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台灣人讀鍾理和(三):關於《笠山農場》與美濃的點點滴滴

photo credit: 鍾理和紀念館 /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就是很難把咖啡跟客家人聯想在一起

大家一提到鍾理和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大概第一印象就會把重點放在男女主角的同姓之婚、以及農場的興衰…等等。但是有人記得農場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嗎?等到我最近重讀《笠山農場》,才注意到他們種的是咖啡,可能是因為上次讀是二十幾年前,加上鍾理和又是客家人,所以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記成他們種苦茶樹、榨苦茶油!人的記憶常常會被各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所扭曲,真的要引以為戒啊…
小說設定的年代大約是在1930年左右,當時的咖啡還是希有的舶來品,而且台灣本土尚未大量栽種。查到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的資料,台灣一直到日治時期才開始有規模的種植咖啡,有一段資料可以呼應《笠山農場》的遭遇:
…經過試種確認臺灣適合栽植咖啡後,各商社於 1927 年之後陸續在臺灣栽種咖啡,較著名者如屏東日之出鳳梨農場、嘉義內外食品會社農場、斗六圖南產業株式會社農場及花蓮舞鶴住田物產株式會社等。然而才剛發展不久,1933 年發生大規模的咖啡銹病,砍掉大面積的咖啡樹,影響臺灣咖啡產業甚鉅。…(臺灣咖啡簡史.農委會茶業改良場)
由以上的資料,可以證明《笠山農場》的寫實度相當高,造成農場失敗的咖啡銹病也是真實的歷史。現代台灣可以隨處喝到咖啡,很難想像當年種咖啡的人,卻連咖啡也沒喝過。鍾理和的長子鍾鐵民在《笠山農場》的後記有以下的補充:
…從前鄉下民眾的觀念裡,山林是屬於公眾的,…需要的人都可以自由採取,即使是官府也難以限制。因此當地民眾對外地人來經營農場,將山林資源化為私有的作法相當不以為然。所以他們不理農場的限制,公然偷取屬於農場的山林產品,…但是有一樣他們絕不拿,那就是咖啡豆。聽說開始的時候也有人偷摘回去,他們只在傳言中聽知咖啡要煮、要加糖,於是把咖啡豆直接用茶壺煮水飲用,結果是每一個喝過的人都拉肚子。大家便傳說鍾蕃薯鍾的咖啡有毒,從此沒有人肯再偷。…紅熟的咖啡豆要先去皮、炒熟、磨碎,才能沖出香噴噴的咖啡。這個過程費時費事,沖泡後還需要白糖、牛奶,…這種事也不符合客家社會講求實際效益的精神,因此在我的印象裡我們家從來沒有去採收過,我也沒有喝過爺爺種的咖啡,真還有一點遺憾呢!
查了一下,現在高雄美濃還是有人在種咖啡,下次去美濃玩的時候,別忘記帶著《笠山農場》去古今對照吧!

客家正妹讓《笠山農場》處處開花

講到在笠山農場工作的人們,一定不能忽略這些如花朵般盛開、穿藍衫的客家正妹們: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57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的 Premium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經典作品就是那個「大家都聽過,但是就是沒人真的看過」的奇妙存在,希望能藉由自己的文章來推動經典閱讀。合作連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