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蹦蹦和跳跳:我不喜歡你比我厲害》:逆襲情緒風暴!原來我的「不喜歡」還可以這樣找回平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 閱讀書籍:《蹦蹦和跳跳:我不喜歡你比我厲害》
  • 作者: 納瑪·班茲曼(Naama Benziman)著;小樹文化編輯部譯
  • 出版日期:2022
  • 出版社:小樹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raw-image

這是一本給大人和孩子有機會了解自己情緒脈絡的繪本。長大成人的我難免有時會覺得「處理情緒」是件麻煩事!不論是處理自己的心情,亦或是他人的情緒,這兩者說來都並非易事,然而,我們卻可以透過學習和深入理解自我來做到更接近同理他人。

情緒風暴來襲時,我曾選擇漠視不理,任由憤怒將自己淹沒,甚至波及所愛之人,即便事後每每深感懊悔,但仍又因此掀起另一股自責的情緒。我覺得負面情緒如同一個惡性循環,一個壞情緒,很容易連結著其他負面感受而來,就像故事中的蹦蹦起先對自己感到失望,而後又開始嫉妒自己好朋友 — 跳跳。


raw-image

故事中的蹦蹦是一隻非常會跳高的兔子,牠甚至贏得了森林裡的跳高比賽冠軍。有一天森林裡出現了另一隻兔子 — 跳跳,蹦蹦和跳跳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一起玩,一起吃餅乾,甚至還一起分享了蹦蹦喜愛的巧克力牛奶,可是直到有一天蹦蹦發現跳跳居然跳得比自己還高!

不可置信的蹦蹦無法接受跳跳比自己優秀這個事實!不過,其實面對這樣的情緒,我覺得蹦蹦無法接受的其實是自己不如想像中那樣「完美」,因而產生了失落的情緒。蹦蹦的自我價值感低落彷彿一隻會吞噬人心的怪獸,那隻妖怪會先讓人先看自己不滿意,接著再看身邊的人都不順眼!一發不可收拾的情緒,直到跳跳的生日派對邀請卡寄錯後,又來到了故事高潮。


raw-image

我也曾如同故事中的跳跳,有過一段深刻的友情,然而,那段情誼卻也經不起嫉妒心好似機關槍那樣一發接著一發掃射,直到我們都遍體麟傷,才捨得放過彼此。面對自己無法處理的他人情緒,也就是嫉妒心,人之常情都會感到無助,甚至憤怒或不理解。當年的我選擇了不聰明的回應方式,並逃避了那段感情,我害怕自己受傷,也不想成為情感中的「壞人」去傷害曾經的所愛,於是選擇不告而別。如今回想我和那位朋友之間實為可惜的部分,興許是我們遇見之時,並非是我與他都擁有足夠的情緒智慧的時刻。

情緒的波瀾好比一顆石子落入水中激起的漣漪,勢必會經過一波劇烈的擺盪,而後歸於平靜。繪本故事的結局,作者保留了想像的空間,以一個平靜感受的開放式結局留給讀者意味深遠的遐思。處理情緒除了需要時間自理,更需要面對情緒的轉化智慧。

年紀尚輕的時候,我的世界觀較為簡化,總把正面和負面情緒明顯分類並視為對立,然而,當我明瞭 — 擁有任何情緒都是一件正常的事,當事人只需察覺情緒的產生,切勿過於躁進而大悲大喜,光是能做到並接受這點的話,我想心靈上則會湧現源源不絕的平靜之感!正如同李小龍的人生哲理說道:「水很柔弱,卻能穿透最堅硬的物質,你感覺它平靜停滯,卻正流進任何可能的地方。」我想「心如止水」,絕非釋義為心死,而是一種歷經萬事,依然能夠心無雜念的自得與平靜。

raw-image

本書的副標為《我不喜歡你比我厲害》,這是一句很直白也很反射內心情緒的話語。《小王子》曾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用眼睛看不見的。」 的確,情緒看不見,但它的存在至關重要,亦關乎人類的生存本能。「我不喜歡你比我厲害」也許是一瞬間的念頭,面對這樣的自我心裡對話,我覺得處理情緒的內部系統可以讓這樣的「不喜歡」有不同的發展,我們可以轉化那樣的不喜歡為自我成長的動力,亦可將那樣的不喜歡轉換為真誠欣賞他人的勇氣。

