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與憂,是相對的。如果樂與憂是屬於感性的、情緒的,這樂必定是短暫的、是變幻的;相對的,這憂往往是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而且同一件事,是樂是憂,是因人而異的。
然則,怎樣的「樂」才是永恆的呢?
外表寬容,了無牽掛,內心欣悅,精神充實,不假外求,自證自足,這種生命的樂,才是永恆的。
再問:如何才能獲得這個樂呢?
慕道、聞道、求道、得道之樂。也就是說,人一旦對生命有所感悟,對仁心有所發用,對道德有所印證,內心自然呈現出這個樂。
憂,人但凡所憂的,不外乎貧賤、得失、生死。
人若能立志於道,全情投入,專注慕道,以致發憤忘食,又管他貧與賤?此所以「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啊!
人能經常樂於道,心懷坦蕩,不記得失,自然就不會患得患失。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此所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啊!
人不但志於道、樂於道,而且能行於道,每當與學生論道,人老心不老,幽默之情盈溢,又管他什麼生老病死?此所以「生死有命,富貴由天」啊!
孔子去到葉國,時年已六十三了。葉公問起孔子的為人時,子路不作回答。事後孔子還以輕鬆幽默的語氣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這樣說:他這個人嘛,發憤起來,連飯都忘了吃;喜樂起來,連憂愁都忘掉;甚至根本感覺不到自己老之將至呀!」
因為志於道而忘食,所以毋須介懷於貧賤;
因為樂於道而忘憂,所以毋須介懷於得失;
因為行於道而忘老,所以毋須介懷於生死。
孔子到了他那個年紀,什麼貧賤、得失、生死,已不足以掛齒。他只關心的:生命的感悟,仁心的發用,道德的印證。
人生走到這個境界,試問又有何遺憾呢?!
(謹識於2022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