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自尋"煩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日昨與兩位友人共餐,席間甲提到自己之所以不參加社團,最主要的原因是:社團邀約不好意思拒絕,否則會被認為自己不合群;乙提到到那兒都應該穿戴整齊,以免落人口舌。席間也提到某友人家人中風,老婆照護辛勞,自己都快撐不住了,可是為了符合社會的期望,也只能硬撐了。席間甲也提到自己年紀大了,看多了,才知道當年其父親年老時自己未能了解其心意,未能及時盡孝,有時甚至對其需求感到不耐的愧疚;乙則提及自己年輕時受過找工作以及在職場上的辛勞,因此儘量尊重兒女意願,未做嚴格要求和規定,如今兒女年近四十,在職場上稍有不滿動輒辭職,迄今沒有固定工作,不止如此,而且出手大方,經常伸手要錢,稍有遲疑就大發脾氣,要脅怒罵…甲還提及退休後,回原單位當義工,卻不獲尊重,前日無故被指責,令他氣憤難當…想辭掉又有一點捨不得…並提及有友人照顧有點失智的父親,手足偶而回家探視,竟然還在那兒閒言閒語…。某友人妻子突然去逝,一直走不出來,想來一定還在適應;兒女碰到爛老板…菜販好像有點不老實…政客不恤人命…
別自尋煩惱
我的天啊!煩不煩啊?我一直記得張德芬受訪時所說的那句話:「被家暴是你自己的選擇。」那是她在簽書會上,有位讀者向她訴說自己被家暴…然後提到自己有多苦…自己有多無奈…自己有多惶惑時…她的回答。老實說:我是有點被震懾到了。可是,事後想想,她說的有沒有道理?你是個成年人了,你擁有選擇的權利和自由,你找了諸多的理由不反抗,不逃跑…,就像溺水一般,你不掙扎,你不嘗試,別人怎麼救你?

所有的煩惱都是人自找的,都是人創造的。人不止創造煩惱,而且還會編造劇情,讓自己更好的身陷其中,好讓自己更加相信自己悲情纏身,從而突顯自己是多麼的憂國憂民,是多麼的不可或缺,從而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事實上,在我看來,那些都是狗屁…當下風和日麗,天朗氣清,安詳靜好,那有你說的那些煩惱?

你選擇去煩惱,然後再去將煩惱擴充加大,只為了滿足那個虛假的根本就不存在的"我"的重要性,你,很無聊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文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試剖 子路行以告,為何要指出子路的舉動呢?顯然的,子路受到問路的這兩個人的影響了,他原先應該對風塵僕僕,四處奔波,遍受打擊折磨的周遊列國已經有些不滿,在此情況下,又被兩人的說法和想法所刺激,不滿因之擴張加
(承上)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長沮在和子路對話時,桀溺在幹啥?他是邊耕作邊豎起耳朵在偷聽呢?還是停下來看著並聽著兩人對話呢?不管何者,他都聽到了他們兩人的對話,而且聽得很清楚,這表示他和長沮耕作時的距離並不遠,否則他不會知道坐在馬車上
上文將「子路問津」的文字意思做了一些說明,但我的興趣其實不在那兒。記得年輕時,有段時間讀《莊子》。國內學者的做法是將其意思解釋得非常清楚,來龍去脈等追查得非常徹底,可是,你看不太下,因為那好像是就著文字在說文字。有次借到一本日文翻譯過來的《莊子》,大為訝異驚嘆,因為他首先描述莊子一書的時空背景,當時
原文 一直惦記著「子路問津」的小故事,它出在《論語》的〈微子〉篇中,原文是這樣的: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
你覺得自己「幸福」嗎?什麼狀況會讓你覺得自己「幸福」呢? 從聽瓦基介紹《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後,好像一直聽到或看到「幸福」,今天(3.18)清早出外走路,聽的音頻內容與「繪本」有關,介紹的書名是《播放幸福的種子》。 每個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定義,因為國家不同,然後每個國家都能找到一個關鍵字,
前言 農曆正月初五到附近的福興廟上香祈福,和主委聊了一會,他邀約我們有空的話可以考慮參加廟裡主辦的活動。最近(3月4日,星期六)廟裡舉辦前往桃園蘆竹區的龍德宮參拜交流,順便在附近景點走走的一日遊活動,問我們有無意願?因時間不長,且可以出外走走;可以認識一下地方父老;又可藉機了解地方廟會的活動情形,何
