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就怕平庸成為你人生的注解》

閱讀|《就怕平庸成為你人生的注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像一個情境,老師在台上滔滔不絕,學生在台下閉著眼點頭如搗蒜,這情境,不陌生,幾乎天天在發生。

教學多年仍就難以擺脫這個窘境,尤其是課程進到藝術史的時候,當老師開始講著每個時代每個畫家的歷史背景時....許多學生總是很害怕,一來是:要背的好多,二來總是因為『眼皮』扛不住啊!除了催眠效果開滿之外,也發現,即便學生們筆記寫好寫滿卻仍難以將歷史的前因後果融會貫通。

歐陽老師,本身也曾經是高中國文老師,書中舉出許多與學生相處的有趣故事以及許多老師上課的實際例子,例如,將每個高中生『難忘』的論語中人物化身為當今社會的『選舉候選人』,他們分別會提出什麼樣的政治理念與政見?又例如孔子口中的『大同世界』總是離我們的現實世界太遙遠,亦讓高中生的心神飛太遠,那何不把這份理想世界設定為為自己安排一份『理想課表』呢?

書中舉出諸多歐陽老師在課堂上運用的例子,我發現很重要的是:要和生活做連結,課本的知識是死的,但可以透過與生活的連結轉化這些知識活用在生活當中,當新知能鏈結原本的知識體,那麼將不再是死讀書,而是讓學生有能力把書讀活了!

另一方面,把學習的主導權還給學生。透過課堂活動的安排,讓學生能不再是單向的輸入老師給的知識,而是能在活動中成為主導的力量,親身去體會、去思考,將活動中得到的經驗連結到課本與自身生活中,發現換位思考更能活用書中奧妙。

回到我本身,試想,用在自己的美術科目上,藝術史,顧名思義是古人們的故事,跟現代的連結度太低,很難引起學生的好奇與共鳴,但終究是『人』的事,一樣的性格分明、愛恨情仇、七情六慾,現代人難道就沒有嗎?這讓我想到學生們很愛討論每個星座的性格,如果說星座看出性格、而性格影響畫風,那能不能用畫風猜畫家的星座呢?又例如,原本知名度不高的畢卡索,用話術行銷手法紅遍大街小巷,讓大家都爭著想買『畢卡索的畫』,用在當今社會,就像是我們可以怎麼用自媒體包裝出自己的形象呢?

讀完這本書除了讚嘆歐陽老師之外,也深覺老師這個角色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反過來『教學生如何解惑』,若能把科目的概念轉化為解任務的概念,或許會讓學生更容易引發內在動機去解謎,而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學習的動機不再只是單單為了考試。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avatar-img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至從開始嘗試書寫專業、書寫讀書的心得並且也同時練習和身邊的朋友分享後,這個行為開始發酵就像一個能量場,身邊的朋友也被受影響而開始一起加入書寫行列。本來只是自己寫,現在開始有了對象可以一起討論,這件事變得更加非做不可了!
最近讀歐陽立中老師《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中,看到許多很棒的觀點以及可以立刻著手進行的行為改變,其中兩點特別有感,用在學習上與育兒上是很棒的方式。
這本書可作為在開始書寫前的行前工具書。 書中總結了著手寫書『之前』該準備好的『想法』、『架構』以及『為誰而寫』,在完整的思考過夠進行書寫,才能準確地傳達知識與想法給受眾群,否則會雜亂無章,自己也會在寫作後期遇到很大的瓶頸,以下整理書中三大重點。
要改變習慣,首先在個人的部分要先改變自己的身份認同,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並且骨子裡就要成為那種人,當你的行為與身份認同一致時,要養成習慣也就是順理成章的成為自己罷了!
『許多的不可能其實都是不知道而已』 這句話彷彿隕石打入我腦中,強烈的被這句話衝擊到了!很多線上說書已經分享了許多關於這本書的神奇之處,當時我也是因為聽了許多的推薦與分享,決定自己一探究竟。
至從開始嘗試書寫專業、書寫讀書的心得並且也同時練習和身邊的朋友分享後,這個行為開始發酵就像一個能量場,身邊的朋友也被受影響而開始一起加入書寫行列。本來只是自己寫,現在開始有了對象可以一起討論,這件事變得更加非做不可了!
最近讀歐陽立中老師《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中,看到許多很棒的觀點以及可以立刻著手進行的行為改變,其中兩點特別有感,用在學習上與育兒上是很棒的方式。
這本書可作為在開始書寫前的行前工具書。 書中總結了著手寫書『之前』該準備好的『想法』、『架構』以及『為誰而寫』,在完整的思考過夠進行書寫,才能準確地傳達知識與想法給受眾群,否則會雜亂無章,自己也會在寫作後期遇到很大的瓶頸,以下整理書中三大重點。
要改變習慣,首先在個人的部分要先改變自己的身份認同,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並且骨子裡就要成為那種人,當你的行為與身份認同一致時,要養成習慣也就是順理成章的成為自己罷了!
『許多的不可能其實都是不知道而已』 這句話彷彿隕石打入我腦中,強烈的被這句話衝擊到了!很多線上說書已經分享了許多關於這本書的神奇之處,當時我也是因為聽了許多的推薦與分享,決定自己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