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竹東茶園──許華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種茶太辛苦,採茶後無盤商收購、做茶後賣不掉,茶園棄種,乾脆連茶樹都砍掉,改種香蕉、柑橘……其他農作物,這是竹東茶園消失的景象。許華漢家的茶園,可視為竹東地區茶園消失的典型。
採訪‧文‧圖/佩玟

設茶廠 從種茶到賣茶一條龍

1950、1960年代,許多竹東人種茶,許華漢家族從祖輩傳下來的茶園約1、2甲,位在三重里王爺廟(三山國王宮)後方,以及全家福社區後方山坡地,種植青心與黃柑仔2樹種。
昔日茶園倖存的老茶樹。
許華漢的父親許細和19歲當家,要操持整個家族的生計,婉拒了教師、公務員的職務,在托盤山開設茶廠,從種茶、採茶、製茶到賣茶一條龍全都自己來,當時除了自家人、鄰居換工外,還聘雇3、4人幫忙。做好的烏龍茶,他親送去花蓮、台東一帶販售,後來才改將茶葉分別賣給住在王爺廟與托盤山的茶販。
家裡大人都到山上茶園工作,大孩子能幫忙的就充當童工幫忙,嬰幼兒則用扁擔、背帶或挑或背到茶園邊的樹下放養,許華漢的小妹許芝貞回憶:「我們是在相思樹下長大的,」自她有記憶以來,「茶園很大一片,從春天到秋天,幾乎每天到要去茶園採茶,從茶園頭採到茶園尾,採完又接著從頭開始採,幾乎沒有斷過。」
那時的作息是日出而作,非常早起,所以中午一定會回家休息,她特別解釋怎麼知道是中午呢?「聽到內灣線火車經過的汽笛聲,就知道11:30了。」她還記得當時的茶袋是用泥巴染色的。

