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崴閱讀-當和尚遇到鑽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和尚遇到鑽石。The diamond cutter.
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
麥可·羅區格西著。橡樹林文化出版。
最近讀書速度有些慢,但還是逼迫自己找些空檔看書,然後想辦法有些記錄與分享。或許不失為疫情之下一種自我安定的行為。
The Diamond Cutter
先說說,這本書滿適合直銷類用這樣的概念去推動。不過倒也不用太過排斥,金剛經本身歷史淵遠流長,做為各種應用與解讀也很合理,反倒是誘發我想起,老子思想之一是無為,順應自然。佛教中的無我,但多強調一種因果種子,某個程度也是一種契合。
書裡分了三大部:致富之道,享受財富,了悟價值。用財富來看似乎有點違和,不過若是結合作者的鑽石本業,似乎也很合理。而確實財富是一種取得成功的本質之一,或者說是一種取得理想實現的一種很好的介質!
第一部,講究的是萬物皆有其潛能。而萬物本身皆為中性:空,一切都是因自己的觀點而有好壞或利弊。因此,利用我們心中的銘印,就能在身,語,意植入種子,那麼就能有一天開花結果。特別這裡講的是種下善的因,就能結善的果,就能產生莫大的能量。書裡也列出來商場上常見的46個問題,然後引導如何去用善的銘印種下因,相信潛能,讓果實成熟。
植入正確的銘印,是否跟全面啟動的概念一樣呢
第一部的小結尾,果實的成熟需要時間,可是商場如此競爭,有能加快的方法嗎?
有的!持續灌溉善的意念。書裡介紹個方法:六時書。透過持續(每兩小時)的記錄,快速省思,自己是灌溉了善嗎?若不是,也能有所覺察,進而改變。
這種概念,用直銷來看就是不斷的去種下並強化最後豐碩的果實。但撇除來看,我倒是想起了全面啟動,如何植入一個意念,就能發揮效果。不過本質仍是勸人向善,一切身(行動),語(說話),意(思考)都本著真誠行為,那力量自然能夠醞釀而生。
第二部,享受財富,安頓身心。
有命賺錢沒命花,這種疫情時代應該更有感觸。病毒之前,只有免疫力跟疫苗能讓你強壯。而心靈的富足才能真正的安頓身心。
書裡幾個方法:
每日固定時間的靜坐冥想,透過定期定時都自省。這跟許多每日感恩或是晨起思考,原理差異不大,保持一個思考的時間,觀想自己是那個想成為的人。(強化銘印)
無我!沒有任何事物是獨立真實存在。既然一切都是空,也都有其潛能。那麼現在的一切都是自己種下的因,那何必為此感到憤怒或難過等情緒,能夠以平靜沈著的心去看待,重新種下善的因,就是最佳解!
慈悲成就我們所有的願望
設計一個完全靜默的圓圈日。有些教育訓練強調隔絕資訊打擾,帶到山林之間進行活動,活動過後彷彿再生。作者希望每個人都能有一個固定的日子履行這樣的概念,找一方境地,保持寧靜,反而能種下靈思泉湧的銘印。
第三部:回首前塵,了悟價值
作者用了一個同事埋首工作,超高績效,但搞砸身體,最後辭世的故事。死亡終將到來,如果帶著一個疑問面對自己:如果我今晚即將死去,我要如何渡過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或許如同電影一般可能會有一張清單,但也讓我們思考,一切是否能更簡單,讓身心負擔更少,那麼今天的事是否重要?有所貢獻?然後有所佈施。或許這也是那些大企業家晚年都致力於公益或改善世界吧!
沒有任何存在的事物是獨立真實存在
這本20週年紀念版多了兩個部分,一個是成功案例故事,(可參考但不特別想寫)另一個是如何實踐,篇名滿好的,切割鑽石。
作法簡單
1.決定你要什麼
2.選一個有相同目標的種子夥伴
3.一週一次幫忙你的夥
4.為心識種子澆水
這段根本就是直銷套路,不過換個角度,如果在公司內部能夠這樣彼此扶持幫助,找到一群共同努力的夥伴,那企業的成功是不是也能因此結果呢!
