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有個故事】都決定了,為什麼還會感到焦躁不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突然又提起。害我戒菸兩個禮拜又開始抽了。」說著說著,她抓起菸盒拿出一支煙。
她打算等孩子再大一點就到外縣市獨自生活,這是她經過多年的婚姻生活後,在內心失衡的狀態中理出的解方。在傳統的偏鄉,這種行為只會被說成「丟下孩子」、「不負責任」、「想法不對」。她知道,她也被道德綁架了近20年,直到身體開始出現莫名的病徵,從一開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到最後發現身體的警訊都源於自己的情緒。
身體會如實的反映你的內心。
身體是自己的,如果照顧身體最大的責任在於自己,那麼她決定為自己勇敢一次。為自己而活、為自己一直以來因為配合家庭而犧牲掉的理想,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自己而活。
然而事實是:沒有人支持她的決定。
「你不覺得這樣很自私嗎?」這句話來自男方家庭,也來自於她的口中。
雙方都無法諒解彼此對這個決定的看法,互相指控對方自私。男方認為自己也是有所犧牲、為家庭奉獻,想努力撐起這個家卻得來這樣的結果,他認為她的離開是自私的。
而她認為自己為了家庭奉獻了自己的事業、理想與實現自我的機會,近20年後做了這個重大的決心,想要好好的看重自己的身體與人生,男方不體諒對她而言也是自私的表現。
放手與不放手,在彼此眼裡都是自私的。
關於這件事,更讓人頭腦打結的還有親戚長輩的勸和不勸離。成為「想離開」的那一方,總是第一個被質疑、責備與批評的角色,彷彿動了這個念頭就是罪人。不被諒解就算了,還沒人要聽,聽了又要被他人以自己的生命經驗來評斷自己的行為。
「妳已經夠好命了,我當初遇到更痛苦的,還不是沒離婚!」總有好言相勸的人,帶著自己的價值觀衡量他人的婚姻。
值不值得繼續、評論別人遇到的事總不如自己的遭遇痛苦,說穿了,就像是一場比拼誰最能忍的比賽 ,選擇撐下去的人,彷彿才配活在社會裡。(而我始終看不出獎賞是什麼。)
說到底,自己的家務事為什麼要讓自認為有理的人,說些對現狀毫無幫助的話?
她用了幾年的時間調適、解釋、看破自己試圖尋求支持,卻只得到一片自以為是的建議後,最終身體終於承受不住情緒與壓抑,引發失調症狀。
原本身體狀態很好的她,皮膚開始過敏、紅腫、甚至化膿,之後也經歷了莫名齒痛、自律神經失調等。在發現不對勁前,她就有運動與養身的習慣,也確實總能在幾天內就舒緩不舒適感。實際上她知道這些沒有太大的根除效果,反覆地這裡痛、那裡痛,讓她明白不能再拖延下去。她處於悶燒般的情緒,正與身體警訊一起刺激著她。
情緒也讓原本就感覺被虧待的婚姻關係越發緊張。
她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一個人生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目標。至少可以一個人休息一下,只專注的在自己身上,如果未來還有緣分,也都是修復後的自己才有能力考慮的。她不想再繼續吵一些沒有誰對、誰錯,只有價值觀不合的言語,來徒增彼此承受越來越嚴厲的指責,破壞不需要被燃燒殆盡的美好。
事實上,她沒有想要走到撕裂這一步。
真實的狀況讓她無法用想要的方式過著自己的生活。她無法用目前最好的靈感來化解衝突,只能被迫著或半迫著在敏感的情緒上爆炸。沒有人能理解她、支持她,她也只能夠以捍衛的姿態來應對更多的侵略意圖。
她為自己準備好了,她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心,在孩子大一點後準備展開一個人的生活。她的目的不是拋下孩子,孩子當然隨時可以找得到她,遇到困難她也很樂意提供協助,但沒有人要聽。
沒有人聽進她下定決心前的掙扎與痛苦,只聽見她要當一個追求自我的人;沒人看見她的擔憂與恐懼,只聽見她要拋家棄子;沒人聽進她的求助與疑問,只聽見她的價值觀扭曲。
她準備好了,我必須再強調一次,她準備好了。
當她用了很多力氣自我消化這些言語、抨擊與自我質疑,她終於下定決心要重整自己。不是為了辜負他人的期待,沒人想要辜負他人的期待,然而,也沒有必要滿足任何人的期待。她必須重整自己才能以更穩定、更健康的方式面對她所珍視的人,包含她壓抑、忽視許久的真實自我。
她決定以此為基礎,想要用穩定的心情等待孩子獨立、能在日常打理好自己。這個決定讓她終於能夠安住在等待的時光中,她有目標、知道自己現在為了什麼而活。
然而,躁動的聲音又出現了。
「為什麼又要跟我說這些?」她帶著憤怒的語調,不得其解的說著。
在她調適到不需要依賴抽菸緩解焦慮後,又聽見了讓她焦躁不已的「建言」。我其實能夠明白,好不容易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花費許多時間、精力終於站穩自己的立場、平靜自己的內心,卻被輕易打亂的震盪感。這真讓人不爽。
我們的談話停留在這個不爽。
「為什麼呢?」沈默許久後我問。「我怎麼知道?」她回我。她回的是:不知道別人為什麼又要突然給「建言」?