茶園的消失

約1963年左右,許細和的茶廠關了,也分了家,製茶設備送了黃姓鄰人,只餘竹林間一小片茶園種來自家喝,也與親友分享;1986年前後,家中幾乎無人喝茶,於是連剩餘的茶樹都幾乎砍光,改植樟木、相思樹與芭蕉。
然而,斷層的不僅是茶樹,製茶的方法也隨著許細和的過世而失傳,當年清晨採茶回來,許細和在灶裡用木炭焙茶,整棟瀰漫茶香的技藝不再。在鋼筋水泥屋裡的廚房,為了焙茶,保留傳統舊灶多年,直到10多年前才拆除。
直到近幾年,許華漢退休了,每日早上泡壺茶,有了喝茶習慣,總是挖老茶喝也不是辦法,才略略摘採當年未砍光的茶樹嫩葉來做茶,這1、2年更復育幾株茶樹,等待它們長大;而製茶技藝未從父輩傳承,許華漢只能與左鄰右舍交流、嘗試做茶的方法,期待他能尋回種茶與製茶的技藝。
這是近1、2年許華漢先生新種的茶樹。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4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東咚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竹東人的茶園不在竹東又一例!家住二重的張運男先生,自工研院退休後閒不住,購進了新的製茶設備,返回北埔老家的山上小量復育茶園。
以前總認為喝茶是老人專利,隨著飲品的開發、養生潮流興起,琳瑯滿目的茶商品、茶飲食儼然已成主流飲品,年輕人也不遑多讓。「茶」雖說普遍融入生活之中,但「茶」究竟如何而來?又如何喝到好茶?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相當陌生的,讓我們跟著竹東二重埔的製茶老達人──彭英雄先生一起走入茶園現場,親手採茶、製茶,唱山歌去!
這間位在東寧路上、惠昌宮斜對面的竹藤店其實已經「退役」,連招牌都已取下,但許多在竹東長大的孩子都坐過用過這家的竹藤椅等家具。
通往中央市場的大同路上,滿街各式民生商店間,有一間分外古色典雅的店鋪,店主人常常不在家,在的時候又每每拉下竹簾,讓不得門進的人摸不著頭腦,總覺得是家神祕的店,說是店鋪也不盡然正確,更多時候是店主人蘇英文老師親友同好聚會品茶聊茶的地方。
從外地人角度來看,以為竹東之所以稱為「竹」東就是因為竹子很多,很多人做竹編,所以地名有個「竹」字,結果問了許多在地人跟長輩們,居然找不到會竹編的師傅!輾轉多人之後,終於問到在竹東隔壁鄰居芎林鄉還有一位長輩在做民具竹編,並曾在竹東擺攤販售,立馬連絡拜訪。
莊金水先生是三重埔著名莊屋耆老,也是碩果僅存的民具竹編人,在他身上可見到早年家家戶戶編製民生日用品的常民生活。和老人家仳鄰耕種,常有眼福欣賞莊金水先生神乎其技的竹編技藝。
竹東人的茶園不在竹東又一例!家住二重的張運男先生,自工研院退休後閒不住,購進了新的製茶設備,返回北埔老家的山上小量復育茶園。
以前總認為喝茶是老人專利,隨著飲品的開發、養生潮流興起,琳瑯滿目的茶商品、茶飲食儼然已成主流飲品,年輕人也不遑多讓。「茶」雖說普遍融入生活之中,但「茶」究竟如何而來?又如何喝到好茶?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相當陌生的,讓我們跟著竹東二重埔的製茶老達人──彭英雄先生一起走入茶園現場,親手採茶、製茶,唱山歌去!
這間位在東寧路上、惠昌宮斜對面的竹藤店其實已經「退役」,連招牌都已取下,但許多在竹東長大的孩子都坐過用過這家的竹藤椅等家具。
通往中央市場的大同路上,滿街各式民生商店間,有一間分外古色典雅的店鋪,店主人常常不在家,在的時候又每每拉下竹簾,讓不得門進的人摸不著頭腦,總覺得是家神祕的店,說是店鋪也不盡然正確,更多時候是店主人蘇英文老師親友同好聚會品茶聊茶的地方。
從外地人角度來看,以為竹東之所以稱為「竹」東就是因為竹子很多,很多人做竹編,所以地名有個「竹」字,結果問了許多在地人跟長輩們,居然找不到會竹編的師傅!輾轉多人之後,終於問到在竹東隔壁鄰居芎林鄉還有一位長輩在做民具竹編,並曾在竹東擺攤販售,立馬連絡拜訪。
莊金水先生是三重埔著名莊屋耆老,也是碩果僅存的民具竹編人,在他身上可見到早年家家戶戶編製民生日用品的常民生活。和老人家仳鄰耕種,常有眼福欣賞莊金水先生神乎其技的竹編技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定燁先生,為卓武山咖啡農場主理人。家中原先種植、販售阿里山烏龍茶葉,而後因為大量進口茶葉的衝擊與影響,讓許定燁先生與父親許峻榮先生決定結束原本「卓武山高山茶」經營,轉為種植生產臺灣咖啡。自2001年轉型至今。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提到我們家的『黃金葛大哥』,是因為它的種植容器是古陶盆,也算古董。 既然提到他,就不能不提夫家的代表植物—也是六十歲的『九重葛』! 在我爹扦插黃金葛的同時,我老衙的阿公,也從他們的老家,把這盆九重葛帶到台北! 老衙的家族,原本在雲林的虎尾、崙貝務農和燒磚,生活不
Thumbnail
你將進入『竹本家手作茶』飲料店當代班店員。三十年前,初代老闆陳添福堅持用最好的茶葉,搭配充滿溫情的經營模式,讓竹本家成為全國手搖名店,但在陳添福過世交由第二代接班後,不僅竹本家的生意每況愈下更傳出食安問題,許多受害者揚言提告並要求鉅額賠償。而今日的上班店員也意外捲入駭人的突發事件!
Thumbnail
跟同事閒聊得知,他在種甘蔗製糖:竹間草堂赤糖製研所。
Thumbnail
宜蘭在地茶的豐富歷史與獨特風味,在該地區蓬勃發展和開展自產自銷,在宜蘭平原理三面環繞大山,東部面向著海洋,濕氣夠重時也會出現雲霧繚繞的景象,宜蘭愛哭愛下雨,隱藏著茶樹的豐富生長環境。文章介紹了宜蘭的不同茶區,包括大同玉蘭跟鬆羅茶區、三星鄉茶區、冬山茶區、礁溪茶區,每個茶區皆有其獨特的風味和特色。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改編自謝里法原著小說的電視劇《紫色大稻埕》就在這裡取景,戲中可見茶行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以及婦女就著竹篩揀茶梗的忙碌身影。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定燁先生,為卓武山咖啡農場主理人。家中原先種植、販售阿里山烏龍茶葉,而後因為大量進口茶葉的衝擊與影響,讓許定燁先生與父親許峻榮先生決定結束原本「卓武山高山茶」經營,轉為種植生產臺灣咖啡。自2001年轉型至今。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提到我們家的『黃金葛大哥』,是因為它的種植容器是古陶盆,也算古董。 既然提到他,就不能不提夫家的代表植物—也是六十歲的『九重葛』! 在我爹扦插黃金葛的同時,我老衙的阿公,也從他們的老家,把這盆九重葛帶到台北! 老衙的家族,原本在雲林的虎尾、崙貝務農和燒磚,生活不
Thumbnail
你將進入『竹本家手作茶』飲料店當代班店員。三十年前,初代老闆陳添福堅持用最好的茶葉,搭配充滿溫情的經營模式,讓竹本家成為全國手搖名店,但在陳添福過世交由第二代接班後,不僅竹本家的生意每況愈下更傳出食安問題,許多受害者揚言提告並要求鉅額賠償。而今日的上班店員也意外捲入駭人的突發事件!
Thumbnail
跟同事閒聊得知,他在種甘蔗製糖:竹間草堂赤糖製研所。
Thumbnail
宜蘭在地茶的豐富歷史與獨特風味,在該地區蓬勃發展和開展自產自銷,在宜蘭平原理三面環繞大山,東部面向著海洋,濕氣夠重時也會出現雲霧繚繞的景象,宜蘭愛哭愛下雨,隱藏著茶樹的豐富生長環境。文章介紹了宜蘭的不同茶區,包括大同玉蘭跟鬆羅茶區、三星鄉茶區、冬山茶區、礁溪茶區,每個茶區皆有其獨特的風味和特色。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改編自謝里法原著小說的電視劇《紫色大稻埕》就在這裡取景,戲中可見茶行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以及婦女就著竹篩揀茶梗的忙碌身影。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