值得一提的是,我特別喜歡故事中設計有蹦蹦和跳跳均有機會和對方道歉的橋段,雖然一開始跳跳和蹦蹦道歉,並反覆地寄圖畫給蹦蹦,這樣願意向對方求和的行為,我覺得並非示弱,而是一種珍惜情感的表現。惋惜的是蹦蹦卻對於跳跳的「和好邀請」視而不理,因此才有了故事後段蹦蹦出現在跳跳的生日派對上道歉的情節。我覺得意識到自己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首先需要一種自知,否則無知的人完全不會意會到自己加害了他人的事實,接著,明白而後承認再真誠道歉則需要莫大的勇氣,能夠好好道歉的人都是勇者,無關乎對方似否接受歉意與否,我認為能妥善處理自己內部情緒,並能關注到他人的情緒感受,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成熟展現,當然這並不包含無止盡的情緒勒索。

人生故事的真諦往往如許多繪本一樣具有深入淺出的深刻道理!《蹦蹦和跳跳:我不喜歡你比我厲害》的故事背景源自於《塔木德》中的經典故事,然而,在另一個故事中,可就不如此繪本一樣有著平靜的結局,因著自身情緒處理不當,甚至還有可能引發了一場跨國戰爭!

raw-image

情緒的課題是人終其一生終的重要議題,情緒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上蒼賦予人類與生俱來的豐沛情感,究竟是福是禍?我覺得那得看心的造化與面對情緒的智慧,我可以說:「情緒是上帝造人的瑕疵,讓人們能夠彼此憎恨。」我也能夠理解為:「情緒是上天給人們的禮物,使得人類能夠互信互愛。」拋下對於萬事萬物的過份執著,為情緒尋一個出口。

當我們不再以追求完美、全勝的人生為目標時,終能學會善待自己,更能做到站在別人的立場換位思考。挫折、失落不僅為兵家常事,更是人生「常識」!生命自有其高低節律,用平常心看待天生就具有「瑕疵」的人生,如此便能看見瑕不掩瑜的美感


