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糝.五十三參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南宋林洪的「文青」食譜《山家清供》記載了一道玉糝羹,說是蘇軾與弟弟蘇轍酒至酣暢後食用。這道羹名稱別緻,取料、做法卻極簡單,不過是把米粒研得細碎(亦即「糝」),連同搗得糊爛的蘿蔔合煮。書裡轉述蘇軾食畢作評:若非天竺酥酡,人間決無此味。

蘇軾之子蘇過曾將蘿蔔換成山芋煮羹,也得其父以詩相贊:「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整首詩題目頗長,除略記煮羹始末外,同樣引酥酡為比,加以好評。《紅樓夢》中,賈寶玉與一眾姊妹冬日雅集,即景聯詩。林黛玉「煮芋成新賞」句便是指蘇過的創意。須注意的是,古人指稱的食材、器物名目多有與今似同而實別的,這是分類概念不同的緣故。無論「山芋」或「芋」,和當前習稱的「芋頭」,範疇並不相當。據潘富俊《紅樓夢植物圖鑑》:「植株蔓生的芋類,應為薯蕷類植物,包括山藥及黃獨……至於今日俗稱的芋頭,屬天南星科,古稱芋魁。」

在這影音時代,網紅們為了聳動視聽,無不求奇炫怪,而取名這麼有哏的「玉糝羹」自不乏美食網紅試做,並拍攝影片上網。但在這由書頁轉為影像的過程中,尷尬的地方就出現了。我看過某網紅把蘿蔔與山藥兩種版本都做了一次,只是為求畫面美觀,不免各撒以枸杞、蔥花點綴。至於羹湯本身雖依古法未加調料,網紅淺嚐之後卻只低調評了「清淡」二字。或許,文字本就富於想像,更帶有苦中作樂的撫慰作用。糝而稱玉,極言羹湯色相;酥酡、牛乳云云,不宜認真。又或者,現代人經五色、五味、五音飽饜耳目口舌,也的確越來越難體會古人有滋有味的清歡。

蘇軾兩度用以作比的「天竺酥酡」見於《法苑珠林》:「夜摩諸天有以珠器而飲酒者,受用酥酡之食,色觸香味,皆悉具足。」但蘇軾以此與玉糝羹相比,似乎在葷素對照之餘別無佛理禪機可談。倒是葛亮小說《北鳶》有道素菜竟調理出法喜禪味:「又有一道『水煮豆皮』。一端上來,便是異香滿室。觀者皆是稱奇。」食客問此菜有何名頭,待客的方丈答:「這一道,若在民間,便稱為『素鵝』。在我修行之人,卻稱『華嚴經』。……『華嚴經』講『五十三參』。善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後,從莊嚴幢沙羅林出發次第南遊參訪。好似五十三位善知識,這豆皮重疊,一層便是一參。吃完了這一道,修行便可圓滿。」