然而,我真正問的是:
  • 為什麼對方會在這個時間點重提?
  • 除了惹怒你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嗎?
  • 這是讓你更肯定、無所畏懼的機會嗎?
  • 為什麼會憤怒?別人說的會有什麼影響嗎?
  • 準備好承擔這類突發考驗了嗎?
  • 為什麼會煩躁到重新拾起香煙?
  • 有什麼地方不確定、需求沒有照顧到嗎?
  • 安定準備著,還有什麼能讓你不開心?
  • 你覺得對方的建議讓人不安嗎?為什麼?

總結

憤怒的背後蘊含著恐懼與不確定、失去掌控感,這種警訊對我來說這是個檢視的機會。讓我重新看見這份決定是基於安全與信任?還是匱乏與恐懼?
對自己提問、釐清自己為什麼憤怒,之於我而言是很有趣且重要的。知道為什麼而做,就願意負責。這幫助我在排除萬難、得到最合宜的目標後,穩定了自己的內心與能量,不受外界的影響,就算被影響也能很快就回歸本初。期望也能提供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準備好為一切後果負責,內心就能平穩安定,反之亦然。

捕捉人間的片段故事。
👉🏻感謝您閱讀閒人的聽故事心得
👉🏻如果能為您提供一點靈感並按下愛心❤️
將會是我持續分享的燃料
🚀
avatar-img
17.7K會員
294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或許是理智上、意識上想要逃離,但卻有某種吸引力將腦中的想法向悲觀拉近。如果這個狀態這不是故意的,那麼就是無法控制。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推敲著無法控制的原因:大腦中調節情緒的物質異常。這並非意識上可控的範圍,我想或許正是因為感到不對勁而想要掙扎,卻眼睜睜看著自己下沉,無法將自己拉回理想的模樣,讓人痛苦。
帶著新誓言回望過去,注定無法逃離人間。最後你停留一側,抬起的寫著過去。過去的承諾交錯著新的誓言,那種禁不住摔的薄弱,連喀喳一聲都發不出,就如煙塵寂靜地飛散。可是啊,新發的誓再次被推到王帝面前,依舊是經過百官合議、無數背書。無可撼動、無法不再嘗試一次。
同理心就像戰逃間的真空狀態,是行動前的靜止、決策中的覺知,同時也是一種選擇。 「但我因為同理心而感到痛苦。感受到他人的難受所以自己的情緒也很不好。」友人說。我透過對話,整理了從「同理心」切入的不同視角,用更立體的詮釋覺察到那些尚未被同理的地方,並且允許自己也有被關照的需求,就有機會重新選擇人生。
決定焦慮程度的細節就在「等待時想什麼」。也就是說,在等待的同時,我們是如何看待、解讀與思考這份等待,將影響我們應對問題的方式。其結果就是思維邏輯不同,同一份等待帶給每個人的焦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思考路徑沒有好壞之分,只要能夠幫助自己釐清生活中的難題,覺察自己的內在需求,對我而言都是很好的思考方式。
孤寂的就像背景一樣,襯在難以發現的場景中。當你發現它時,你就融入在整個場景裡,無法切割開來。我想被孤寂包圍的感覺非常難受,以至於伴侶也曾為孤寂感做出讓人出乎意料的反應與結論(當然還有行為)。當人處在孤獨又寂寞的狀態,會非常焦慮、無助和恐慌,想要趕快有一個結果來脫離這個黑色旋渦。我所能做的就是看見她
我聽得出來 連我的心尖都感覺得到顫動 那句不真實 靠的是空洞虛浮的混濁氣泡 擠上喉頭的 我聽得出來 連我的表情都差點失去控制 那句不真實 夾帶著部份真實 但沒有人住在那裡 連他自己也是 作祟 不是壓個紅包就能趕走的「歲」 不安全感、恐懼、預設立場 如同鬼魅魍魎般附身於他 可我不想戰鬥
或許是理智上、意識上想要逃離,但卻有某種吸引力將腦中的想法向悲觀拉近。如果這個狀態這不是故意的,那麼就是無法控制。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推敲著無法控制的原因:大腦中調節情緒的物質異常。這並非意識上可控的範圍,我想或許正是因為感到不對勁而想要掙扎,卻眼睜睜看著自己下沉,無法將自己拉回理想的模樣,讓人痛苦。
帶著新誓言回望過去,注定無法逃離人間。最後你停留一側,抬起的寫著過去。過去的承諾交錯著新的誓言,那種禁不住摔的薄弱,連喀喳一聲都發不出,就如煙塵寂靜地飛散。可是啊,新發的誓再次被推到王帝面前,依舊是經過百官合議、無數背書。無可撼動、無法不再嘗試一次。
同理心就像戰逃間的真空狀態,是行動前的靜止、決策中的覺知,同時也是一種選擇。 「但我因為同理心而感到痛苦。感受到他人的難受所以自己的情緒也很不好。」友人說。我透過對話,整理了從「同理心」切入的不同視角,用更立體的詮釋覺察到那些尚未被同理的地方,並且允許自己也有被關照的需求,就有機會重新選擇人生。
