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童里」遇見Kaatje Vermeire(凱潔.維邁爾)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文 │ 粘忘凡
raw-image


那天,我在橋下的跳蚤市場遇見Kaatje Vermeire(凱潔.維邁爾),我是從她手上拿起的那件兩邊短袖口有荷葉滾邊、白色小圓點綴滿整件紅色洋裝認出她的;那件小女孩的洋裝是《生命中的那些事》裡面瑪雅在花園裡奔跑,從櫻花樹到柵欄、再沿著池塘繞了一圈時,穿在身上被風輕輕搔弄的衣服。那天,我在45巷的一家食器用品店又遇見Kaatje,我是從她眼中端詳的那個杯身有著粉藍色霧氣的咖啡杯認出她的;那個咖啡杯是《這項計畫》裡面擺在她和他的餐桌上,隔著花和水壺對望的其中一個陶杯。後來,我在河邊散步時遇見兩位雜技演員,他和他的愛,眼中都有一顆亮閃閃的星星,那是我在Kaatje繪製的《大象的問題》裡面曾經看到的光。

raw-image

我是在「童里繪本洋行」和《這項計畫》、《生命中的那些事》、《大象的問題》這三本繪本相遇的,它們都是由同一位比利時插畫家Kaatje Vermeirer(凱潔.維邁爾),分別和三位不同的文字作者合作出版的,童里引進的版本是義大利譯本,隨書另外提供參照的中文翻譯,也因此我才能夠在看不懂法文、義大利文這些限制之下,可以先經由大膽猜想繪本中的圖像所述說的故事之餘,再透過中文翻譯提供的描述,逐頁精讀繪本中的圖文關係與發展,並且在作者和繪者刻意在他們的圖畫與文字所留下的線索、暗示、象徵、詩意、哲思,自發又自由的進行一場閱讀進行式的創作。

raw-image


原書名為《MANNETJE EN VROUWTJE KRIJGEN EEN KIND》暫譯為《一個孩子的誕生》,於2009年出版,是Kaatje Vermeirer與作者Brigitte Minne的合作。義大利版本則更名為《IL PROGETTO》,中文暫譯《這項計畫》,我個人更喜歡義大利版本的這個書名。故事講述兩個相愛的人在彼此的生活中,一起展開的一個夢想計劃,從想像、定義、實現它的每一個小細節之中,我們看到這對相愛的人,對於他們的小孩所有美好的勾勒與擘劃;其中有一個跨頁,是他們仰頭望星空所見的畫面,以隱諱又具趣味感的數字連連看方式呈現,這個畫面同時也被擷取設計在前扉頁。我忍不住好奇,以描圖紙覆蓋於頁面上,然後按照星光數字由1連接到50,最後完成的畫面讓我十分驚喜,也讓我對Kaatje藉由圖畫回應文本的浪漫幽默與趣味呼應,感到十分嘆服又稱奇。即使最終出生後的孩子與計畫完全不同,但是他的眼睛依然充滿迷霧,而她肩膀上的那張柔軟的毯子,還在;他們愛著這個和他們計畫不同的、無可控制的一切,那是他們的小孩讓他們體悟到的更美好的愛。

raw-image

《生命中的那些事》於2010年出版,是Kaatje Vermeirer與作者Tine Mortier的合作。讓我們看到即使是那些我們希望、而且很努力想維持永遠不要改變的事情,總還是會發生變化。瑪雅最好的朋友是她心愛的奶奶,和她一起度過的每一天都是難忘的,有一天,奶奶跌倒失去意識昏迷一陣子之後甦醒的這段歷程,瑪雅彷彿走進另一個世界,一個看似荒涼、冰冷而封閉的世界,即使感到哀傷痛苦,卻因為不放棄盼望,終究還是有機會因為這些經歷變得勇敢而堅強,或許也因此理解到當那些我們希望永遠能保持不變的美好事情改變之後,仍然可以因為有愛、溫柔與陪伴,以不同的樣貌、型態而繼續美好。透過瑪雅和奶奶之間親密的互動,在浪漫迷濛的氛圍中,涉及生命、疾病、死亡等話題,雖然情感刻畫細膩動人卻不煽情,只是輕輕點到更添餘韻。

