叫做不知命。 前文提到「天命」一詞,天命在商周時期,是指天的命令。這麼一來,人就完完全全受天所支配,而落
    前文講到孔子顛沛流離,飄泊一生,竟然要向人問路,那不是諷刺嗎?天天講道,卻不知道何處有渡口,究竟理想的道與現實的道,是否會不相應?為何不閉門立說,以求安身? 但是,孔子就是孔子,依孔子的反省,人若只求明哲保身,遁跡山林,而與鳥獸同群,誠然可以不問世事,狀若無憂無慮,超然於世。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即使修為好的人,也難完全避免的。然則,如何面對人生的橫逆? 孟子說:「有人以強橫無理的態度對待我的話,君子首先必自我反省,檢討自己是否不仁,是否無禮,是否不誠。若經過深刻懇切的反省,對方還是蠻不講理的話,像這樣胡作非為,那和禽獸有何分別?對於禽獸,又何
    前文講到孔子以《詩經》的「匪兕匪虎,率彼曠野」,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虎,它卻率領成群在曠野上徘徊。難道我的學問方向迷失了嗎?為什麼咱們會落到這種田地呀? 孔子這樣設問,從以上三個大弟子的回應,得知每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都有不同的感悟。 子路的不甘心、子貢的自我降格以迎合世人,和顏回的不容然後見君子,在在都顯
    樂與憂,是相對的。如果樂與憂是屬於感性的、情緒的,這樂必定是短暫的、是變幻的;相對的,這憂往往是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而且同一件事,是樂是憂,是因人而異的。 然則,怎樣的「樂」才是永恆的呢? 外表寬容,了無牽掛,內心欣悅,精神充實,不假外求,自證自足,這種生命的樂,才是永恆的。 再問:如何才能獲得這
    一個人能做到富而無驕,其實也不容易;但要做到貧而無諂,甚至貧而無怨,這實在是人生的節操啊!不過,孔子認為:若能夠上升到貧而樂道的話,那才是正道人生啊! 而孔門弟子當中,能做到「貧而樂道」的,就是顏回了。 顏回小孔子三十歲,是深受孔子讚賞的一個學生,不但好學,聞一知十,為人沉穩自省,德行高尚,也是孔子
    這句話乍看好像要認命,有宿命論的意味。但這不是孔子的意思;相反的,孔子面對人生,是相對比較達觀,比較能放得下。 人有怨言、有怨氣,那是在所難免的,有時只為了一點點個人小事,就會不滿,就會動氣,這就叫做不知命。 前文提到「天命」一詞,天命在商周時期,是指天的命令。這麼一來,人就完完全全受天所支配,而落
    前文講到孔子顛沛流離,飄泊一生,竟然要向人問路,那不是諷刺嗎?天天講道,卻不知道何處有渡口,究竟理想的道與現實的道,是否會不相應?為何不閉門立說,以求安身? 但是,孔子就是孔子,依孔子的反省,人若只求明哲保身,遁跡山林,而與鳥獸同群,誠然可以不問世事,狀若無憂無慮,超然於世。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即使修為好的人,也難完全避免的。然則,如何面對人生的橫逆? 孟子說:「有人以強橫無理的態度對待我的話,君子首先必自我反省,檢討自己是否不仁,是否無禮,是否不誠。若經過深刻懇切的反省,對方還是蠻不講理的話,像這樣胡作非為,那和禽獸有何分別?對於禽獸,又何
    前文講到孔子以《詩經》的「匪兕匪虎,率彼曠野」,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虎,它卻率領成群在曠野上徘徊。難道我的學問方向迷失了嗎?為什麼咱們會落到這種田地呀? 孔子這樣設問,從以上三個大弟子的回應,得知每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都有不同的感悟。 子路的不甘心、子貢的自我降格以迎合世人,和顏回的不容然後見君子,在在都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孔子有一天拜見齊景公要貢獻良策,但是齊景公沒有接受,反而要送給孔子一塊地,孔子便說,「君子無功不受祿。」推辭而去。我沒有功勞所以不能平白接受你的好處,就好像汗水與薪水要等比例,流多汗就拿多少薪水,實實在在,沒有虛報。 有些財運爆棚的人因為一次的福至心靈買了一張彩券碰運氣,沒想到竟然中了頭獎,一
    Thumbnail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第六)。  簞(dān),古時盛飯用的竹具。    孔子最喜歡顏回,多次稱讚他,這次稱讚顏回安貧樂道。說,『真是賢德呀!顏回。一簞飯,一瓢水,住在貧民窯的破房子裡。換了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八佾第三)。  祭祀祖先時就如祖先就在眼前一樣,祭祀鬼神時就如鬼神就在眼前一樣。『祭如在』,此指祭祖先,給省略了,或不言自明。誰『祭如在』呢?當然是指孔子。孔子參加祭祀時很虔誠、很專注、很投入,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印
    Thumbnail
    每月月底 就要上天庭報告世人的過失,罪重者奪三百天的壽命,罪輕者奪三天的壽命。另一說:十二年為紀,百日為算。 —晉 ‧ 葛洪《抱朴子 ‧ 微旨》 日日都要考核家家戶戶的善惡行為,每月月底,還要上天庭向  玉皇上帝報告。若是壽命奪除盡了,那麼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餘辜的話,還會禍延子孫。
    Thumbnail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第二)。 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就是諂媚;見到該做的事而不做,就是沒有勇氣』。   按照舊時禮法,都是祭祀自己的祖先或自己國家信奉的神祇。祭祀他人的祖先或其它國家的神祇,就是違禮。但到了孔子所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孔子有一天拜見齊景公要貢獻良策,但是齊景公沒有接受,反而要送給孔子一塊地,孔子便說,「君子無功不受祿。」推辭而去。我沒有功勞所以不能平白接受你的好處,就好像汗水與薪水要等比例,流多汗就拿多少薪水,實實在在,沒有虛報。 有些財運爆棚的人因為一次的福至心靈買了一張彩券碰運氣,沒想到竟然中了頭獎,一
    Thumbnail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第六)。  簞(dān),古時盛飯用的竹具。    孔子最喜歡顏回,多次稱讚他,這次稱讚顏回安貧樂道。說,『真是賢德呀!顏回。一簞飯,一瓢水,住在貧民窯的破房子裡。換了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八佾第三)。  祭祀祖先時就如祖先就在眼前一樣,祭祀鬼神時就如鬼神就在眼前一樣。『祭如在』,此指祭祖先,給省略了,或不言自明。誰『祭如在』呢?當然是指孔子。孔子參加祭祀時很虔誠、很專注、很投入,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印
    Thumbnail
    每月月底 就要上天庭報告世人的過失,罪重者奪三百天的壽命,罪輕者奪三天的壽命。另一說:十二年為紀,百日為算。 —晉 ‧ 葛洪《抱朴子 ‧ 微旨》 日日都要考核家家戶戶的善惡行為,每月月底,還要上天庭向  玉皇上帝報告。若是壽命奪除盡了,那麼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餘辜的話,還會禍延子孫。
    Thumbnail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第二)。 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就是諂媚;見到該做的事而不做,就是沒有勇氣』。   按照舊時禮法,都是祭祀自己的祖先或自己國家信奉的神祇。祭祀他人的祖先或其它國家的神祇,就是違禮。但到了孔子所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