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閱讀心得

2023/02/26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
由於想回顧這本第一次買的產品管理書籍(印象中是),因此快速瀏覽這本書後,我覺察到曾被自己認為是經典好書的書,似乎已不全然是本好書,內容與現況的連結,似乎與當今現況產生一些脫節。
就我看來,這本書十分像 NPDP 、PBA 和 PMP 的混合版,單獨閱讀各章節,章章是經典,不僅各章節邀請到當時業界大咖來分享經驗,更在書中提到相當豐富的方法理論和技術。但實際整體閱讀下來,卻像「在可口又辣的韓國泡菜上,加上一層層又香又鹹的美味臘肉,接著再疊上剛採的鮮嫩多汁草莓與蘋果,最後淋上味道恰到好處的醬油納豆,當一次全放入口中,所有味道都混雜在一起,」看似簡單,卻無法將彼(書的內容)與此(現況)連結在一起。
我想,和當今現況脫節的原因在於:文化差異、時代變遷,與產品管理的推廣不佳,最佳實務建議的知識與職能,未能被普及。
關於與當今現況脫節的部分,我們簡單在下方說明。
對於產品管理,相信作者 Linda Gorchels 一定有非常深入與獨到的研究和見解(推測譯者當初應也翻譯的相當辛苦),從書中看來,很能體會20多年前產品經理的苦與痛(經過調查,確定原文書本第二刷的年份為2000年,因此第一刷出版年份會更早)。
這樣的苦與痛,在書中第一章即被破題,我們可以看到各種例證,在在說明產品經理艱難的處境,比方在公司中無人事管理實權,但卻要以自身的軟實力與富有彈性的溝通技巧,周旋在與多種不同的單位間,而為了成就產品的成功,更要能影響那些單位。那些單位有哪些?書中提到的有設計、通路(我解讀成「前線業務單位」)、一般大眾、管理高層、銷售、採購、行銷研究、法務、顧客、財務、生產(我解讀成「產品開發單位」)、顧客服務和設計,尤其提到需和設計、生產、銷售和顧客這四單位,做最主要且頻繁的溝通。
然而,以現況來講,實際也如此?
  1. 以合作單位來講,各企業對於產品經理要求不同,因此影響到其接觸的單位,許多產品經理要合作的單位數量,遠比書中提到要多的更多;
  2. 以人事管理實權而言,確實,目前大多產品經理仍無人事管理實權,但並非人人無實權,少數人仍是有的(至於為什麼委以重任,卻不提供對應的權力,這點原因就複雜多了,此處不多著墨);
  3. 以書中提到產品經理有極大的產品管理相關職權這件事來詳談,比如能看到財務報表、計算ROI或NPV,這些都與當前臺灣產品經理的職權不符。現今仍有許多產品經理,無法接觸到自己負責產品的實際銷售狀況,可能其主管因任何因素,也不願意分享這樣的資訊,當產品經理因權限受限,而無法取得所需資訊,甚至無法定義其產品願景、商業策略,更甚至無權管理產品開發團隊工作的優先順序時,你認為這位產品經理,能讓產品成功到哪去?即便對產品有透徹的了解,大多數的狀況,也只能淪為傳遞他人想法的訊息傳遞者,而無法在產品管理一職上獲得真正的成就(無論讓產品成功,而有助於公司,或自我實現)。雖然近年因敏捷盛行與數位轉型的緣故,部分產品經理的職權已獲得提升,但也是近年發生的小轉變,與20年前就提出的內容天差地北。
那麼,了解脫節的狀況後,我們回到現實面,當知道「產品管理的推廣不佳,最佳實務建議的知識與職能,未能被普及」,對於我們有什麼影響?
這件事很直接的影響到:我們的職涯發展與日常工作。由人力銀行的職缺可看出:產品經理一職,直至今日,職缺內容仍多偏向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或專案協調者(Project Coordinator,這職位有些人會笑稱這種PM的「M」是「Messenger」的縮寫,即前文提到的「訊息傳遞者」)。雖然約7、8年前開始,慢慢出現使用者經驗 (User Experience) 或產品規劃相關的職缺內容,但也才至近4、5年前,這樣的狀況才有明顯的增漲。
我們知道目前最盛行的敏捷和數位轉型框架叫 Scrum。它特別強調用於快速將跨功能的開發團隊產值,快速且最大化的轉換成市場或客戶所需的價值,這個 Scrum 框架,在 1995 年由 Jeff Sutherland 和 Ken Schwaber 在 OOPSLA Business Objec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Workshop 上發表出來,而 2001 年17位輕型管理框架的先驅前輩們,在 美國猶他州(Utah)開啟了輕型管理框架之路,創建了大家敏捷管理上必須熟悉的 Agile Manifesto,它是敏捷思維的核心精神,所有滋長的各種敏捷管理框架,都與它息息相關。
在作者寫出的那個年代(第二刷是 2000年),敏捷才剛開始展露頭角,但作者卻即時知曉這項訊息,並特意在書中第 23 頁提到:「許多我曾合作過的企業,都堅持它們的產品經理必須是領導者。如果產品經理是領導者,為何不叫做『產品領導』呢?事實上,在某些企業它們的確叫做產品領導,有時也叫做產品主人(product owner)或產品總理(product general managers, GMs)。」此處所指的 Product Owner 是否為 Scrum 框架中的PO角色?我們可由書中持續強調的產品經理需要多方搜集資訊,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要保有彈性,以及「永遠對商業方案保持客觀。如果特定新產品並未成功,一定還會有另一個。因此,不要害怕再浪費資源之前便刪掉創意。」(page 223)的說法推論,應該有 87% 是指 Scrum 中的 PO 角色。
當這本當代產品管理經典,及至今日已出版逾 20多年,20年後的臺灣職場, 仍未跟上 20 年前書本提到的內容,這是否代表我們應該更積極地做些什麼?但更明確的說法是,這也代表敏捷和數位轉型的速度,仍待激烈且大幅地加速。
除了帶給 20年後的我們如此具有建設性的覺察和思考外,書中也提到許多值得參考的部分,我看來是能幫助剛擔任產品經理或初任產品管理職務者,能在短時間內理解大致工作範疇,甚至帶來一些震撼,即:
