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中學以下的素養教育與經驗談:國中社會篇(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篇都要再次說明,所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完全要看:

  1. 個人因素
  2. 社經背景
  3. 對應教材與年齡

沒有百分百適用,也不會有一招行天下的密技,最大差異在於針對個人或是多人數上課。而且不管多好的教材,只要學生本身完全沒有學習的意願,都是沒有用的,這時候就得要換其他方式,不能只看教材與方式。


進入國二前,請先容許筆者跳到社會科來講一下,或許有人覺得奇怪,不是沒教社會科,怎麼連這個都可以講?

這個喔,其實筆者在補習班,除了英文外幾乎全部都教過。是不敢說多行,不過社會科當年聯考也是130多(編按:滿分140),在那個要背中國36省會的年代,應該多少有一些可以分享的東西。

所以,筆者要提的,是拿給小朋友試驗過,還有點效果的辦法。當然僅只於參考,社會科專科老師應該會有更佳的做法,筆者個人的建議多出自個人經驗與小範圍施行的結果。

地理:地圖是最重要的戰略工具

地理科的協助法,我通常會印地圖給學生「填」。是的,不是「畫」地圖,一開始的時候,有空我會印空白地圖給學生,像是台灣地圖我會找個空白背景的輪廓圖,多印幾份。講到山脈走勢,就讓學生在空白地圖上,照著課本的地形圖,把山脈畫上去;提到水文,把水系照著課本看,描繪到空白地圖上。

其他氣候、行政區、產物等等,比較實際可以確定的東西,一律比照辦理。然後當同學畫了10張8張後,依需求疊起來看(疊圖法),像是山脈地形與水系,通常學生反覆對幾次後,會恍然大悟。

所以應該有老師會想到,用描圖紙可不可以?可以,筆者試過,描圖紙對於疊圖更有用,只是畫圖時要小心弄破,不然一般A4紙,配合顏色深的筆,兩張要比較也可以。

通常中上程度的學生,做不到一次就分析整張地圖上,各種不同的要素;能看到兩三張圖片,就可以在腦中疊合出重疊影像的人,程度都不算差。所以為何要多做圖,理由就在此,地理不配合圖教,死背穩死。

擴張、疊加,建立地理知識的關連

進階一點的,筆者會開始把地圖擴大,台灣的擴張到東亞,亞洲的拉到世界,像是中國地理的部分,個人不會單純照華北華中華南順序,每個部分都會拿全中國地理去對照。這一點都不過份,因為這邊沒弄好的,國三地科的氣候就死了,會搞不懂各種氣團的地理相關因素。

擴張不僅僅是大小,還有深度。一般來說,地勢跟水系會放在一起,以前筆者有空,會順便加上氣候跟行政區,講解區位。也就是正常來說,這邊會發展港口,那邊會成為穀倉地帶,其道理都跟地理形勢有關。這樣解說會讓學生有整體觀,不會陷入每個個別章節都連不起來的窘境。

考前的復習,筆者做過幾次,覺得蠻有效的。就是印該次考試的地圖,只給空白輪廓,然後要學生把他想到什麼都寫上去,都市城鎮就畫個小圈圈,山脈畫三角、河川畫藍色等等。師長會看到,在他描繪的過程中,一開始會漏東漏西,但慢慢他會藉由這個過程,後來發現之前漏掉什麼,而這正是因為他從整張圖去看,會連貫出一些相關性,回過頭想起原來有什麼沒記起來。

不過社會科的老問題,是節數太少,上課老師通常講課都沒時間,頂多是學習單用地圖填空,這大概是當前最方便的做法。筆者的意見是,補習班如果有,可以建議他們這樣做,而不是就出考卷跟寫參考書,不然就自己印幾張地圖,回家寫個20分就好。

歷史:勤作筆記,由簡入繁建立大局觀

早年歷史,筆者的讀法是做年表,因為高中聯考的年代,歷史真的他X的多,一堆同年代的比較題、不同年代的比較題,不做年表對比,只用背的沒有用。不過現在歷史沒那麼誇張,倒不需要像筆者當年,拿紙畫個幾十張。

現在的單元內容相對較少,如果是一次段考的範圍,筆者幫學生的作法,是剛開始上過課,回家要複習時,在白紙上畫一個大大的箭頭,比喻成時間順序(短年表),然後翻課本,在這個箭頭的上方註記「大事」,下方將大事的內容作簡單描述。(拜託翻課本查資料,不要默書)