raw-image


《大象的問題》於2011年出版,是Kaatje Vermeirer與作者LEEN VAN DEN BERG的合作,這是一部關於愛情的合聲敘事,故事中的角色眾多而多元,提問與答案間的對話饒富詩意;每一年聚集在山上的聚會,因為大象正被一個難題困擾著,今天的會議大家想一起尋找難題的答案;在螞蟻的催促下,大象才結結巴巴的說出他要問的問題:「怎麼知道自己愛上了某個人?」文與圖都預留了非常多的空白,在閱讀過程讀者的自我詮釋、填補與想像,也成為另一種開放而自由的延伸創作。

raw-image
raw-image


我很喜歡Kaatje透過繪畫以及多層次疊合的肌理和異材質的組合構成的敍事溫度,是那種剛好合適談美、愛與生命的溫度。將繪本中的文、圖對照之後,我非常好奇插畫家如何思考解讀不同文字作者的故事?在陳述或回應故事(文字)之外,透過圖畫她又是如何選擇、保留、強調,抑或刻意忽略不理會,哪些故事中的角色、物件和場景的安排的呢?我相信這三位文字作者,肯定和我一樣驚嘆Kaatje Vermeirer不僅將故事最精要的內容,以如此細緻的方式呈現,更對她在畫面中所留下的符號、象徵和連結的投射,充滿許多好奇與想像。

Kaatje Vermeire(凱潔.維邁爾)1981年出生於比利時根特(Ghen),她從小就喜歡藝術實驗,經常使用鉛筆在紙上繪畫,之後在「根特皇家美術學院」攻讀平面和廣告設計學位,接觸了平面廣告、攝影、插畫等領域的藝術創作形式,由於喜歡插畫設計,繼續進修探索平面印刷、木刻版畫等技法之揉合創新運用的可能性,透過繪畫、拼貼與重新組合,再以數位技術編輯,從結構化、基於技術的平面設計領域,轉向更自由、更具創造性的平面藝術實踐,Kaatje擅長用色彩營造氛圍,能將技能、紀律和創造力神奇的結合,完成獨特、具張力和層次感的插畫創作,作品曾獲法蘭德斯插畫繪本獎、德國白鴉獎。

raw-image


Kaatje Vermeire(凱潔.維邁爾)的第一本繪本《老婆婆和小男孩》於2007年以荷蘭語在比利時出版,是Kaatje Vermeirer與作者Geert de Kockere的合作。Kaatje完全以手工創作每幅插圖,在一張張紙上打印了一層又一層,大器的構圖和細膩的圖像表現,以小男孩的角度敘說一種從晦暗到明朗的心境轉化,全書都以跨頁構成,每一幅圖都十分耐看有說服力。但是Kaatje發現這個過程只要其中一層出現一點小錯誤,都得從頭開始,因此後來她嘗試木刻和蝕刻等不同的版畫製作方法,分別蝕刻插圖的每個要件元素,以手工技術使用多種媒介進行創作,然後再進行數位編輯,創造出她獨特且細緻的視覺語彙。Kaatje在一次採訪中談到經由分層技術的運用,幫助她為她創作的每本書添加了更多層次的意義,她說:「通過添加小細節,創造文本中沒有的角色,以及時不時的幽默,我試圖暗示、喚起與文本中描述的世界不同的世界。」