原文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試剖 子路行以告,為何要指出子路的舉動呢?顯然的,子路受到問路的這兩個人的影響了,他原先應該對風塵僕僕,四處奔波,遍受打擊折磨的周遊列國已經有些不滿,在此情況下,又被兩人的說法和想法所刺激,不滿因之擴張加
(承上)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長沮在和子路對話時,桀溺在幹啥?他是邊耕作邊豎起耳朵在偷聽呢?還是停下來看著並聽著兩人對話呢?不管何者,他都聽到了他們兩人的對話,而且聽得很清楚,這表示他和長沮耕作時的距離並不遠,否則他不會知道坐在馬車上
上文將「子路問津」的文字意思做了一些說明,但我的興趣其實不在那兒。記得年輕時,有段時間讀《莊子》。國內學者的做法是將其意思解釋得非常清楚,來龍去脈等追查得非常徹底,可是,你看不太下,因為那好像是就著文字在說文字。有次借到一本日文翻譯過來的《莊子》,大為訝異驚嘆,因為他首先描述莊子一書的時空背景,當時
原文 一直惦記著「子路問津」的小故事,它出在《論語》的〈微子〉篇中,原文是這樣的: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
你覺得自己「幸福」嗎?什麼狀況會讓你覺得自己「幸福」呢? 從聽瓦基介紹《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後,好像一直聽到或看到「幸福」,今天(3.18)清早出外走路,聽的音頻內容與「繪本」有關,介紹的書名是《播放幸福的種子》。 每個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定義,因為國家不同,然後每個國家都能找到一個關鍵字,
前言 農曆正月初五到附近的福興廟上香祈福,和主委聊了一會,他邀約我們有空的話可以考慮參加廟裡主辦的活動。最近(3月4日,星期六)廟裡舉辦前往桃園蘆竹區的龍德宮參拜交流,順便在附近景點走走的一日遊活動,問我們有無意願?因時間不長,且可以出外走走;可以認識一下地方父老;又可藉機了解地方廟會的活動情形,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親戚在家庭聚會中關心你的感情狀況,常會介紹「合適的人選」,但這種熱心有時讓人倍感壓力和困惑。他們往往忽略你的個性和需求,過度干涉讓你失去生活掌控感。與其被動接受,不如坦誠溝通,擴大交友圈,主動掌握自己的感情生活。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我們都在學習放手,尊重彼此是成年人的存在 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爸媽生活作息不好。我媽常常會熬夜,晚睡晚起,讓我很擔心她的身體狀況。我爸每次房間不收拾乾淨,每次看到他把自己活在這麼髒亂的環境就很生氣。」
知道現在不論我說什麼你都聽不進去,因為你生完涵涵後因壓大產生的產後憂鬱導致你到如今還是選擇逃避,更不肯真實的面對內心,偽裝著自己,看你這樣真的心疼又心痛,卻無能為力,因為這種情況只有你能幫的了你自己,你一直說你在做自己,但你確定嗎?如果真是再做自己,今天你不會去煩一些事,從以前你就是容易想法矛盾的人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親戚在家庭聚會中關心你的感情狀況,常會介紹「合適的人選」,但這種熱心有時讓人倍感壓力和困惑。他們往往忽略你的個性和需求,過度干涉讓你失去生活掌控感。與其被動接受,不如坦誠溝通,擴大交友圈,主動掌握自己的感情生活。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我們都在學習放手,尊重彼此是成年人的存在 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爸媽生活作息不好。我媽常常會熬夜,晚睡晚起,讓我很擔心她的身體狀況。我爸每次房間不收拾乾淨,每次看到他把自己活在這麼髒亂的環境就很生氣。」
知道現在不論我說什麼你都聽不進去,因為你生完涵涵後因壓大產生的產後憂鬱導致你到如今還是選擇逃避,更不肯真實的面對內心,偽裝著自己,看你這樣真的心疼又心痛,卻無能為力,因為這種情況只有你能幫的了你自己,你一直說你在做自己,但你確定嗎?如果真是再做自己,今天你不會去煩一些事,從以前你就是容易想法矛盾的人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