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推特上看見有人表示,他看見很多愚昧的迷信行為,覺得這些人何時心靈才能成長到可以脫離宗教。
這其實很有趣,也是很常見的論述,但當然是一種誤解,因為沒有區分清楚靈性與宗教之間的關係,也誤解這兩者其實本身也是動態的。
先跟各位說答案,之後我會解釋原因。
靈性的成長,從一個人小時候開始,基本上是從原始宗教,進入自為宗教,最後加入宗教,分成三個階段,當然第兩個階段可能會反反覆覆,甚至終其一生無法進入第三階段,但基本上進程就是這樣。
為何說靈性,但答案卻是宗教?
這是因為,靈性的所有外在表現,甚至在你腦中的思維路徑,全是宗教,基本上無法切割。
我們一步一步來解釋吧!
幼年期的靈性
或許有人會好奇幼年期懂得什麼叫靈性嗎?其實應該說,幼年期的靈性全是本能的表現,因為思考不成熟,經驗又有侷限,加上外加的知識與社會化、文化影響才剛起步,所以這時期的靈性,全是原始宗教。我這裡說原始宗教,不是說哪種特定宗教,而是說,這個時期是以原始狀態來接觸宗教,並作為靈性的表現。
這種宗教表顯可能會跟父母親、家族、居住地的主要宗教信仰有關系、跟你小時候聽的故事有關系、跟經驗有關(而且有限),就算父母親號稱無信仰或不關心信仰,你還是會聽到各種童話故事,而童話故事基本上全是各種宗教內化出來的道德訓規故事,傳遞各種「另一個世界」的觀點。
這是個一直吸收各種觀點的時期,但還沒有能力進行批判檢討與反省,只是一種原始宗教的展現。
這時期的靈性還在萌芽階段,個人開始學習與周圍的其他人、與世界,甚至與另一個世界建立關係,使用的是他人教導的方式,然後大概會影響一輩子(所以如果被教壞了,其實很麻煩)。
實際上的確有人一輩子停在這個階段,基本上接觸的宗教神學越「世俗化」的,越容易讓人停在原地,因為不大需要思考。
這裡說的世俗化,是類似交換論、因果論這種,或者只講求立即的、眼前的、感官滿足式的,因為這是沒什麼超越性的眼前現象學觀察結果,而大多數迷信的行為都是這個範圍裡面的,是為了眼前利益或可預期利益而進行的宗教行為。
但另一方面來說,如有人一輩子停在這個階段,那通常是因為他一輩子都很好命,也要恭喜他就是了……
反省期的靈性
宗教基本上是為了解答「人類認知邊界之外的問題」,但更現實的是,解決人生遇到的各種困境,不管是現實生活的還是靈性的,其實都很難得到立即的解答。因此在遭遇困境,而宗教無法提供「立即且可理解」解答時,就會促使人們開始質疑過接受的資訊了。
這個時期的運作會很複雜,因為每個人遇到狀況很不一樣,但大致上流程就是碰壁--嘗試--無效--找其他方法(其他宗教或號稱非宗教的靈性手法也會被嘗試),至於之後有沒有效,會造成接受新宗教或轉向其他宗教的路線,總之人的一生能會在這個階段不斷循環。
其實「有沒有效」本身就是原始宗教的思考方式,因為你尋求的是個人利益,但也不是說不可以,只是還有其他更高層次的東西,但一步一步來是正常的。
這個時期的靈性跟宗教的關係是緊繃的,個人靈性如果在宗教中不能獲得滿足,可能就會轉向其他體系,而這個轉向又可能帶來現實生活中的張力,又或者內心罪惡感。
這類衝突如果能最後取得新的平衡就沒問題,但有些人會遇到相當激烈的衝突。
總之,這個階段的靈性,是自為宗教的,簡單說,人會以自己立場或利益、滿足感來當作標準,開始自己做選擇。當然,也可能選擇離開既存宗教體系,以自己理解的範圍建立起自己的宗教體系,或者說,就算加入同樣的宗教體系,每個人的理解依然是有差異的。
很多人其實會停滯在這個階段,靈性停止成長,因為關注的問題遲遲無法獲得解答,所以無法進一步來到和諧的階段,又甚至就算進到下一個階段,在遇到重大困境的時候有可能在掉回第二階段來。
但這是個重要階段,是人類成長的必經道路。
和諧期的靈性