Kaatje雖然對圖像進行了數位處理,但是她的作品仍然使用紙為基礎,主要還是維持著手工製作的精神。她喜歡在舊的牛皮紙上繪製草圖,她說那讓她可以嘗試更多可能的實驗,紙上的污漬和「噪音」賦與圖紙一定程度的氛圍,相較於最終經過數位編輯印刷的結果,她更喜歡這些草圖的粗獷、力量和自發性。對她來說,插畫的身體行為,是一個遊戲和實驗的過程,她使用不同的物件創造多層次的肌理和質感,對於她添加到作品中的東西,都有一股由衷的熱愛,織物的圖案、舊雜誌、郵票等等,都是她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來源;在跳蚤市場、書店、食器店或異國,都可以發現她正在蒐集創作素材的身影。在她的網站上有一段自述:「我認為只有在血、汗水和淚水之前,我的插圖才會好。自由灑脫、粗略自然的素描草圖(Sketch),有時候會更有力量……更能觸及本質。」

raw-image

當我撰寫這篇文章而重讀這三本繪本時,我特別聚焦在Kaatje對於圖像細節的探查,我意外的發現Kaatje自述中所說的時不時的幽默……在《生命中的那些事》中的奶奶和瑪雅竟然翻山越嶺也來參加《大象的問題》的年度山頂大會,奶奶針對大象提出的問題:「怎麼知道自己愛上了某個人?」表達了她的看法:「我每天都會想他。即使他離開很久,每個星期我都會選一首詩,在我們最喜歡的地方讀給他聽。」雖然奶奶只是以文字的形式獻聲,但是我們立刻就能聽出,那是同一位奶奶的音調和口氣啊!不過畫面中有一位穿著紅色短袖洋裝的小女孩,她正專心的讀著紙上的一首詩,那不就是瑪雅嗎?她回應奶奶的話驚呼的說著:「是啊!我也這樣做過,但是我自己寫詩。我會把它們偷偷放進他的口袋裡。」同時再透過畫面所呈現的荒謬感,似乎意圖呼應愛情本身那種帶著迷惘和不確定性的荒謬,我猜想這些應該都是Kaatje幽默的表現吧!

raw-image

至於Kaatje以圖像說故事留下的那些符號、象徵和連結,我覺得能夠讓閱讀者循著故事發展,在圖與文參照之外,帶來更多自發而好奇的探索,以及更為自由的想像和投射;因此,我大膽的猜想Kaatje說經由圖畫試圖暗示或者喚起與文本中所描述的世界不同的世界,不正是象徵主義與超現實主義提供給故事文本對於閱讀的延展擴寫,讓讀者保有更加開創而自由的詮釋想像空間嗎?