收聽頻道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ficxqy03y601w65a3r7tjk/platform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ly Chen 的沙龍
225會員
234內容數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 雖然我能懂一個人做料理的優雅,不過,我偏愛為所愛之人洗手作羹湯的感動。 即便我隻身一人也能好好吃飯品茶,然而,我更著迷和所愛之人分享美食與咖啡的濃情。 如果問我,生活是什麼?我會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像極了最極致的親密」。
Lily Che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2
「每一個過著極簡生活的人,無一不是神采奕奕,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減少選擇,了解自己,自信也會跟著來。」作者所言甚是。自從我在生活中開始練習把生活過得簡單一點後,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提高了,應該說三心二意或不敢拒絕的情況少了。我想這是因為我知道日子是自己的......
Thumbnail
2023/09/02
「每一個過著極簡生活的人,無一不是神采奕奕,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減少選擇,了解自己,自信也會跟著來。」作者所言甚是。自從我在生活中開始練習把生活過得簡單一點後,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提高了,應該說三心二意或不敢拒絕的情況少了。我想這是因為我知道日子是自己的......
Thumbnail
2023/08/26
金錢本身是中性的,無所謂不道德,也沒有好壞之分。我們的行為決定了金錢是福還是禍。我們對於金錢的選擇,決定了它對於人生的正面或負面作用。毫無疑問,財富的力量強大,但財富伴隨的責任不見得一定很沉重或有害。只要正確的引導,財富就可以產生助力,甚至可以改變世界。
Thumbnail
2023/08/26
金錢本身是中性的,無所謂不道德,也沒有好壞之分。我們的行為決定了金錢是福還是禍。我們對於金錢的選擇,決定了它對於人生的正面或負面作用。毫無疑問,財富的力量強大,但財富伴隨的責任不見得一定很沉重或有害。只要正確的引導,財富就可以產生助力,甚至可以改變世界。
Thumbnail
2023/08/26
這是一本談論瑜伽,亦關於尋找自我的書籍,作者以自身故事作為出發,述說他與瑜伽的緣分,這讓我回想起自己接觸瑜伽如今已邁入第七個年頭。這一路有過懵懂無知,亦有過熱情探索,但無論如何,所有的瑜伽練習最終依然得回歸瑜伽的本質,也就是認識自己,並向內探求自我。
Thumbnail
2023/08/26
這是一本談論瑜伽,亦關於尋找自我的書籍,作者以自身故事作為出發,述說他與瑜伽的緣分,這讓我回想起自己接觸瑜伽如今已邁入第七個年頭。這一路有過懵懂無知,亦有過熱情探索,但無論如何,所有的瑜伽練習最終依然得回歸瑜伽的本質,也就是認識自己,並向內探求自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關於「情緒」的書, 只要是人,一定有情緒, 無論是喜悅、哀傷、生氣、難過⋯⋯ 都是情緒的一種, 我們也都同時擁有這些情緒。 然而,當「情緒」凌駕於我們的理智時, 代表「情緒」會取代我們的大腦運作, 但是,「情緒」能做出理性的判斷嗎? 我想答案非常明顯。 但是,誰沒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關於「情緒」的書, 只要是人,一定有情緒, 無論是喜悅、哀傷、生氣、難過⋯⋯ 都是情緒的一種, 我們也都同時擁有這些情緒。 然而,當「情緒」凌駕於我們的理智時, 代表「情緒」會取代我們的大腦運作, 但是,「情緒」能做出理性的判斷嗎? 我想答案非常明顯。 但是,誰沒
Thumbnail
還沒開始讀《抱住棒棒的自己》 ,我就已經感覺到被療癒了!因為,無論是它的書名或者是封面,都給人一股溫暖的力量。 睡前孩子們都會習慣來跟我擁抱,孩子剛好注意到放在一旁可愛的書封。我告訴她,裡頭是漫畫,於是她急著想要打開看看,漫畫成功地提高了它被閱讀的機率。原本以為這是漫畫書,可以看得超快,但實際閱讀
Thumbnail
還沒開始讀《抱住棒棒的自己》 ,我就已經感覺到被療癒了!因為,無論是它的書名或者是封面,都給人一股溫暖的力量。 睡前孩子們都會習慣來跟我擁抱,孩子剛好注意到放在一旁可愛的書封。我告訴她,裡頭是漫畫,於是她急著想要打開看看,漫畫成功地提高了它被閱讀的機率。原本以為這是漫畫書,可以看得超快,但實際閱讀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給大人和孩子有機會了解自己情緒脈絡的繪本。情緒風暴來襲時,我曾選擇漠視不理,任由憤怒將自己淹沒,即便事後每每深感懊悔,但仍又因此掀起另一股自責的情緒。我覺得負面情緒如同一個惡性循環,很容易連結著其他負面感受而來,就像故事中的蹦蹦起先對自己感到失望,而後又開始嫉妒自己好朋友.....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給大人和孩子有機會了解自己情緒脈絡的繪本。情緒風暴來襲時,我曾選擇漠視不理,任由憤怒將自己淹沒,即便事後每每深感懊悔,但仍又因此掀起另一股自責的情緒。我覺得負面情緒如同一個惡性循環,很容易連結著其他負面感受而來,就像故事中的蹦蹦起先對自己感到失望,而後又開始嫉妒自己好朋友.....