決定焦慮程度的細節就在「等待時想什麼」。也就是說,在等待的同時,我們是如何看待、解讀與思考這份等待,將影響我們應對問題的方式。其結果就是思維邏輯不同,同一份等待帶給每個人的焦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思考路徑沒有好壞之分,只要能夠幫助自己釐清生活中的難題,覺察自己的內在需求,對我而言都是很好的思考方式。
孤寂的就像背景一樣,襯在難以發現的場景中。當你發現它時,你就融入在整個場景裡,無法切割開來。我想被孤寂包圍的感覺非常難受,以至於伴侶也曾為孤寂感做出讓人出乎意料的反應與結論(當然還有行為)。當人處在孤獨又寂寞的狀態,會非常焦慮、無助和恐慌,想要趕快有一個結果來脫離這個黑色旋渦。我所能做的就是看見她
我聽得出來 連我的心尖都感覺得到顫動 那句不真實 靠的是空洞虛浮的混濁氣泡 擠上喉頭的 我聽得出來 連我的表情都差點失去控制 那句不真實 夾帶著部份真實 但沒有人住在那裡 連他自己也是 作祟 不是壓個紅包就能趕走的「歲」 不安全感、恐懼、預設立場 如同鬼魅魍魎般附身於他 可我不想戰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最近在準備離婚。上週二(7/16)和孩子們談,聽了他們的意見,發現我原來的計劃太囉嗦了,又要顧慮到許多事,留下許多尾巴,其實是沒必要的,只是突然耗費能量而已。談完後,我決定搬離新店,提離婚,不要再和他有何關聯,對於財產的分配有了比較可行的想法。也聽到孩子們的想法,他們對於爸媽都是分別考慮和對待的,沒
Thumbnail
我全權承擔自己所做一切決定的結果與後果,並瞭解我會變得快樂、開朗、自在,或是繼續痛苦與受挫,最終都取決於自己。
Thumbnail
和「有毒家人」劃清界線後,領悟了這些重要的事   #1 就算是生你養你的人,也沒有權利傷害你。   #2 有時候,你心裡會在乎一個人,但不想與他有任何來往。   #3 你雖然是離開的那個人,但他們卻是促使你離開的原因。他們不斷傷害你,直到你別無選擇只能離開。 #4 你無法改
Thumbnail
我最討厭二手菸了。 爸爸什麼都好,就是有個習慣,每天會抽掉一包香菸。 而且,他一下班回家,總是不忘用右手手指夾著一根菸,弄得家裡好臭哦。 媽媽、我和妹妹不喜歡菸味瀰漫的感覺,尤其是媽媽不知道勸了多少次,只差沒要求跟他離婚。 聽說那種二手菸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好嚴重。 我才不打算放棄,所以,我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結婚一年卻讓我心好累,大家覺得趁還沒孩子前趕緊離婚?還是再給機會繼續試試?」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一半的網友表示「改變別人太難,做回自己吧!」「不要蹉跎青春,長痛不如短痛。」另一半網友持反對意見「結婚前幾年是磨合期,過了就好了。」「婚姻是一種修行,要學會妥協與忍耐,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最近在準備離婚。上週二(7/16)和孩子們談,聽了他們的意見,發現我原來的計劃太囉嗦了,又要顧慮到許多事,留下許多尾巴,其實是沒必要的,只是突然耗費能量而已。談完後,我決定搬離新店,提離婚,不要再和他有何關聯,對於財產的分配有了比較可行的想法。也聽到孩子們的想法,他們對於爸媽都是分別考慮和對待的,沒
Thumbnail
我全權承擔自己所做一切決定的結果與後果,並瞭解我會變得快樂、開朗、自在,或是繼續痛苦與受挫,最終都取決於自己。
Thumbnail
和「有毒家人」劃清界線後,領悟了這些重要的事   #1 就算是生你養你的人,也沒有權利傷害你。   #2 有時候,你心裡會在乎一個人,但不想與他有任何來往。   #3 你雖然是離開的那個人,但他們卻是促使你離開的原因。他們不斷傷害你,直到你別無選擇只能離開。 #4 你無法改
Thumbnail
我最討厭二手菸了。 爸爸什麼都好,就是有個習慣,每天會抽掉一包香菸。 而且,他一下班回家,總是不忘用右手手指夾著一根菸,弄得家裡好臭哦。 媽媽、我和妹妹不喜歡菸味瀰漫的感覺,尤其是媽媽不知道勸了多少次,只差沒要求跟他離婚。 聽說那種二手菸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好嚴重。 我才不打算放棄,所以,我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結婚一年卻讓我心好累,大家覺得趁還沒孩子前趕緊離婚?還是再給機會繼續試試?」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一半的網友表示「改變別人太難,做回自己吧!」「不要蹉跎青春,長痛不如短痛。」另一半網友持反對意見「結婚前幾年是磨合期,過了就好了。」「婚姻是一種修行,要學會妥協與忍耐,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