粘忘凡:本名林淑珍,父親認祖歸宗後改名改姓。媽媽名字叫美麗。喜歡和家裡的長毛臘腸玩躲貓貓,長期使用故事面霜,有一顆愛說故事的童心。建置蕃薯藤「小蕃薯」網站,在中國時報撰寫「蕃薯姊姊愛上網」專欄;專職教育、兒童網站規劃建置、兒童閱讀推廣,動畫製作丶故事配音,作品超過300部。網站代表作品有蕃薯藤「小蕃薯」、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臺北市教育入口網」。繪本翻譯與創作分別由臺灣東方、遠流出版、青林國際、玉山社、聯經、藝術教育館、臺灣文學館、新北市政府、新竹縣政府、臺北市政府等出版,已超過二十冊,並經常受邀參與國內各文學與繪本獎項評選及課程講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童里繪本溫室 • 插畫培養皿
237會員
191內容數
童里是間外語繪本專門書店,2016年始於網路書店,2018年成立實體書店。聚焦於繪本藝術與插畫創作交流,選書核心以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的繪本為主。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而一本繪本就像是一場畫展,其中也蘊含許多觀點,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2025/04/26
DoubleBob 是一位神祕而罕見現身的創作者,長年活躍於圖像藝術與漫畫的交界處。他的作品不僅挑戰傳統漫畫的形式與語言,也經常帶領讀者進入一種介於夢境與現實、混沌與秩序之間的地帶。自 2008 年起,他便與致力於藝術漫畫實驗的法比聯合出版社 Frémok 展開合作,創作出多部風格獨具的作品。Dou
Thumbnail
2025/04/26
DoubleBob 是一位神祕而罕見現身的創作者,長年活躍於圖像藝術與漫畫的交界處。他的作品不僅挑戰傳統漫畫的形式與語言,也經常帶領讀者進入一種介於夢境與現實、混沌與秩序之間的地帶。自 2008 年起,他便與致力於藝術漫畫實驗的法比聯合出版社 Frémok 展開合作,創作出多部風格獨具的作品。Dou
Thumbnail
2025/04/07
來自比利時的Anne Brouillard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巧妙地將文字與插圖交織在一起。她的筆觸帶有詩意,文字在她的筆下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而是一種音韻的音樂,彷彿能在讀者的心中激起一種悠揚的旋律。她的書寫,敏銳地捕捉到感官語言的微妙變化,隨著季節的變遷、一天中時刻的更替流轉。
Thumbnail
2025/04/07
來自比利時的Anne Brouillard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巧妙地將文字與插圖交織在一起。她的筆觸帶有詩意,文字在她的筆下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而是一種音韻的音樂,彷彿能在讀者的心中激起一種悠揚的旋律。她的書寫,敏銳地捕捉到感官語言的微妙變化,隨著季節的變遷、一天中時刻的更替流轉。
Thumbnail
2025/03/13
Jung在比利時、法國、歐洲出版界以奇幻漫畫知名。無論是奇幻漫畫或圖像小說,主題意識總是集中在「異鄉」、「母性」和「認同感」上。在影片首映會的一場採訪中,他說希望這部自傳電影不要給韓國人帶來傷害。 也不希望領養的孩子被刻畫成犧牲者。 這部作品並不是爲了追究某人的責任,而是講述了一個領養兒的成長過程,
Thumbnail
2025/03/13
Jung在比利時、法國、歐洲出版界以奇幻漫畫知名。無論是奇幻漫畫或圖像小說,主題意識總是集中在「異鄉」、「母性」和「認同感」上。在影片首映會的一場採訪中,他說希望這部自傳電影不要給韓國人帶來傷害。 也不希望領養的孩子被刻畫成犧牲者。 這部作品並不是爲了追究某人的責任,而是講述了一個領養兒的成長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什麼將把你帶走》是插畫家Croter以詩人王小苗的詩作為本,創作並獨立出版的詩繪本。Croter以當代生活的切片,橫跨時間的長河,溫柔地凝視人世間的離散。
Thumbnail
《什麼將把你帶走》是插畫家Croter以詩人王小苗的詩作為本,創作並獨立出版的詩繪本。Croter以當代生活的切片,橫跨時間的長河,溫柔地凝視人世間的離散。
Thumbnail
【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 ◎ 町田苑香 #書摘 只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喜歡我,誇我很棒,我就會為了生存下去,拼命揮動小小的鰭。 海不存在盡頭,流過的淚,終有一日會溫柔觸及另一個人,人可以變成孕育別人的存在。 已經遺忘上一次閱讀完小說,幾乎無語的時刻,只能緩緩迸出一句話:
Thumbnail
