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際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65%以上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

或者一切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如果我們去到荒島只有生存問題沒有人際關係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好像佔了我們人生大約65%以上。
為什麼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可能因為我們承接了他人的情緒或者問題。一種叫做二級傷害或者叫次級傷害。
原生傷害就是他人的情緒,次級傷害是承接了他人的情緒。或者別人對你的評價是第一次的傷害,你自己繼續思考別人的評價就是第二次傷害。類似佛教的第二支箭,第一支箭是他人的,第二支箭其實是自己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3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40段匿名的對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40段匿名的對話,40段匿名的故事,藏着多少你和我。 可以公開的社交媒體已經公開了,未曾公開的又是什麼? 這本書可能是一本遊記,收錄了和旅人的對話內容, 大約40段對話,完整對話在噗浪偷偷說。如果對於這些內容有興趣的話,在這本書會有內容的整理,部分內容會添加一些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悲傷才遇見自已 可能悲傷才會遇見自已,通常快樂不會問為什麼。可能悲傷是一段和自己相遇的旅程。 可能悲傷是得不到社會的期望,得不到社會的反射之後,自己又是誰。 如果展開了這段探索的旅程,可能得到其他東西?可能對於社會的認同就只是社會的認同沒有這麼重要了 這裏會收錄大約42段與旅人們的對話,對話
sake4462: 「次級傷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感覺好新奇,之後有時候來仔細搜尋看看! 遇上這種事我真的很無奈,網購多年第一次被人黑單(還要是因為這種原因 )真的非常認同sake的話,不回嗆就被人單方面攻擊了 pig3064: 好像是這麼一回事……也許是我盡量注重別人的感受的緣故,所以我有時
1. 旅人留言 2. 前言 3. 和他人相處   3.1. 人際關係   3.2. 次級傷害   3.3. 情緒赤字   3.4. 考慮自已的感受   3.5. 上層     3.5.1. 面對上層還有人際關係?     3.5.2. 對權力害怕又服從   3.6. 戀愛     3.6.1. 單身
因為悲傷才遇見自已 可能悲傷才會遇見自已,通常快樂不會問為什麼。可能悲傷是一段和自己相遇的旅程。 可能悲傷是得不到社會的期望,得不到社會的反射之後,自己又是誰。 如果展開了這段探索的旅程,可能得到其他東西?可能對於社會的認同就只是社會的認同沒有這麼重要了 這裏會收錄大約42段與旅人們的對話,對話
sake4462: 「次級傷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感覺好新奇,之後有時候來仔細搜尋看看! 遇上這種事我真的很無奈,網購多年第一次被人黑單(還要是因為這種原因 )真的非常認同sake的話,不回嗆就被人單方面攻擊了 pig3064: 好像是這麼一回事……也許是我盡量注重別人的感受的緣故,所以我有時
1. 旅人留言 2. 前言 3. 和他人相處   3.1. 人際關係   3.2. 次級傷害   3.3. 情緒赤字   3.4. 考慮自已的感受   3.5. 上層     3.5.1. 面對上層還有人際關係?     3.5.2. 對權力害怕又服從   3.6. 戀愛     3.6.1. 單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際關係的本質,其實可以濃縮為四個字:「請吃、吃請」。在這些簡單的日常互動背後,藏著人情世故的真諦:交換資源、加深信任、建立情感。無論是友情、愛情,還是職場合作,真正長久的關係,不僅依賴利益,更需要真誠與回饋的支撐。當你懂得在利益之外尋找共鳴,人際的回報,將遠超你的預期。
Thumbnail
委屈自己換來的和諧,真的值得嗎? 職場溝通中,情緒化表達常導致衝突與誤解,但透過清晰、溫和地表達需求,能讓對方理解並支持你,提升合作效率與人際關係。文章剖析了日常職場中主管與員工常見的情緒化情境,從批評員工遲到到跨部門合作受阻,並提供實用解決方案,以具建設性的語言代替指責。
Thumbnail
2024快要結束,很多朋友可能也在忙著清理家裡斷捨離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其實我覺得最需要清理的東西就是不適切的人際關係,前一篇聖誕問候簡單說了最近有在關心一些職場人際關係的事件,最近某知名科技業也有這樣的新聞出來,看著真的很惋惜,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有碰過類似的事情,這篇文章只是想分享
Thumbnail
有朋友問了我,如何在與人溝通時建立更好的關係,於是我分享了3個人際關係的本質:邊界感、階級感與公平性,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本質如何影響人際互動。
Thumbnail
聰明是天賦,善良是選擇 沒有誠信, 我們的相遇只是「有緣無份」 在這人生的旅途中,唯有誠信才能讓彼此的連結變得真實而深刻。 稻盛和夫先生在創辦電信公司時,「動機至善、私心了無」是他不斷詢問自己的一句話。他當時創辦電信公司的動機以及每一個選擇、行動,皆是為了讓日本國民不再被 NTT 收取不合理的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關係—特別是人際關係。 前言 上回提到:「所有的煩惱都來自關係—特別是人際關係。」「有煩惱,很正常,滿好的。接受它,忍受它,享受它,因為那表示你不是行屍走肉……。」問題:煩惱太多,已到不勝其煩,因為已經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了,那要如何降低或減少呢? 關係源自"我執" 我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際關係的本質,其實可以濃縮為四個字:「請吃、吃請」。在這些簡單的日常互動背後,藏著人情世故的真諦:交換資源、加深信任、建立情感。無論是友情、愛情,還是職場合作,真正長久的關係,不僅依賴利益,更需要真誠與回饋的支撐。當你懂得在利益之外尋找共鳴,人際的回報,將遠超你的預期。
Thumbnail
委屈自己換來的和諧,真的值得嗎? 職場溝通中,情緒化表達常導致衝突與誤解,但透過清晰、溫和地表達需求,能讓對方理解並支持你,提升合作效率與人際關係。文章剖析了日常職場中主管與員工常見的情緒化情境,從批評員工遲到到跨部門合作受阻,並提供實用解決方案,以具建設性的語言代替指責。
Thumbnail
2024快要結束,很多朋友可能也在忙著清理家裡斷捨離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其實我覺得最需要清理的東西就是不適切的人際關係,前一篇聖誕問候簡單說了最近有在關心一些職場人際關係的事件,最近某知名科技業也有這樣的新聞出來,看著真的很惋惜,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有碰過類似的事情,這篇文章只是想分享
Thumbnail
有朋友問了我,如何在與人溝通時建立更好的關係,於是我分享了3個人際關係的本質:邊界感、階級感與公平性,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本質如何影響人際互動。
Thumbnail
聰明是天賦,善良是選擇 沒有誠信, 我們的相遇只是「有緣無份」 在這人生的旅途中,唯有誠信才能讓彼此的連結變得真實而深刻。 稻盛和夫先生在創辦電信公司時,「動機至善、私心了無」是他不斷詢問自己的一句話。他當時創辦電信公司的動機以及每一個選擇、行動,皆是為了讓日本國民不再被 NTT 收取不合理的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關係—特別是人際關係。 前言 上回提到:「所有的煩惱都來自關係—特別是人際關係。」「有煩惱,很正常,滿好的。接受它,忍受它,享受它,因為那表示你不是行屍走肉……。」問題:煩惱太多,已到不勝其煩,因為已經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了,那要如何降低或減少呢? 關係源自"我執"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