考前,筆者一樣會發白紙畫箭頭,但會有點改變。通常歷史課本內,會有人物記事、制度、經濟、文化不同類的敘述,單章節通常沒有,但是段考範圍內都會跨時代,那麼就可以在箭頭上下方,分別註記不同的歷史紀錄。例如上方用紅筆註記重要人物,下方藍筆寫上經濟與文化制度。

有做到這種習慣的,到國三再整體做一次,印象中會做好的,歷史通常都不會差,100分不敢講,拿個80~90以上的成績沒太大問題。

故事有助學習,先累積才可能「多看就會」

總之,歷史的建議,是多依照時間順序,作筆記整理相關性。重點在於,每份筆記都不要雜,由大而小切入,先講大的事件,抓住大局觀,然後再談事件的細節,強化記憶。

筆者碰過有家長認為,歷史科就多看就自然記起來,這點個人認同一半。能做到看一看就自然記起來的,家裡通常就有一些歷史書刊,筆者小時候家裡有《吳姊姊講歷史故事》,看到都背起來,國中內容大體上就有可以貫穿的故事,不會覺得枯燥乏味。現在的話,像是韓國出的《尋寶記》系列漫畫,類似跟地理歷史有關的刊物,如果小學時候就有讓小孩去看,天天看看到都會背。

