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是什麼?每一個的人愛自己都不一樣?

愛自己是什麼?每一個的人愛自己都不一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妳今天愛自己了嗎?

這幾年掀起了一陣「愛自己」風潮,什麼品牌或行銷掛上愛自己就好像很愛自己一樣,那妳是否曾經思考過,對妳個人而言,愛自己是什麼嗎?

說真的,愛自己並沒有辦法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只能描述如果妳愛自己了,大概是什麼模樣或感受,因為事實上,每一個人愛自己的方式都不會完全一樣,沒有一套適用所有人的標準程序。

舉例來說,有人主張現代女性必須愛自己,要經濟獨立,不依靠男人;也有人認為,愛自己就是做好理財管理,先苦後甘;更有人認為愛自己就是盡情的揮霍,享受青春與生活。對米爾貓來說,愛自己只需要滿足三項條件:一願意花錢在自己身上,二允許自己犯錯,三陪伴負面情緒與低潮期。

-

這是一個說到爛的主題,但前陣子在催眠療癒中,剛好很有趣的巧合,接連來了兩位極端例子的愛自己:

前一位是在事業與愛情都很成功的女性,不知為何心底好像總有種隱隱約約的不對勁,缺少了什麼,在催眠之前,認為自己已經很愛自己了,願意花錢在自己身上,做頌缽療癒或一些昂貴的保養療程,也接觸了身心靈成長課程,就是有種隔靴搔癢,沒抓到重點的感覺。

在進入內在世界之後,她選擇開啟了內在小孩的門,出現在一座美麗豪華的城堡內,很久很久才找到內在小孩,居然瑟縮一個最陰暗的老鼠洞,全身都是灰塵,傭人都忙進忙出,沒人注意到她,也沒有人在乎她。看見這個畫面,她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正視自己的感受,只是不斷的強塞,別人所謂的「成功」跟「愛自己」,導致自己與自己非常疏遠。

另一位女性,則是為了別的問題而來,討論完療癒的主題之後,米爾貓詢問她,期望從這次催眠療癒中改善或獲得什麼?她想了一下,希望可以更愛自己一點。好玩的是,她一看見另外一個自己,就立刻衝上前擁抱,進度超神速、非常順暢的對自己說我愛妳完成本次目的,也很歡樂的自己帶著自己到處玩耍。

醒來之後,米爾貓與她分享,許多人進入催眠狀態後遇見自己,通常都是比較冷漠的態度,她也覺得很訝異,沒想到自己可以這麼輕易就對自己脫口而出,從頭到尾都感覺非常溫暖也很融洽。

米爾貓就好奇了,為什麼這位個案會覺得自己不愛自己呢?

這位個案說,因為自己好像沒有像網路上或是其他人一樣的愛自己,經常納悶自己有這些情緒,過於在乎其他人目光,是否就是因為不夠愛自己造成,如果足夠愛自己,是否就會更堅定一點?

不管網路上、書籍、其他人怎麼說,都可以是一種參考的依據,總歸來說都是其他人的經驗,最知道怎麼好好愛自己的人,只有妳自己,可能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回應自己的需求,或是陪伴自己的負面,接納自己的缺陷,也可能是其他方式,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愛自己的方法。

假設,愛自己是一種噱頭,那「愛自己」戳中了妳什麼?

也許,那一個「渴望」才是重點。

avatar-img
米爾貓(Mir Cat)
13會員
23內容數
美國NGH認證催眠師及授證講師 內在世界的嚮導,與潛意識溝通 相信最強大的力量與智慧,源自於個人內在 實踐催眠、塔羅、魔法與薩提爾生活 像貓一樣善變、韌性、翻滾耍廢的女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米爾貓(Mir Cat) 的其他內容
標題說起來好像有點怪罪大腦,但大腦的防衛機制,很多時候就像是我們的父母親或是照顧者一樣,即使帶著愛的意圖,仍然會做出許多讓孩子難受,甚至受傷的行為,像是過度的保護與溺愛、專制、掌控等等……
其實,催眠非常日常,每天、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也會進入所謂的催眠狀態,不過這邊以「催眠現象」來解說,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簡單來區分,負責是一種態度與行動,願意改變自己,但自責是一種情緒,怪罪自己,而往往是沒有根據或習慣性的後悔,同時也是一種慢性的自我傷害。
一模一樣的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情緒,依據不同的心態,也會產生不同的領悟,開啟截然不同的故事情節。不要強迫別人接受妳的好意,也不因為對方的拒絕而否定自己,妳有送禮物與表達的權利,對方也有拒絕接收的權利。
催眠可以說是一種安慰劑效應,每一個人基本上都是可以被催眠,因為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只有妳信任,催眠才會開始。如果妳懷疑,質疑催眠師或是自己,那有很大的機率會失敗。
情緒是一種很強大且無限的力量,快樂是一種情緒,悲傷是一種情緒,但情緒並沒有所謂好情緒或壞情緒,同樣的情緒可以是破壞也能是創造,可以造成不同的驅力,改變後續的結果。
標題說起來好像有點怪罪大腦,但大腦的防衛機制,很多時候就像是我們的父母親或是照顧者一樣,即使帶著愛的意圖,仍然會做出許多讓孩子難受,甚至受傷的行為,像是過度的保護與溺愛、專制、掌控等等……
其實,催眠非常日常,每天、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也會進入所謂的催眠狀態,不過這邊以「催眠現象」來解說,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簡單來區分,負責是一種態度與行動,願意改變自己,但自責是一種情緒,怪罪自己,而往往是沒有根據或習慣性的後悔,同時也是一種慢性的自我傷害。
一模一樣的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情緒,依據不同的心態,也會產生不同的領悟,開啟截然不同的故事情節。不要強迫別人接受妳的好意,也不因為對方的拒絕而否定自己,妳有送禮物與表達的權利,對方也有拒絕接收的權利。
催眠可以說是一種安慰劑效應,每一個人基本上都是可以被催眠,因為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只有妳信任,催眠才會開始。如果妳懷疑,質疑催眠師或是自己,那有很大的機率會失敗。
情緒是一種很強大且無限的力量,快樂是一種情緒,悲傷是一種情緒,但情緒並沒有所謂好情緒或壞情緒,同樣的情緒可以是破壞也能是創造,可以造成不同的驅力,改變後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