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誠實,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木馬文化出版。
作者:資深臨床心理師 陳品皓著
說謊!是種技能,把謊說的好不容易,更甚而有所謂善意的謊言。
是人,就都有說謊的可能。就連自然界的動物也會有為求生存而有欺瞞的行為。既然如此常見,但為何古今中外都有強調誠實的相關故事,放羊的孩子,華盛頓砍櫻桃樹,金銀斧頭。只是因為誠實是種美德嗎?
還是我們都不喜歡被欺騙的感覺呢?看看孩子,對於孩子的說謊行為,多數家長都會感到更多複雜的情緒,這本書,某種程度從心理的角度探索說謊的原因,身為家長如何去應對的模式拆解。
在摘錄作者拆解的方法之前。個人心得先談談,我們不喜歡被欺騙,可是我們真的想聽實話嗎?我們的社會真的鼓勵我們說實話嗎?當孩子真的跟我們說實話時,我們是如何應對呢?怎麼應對決定了未來孩子會如何回應自己。
其實不只是孩子,面對職場關係,有些企業鼓勵員工有話直說,但是真心的嗎?還是就如前些日子某企業老闆未隔離就到處趴趴走,檢舉的員工卻被大力撻帆,被離職。
其實我們都在這樣的矛盾之中,只是我們還是希望將真誠的那一片交給孩子。世界並不那麼美好,但你的心應該保有那份真誠。即便當你社會化之後,選擇性的說謊,但至少在說謊的當下是有自覺的,而不是就身處在自己所編織的謊言之中。
書中分了四個章節,第一章探索了說謊本身的功能。二三章整理了作者在學校與家庭中常見的說謊原因與對處理對策。第四章回到說謊行為的本質探索。
說謊本身是一種技能,需要具備推論他人心理的理解力,還要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表情,避免穿幫。某個程度還要許多的想像力,特別是小小孩的說謊,又有一種穿梭想像與現實之中的謊言。根據書中參考研究指出,四歲以上的孩子有90%都具有說謊的能力,只是說的好或不好。在理解了說謊就是一種生物本能。我們更應該探索,人為什麼要說謊?人在什麼情況之下會說謊?
常見的說謊原因與對策,探討了下列情況:
- 我想當個好孩子,為了保持良好形象的謊言
- 怕大人生氣,為了逃避責任感的謊言
- 我想要一支手機,為了達成目的而說謊
- 功課沒寫完,執行力不足而引發的謊言
- 不想念書,學習意願低落而說謊
作者一一拆解了五種狀況家長可以如何去應對。包含了從自我探索是否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接受孩子做自己。面對問題如何就問題本身去解決,然後探討如何避免再發生,面對已經發生的後果,適當的表達情緒。把要求轉換為說服,讓孩子去說明:原因,利弊,原則,責任。
這裡特別也談了有名的棉花糖實驗,據說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未來擁有較大的成就。但書中提了幾年前的另一個增加變數的棉花糖實驗。在實驗前,研究人員告訴孩子們,等一下會給予一些新奇的文具用品。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有獲得了文具,及被告知這裡並沒有文具。兩者對照的忍受時間差了三倍。
相信未來,才能克制現在。
不要小看每一個答應孩子的承諾!
接著,也談了心態制勝所提到的固定型思維以及成長型思維。我們都期望當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而關鍵就在於將肯定放在努力,而非能力。
第三章相當詳細了描述了學校中常發生的狀況,面對不同年紀的孩子可以怎麼去應對,算是非常實用的篇章。
最後第四章,回頭談談,當父母發現孩子說謊時,可以用什麼態度與方式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沒有可以拉近親子距離的溝通,當孩子願意向大人敞開心房,那謊話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透過一些關鍵字,讓孩子多說一點:怎麼說;什麼意思,我不太懂;這邊多說一點;也太有趣了,然後呢?並多透過一些"我訊息",我看到,我聽到取代"你"開頭的句子陳述。讓我們與孩子多一些溝通,減少隔閡,或許是我們這一代期望與上一代教養的差異吧!
其實,溝通不是只有對小孩。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都需要溝通。溝通的目的是希望讓彼此的理解與資訊對等,避免說謊也就是減少不對等的資訊誤解,但如何營造一個可以說真話的良善溝通環境也許是我們應該思考,練習並且實踐的事情!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