靈性成長的最後階段,是來到一個和諧的狀態,這個狀態並非停滯不前(只要停滯,靈性甚至可以退化回第一個階段),而是持續精進的狀態,因為個人已經找到一個最適的道路,基本上就算遇到一些阻礙,也已經有一套可行方法可以越過,某方面來說就是經驗累積的成果。
這個「求道」的旅程是理性感性並重的,只用用感覺的人永遠不可能來到超越的階段,你必須將所吸收的一切透過理性整合,才能讓自己跟真理合一,取得「真確的感覺」,這條路絕不好走,但也不孤單,因為歷世歷代所有的人類都在這條路上努力著,有太多過往智慧可以參照。
而使用眾人智慧累積的方式,構成的體系就是宗教。
反省期跟和諧期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反省期是自為宗教,也常覺得「自己才懂」,因為所有的參考架構都是自己本身的問題,因此也常「自己當神」進行判斷。這個主觀歷程當然是成長的必然,只有經過這樣才能體會價值判斷的複雜與艱難,才能開始接受客觀意見並進行統整。
如果你能成功整合內外的觀點,最終你會發現人類從古至今每個人都經歷過同樣的掙扎,最後類似路線會整合在一起,成為特定宗教,但也只是「類似」,個人差異依舊存在。
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面對至高者的成聖道路,當然這道路在真理層面有好有壞有真有假,但就人類社會實用層面而言,用處都是相似的。
因此一個靈性成長到懂得謙卑的人,自然會尋找既存宗教,然後進去「豐富這個宗教」。
是的,進入宗教並非放棄自我批判,而是採用主客觀並行參照的方式,因為目的不再只是追求自己的目標,也帶有利益眾人的目的。
因為上帝的啟示是普世性的,雖然不同文化的理解與表達可能有差異,但裡面都有上帝的腳蹤可以追尋。
在這個階段,人的靈性不是只有處理自己的問題,也包含合作、協助,是一個外展的階段,而各種宗教也是透過這樣開始變化,因為每個人的進入都會改變一點體質,型塑新的文化與價值。
那人有沒有可能不屬於任何宗教而直接進入成熟的靈性階段?當然還是有可能,但是能夠這樣的人極為稀少,因為這種人會成為新宗教的創始者,而且我們其實很清楚,就算號稱是新的,也只是人類組織上的新,裡面的東西依然是從各地拿來組合的。
一人或許終其一生沒正式進入哪個宗教組織,但他所有的思考價值,依然全是來自其他宗教,永遠不可能避開。但如果一個人拒斥宗教組織,靈性成長其實會大大受限,因為那等於拒絕團隊合作,只打算單打獨鬥,這可是辛苦多了,而且,很容易就停在第二階段無法繼續成長。
靈性成長最終必然走入宗教
有些人會說他相信科學理性,這當然沒問題,我也相信阿!但這跟靈性宗教有什麼關係?科學永遠無法處理靈性問題,也無法提供宗教所提供的解答,實際上如果你連科學的限制在哪裡都不知道,那你真的知道科學是什麼嗎?或者你只是科學教的教徒,而且是很迷信那種,不然你第一個就該質疑科學到底能解答宇宙到什麼地步,此外就是你根本也不了解靈性跟科學是兩個不同命題,以及靈性的最終答案,就是神學。
因為科學是神學「工具」,就這樣,科學本身不涉及價值判斷,因此只是工具性的存在,所以如果你要用他來解釋生命的意義、存在的目的、死後的去處、是非善惡的分別,這些全都辦不到,因為科學只能做表面現象觀察而已,科學的定義本身就侷限他不可能處理背後的價值體系,只能當輔助工具而已,因為科學只能研究「既存事實」,探究宇宙「現象」,就只有這樣,對於超越的事物,科學無能為力,因為那從來都不是科學的任務。
當然,作為工具科學是非常重要的,科學讓我們探索靈性的時候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錯誤,而且也提供很多協助我們思考的工具。
而最終,我們會遇見一個集合歷代智慧的架構,叫做宗教,而宗教最終應該會指向那個唯一的真理(也只能唯一),也就是至高者本身,但這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