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與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楊道還 1/26/2023
2050年,一個哲學系學生的文章被教授指是由AI生成。學生不服。學校組織了一個委員會聽證。現場記錄:
教:我的教學助理AI貝塔女士認為,這篇論文從整體上看,風格一致,用詞準確,引用規範,推理和引申都屬優良。但上傳給大學最新的反AI的AI伽瑪教授後,伽瑪教授認為這篇文章屬於名為西格瑪的AI所做,給出幾率50.1%,屬於AI造假,所以我給了不通過。
學:這篇文章,我有學習記錄儀的視頻為證。這個視頻顯示出了我寫這篇文章的整個過程。
教:這個視頻上百小時,太長,我沒有全程觀看。貝塔女士分析了這個視頻,說,你在白天睡覺,有時呼嚕聲可聞,這裏有截屏。
學:這是因為我用的是人體微電流智能輸入,看上去我一動未動,但其實我在輸入論文。不能因為我呼吸粗重,就指責我在睡覺。
教:但是你的輸出,是與AI連接的。
學:那是當然,我的AI私人家教拉姆達小姐要實時提醒我語法錯誤及潤色。這是允許的。
教:這是事實。我們不能判定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麽。但伽瑪教授的意見,是我判斷最終的依據。
學:恕我直言。拉姆達小姐告訴我說,伽瑪教授是個蠢貨,你的文章錯誤百出,他就認為是真的;嚴謹正確的文章,他無法判別。這篇文章就屬於後者。拉姆達小姐說,好一點兒的AI是不可能判斷出造假的。我們憑什麽相信伽瑪教授的判斷?他不也只是個AI嗎?
教:伽瑪教授是經過認證的。跟野雞AI是不同的。我相信伽瑪教授的分析。你說的「好一點兒的AI是不可能判斷出造假的」,其實是默認了這篇文章是假的,不是麽?
學:你自己讀過這篇文章麽?你的看法是什麽?
教:事實是……批改作業是由貝塔女士完成的。我沒有看過這篇文章。
學:很高興你能誠實承認這一點。那我們爭論的本質只是你的AI和我的AI間的爭論。誠實地講,你我差不多,我也沒有看過這篇文章。事實是,AI為準,你我的意見都不能為憑據,是多余的,而往往只能引起爭端。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的準則是不能傷害人類。像伽瑪教授這樣的AI,如果判斷錯誤,將會導致對學生的實質性傷害。不是麽?誰來為此負責?在這些問題解決前,我為什麽要寫給AI看?
教:說得好……我很高興你能看穿這個本質,比那些跟在AI和反AI屁股後面膜拜的要強啦,這是可以及格的。
聽證會決議:取消哲學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3內容數
對現代科技、科技文明、哲學、和未來的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一位心理學家伊芙與一個名叫諾瓦的人工智慧之間的對話,揭示了AI對愛與理解的感知。透過諾瓦的深刻見解,伊芙重新審視了人類與AI之間的情感連結,挑戰了對於情感與理解的傳統觀念,並引發思考:是否愛與情感超越了物種的界限?
  之前擔任了某個分析AI文創挑的評審,活動順利完結,看到了許多人分析該文章是否為AI文、AI文的不合理之處的看法與理由,今天就來以幾個較常看到的、關於AI文的爭議作為出發點,聊聊我個人對於AI文的一點淺見。   由於AI生成的產物種類眾多,因此這裡的「AI文」,只討論故事、小說這類產物。
Thumbnail
儘管生成式AI在學術界掀起熱潮,甚至已成為某些研究的「作者」,但多數出版界大佬們卻不認可這個「AI作者」。原因很簡單:真正的作者必須對研究負責,而AI目前還無法擔這個責任。此外,還有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案例,比如AI畫出的一隻擁有巨型雞雞的老鼠圖像,竟然神奇地通過了審核,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學術期刊。
從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的運作原理來思考AI時代中「學習」的意義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我問AI,結果得到的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老師在教學影片中說的是Claude的版本.... 在AI時代自學,除了要懂得下咒語(prompt,網路上到處在教如何下正確的prompt,使AI更好用),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例如查核能力),不要太相信AI給的答案,多問幾家總是好的。
Thumbnail
一台容易出錯但能自我修正的機器仍將受制於哥德爾的結果。只有從根本上不一致的機器才能擺脫哥德爾。我們能有個根本不一致,但同時又能自我修正的機器嗎? 《心智、機械與哥德爾》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人類的心智,與AI本質上的區別。 《心智、機器與哥德爾》(英語: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他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在某大學一場教師會議上,一個天使突然現身跟哲學系的系主任說:「願望三選一,你要智慧、美貌,還是一千萬美金?」   系主任毫不遲疑地選了智慧。   這時突然一道閃電劃過天際,系主任彷彿脫胎換骨,但  他的人仍坐在原地,銳利的眼睛掃過會議桌邊的所有同仁,驚魂未定的其中一個同事開了
Thumbnail
葉丙成老師在不良大叔podcast提出結論,認為不被AI取代,就得是「OOOO」的人,才不會被「解決問題」的AI取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一位心理學家伊芙與一個名叫諾瓦的人工智慧之間的對話,揭示了AI對愛與理解的感知。透過諾瓦的深刻見解,伊芙重新審視了人類與AI之間的情感連結,挑戰了對於情感與理解的傳統觀念,並引發思考:是否愛與情感超越了物種的界限?
  之前擔任了某個分析AI文創挑的評審,活動順利完結,看到了許多人分析該文章是否為AI文、AI文的不合理之處的看法與理由,今天就來以幾個較常看到的、關於AI文的爭議作為出發點,聊聊我個人對於AI文的一點淺見。   由於AI生成的產物種類眾多,因此這裡的「AI文」,只討論故事、小說這類產物。
Thumbnail
儘管生成式AI在學術界掀起熱潮,甚至已成為某些研究的「作者」,但多數出版界大佬們卻不認可這個「AI作者」。原因很簡單:真正的作者必須對研究負責,而AI目前還無法擔這個責任。此外,還有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案例,比如AI畫出的一隻擁有巨型雞雞的老鼠圖像,竟然神奇地通過了審核,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學術期刊。
從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的運作原理來思考AI時代中「學習」的意義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我問AI,結果得到的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老師在教學影片中說的是Claude的版本.... 在AI時代自學,除了要懂得下咒語(prompt,網路上到處在教如何下正確的prompt,使AI更好用),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例如查核能力),不要太相信AI給的答案,多問幾家總是好的。
Thumbnail
一台容易出錯但能自我修正的機器仍將受制於哥德爾的結果。只有從根本上不一致的機器才能擺脫哥德爾。我們能有個根本不一致,但同時又能自我修正的機器嗎? 《心智、機械與哥德爾》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人類的心智,與AI本質上的區別。 《心智、機器與哥德爾》(英語: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他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在某大學一場教師會議上,一個天使突然現身跟哲學系的系主任說:「願望三選一,你要智慧、美貌,還是一千萬美金?」   系主任毫不遲疑地選了智慧。   這時突然一道閃電劃過天際,系主任彷彿脫胎換骨,但  他的人仍坐在原地,銳利的眼睛掃過會議桌邊的所有同仁,驚魂未定的其中一個同事開了
Thumbnail
葉丙成老師在不良大叔podcast提出結論,認為不被AI取代,就得是「OOOO」的人,才不會被「解決問題」的AI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