一切皆空
看一看,都快要說出:阿彌陀佛。總之,現在實在是個困苦的時候,大家同島一命,少一些彼此責難,多些扶持與幫助,種下良善的因終會迴向,不論是個人或企業都是如此。好書心得分享給大家。
為你的心植入正確的銘印吧
#2021/05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638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鍵時刻下的13堂投資心法與實作課 作者:林明樟MJ老師 商周出版 若要說我現在能對基本的財報解讀能有那麼一絲皮毛的展現與理解,真的要感謝超級數字力的課程,當年還有單日班的年代,幸運的參加跟當時對自己學習的投資。 超級數字力基本上是MJ老師不用推薦也都是場場秒殺的課程,從基本觀念解讀三大報表,再加上
隱性優勢Edge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dvantage 作者:黃樂仁Laura Huang 天下文化出版 努力未必成功,限制可以成為優勢。聽起來很雞湯,不過國外寫書重方法。這是有方法的! Enrich 提升價值 Delight 製造喜悅 Guide 導引定見 Effort
零規則,天下雜誌出版 No Rules Rules Netflix and the Culture of Reinvention 作者:Reed Hastings(Netflix創辦人),Erin Meyer 接續前些時候分享書籍"給力",這一本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串流平台的文化。 零規則,這不是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 作者:王永福,商周出版 這種大書其實不太需要介紹,不過還是把心得練習寫下跟紀錄。 第一次聽到福哥,應該是透過憲哥。後來也就默默的follow起來,職人的匠魂應該可以在福哥身上得到很好的詮釋,不管是簡報教練,牛排還是expresso。但最能吸引我的則是為了小孩陪伴而做出的取捨與榜樣展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作者:孫京伊,采實文化出版 又是一本教養主題書籍,不過對象是有女兒的家長們。雖然看似還早,不過早晚要學習,不如早一點看。免得孩子一瞬間長大,問的爸媽措手不及,也真正的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待性這件事! 基本上,書裡分了五個篇章,個別獨立的溝通觀念跟作者專業的解讀。有別於男孩被
給力(Powerful),PATTY MCCORD著,大塊文化出版 副標就很明確:NETFLIX維持創新動能的人才策略(Building a culture of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先說說,其實是準備要看零規則,但忘記在哪裡看到某大神的推薦,建議先讀完這本,然後
關鍵時刻下的13堂投資心法與實作課 作者:林明樟MJ老師 商周出版 若要說我現在能對基本的財報解讀能有那麼一絲皮毛的展現與理解,真的要感謝超級數字力的課程,當年還有單日班的年代,幸運的參加跟當時對自己學習的投資。 超級數字力基本上是MJ老師不用推薦也都是場場秒殺的課程,從基本觀念解讀三大報表,再加上
隱性優勢Edge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dvantage 作者:黃樂仁Laura Huang 天下文化出版 努力未必成功,限制可以成為優勢。聽起來很雞湯,不過國外寫書重方法。這是有方法的! Enrich 提升價值 Delight 製造喜悅 Guide 導引定見 Effort
零規則,天下雜誌出版 No Rules Rules Netflix and the Culture of Reinvention 作者:Reed Hastings(Netflix創辦人),Erin Meyer 接續前些時候分享書籍"給力",這一本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串流平台的文化。 零規則,這不是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 作者:王永福,商周出版 這種大書其實不太需要介紹,不過還是把心得練習寫下跟紀錄。 第一次聽到福哥,應該是透過憲哥。後來也就默默的follow起來,職人的匠魂應該可以在福哥身上得到很好的詮釋,不管是簡報教練,牛排還是expresso。但最能吸引我的則是為了小孩陪伴而做出的取捨與榜樣展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作者:孫京伊,采實文化出版 又是一本教養主題書籍,不過對象是有女兒的家長們。雖然看似還早,不過早晚要學習,不如早一點看。免得孩子一瞬間長大,問的爸媽措手不及,也真正的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待性這件事! 基本上,書裡分了五個篇章,個別獨立的溝通觀念跟作者專業的解讀。有別於男孩被
給力(Powerful),PATTY MCCORD著,大塊文化出版 副標就很明確:NETFLIX維持創新動能的人才策略(Building a culture of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先說說,其實是準備要看零規則,但忘記在哪裡看到某大神的推薦,建議先讀完這本,然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來看看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尉遲秀翻譯 皇冠文化出版   一個改編拍成布拉格的春天的小說,電影沒有看過,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既定的想法,從小說四個角色
Thumbnail
