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思考後的生活痕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思考能幫助什麼呢?是對於生活啟發還是工作的成就呢?
先不用那麼急著下定論,也可能沒實質意義。但可以肯定的是,會思考的人能擁有更多元的思維面向
這指的思考不單只是生活經驗而帶來的「直覺式思考」,那不算真正的思考。

很多人說我會思考阿!我每天都在思考,思考著早餐點什麼、放假去那玩、工作加薪!看似每件事都思考,但這種思考只停留在直覺式的思考行為。
直覺思考模式是因為生活經驗而自動養成的習慣,例如晚上去運動,腦中自動會從現有記憶中抽取出適合的答案來選擇。看似有思考,其實只是很直覺式的反應。

那什麼是有價值的思考呢?
首先,需培養對於訊息判斷的思考能力,每天我們會接收到各式雜亂的訊息。無論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事,最好抱持著懷疑的心態。所謂的懷疑並不是讓你不相信任何事,而是遇事不要先相信,先懷疑是讓腦中啟動思考來判斷事件真假及可信度,再來決定下一步的策略。

例如看到一則八卦新聞,報導指出某男藝人有女友又有小三的渣男行為,被女星爆出花心等種種資訊,大部份未經思考的人就會依新聞的傳播而相信。
但真的是這樣嗎?或許不是,可能是有人的惡意炒作,但其實剖析事件的全貌時才會看到背後真正目的。

又或者工作上遇到公司人力不足
老闆遇缺不補,累死自己,跟老闆溝通無用,此時的你該如何思考呢?大部份人就罵老闆,不滿的情緒影響了工作,此點若運用思考力來仔細想這問題會有不同的結果嗎?

首先,先想想老闆遇缺不補的真正原因,省錢就不用說了,全世界老闆的共同想法,但除了省錢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呢?可以從老闆的對話中找出原由,有人會說,這跟猜沒二樣,我不會解讀成猜,我比較像偵探在找線索,透過線索找出問題,由自己來解決。
若能因自身能力讓人力短缺在部門裡不會造成那麼大的損失,一來可以証明自己的價值,二來也能提昇自己能力的經驗值,雖然做出成績老闆不一定會補人或加薪,但這些經驗成績都將跟隨著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都太過努力用力,等雨過天晴,就通通拋棄」—— 田馥甄〈乘著無人光影的遠行〉
Thumbnail
現在回看,會做這個夢可能是昨晚我陷入了強烈的焦慮。
Thumbnail
忘不了的是他講話的特色———每個字、每個音都拖拉得很長~很長。有些人講話慢,但是會讓你覺得他思路有條理,說話有精神,用字還有啟發人心的能量。然而,第一次聽到這位老師講話,他的「慢」真的讓我嚇了一跳,心中的聲音是「有狀況!」如今回想,那種狀況應可說是「有氣無力」⋯⋯印象中很常強調動作要「拉長」。
Thumbnail
在社交場閤中,許多人,尤其是女性,常常面臨「想太多」的困擾。這篇文章探討過度思考的成因、表現及其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提供應對策略,幫助讀者降低內心焦慮,恢復心理健康。透過理解自我意識的角色以及克服無意義的內耗,讓社交互動變得更加輕鬆與愉悅。
手掌穴道 - 不用很用力按 它會有效的原理,就跟腳底按摩一樣, 按摩某個身體穴道讓臟器正能量加強, 臟器功能自然會變好, 因為人會感覺某臟器不舒服, 是那個臟器能量變差變成負能量, 你按相對的穴道,它自然正能量就會加強, 然後只要你按下去就會有用, 不用按的太過用力,適中就好,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花時間好好說明一個當下的念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為把事情想清楚再去做,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經過長期反覆訓練的理性作為。 因為如果人不停下來仔細觀察,就容易陷入感官的判斷。 可是要什麼使人這種容易受到感官刺激的生物遇到變故會變得冷靜停下來思考的舉動,這就需要反覆的思考的訓練。 像小時候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都太過努力用力,等雨過天晴,就通通拋棄」—— 田馥甄〈乘著無人光影的遠行〉
Thumbnail
現在回看,會做這個夢可能是昨晚我陷入了強烈的焦慮。
Thumbnail
忘不了的是他講話的特色———每個字、每個音都拖拉得很長~很長。有些人講話慢,但是會讓你覺得他思路有條理,說話有精神,用字還有啟發人心的能量。然而,第一次聽到這位老師講話,他的「慢」真的讓我嚇了一跳,心中的聲音是「有狀況!」如今回想,那種狀況應可說是「有氣無力」⋯⋯印象中很常強調動作要「拉長」。
Thumbnail
在社交場閤中,許多人,尤其是女性,常常面臨「想太多」的困擾。這篇文章探討過度思考的成因、表現及其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提供應對策略,幫助讀者降低內心焦慮,恢復心理健康。透過理解自我意識的角色以及克服無意義的內耗,讓社交互動變得更加輕鬆與愉悅。
手掌穴道 - 不用很用力按 它會有效的原理,就跟腳底按摩一樣, 按摩某個身體穴道讓臟器正能量加強, 臟器功能自然會變好, 因為人會感覺某臟器不舒服, 是那個臟器能量變差變成負能量, 你按相對的穴道,它自然正能量就會加強, 然後只要你按下去就會有用, 不用按的太過用力,適中就好,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花時間好好說明一個當下的念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為把事情想清楚再去做,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經過長期反覆訓練的理性作為。 因為如果人不停下來仔細觀察,就容易陷入感官的判斷。 可是要什麼使人這種容易受到感官刺激的生物遇到變故會變得冷靜停下來思考的舉動,這就需要反覆的思考的訓練。 像小時候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