有這些累積,那到了國要做到「多看就自然記起來」,多半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的呢?現在歷史老師,上課都會想辦法介紹故事給學生聽,請上課不要睡覺,聽故事為主,學習單跟作業有好好寫,重新建立一套也不會太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衣劍舞-avatar-img
2021/09/12
真的是學校上課時間不夠,印了畫了就過了20分吧。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3.0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給國三生的社會科會考準備叮嚀 寫題目的優先性與必要性。
Thumbnail
給國三生的社會科會考準備叮嚀 寫題目的優先性與必要性。
Thumbnail
要優化國中學生和高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超越單純的筆記抄寫,而進行深度的知識消化和回想。「知識點分佈圖」,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轉譯,將教師所授的專業和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此外,這是一種從實驗教育方法為靈感發展出的學習方法。確保學力測驗和其他測驗取得好分數。而不只是依賴運氣或查看Google找答案。
Thumbnail
要優化國中學生和高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超越單純的筆記抄寫,而進行深度的知識消化和回想。「知識點分佈圖」,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轉譯,將教師所授的專業和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此外,這是一種從實驗教育方法為靈感發展出的學習方法。確保學力測驗和其他測驗取得好分數。而不只是依賴運氣或查看Google找答案。
Thumbnail
小孩看似都把文章(課文)看完了,但到底看懂了多少?我們一步一步的帶著他們奠能力,不只是閱讀的當下需要花功夫,其實,閱讀前、中、後都有許多眉眉角角該注意。我們在資源班上課時,也會嘗試許多閱讀理解的方法,測試哪些小方法是對他們有幫助的。一起擴充閱讀工具吧! 【閱讀前】-找線索、舊經驗、有目標 在許多
Thumbnail
小孩看似都把文章(課文)看完了,但到底看懂了多少?我們一步一步的帶著他們奠能力,不只是閱讀的當下需要花功夫,其實,閱讀前、中、後都有許多眉眉角角該注意。我們在資源班上課時,也會嘗試許多閱讀理解的方法,測試哪些小方法是對他們有幫助的。一起擴充閱讀工具吧! 【閱讀前】-找線索、舊經驗、有目標 在許多
Thumbnail
明明已經有努力讀書了,怎麼永遠追不上同學?找對方法,就是讀書的捷徑! 雖說讀書是要「因材施教」,但總有個讀書的規律在,有些人是聽覺型,有些則是視覺型,也有共同的學習法則喲! 很多學霸怎麼功課好又天天玩,怎麼做到呀?! 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學霸超推薦的3種學習法,輕鬆有效率,還不快來看! No.1 上課時
Thumbnail
明明已經有努力讀書了,怎麼永遠追不上同學?找對方法,就是讀書的捷徑! 雖說讀書是要「因材施教」,但總有個讀書的規律在,有些人是聽覺型,有些則是視覺型,也有共同的學習法則喲! 很多學霸怎麼功課好又天天玩,怎麼做到呀?! 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學霸超推薦的3種學習法,輕鬆有效率,還不快來看! No.1 上課時
Thumbnail
這幾年在許多研習中協助學校老師,學習有效『應用圖解』在教學中,當然『圖像』在過往教學裡,早就在課本、學習單、簡報、教學動畫影片、互動式螢幕等面向上出現。 不過大多數來說,資訊傳達的方式多是以單向為主,圖像的角色以裝飾居多,所以同學們要學習過程,仍舊是用文字思考、紀錄與口語抽象討論。 因此不少老師問我
Thumbnail
這幾年在許多研習中協助學校老師,學習有效『應用圖解』在教學中,當然『圖像』在過往教學裡,早就在課本、學習單、簡報、教學動畫影片、互動式螢幕等面向上出現。 不過大多數來說,資訊傳達的方式多是以單向為主,圖像的角色以裝飾居多,所以同學們要學習過程,仍舊是用文字思考、紀錄與口語抽象討論。 因此不少老師問我
Thumbnail
買筆記可以考好嗎,我大概會回答「有點難」,主要在於:那通常不是最適合你體質的理解產物。
Thumbnail
買筆記可以考好嗎,我大概會回答「有點難」,主要在於:那通常不是最適合你體質的理解產物。
Thumbnail
談到學習的方法對於學生而言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國三到高一這段時期,學習需要思考的部分增加了,需要理解並運用前幾年所學的知識點,這時候若能學會適當的方法,對於學習是非常有益的。國內的正規教育普遍偏向純知識傳授,很少有老師會教授學習方法,因此學生在這個時期會遇到很多學習上的困難,也容易用錯誤的方法去學習。
Thumbnail
談到學習的方法對於學生而言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國三到高一這段時期,學習需要思考的部分增加了,需要理解並運用前幾年所學的知識點,這時候若能學會適當的方法,對於學習是非常有益的。國內的正規教育普遍偏向純知識傳授,很少有老師會教授學習方法,因此學生在這個時期會遇到很多學習上的困難,也容易用錯誤的方法去學習。
Thumbnail
https://bit.ly/3ClgVW6 文摘 1)台灣的閱讀教育有「重中間輕兩頭」的現象,閱讀推廣多半著重於國中小,缺乏學齡前和高中階段;他也認為,台灣閱讀教育在「拔尖」已有顯著成果,但扶弱和全面提升似乎仍有加強空間。 . 2)為什麼孩子會閱讀,還是看不懂課本、不會答題?自然、歷史等學科領域教
Thumbnail
https://bit.ly/3ClgVW6 文摘 1)台灣的閱讀教育有「重中間輕兩頭」的現象,閱讀推廣多半著重於國中小,缺乏學齡前和高中階段;他也認為,台灣閱讀教育在「拔尖」已有顯著成果,但扶弱和全面提升似乎仍有加強空間。 . 2)為什麼孩子會閱讀,還是看不懂課本、不會答題?自然、歷史等學科領域教
Thumbnail
從小到大學校都只教我們各科科目內容,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學習地有效率,所以常常發現很多用功的人在準備考試上慘敗,其實準備考試除了心態要愉快外,個人也研究了學習方法來提升效率,除了用來準備考試,自學也很不錯,工作上也助於解決問題及提升效率。大家放暑假之餘也可以試試!   一、心智圖 研究這個方法的
Thumbnail
從小到大學校都只教我們各科科目內容,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學習地有效率,所以常常發現很多用功的人在準備考試上慘敗,其實準備考試除了心態要愉快外,個人也研究了學習方法來提升效率,除了用來準備考試,自學也很不錯,工作上也助於解決問題及提升效率。大家放暑假之餘也可以試試!   一、心智圖 研究這個方法的
Thumbnail
最近才知道台灣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學期開學時,都要拿行李箱去裝教科書與參考書(或者美其名是補充教材)。令人訝異的是,數量最多的居然是國文科,每個學生每學期大概就有十一、二本左右,嚇了一跳的原因是我以為國文科除了課本,最多就一到二本的參考書,哪要十多本?而且還是從學校老師手中拿的補充教材,還不算自己到書
Thumbnail
最近才知道台灣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學期開學時,都要拿行李箱去裝教科書與參考書(或者美其名是補充教材)。令人訝異的是,數量最多的居然是國文科,每個學生每學期大概就有十一、二本左右,嚇了一跳的原因是我以為國文科除了課本,最多就一到二本的參考書,哪要十多本?而且還是從學校老師手中拿的補充教材,還不算自己到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