  1. 強調產品經理實要掌管的事物非常多與廣,廣凡從領導統御、產品上市前的競爭力分析、市場調查、提出能走的商業方案、構思產品願景、定義商業策略、規劃並監控產品設計與開發執行、撰寫上市計劃、確保行銷策略奏效、管理整體的產品生命週期,甚至到後續的目標績效驗收等,都包含在內。
  2. 強調產品經理工作在分析、規劃、發揮影響力(含產品願景、Roadmap設計,和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與溝通),以及管理產品生命週期
  3. 強調重視顧客(或使用者)需求的重要性,要加重在培養「顧客般的心態」,「所謂培養顧客般的心態,表示產品經理應該後退一步,從顧客親身使用產品功能的觀點,來重新定義產品以及商機。」(page 174),如此以顧客(或使用者)為中心的產品,才能真正的滿足顧客(或使用者)的需求,才更有機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談到這邊,由於 Covid-19 狀況開始回穩的緣故,導致近期全世界(尤其美國)因先前大量招募,而造成目前回穩後供過於需的狀況,產生大量裁員潮,目前我們臺灣也開始受到影響。
所以我想補充一個書中未詳細提到的知識,目的是希望能幫助任何人(尤其產品管理者),在面臨這樣市場劇烈波動下,能對產品做出一些非常及時和快速的調整,以幫助產品或產業回穩,期待能幫助讓更多人能保住工作:
我想補充的知識是 Boston Consulting Group(BGC)知名的 Growth Share Matrix。由於書中只點到此方法能用來區分產品生命週期,以及有 Star、Question mark、Cash cow 和 Pet 的四個面向,僅此而已,由於使用方法並沒有特別提到,讓我覺得十分可惜。
根據 BGC 原始出處的說法:
Growth Share matrix 是一種能幫助企業管理他們的產品組合(Product Portfolio)的方式。企業能用其來簡單將各產品進行排序,決定商業策略的走向。
截圖取自:https://www.bcg.com/about/overview/our-history/growth-share-matrix
Star:產品成長程度高,且市佔率高。企業應該花大錢投資在這產品上,因為它的潛/前/錢力無窮。
Question mark:產品成長程度高,但市佔率低。企業要花點時間思考,決定要停掉或花更多錢投資這產品。
Cash cow(搖錢樹):產品成長程度低,但市佔率高。企業應該用 Cash cow 賺到的錢,再投資在其他直得投資的產品或業務上。
Pet:產品成長程度低,且市佔率低。企業應該重新定位或捨棄這項產品。
當產品管理者或產品經理運用這樣的方法,將各產品的位置區分出來時,就能更簡單快速的設計或建議更適合的商業策略,來下決策或幫助下決策。決策影響的將是一個、多個產品,甚至整體產品組合的成敗,而產品組合的成敗,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公司的營收,即各產品管理職人的工作和薪資,環環相扣,緊密影響。
期待上述的分享能所幫助!Good luck!
備註:
  1. NPDP 是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的縮寫,是 Product Development & Management Association(PDMA)創立的產品管理證照。
  2. PBA 為 Professional in Business Analysis 的縮寫,由大家較熟知的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創立的商業分析師證照。
  3. PMP 是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的縮寫,也是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創立的專案管理證照。
  4. 產品組合(Product Portfolio)以 NPDP 的定義為 「A product portfolio is defined as the set of current and potential new products that can form the basis for a program of product innovation including product improvement, cost reductions, line extension, and new-to-the-company products.」(當前或潛在新產品的系列組合,可為產品創新的基礎,比如產品改善、降低成本、產現擴張和新產品),簡言之,即為企業內部各種產品的組合,比如小貓公司有A、B、C產品,這三個產品就是產品組合,因為管理他們(即產品管理)牽涉到商業、企業或產品創新策略的設計與實行,以及各種相關的管理策略等,而這些策略的設定,將會影響小貓公司能否在市場上繼續留存。
  5. 書本金句摘錄:https://kktalks-tw.blogspot.com/2023/02/The%20product%20managers%20handbook.html
— — —
希望這樣的分享,能幫助大家對好需求怎麼寫能產生啟發,甚至有不同的新觀點!若想給予我feedback,或有受到啟發,或甚至產生行動,請務必讓我知道,我很樂意跟每一位對我的分享有興趣的新舊朋友們聊聊:https://www.facebook.com/kaitlyn.peng.56
8會員
27內容數
一生懸命在「改善臺灣職場與職人能力」的使命,有十餘年產品和團隊管理經驗。期待透過推廣產品管理知識與管理實務,改善對臺灣職人能力,讓企業因此而更有競爭力,因此創立臺灣產品人學會 (POA) 。 現任: - 臺灣產品人學會 (POA) 理事長 - 生活和職涯教練 - 臺灣百大企業 Agile Coach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