【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 ◎ 町田苑香 #書摘 只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喜歡我,誇我很棒,我就會為了生存下去,拼命揮動小小的鰭。 海不存在盡頭,流過的淚,終有一日會溫柔觸及另一個人,人可以變成孕育別人的存在。 已經遺忘上一次閱讀完小說,幾乎無語的時刻,只能緩緩迸出一句話:
Thumbnail
「莎士比亞的戲劇、莫札特的交響曲,當然還有梵谷的畫中,都有逆向的世界。 鮮花、星星和小鳥也一樣。 比方說,可以倒著朗讀《仲夏夜之夢》;用逆向播出的方式聽小鳥的啼叫。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只有用這種方式才能體會的驚奇。 也許就像是被眨眼隔絕,而無法看到的風景一樣。」
Thumbnail
「莎士比亞的戲劇、莫札特的交響曲,當然還有梵谷的畫中,都有逆向的世界。 鮮花、星星和小鳥也一樣。 比方說,可以倒著朗讀《仲夏夜之夢》;用逆向播出的方式聽小鳥的啼叫。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只有用這種方式才能體會的驚奇。 也許就像是被眨眼隔絕,而無法看到的風景一樣。」
Thumbnail
文 │ 粘忘凡 瑪琳在2018年成為母親,由於親身體會親子之間的情感和連結,這也成為了她創作更多和寶寶、家庭有關的繪本作品的靈感和動力,對幼幼書的創作有了新的靈感。瑪琳說兒子出生之後,有一天她在喝咖啡的時候,兒子伸手想抓她的咖啡杯,她想都沒想便脫口說出「小熊不能喝咖啡」,這個意外的情節,讓瑪琳彷彿再
Thumbnail
文 │ 粘忘凡 瑪琳在2018年成為母親,由於親身體會親子之間的情感和連結,這也成為了她創作更多和寶寶、家庭有關的繪本作品的靈感和動力,對幼幼書的創作有了新的靈感。瑪琳說兒子出生之後,有一天她在喝咖啡的時候,兒子伸手想抓她的咖啡杯,她想都沒想便脫口說出「小熊不能喝咖啡」,這個意外的情節,讓瑪琳彷彿再
Thumbnail
文 │ 粘忘凡 那天,我在橋下的跳蚤市場遇見Kaatje Vermeire(凱潔.維邁爾),我是從她手上拿起的那件兩邊短袖口有荷葉滾邊、白色小圓點綴滿整件紅色洋裝認出她的;那件小女孩的洋裝是《生命中的那些事》裡面瑪雅在花園裡奔跑,從櫻花樹到柵欄、再沿著池塘繞了一圈時,穿在身上被風輕輕搔弄的衣服。那天
Thumbnail
文 │ 粘忘凡 那天,我在橋下的跳蚤市場遇見Kaatje Vermeire(凱潔.維邁爾),我是從她手上拿起的那件兩邊短袖口有荷葉滾邊、白色小圓點綴滿整件紅色洋裝認出她的;那件小女孩的洋裝是《生命中的那些事》裡面瑪雅在花園裡奔跑,從櫻花樹到柵欄、再沿著池塘繞了一圈時,穿在身上被風輕輕搔弄的衣服。那天
Thumbnail
‘‘Where the forest meets the stars’’原文書名也很美,它真的有成人版《小王子》的感覺,有更深入和沉重的討論,而有童話般的溫暖結局。
Thumbnail
‘‘Where the forest meets the stars’’原文書名也很美,它真的有成人版《小王子》的感覺,有更深入和沉重的討論,而有童話般的溫暖結局。
Thumbnail
出生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華人世界裡的許多青少年,不免都會遇到「備受期待」長大的課題 。 ​​這本小說時而能讓人享受幻想,時而讓人身陷現實的揪心。 能重溫年少時對未來的徬徨、對命運的掙扎,以及一路而來歷經顛簸才有的蛻變,在掙脫牢籠的過程裡,明白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做最大的想像、最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出生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華人世界裡的許多青少年,不免都會遇到「備受期待」長大的課題 。 ​​這本小說時而能讓人享受幻想,時而讓人身陷現實的揪心。 能重溫年少時對未來的徬徨、對命運的掙扎,以及一路而來歷經顛簸才有的蛻變,在掙脫牢籠的過程裡,明白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做最大的想像、最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許多繪本童書我都第一次接觸,既不清楚故事,更不明白角色關係,經常是一邊替孩子閱讀,一邊理解敘事脈絡,偶爾與孩子對話閒聊那些啟示和反省。大約是閱讀模式如此,方纔發現,我關注文字,孩子注意力則全在圖片上。當我覺得,情節使然,圖片一定會這樣畫啊,孩子卻可以拋開故事主軸、充滿好奇底發現圖片裡的秘密。
Thumbnail
許多繪本童書我都第一次接觸,既不清楚故事,更不明白角色關係,經常是一邊替孩子閱讀,一邊理解敘事脈絡,偶爾與孩子對話閒聊那些啟示和反省。大約是閱讀模式如此,方纔發現,我關注文字,孩子注意力則全在圖片上。當我覺得,情節使然,圖片一定會這樣畫啊,孩子卻可以拋開故事主軸、充滿好奇底發現圖片裡的秘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