Thumbnail
你喜歡跟比自己厲害的人當朋友嗎?還是恨不得對方跌個狗吃屎在暗地裡竊笑呢? 好勝心強的人,打從幼兒時期便能窺知一二,尤其遇到挫折的時候特別不能接受,會油然而生憤怒與失望的情緒,但人生哪有總是全贏的道理,勢必會經歷被別人迎頭趕上的狀況,而這本囊括許多國際大獎的繪本便是以兩隻小兔子的跳高競爭來引導我們思考
Thumbnail
你喜歡跟比自己厲害的人當朋友嗎?還是恨不得對方跌個狗吃屎在暗地裡竊笑呢? 好勝心強的人,打從幼兒時期便能窺知一二,尤其遇到挫折的時候特別不能接受,會油然而生憤怒與失望的情緒,但人生哪有總是全贏的道理,勢必會經歷被別人迎頭趕上的狀況,而這本囊括許多國際大獎的繪本便是以兩隻小兔子的跳高競爭來引導我們思考
Thumbnail
生氣,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情緒,真的有這麼糟糕嗎?會不會生氣其實是有用途的呢?生氣的時候可以大力吸氣再吐氣、可以找人幫忙或聊一聊、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冷靜下來唷!《我好生氣》帶我們好好生氣!
Thumbnail
生氣,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情緒,真的有這麼糟糕嗎?會不會生氣其實是有用途的呢?生氣的時候可以大力吸氣再吐氣、可以找人幫忙或聊一聊、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冷靜下來唷!《我好生氣》帶我們好好生氣!
Thumbnail
過年對於多數人似乎是又愛又恨的假期 除了一年當中休最多天之外 還是與家人連日朝夕相處的一大考驗… 光是想像就足夠頭疼不已 面對親友們的關心問候 表面謙禮微笑 內心可能怨氣指數不斷攀升 直到沸騰 轉為尷尬收場 相信這畫面各位心有戚戚焉 也真心不樂見 到底為什麼會演變為如此劇本呢? 答案是: 情緒
Thumbnail
過年對於多數人似乎是又愛又恨的假期 除了一年當中休最多天之外 還是與家人連日朝夕相處的一大考驗… 光是想像就足夠頭疼不已 面對親友們的關心問候 表面謙禮微笑 內心可能怨氣指數不斷攀升 直到沸騰 轉為尷尬收場 相信這畫面各位心有戚戚焉 也真心不樂見 到底為什麼會演變為如此劇本呢? 答案是: 情緒
Thumbnail
引用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的角色人物——蛤蟆先生,他走入諮商室,透過與心理師蒼鷺的一次次對話,從童年記憶開始,逐步釐清自己的情緒、行為,走出諮商室後,不敢說完全「治癒」,畢竟學習理解自己與他人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Thumbnail
引用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的角色人物——蛤蟆先生,他走入諮商室,透過與心理師蒼鷺的一次次對話,從童年記憶開始,逐步釐清自己的情緒、行為,走出諮商室後,不敢說完全「治癒」,畢竟學習理解自己與他人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Thumbnail
如果我們心累了,又找不到值得自己信任的人作傾訴對象,動物又能否成為自己最適合的聆聽者?
Thumbnail
如果我們心累了,又找不到值得自己信任的人作傾訴對象,動物又能否成為自己最適合的聆聽者?
Thumbnail
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訓練「不能哭」「有什麼好生氣的」「生氣羞羞臉」「要控制情緒」,導致我們太習慣把感受往肚裡吞,連帶著將其指認都變得困難。 一但遇到漫出來無法遏抑的情緒,常常,也就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用說教小孩正視這些感受。 所以,情緒是什麼呢?
Thumbnail
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訓練「不能哭」「有什麼好生氣的」「生氣羞羞臉」「要控制情緒」,導致我們太習慣把感受往肚裡吞,連帶著將其指認都變得困難。 一但遇到漫出來無法遏抑的情緒,常常,也就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用說教小孩正視這些感受。 所以,情緒是什麼呢?
Thumbnail
我的經典書目是「我的感覺,你的感覺」。 高興的想跳跳舞,傷心的想流眼淚,害羞的想躲起來,疲累地想睡一覺,感覺千奇百怪,感覺就像影子一樣,無時無刻跟著我們,我們要甩也甩不掉。
Thumbnail
我的經典書目是「我的感覺,你的感覺」。 高興的想跳跳舞,傷心的想流眼淚,害羞的想躲起來,疲累地想睡一覺,感覺千奇百怪,感覺就像影子一樣,無時無刻跟著我們,我們要甩也甩不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