當然,一道素菜,再怎樣異香盈室,哪怕美稱以「華嚴」,都不可能食訖即功德圓滿。方丈這麼說,想來也並非真把修行看得如此輕易,而是展現一種念茲在茲的修行心態。換言之,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一饌一肴、一食一思皆必於是,方稱修行。否則,一時若有所悟,過後又即入迷。再以《紅樓夢》為例,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如許善思善感,見景成詩不難,觸機生悟亦非無有。但眼觀五色、口嚐五味、耳聞五音,復於情天情海沉浮,終究是紅塵痴兒。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初稿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初稿以筆名「南鵲」刊於《人間福報.縱橫古今》(2023.5.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鵲的沙龍
32會員
187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南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9
孔尚任《桃花扇》,敘寫秦淮風塵一場情愛,也同時描摹一幅殘破河山。
Thumbnail
2024/08/09
孔尚任《桃花扇》,敘寫秦淮風塵一場情愛,也同時描摹一幅殘破河山。
Thumbnail
2024/07/01
「五老榜」的特殊性,嚴格來說不在多人老年及第,而在得第者隨獲官職。
2024/07/01
「五老榜」的特殊性,嚴格來說不在多人老年及第,而在得第者隨獲官職。
2024/06/24
宮崎市定《科舉史》舉羅大經《鶴林玉露》一則軼事來說明「科舉考試很難通過,因此常常有老年考生參加」。
2024/06/24
宮崎市定《科舉史》舉羅大經《鶴林玉露》一則軼事來說明「科舉考試很難通過,因此常常有老年考生參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唐魯孫、梁實秋、焦桐、裴偉、詹宏志、愛亞、蔡珠兒、王宣一、洪愛珠,還有黃媽媽。
Thumbnail
唐魯孫、梁實秋、焦桐、裴偉、詹宏志、愛亞、蔡珠兒、王宣一、洪愛珠,還有黃媽媽。
Thumbnail
清光緒年間蘇州《甫里志》有詩云:「蕪田埤下廣分栽,累累生成白玉胎,供客盡能清湯病,好同雪藕與山梅。」足見荸薺真是一味好物!
Thumbnail
清光緒年間蘇州《甫里志》有詩云:「蕪田埤下廣分栽,累累生成白玉胎,供客盡能清湯病,好同雪藕與山梅。」足見荸薺真是一味好物!
Thumbnail
「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 這是南宋陸游的一首詩,這首詩說陸游自己用蔥油做成的雜菜麵,像是天上的甘露一樣好吃。 (蘇陀,梵語 sudhā。又作酥酡、修陀、須陀。意譯作甘露。為天人之食物。) 有人會問,有些吃素的人為什麼不吃蔥蒜,那個不也是植物嗎?放在今天素食的標準,陸游做的
Thumbnail
「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 這是南宋陸游的一首詩,這首詩說陸游自己用蔥油做成的雜菜麵,像是天上的甘露一樣好吃。 (蘇陀,梵語 sudhā。又作酥酡、修陀、須陀。意譯作甘露。為天人之食物。) 有人會問,有些吃素的人為什麼不吃蔥蒜,那個不也是植物嗎?放在今天素食的標準,陸游做的
Thumbnail
南宋林洪的「文青」食譜《山家清供》記載了一道玉糝羹,說是蘇軾與弟弟蘇轍酒至酣暢後食用。
Thumbnail
南宋林洪的「文青」食譜《山家清供》記載了一道玉糝羹,說是蘇軾與弟弟蘇轍酒至酣暢後食用。
Thumbnail
曾任電影《總鋪師》美食總指導的料理名家黃婉玲,推廣台菜不遺餘力,說菜、做菜、教菜,她的精湛手藝將台菜宴席的傳統好滋味流傳下來,體現真正道地的總舖師手藝!本期季刊特別轉載節慶大日必吃的一道食譜:紅燒羹,讓讀者們在過年時節,能夠好好品嘗體會這屬於臺灣的正宗美食滋味。作者:黃婉玲‧文圖提供=寫樂文化
Thumbnail
曾任電影《總鋪師》美食總指導的料理名家黃婉玲,推廣台菜不遺餘力,說菜、做菜、教菜,她的精湛手藝將台菜宴席的傳統好滋味流傳下來,體現真正道地的總舖師手藝!本期季刊特別轉載節慶大日必吃的一道食譜:紅燒羹,讓讀者們在過年時節,能夠好好品嘗體會這屬於臺灣的正宗美食滋味。作者:黃婉玲‧文圖提供=寫樂文化
Thumbnail
南宋的《山家清供》是一本深受人們喜愛的古食譜,裏頭所記載的許多菜餚不斷地被後世的食譜所傳承,「蟹釀橙」就是其中一道富有巧思與創意的料理。蟹釀橙,是把蟹肉放進橙子來烹調的料理,正因為螃蟹最為肥美的時節恰好也正是橙子成熟的秋季。我們將之改為素饌版,鹹鮮中帶著酸甜,薑味濃郁,橙香沁人且富有杭菊清雅的氣息!
Thumbnail
南宋的《山家清供》是一本深受人們喜愛的古食譜,裏頭所記載的許多菜餚不斷地被後世的食譜所傳承,「蟹釀橙」就是其中一道富有巧思與創意的料理。蟹釀橙,是把蟹肉放進橙子來烹調的料理,正因為螃蟹最為肥美的時節恰好也正是橙子成熟的秋季。我們將之改為素饌版,鹹鮮中帶著酸甜,薑味濃郁,橙香沁人且富有杭菊清雅的氣息!
Thumbnail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把豆腐削成球狀嵌入火腿中蒸煮,和「茄鮝」相比較,一在巧,一在奢。
Thumbnail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把豆腐削成球狀嵌入火腿中蒸煮,和「茄鮝」相比較,一在巧,一在奢。
Thumbnail
梨肉好郎君梨肉好郎君是《射雕英雄傳》提過的蜜餞。黃蓉在張家口初識郭靖,郭靖請黃蓉吃飯,點了他認為的美味牛肉羊肝。黃蓉卻說先吃果子,隨後還點了一大堆菜餚,其中我對梨肉好郎君印象最深,這名稱引人遐思。
Thumbnail
梨肉好郎君梨肉好郎君是《射雕英雄傳》提過的蜜餞。黃蓉在張家口初識郭靖,郭靖請黃蓉吃飯,點了他認為的美味牛肉羊肝。黃蓉卻說先吃果子,隨後還點了一大堆菜餚,其中我對梨肉好郎君印象最深,這名稱引人遐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