“最好的策略就是分散投資和長期持有”   楊醫師25年一月選書: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作者:周冠男 天下文化出版   結論先說:保有可支應家庭支出6~12個月的約當現金(包含定存),基本應有的醫療相關保險,長期投入指數型ETF,再有餘力有一個自住的不動產,然後
Thumbnail
“昨天的我很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天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改變自己”   好書分享:為自己的英雄之旅+1+1+1 作者:林明樟(MJ老師) 商周出版   每一個精采電影與小說都有屬於主角的英雄之旅,而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你我也都有自己的一條路要走,我們都有盼望的那個模樣,可也被現實生活
Thumbnail
“厲害的成本控管是花更多的錢,提出更賺錢的方案”   好書分享:人生沒有一百分,只有不斷+1+1+1 作者:林明樟(MJ老師) 商周出版   這個兩本合輯的好書,就先從這本開始吧,從四個主題,四個訪談,切入分享四個面向:人生,職場,家庭與事業,然後目標一致:超額富足力。不論自己人生現
Thumbnail
“一個人的死亡是歷史,千萬人的死亡不過是數字”   絕版好書分享: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台灣的荒謬年代 作者:顏世鴻 啟動文化出版   來自於福哥podcast與楊斯棓醫師的推薦,一本要二手書店才挖到的書,一本如果去把那些個人名好好查一查會很沉重,一本完全更加呼應電影的背景:返
Thumbnail
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只要一招,安心穩穩賺     理財的目的應該是增加財富,享受財富帶來的幸福,而不是讓自己心情隨著漲跌起起伏伏,沒賺到錢,先賺到煩惱。「佛系」用在投資理財上,就是要放棄學習,但不要放棄賺錢。
Thumbnail
成功,是必然的嗎? 在《當和尚遇上鑽石》有提到,關於成功的信念是:「無論是個人或事業的圓滿成功,都是一個結果,而所有的結果都有一個起因,當你一再地重複相同的因,就會得到相同的果。」 無法獲致成功,最大的原因便是出在,我們一直持續去做明知行不通的方法。 西藏的智者曾說:「當你覺得這些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的故事,著重在佛學智慧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帶來改善情感和行為的啟發。
Thumbnail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來看看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尉遲秀翻譯 皇冠文化出版   一個改編拍成布拉格的春天的小說,電影沒有看過,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既定的想法,從小說四個角色
Thumbnail
“最好的策略就是分散投資和長期持有”   楊醫師25年一月選書: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作者:周冠男 天下文化出版   結論先說:保有可支應家庭支出6~12個月的約當現金(包含定存),基本應有的醫療相關保險,長期投入指數型ETF,再有餘力有一個自住的不動產,然後
Thumbnail
“昨天的我很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天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改變自己”   好書分享:為自己的英雄之旅+1+1+1 作者:林明樟(MJ老師) 商周出版   每一個精采電影與小說都有屬於主角的英雄之旅,而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你我也都有自己的一條路要走,我們都有盼望的那個模樣,可也被現實生活
Thumbnail
“厲害的成本控管是花更多的錢,提出更賺錢的方案”   好書分享:人生沒有一百分,只有不斷+1+1+1 作者:林明樟(MJ老師) 商周出版   這個兩本合輯的好書,就先從這本開始吧,從四個主題,四個訪談,切入分享四個面向:人生,職場,家庭與事業,然後目標一致:超額富足力。不論自己人生現
Thumbnail
“一個人的死亡是歷史,千萬人的死亡不過是數字”   絕版好書分享: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台灣的荒謬年代 作者:顏世鴻 啟動文化出版   來自於福哥podcast與楊斯棓醫師的推薦,一本要二手書店才挖到的書,一本如果去把那些個人名好好查一查會很沉重,一本完全更加呼應電影的背景:返
Thumbnail
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只要一招,安心穩穩賺     理財的目的應該是增加財富,享受財富帶來的幸福,而不是讓自己心情隨著漲跌起起伏伏,沒賺到錢,先賺到煩惱。「佛系」用在投資理財上,就是要放棄學習,但不要放棄賺錢。
Thumbnail
成功,是必然的嗎? 在《當和尚遇上鑽石》有提到,關於成功的信念是:「無論是個人或事業的圓滿成功,都是一個結果,而所有的結果都有一個起因,當你一再地重複相同的因,就會得到相同的果。」 無法獲致成功,最大的原因便是出在,我們一直持續去做明知行不通的方法。 西藏的智者曾說:「當你覺得這些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的故事,著重在佛學智慧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帶來改善情感和行為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