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憂鬱症嗎?六年半憂鬱症患者的自我察覺經驗|心靈復健

2023/03/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一陣子我的情緒陷入低谷,人生過得緩慢而窒息,我跟朋友抱怨低潮的無處不在,她說:「親愛的,別忘記你是小說家。」oops!
憂鬱症關乎個人的特質與人生體驗,我盡量將我的經歷長話短說,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擾,希望我的歷程能帶給你一些幫助。
【混和焦慮憂鬱症】當事人同時面對焦慮和抑鬱兩種情緒的困擾,徵狀惡化至某種程度時,可被診斷為同時患有焦慮症與抑鬱症。
還記得大學時期的某一個深夜,我在校園裡遊蕩,然後把自己關在女廁裡啜泣。我也曾在社團新生訓練回程的公車上莫名落淚,感到不快樂是家常便飯。現在回想起來,憂傷似乎長駐在我年輕的生命裡,但當時的我同時把它作為創作的養份,不覺得有自我療癒的必要。
大學時期的我熱衷舞台劇,創作的時光幾乎佔了生活的三分之二,我特別喜歡製作悲傷的劇情,對眼淚與崩潰的揣摩樂此不疲。
那時候的我在創作上是驕傲的。雖然室友說,「你不是天才,因為你不會做喜劇。」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很棒,也許正因為如此,我才沒想過要跟憂慮做切割。
後來出了社會,我先是寫言情小說,又到雜誌社當編輯,因為期間有過短暫的模特兒經紀人經驗,10年前我意外拿到500萬資金,趕上第一波的Youtuber崛起,開了一間網紅孵化公司。(到現在我都不知道我的金主在想什麼...)
做網紅,拍影片。影音的世界相較文字的內斂,顯得外放而複雜。我必須跟更多人接觸以拓展業務,自己都還像個小孩但必須拉拔藝人成長。不斷產出作品但公司依舊經營不善,那個花錢如流水哪……壓力在我沒有察覺的時候不斷累積。
直到生活的沉重趕不上創作的輸出。
2016年8月22日,我因為一點小事跟先生大鬧,他出門上班後我一個人待在床上,忍不住崩潰大哭。在撕心裂肺的哭聲中我才發現:我好像,有那麼一點不對勁。
我立刻聯繫在大學時期交好的學妹,雖然畢業後少有聯繫,但透過社群的關注,我知道她曾經有過憂鬱症的治療經驗。我推掉當天的工作,前往學妹推薦的心理醫生的診所就醫。
在醫師面前我又崩潰了一次,哭得那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喲~真心感謝醫生的耐心,幫我把壓力開始暴走的源頭整理了出來。
2013年7-8月,我的人生發生了三件大事:父親過世、創業、結婚。
「這每件事情都需要時間消化,很多人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你在同時間一次來,還撐了三年,很厲害了。」醫師誇獎我(?),判斷我是「混和焦慮憂鬱症」。
於是從這個診間開始,我轉身面對自己混亂的人生。
2016年8月22日早上8點29分,與學妹的對話紀錄。

憂鬱症自我察覺tips(1):理解正常 才能發現自己的不正常

故事先分享到這裡,之後再來閒談關於治療過程的點滴。整理個人經驗,我認為憂鬱症的自我察覺,第一個關鍵是要「理解何謂正常」。
所有事情都有對照組,情緒也是。就像快樂與憂傷、激動與平靜、瘋狂與理性,沒有體會過相愛的歡愉,無法理解分離的悲愴。換言之,你不知道正常該是怎麼樣?又怎麼發現自己的不對勁?
所謂正常又可分為兩種層面,一種是與外在世界的普羅價值相比,一種是跟內在的自我相較。
但是你跟別人不一樣,不代表你就不正常,某種程度上可解釋為「個人特質」,就像我曾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成為班級裡的邊緣人也不在乎。都是選擇,坦然接受有失必有得。
所以在我看來,後者才是病識感建立的標準。
這不是我想要承受的情緒,
這不該是我活成的模樣,
一切脫離掌控,負面將我淹沒,
不間斷的暴走是一種警訊,
建議我在崩潰的山巔上懸崖勒馬。
病識感分級:完全的病識感指的是「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也願意配合就醫」,次一等級的病識感是「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但不覺得需要就醫」,再次一等的是「患者知道自己有點不太對勁,但歸咎於太累或其他因素,不認為是生病,更不認為應該就醫」。最糟糕的是「患者完全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幸語心靈診所)
你知道自己生病了嗎?

憂鬱症自我察覺tips(2):注意生活與人際關係的失調

理解自己正常的模樣非常重要,而發現「不正常」的關鍵,就在於生活與人際關係的失調。比如說,我在2016的那個早晨,因為一點現在都記不起來的小事,跟先生大鬧。類似的事情在這天之前其實已經發生過好多遍,我不斷在挑戰先生對我的包容,有幾個晚上我直接離家出走、睡在公司或者旅店。
這怎麼看都不是一段正常的婚姻關係。
在我的歷程中,婚姻不是壓力的來源,而是在外受傷後的避風港,但我將我對生活混亂的憤怒都發洩在我先生身上,只能說幸好當時還沒有小孩。
你的失控→影響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後者經常是敲醒我們的警鐘。人生存於世,始終脫離不了人群。享受孤單也是需要喧嘩熱鬧來做對比,愛人與被愛都可以是生存的定錨。
很多時候我們寧願傷害自己,也不願傷害關愛的人。至少對我而言,發現我正在傷害我的先生,是我願意改變的契機。

醫學上如何判斷你是否得了憂鬱症?

憂鬱症的成因,包含了遺傳及環境因素。例如家族病史、生活壓力、缺乏社會支援等。
有些人會將自己的低潮推托給「睡不好」、「想太多」、「工作太忙」等原由,忽略自己能夠承受的臨界點,從而錯失就醫的良機。該怎麼判斷自己是否真的生病了呢?醫學上也有一套評測的標準。常見的評測內容以下提供給大家參考(資料來源:陪我講shallwetalk)
【關於情緒】
  • 你是否持續難以感受到快樂?
  • 你對一向享受的活動,已經長時間提不起勁?
  • 你不想參與平常的社交活動?
  • 你對工作、家庭或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感到過分擔憂,難以放鬆
【關於身體】
  • 口乾、頭暈
  • 顫抖、肌肉繃緊
  • 心跳加速
  • 容易疲倦
  • 工作時難以集中精神
  • 影響胃口
  • 失去性慾
【關於睡眠】
  • 很多時候睡得不好,包括難以入睡、難以持續熟睡及過早於清晨甦醒
  • 受工作或生活中的煩惱困擾,半夜甦醒
我在就診的時候,醫師提供詳細的憂鬱症量表給我填寫,建議大家透過醫生專業的建議,來協助自己找出病因並進行處置。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漫長的療癒過程非常需要耐心與勇氣。而我也跟大家坦承,因為五年前意外懷孕立即停藥的關係,我到現在都沒有得到醫生認可的「痊癒」,只是因為不放棄自癒加上家人陪伴的關係,我現在終於找到一條讓自己好過一點的路。

憂傷只有自己懂,不說加油,但請千萬不要放棄。

我是阿虹,一個不想廢到死的阿姨。
想要看更多心靈復健的經驗文章,記得追蹤、訂閱阿虹的部落格,
或者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討論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會員
39內容數
開開心心,幸福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